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個人故事

個人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2:20:54

『壹』 隨便來個人。睡前故事

要聽什麼

『貳』 誰有關於個人形象的小故事

有一個長得很醜的女孩,常常譏笑她。每當別人譏笑時,她都氣得要命,有時甚至氣得哭起來。
有一天,當她又因為別人的取笑在那裡痛哭時,有一位慈祥的老工友經過,問明她難過的原因後,老工友告訴她變得漂亮的秘訣:
臉上常常掛著笑容,碰到同學就親切地打招呼。
絕不自怨自艾,不再去管自己的長相如何。
樂於幫助人,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

『叄』 趙一荻的個人故事

1998年梁肅戎曾經到夏威夷探望張學良夫婦,當時趙一荻就一直戴著氧氣罩,印象中趙一荻的身體狀況就不好。

篤信基督教的張學良夫婦生前已在檀香山買下了一塊墓地,准備合葬在這里。其實,張學良夫婦由台灣飛至美國之前,也曾在台北郊區購買過一塊合葬的墓地。

那是三十多年前,張學良夫婦雙雙從高雄港秘密幽禁的陰影下走出來,並獲准可在台北近郊建造一所新宅的時候。一天,他倆前往台北北投陽明山麓勘察房基。

看後,張學良對趙四小姐說:「妻何聰明夫何貴,人何寥落鬼何多?這里就是我們現在最合適的房址,也是我們百年後的最好的安息之地!」趙一荻點頭稱是。

(3)個人故事擴展閱讀:

趙一荻,又名綺霞,出生於香港,她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孩子,上有哥哥和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被家人親昵稱為趙四小姐,出身在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

和張學良一樣是個高乾子弟,接觸過新思想的趙四小姐,不論是國學還是外文都很精通,她獨立又自主,很有自己的想法,而她身上透露出的新時代的女性的美麗優雅與睿智深深打動了張學良。

他要找的女人就該是這樣的,而他要娶的妻子也是趙四小姐這樣的。趙一荻在張學良的心裡甚至比原配於鳳至的地位高多了,雖然於鳳至對張學良痴心。

無微不至照顧他包容他,但是對於鳳至,張學良更多的是感激和愧疚,他對於鳳至的感情更多是上升的親情,或許還不到夫妻的那種情感,而對趙一荻趙四小姐。

他是傾盡了自己一生的去愛她。你看,感情的世界就是這么不公平,於鳳至卑微地愛著張學良,即使為他付出尊嚴和生命,而張學良卻滿心眼都是另外一位佳人。

心裡再裝不下於鳳至。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麼於鳳至在踏入張家大門的時候,張學良的心就死了,而於鳳至孤獨守著一座圍城,等待著丈夫有朝一日再回到她身邊。

趙四小姐生得不算驚艷,眼睛不大微微上挑,細長的柳葉眉讓她整個人都變得柔弱起來了,嘴巴也不是古代的櫻桃小嘴。

反而有一點點大,但是五官搭配起來,卻讓人很舒服,由於她身材瘦削勻稱,因此穿起旗袍來,有一種獨特的古典美。

『肆』 名人的個人品德故事

明代學士解縉的故事

解縉巧對諷權貴
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且生性剛直。
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眾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人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
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為題如何?」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戶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眾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也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裡哈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著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發泄,只好自認倒霉。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瑟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這時,解縉舉杯祝酒說:「難得今日群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眾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縉巧對曹尚書
明代有個學士叫解縉,是一個有名的才子。據說,他六七歲就能吟詩作對,人們都稱他為「神童」。他家與曹尚書家的竹園相對,於是他便在自己家的門上貼了一幅對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很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園景色哪能讓他借用呢?於是,他就命令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縉見了,就在對聯下面各添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更加生氣,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解縉見後又在對聯下面各加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這一次,曹尚書感到十分驚奇,就讓人把解縉叫來。解縉來到曹家時,見正門關著,就高聲說:「正門不開,這可不是迎客的道理。」曹尚書在門內說:「我出上聯,如果你對得出下聯,我便開門迎接。」接著,念道: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對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又念一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立刻接出下聯: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曹尚書聽解縉對答如流,連稱「奇才」,馬上開了正門迎接。待解縉進了屋裡,曹尚書便問:「你父母是做什麼生意的?」解縉想起父親每天賣水,早晨、夜晚水桶里映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影子,母親紡線織布,雙手忙個不停,就回答:
嚴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轉乾坤
曹尚書聽了,不得不佩服解縉的奇才。

