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
⑴ 約法三章整個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 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圖:龔賢·約法三章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 ,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⑵ 約法三章的故事
原文:
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逾之。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譯文: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刑苛法的苦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我之所以到這里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⑶ 成語約法三章說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趙高,項羽,劉邦,項羽,陳勝吳廣.
⑷ 約法三章的故事講的是誰
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小編也是第一時間了解到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的相關信息,下面就來為大家推薦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的相關內容吧
約法三章的故事講的是誰?在夢幻西遊中可以通過參加科舉來獲得獎勵,因此很多玩家們都迫不急待地想參加,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約法三章的故事的問題答案解析,希望你能答對。
問: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
答:劉邦
約法三章的故事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秦朝末年,人民苦於沉重的捐稅、繁重的徭役和嚴酷的刑罰,紛紛揭竿而起。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朝皇都咸陽只有幾十里的灞上。僅當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接受大將樊噲和張良的建議,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灞上。
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百姓苦於秦朝的嚴刑苛法已經很久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與父老鄉親們約法三章:一是殺人的判處死刑,二是傷人的治罪,三是搶劫的受罰。我到這里來,是為了替父老鄉親們除害,不是來侵害你們的,請大家放心。”父老鄉親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
接著,劉邦又派人到各縣各鄉,將約法三章通告於百姓。百姓得知後都非常高興,紛紛帶著牛、羊、酒、食前來犒勞劉邦的軍隊。劉邦一再謙讓不肯接受,說:“我們的軍糧並不缺乏,不想再麻煩百姓了。”百姓們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做王。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成語“約法三章”即指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約,協商,議定;章,指條目。
約法三章的故事你現在知道講的是誰了吧,其實這道題難度不低,但通過以上解格,相信大家對於這道題目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玩家。更多夢幻西遊科舉題目,請關注鐵骨。
⑸ 約法三章的故事
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
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
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
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5)約法三章講的是誰的故事擴展閱讀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漢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
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發揚有決定性的貢獻。而名垂千古的「約法三章」則是他取得最後勝利的力作。
「約法三章」是迎合百姓切身利益的舉措,很快便為劉邦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與擁戴。劉邦對於扮演仁義之師的角色似乎頗有天賦,不但賺得滿堂彩,更重要的是,為後來戰勝項羽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毛澤東評論: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面最厲害的一個。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勝負基本上是由民心的向背決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平頂山學院歷史學博士路學軍在接受采訪時說,」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政治實踐中,了解民情,順應民意,撫慰民心,唯有世事練達的政治家才能做得到。劉邦就是這樣的政治家。
他一入咸陽,就廢除繁雜殘酷的秦律,頒布「約法三章」,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他得到了天下。項羽不是,他失去了天下。」接著,路學軍講述了劉邦的「約法三章」及得天下的經過。
⑹ 約法三章指的是哪個歷史故事。
指的是鴻門宴。
1、出處原文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2、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軹(zhǐ,音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
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之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⑺ 約法三章秋毫無犯講的是誰的故事
劉邦入關中的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內咸陽只有幾十里路容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⑻ 約法三章說明的是哪個歷史故事
劉邦的軍隊進了咸陽,將士們紛紛爭著去找皇宮的倉庫,各人都揀值錢的金銀財寶拿,
鬧得亂哄哄的。
劉邦在將士陪同下,來到了豪華的阿房宮。他看見宮殿這么富麗,幔帳、擺設兒好看得叫人睜不開眼睛。 這時候,他的部將樊噲(音kuài)闖了進來,說:「沛公要打天下,還是要當個富翁呀?這些奢侈華麗的東西,使秦朝亡了,您還要這些幹麼?還是趕快回到軍營里去吧!」
劉邦不聽他的話,說:「讓我歇歇吧。」
恰巧張良也進來了,聽到樊噲的話,對劉邦說:「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
利於病。樊噲的話說得很對呀,希望您聽從他的勸告。」
劉邦是一向很信任張良的,聽了他的話,馬上醒悟過來,吩咐將士封了倉庫,帶著將士
仍舊回到灞上。
接著,劉邦召集了咸陽附近各縣的父老,對他們說:「你們被秦朝的殘酷的法令害苦
了。今天,我跟諸位父老約定三條法令:第一,殺人的償命;第二,打傷人的辦罪;第三,
偷盜的辦罪。除了這三條,其他秦國的法律、禁令,一律廢除。
父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不必驚慌。」
劉邦還叫各縣父老和原來秦國的官吏到咸陽附近的各縣去宣布這三條法令。
百姓聽到了劉邦的約法三章,高興得了不得。大夥兒爭先恐後地拿著牛肉、羊肉、酒和
糧食來慰勞劉邦的將士,劉邦好言好語地勸他們把這些東西拿回去,他說:「糧倉里有的是
糧食,不要再讓你們費心了。」
打那時候起,劉邦的軍隊在關中的百姓中留下了好的印象,人們都巴不得劉邦能留在關
中做王。
⑼ 「約法三章」是誰的典故
劉邦先於項羽進入關中,佔領咸陽,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法多如牛毛,老百姓不知所措,劉邦進入關中,廢除秦法,只用簡單的約法三章,約束部隊,使當地迅速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