張藝謀小時候的故事

1999年的春夏之交,我找到了張藝謀媽媽家。張媽媽沏好了茶,遞給我一張名片。名片正面印著: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編輯部張孝友教授。背面則是: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教授、中華醫學會皮膚科西安分會委員。下面是訪問張媽媽的錄音整理。

我1950年生了藝謀。他的生日是4月11日。藝謀出生的時間是早上7點鍾。藝謀他爸叫了一個日本人的太太接的生。

藝謀的名字是我父親給起的。我爸想了又想,拿一張紅紙條,寫了三個字:張詒謀。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詒者勛也。我父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成就。因為這名字,藝謀上學後還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事。由於「詒」字不好寫,有人把他的名字寫成張治謀,有人寫成張冶謀,還有同學跟他開玩笑,叫他張陰謀,他一氣之下就自己把名字改了,叫了現在的「藝謀」。

生了藝謀,我在家照顧了他一年。一年以後我考取了醫科大學。他爸工資很低。我一上大學,還要用他的錢,家裡頭錢就比較緊張,境況也越來越不好。

藝謀小時候很可憐,穿的是補丁衣服和我婆婆給他做的布底鞋,我都不記得我給過他零花錢,能吃上飯就行了。

藝謀6歲上的幼兒園,每天我送他去,有時候他不想去,我就背上他,哄著他。他自己現在都能記得。

後來家境越來越不行。他爸爸的工資不高,才六十幾塊。我畢業以後拿的工資也才五十九塊五,拿了好多年。1954年我生了老二,1957年我又生了老三。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藝謀姑姑的女兒,比他大一兩歲。在小學階段,藝謀受這個表姐的影響比較大。他表姐很愛畫畫,藝謀就跟著學。表姐畫美女,藝謀畫武士,另外他還刻畫,刻了好多武士,各式各樣的。「文革」期間,藝謀已經學彩色畫了,拿毛筆來畫,畫梅花,畫人頭像。這小傢伙在我們這兒還很有名,「文革」開始以後,藝謀畫了十幅毛主席在各個不同時期的人頭像,是很大的十幅畫,擺在院子里,他還畫了一幅貼到門上。

在小學四年級以前,藝謀一是愛畫畫兒,另一個是愛看小說,整天抱著看。他小時候營養差,身體不太好,有一次他在班上昏倒了。我把他弄到我們醫院檢查才發現他貧血。他住在兒科的病房,我一有時間就去看他,每次去就看見他在抱著很厚的一本書看。一次查房,我也跟著去了,兒科的何教授發了脾氣,說:「張大夫你怎麼搞的,這么小個娃,你讓他看那麼厚的書,多費腦子呀!」我馬上把書給沒收了。

藝謀最喜歡看的是民間故事和名著。什麼《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藝謀在小學、中學階段就已經把這些書看完了。後來我聽他表姐說:「謀謀小時候和人家巷子里頭的小孩兒玩兒,他從不跟誰打鬧,人家就叫他講故事。好多小孩兒都圍上來,都聽得入神了!」

藝謀能靜心聽課,是個很專心的人,像他爸。他愛學習像我,所以,盡管他放學後老看小說,學習成績還是很好。他每學期都有個三好學生證拿回來,我沒給他保留,也從來沒有貼在牆上,因為我感覺他就應該這樣。你可能覺得我對孩子教育得不夠,但藝謀到現在也不自負,我從來都沒有培養他高人一等的感覺。

藝謀他爸是個悶脾氣,藝謀自己也是,他偶爾回趟家,就跟他爸兩人都在那兒坐著,你拿報紙看我也拿報紙看,各看各的,誰也不吭聲。有時我都睡了,他還在那兒看,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好像跟我們沒有什麼話可說似的。我意識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家不過是他歇息的地方。但我還是跟他說,藝謀,他是你父親嘛,你回來應該問問他的情況,問他身體是不是好,家裡有沒有什麼困難,他又不需要你幫他做什麼,但你要讓他知道你在關心他。人年紀大了,是需要子女來溫暖的。

聽了這些話,藝謀彷彿意識到了什麼,連連點頭。從那以後,藝謀一回家,就主動找他爸爸說話,他爸爸也就開始話多了。他爸爸那人很有意思,話匣子一旦打開了,也會有很多話說的。有時候我就在里頭插話,這樣家庭氣氛就比以前活躍了。藝謀回家不愛說話的原因我明白,性格只是一方面,還有,他年輕,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事業上了。

其實藝謀有點怕他爸。他從來沒說過,但實際上我能看出來。藝謀拍《紅高粱》的時候吸那個紙煙。蕭華過來告訴我們,說藝謀的煙灰缸有多少多少。我一聽就覺得這事可不得了。他爸以前就是吸煙的,雖然後來戒掉了,但他那個氣管炎就落下病根,一直好不了。於是,他爸跟我就一塊兒專程到西安去了一趟。到了他那兒一看,果不其然,有煙味兒,有煙灰缸,都在那兒放著。他爸當即給他寫了張字條,讓他立刻戒煙。

藝謀吸煙我以前是知道的,也說過他幾次,但是沒有效果。我們專程去了西安,他爸爸又寫了字條,表明了態度,他就把煙給戒掉了。後來別人問他為啥不吸煙了,他就說:他想多拍幾部片子。但我知道這是他爸爸起了作用。

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藝謀他爸爸是個很嚴厲的人,他感情細膩卻不外露,這一點藝謀也像他爸爸。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父子倆掉過眼淚,即使是在一家人各奔東西的年月里。只有一次,藝謀他爸爸病重了,藝謀大老遠地跑回來。我就對藝謀他爸爸說:「謀謀回來了。你有啥事想給孩子說,你就跟他說說吧。」結果他們父子倆抱頭痛哭,我也跟著掉了不少眼淚。

毛澤東小時侯的故事:
http://www.cbe21.com/gs/lxgs3.php

『伍』 個人故事的題目

《看不清鼻子的面孔》
《2019年•倒轉》
《傷心的太陽,控制不住的溫暖與悲傷》
《昨天好像星期幾》
《盼望雨點的小藍傘》
《故事未故》
《榻上塵光》

『陸』 個人主要事跡怎麼寫

突出主要的幾件事就行 ,例如出生地,籍貫,學習情況,受教育程度,個人李婧,女,1985年5月出生,擔任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02商英(4)班團支書,院學生會秘書處負責人。入校以來,她嚴格遵守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模範帶頭作用。平時她能夠妥善處理好班級工作與學生會工作之間的關系,在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一、思想積極要求上進,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該生平時能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且努力踐行「三個代表」,不斷提高自身政治修養。她思想健康、活躍,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作為班級團支書,她認真組織好每周三下午的政治學習,而且能積極調動大家的思想,引導非團員積極向團組織靠攏,做好優秀團員向黨組織推薦工作,該生已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團干」。入校後該生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定期向黨組織匯報思想,處處以黨員的標准來嚴格要求自己。
二、認真學習,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她能做到一絲不苟,認真踏實,從不假公濟私,決不利用學生會的職權為班級謀利益。平時努力做好學生會及各班級幹部每個月的考核工作,做好會議記錄考勤工作,起草學生會的各項規章制度。該生不僅能積極完成好部門的工作,也能積極主動的協助其它部門做好工作,而且從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去做每一件事,作為班干及學生會幹部,具有二重身份,在班級和學生會之間難免會引起一些矛盾沖突,她總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做到學生會、班級工作兩不誤。
在學習上,她勤學苦練,刻苦鑽研專業知識,入校以來都是以綜合名次第一的好成績獲得院一等獎學金的獎勵。在英語口語學習上,她自信、大方,一直以來,她都是外教的好助手,並多次參加學校的外事活動,從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
三、生活樸素,樂於助人
在班級里,李婧是一名模範班干,和同學相處的十分融洽,同學們都很喜歡她,信任她。平時她也注意工作方法,比如晚自習,有時候大家講話,她便讓講話的人管紀律,讓她們也嘗嘗當班委的滋味。該生能積極帶頭能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集體榮譽感較強。平時,李婧同學養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她不但能夠真誠的指出同學的錯誤缺點,也能夠正確的對待同學的批評和意見。面對同學的誤解,她總是一笑而過,不會因為同學的誤解和批評而耿耿於懷,而是誠懇的接受,從而不斷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儉朴,從不鋪張浪費,也從不亂花一分錢。但是,只要哪個同學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她都能力盡所能的幫助解決。
李婧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為國學習的思想態度,一種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體現了一名當代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基本素養。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旗幟,一個眾人矚目的學習榜樣,她應當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優秀學生會幹部。履歷等,如:

『柒』 我家的某個人故事作文

我的一家有三口人,分別是爸爸媽媽和我。雖說我們一家相貌就像一個爐子里燒出來的那麼相似,但我們一家人的性格卻各不相同。
我的爸爸是個急性子,做什麼事都很急。有一次媽媽新買來一雙款式漂亮的男皮鞋,爸爸一見,立馬拿過來試穿「恩,剛合適!」爸爸一邊誇獎著媽媽很會買皮鞋一邊在客廳里像走模特的走來走去,生怕我們看不見爸爸穿著皮鞋那威風凜凜的樣子,第二天,爸爸就耐不住性子穿著新皮鞋上班去了。還有一次吃晚飯,因為湯很燙所以我和媽媽遲遲沒有動手,而此時的爸爸老毛病又犯了,拿起調羹盛了一勺湯,然後一咕嚕就喝了下去,誰知爸爸因為性子太急,沒有吹一吹就喝了下去,而使自己的舌頭遭了殃。呵呵,這就是我的爸爸性格——急性子。
媽媽是個兩面派。第一面是溫柔面:有一次我因為打碎碗而弄傷手,媽媽聽見聲音立即跑過來看見此情景不時先去管我打碎碗的事顯得我礙手礙腳的,而是先把我抱到沙發上,然後拿來醫葯箱用創口貼貼在傷口處,接著一邊撫摸我的手一邊親切地問:「還疼嗎?」話音剛落我的心中涌如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的心田。第二面是嚴厲面:有一次我因為想偷懶就從網上抄了一篇作文就完事了,晚上媽媽看了「我」的作文問我:「這是你自己寫的嗎?」我撒了謊說:「是我自己寫的。」「真的事你寫的嗎?」媽媽用嚴厲的目光打量著我。「是我自己寫的。」那聲音只有我自己才能聽見,其實我是想說不是我寫的,但是為了免皮肉之苦我居然不聽使喚的撒了謊。「這根本不可能是你寫的!你自己看看!」媽媽把本子甩給了我,我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啊!抄錯了!我居然抄成是高考作文了,應該是小學作文呀!「我錯了。」就這樣我遭到了2倍的皮肉之苦。唉!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屁股就會隱隱作痛。
我的性格呢,是爸爸媽媽的融合體,又是急性子又是兩面派。先說爸爸的急性子吧,我不喜歡拖拖拉拉,能快就快,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呢(就像我的同桌做作業慢吞吞的)接著我就要說媽媽的兩面派了,媽媽有媽媽的兩面我也有我的兩面,第一面:樂觀面,我遇到「疑難雜症」不是先沮喪心裡想:死定了死定了,我想不出好辦法了。我而是先放鬆放鬆,比如說看看綠色或是聽一小段音樂,讓自己以樂觀去面對,這樣腦精就能轉彎了。呵呵,我的方法不錯吧,你也不妨試一試哦!
這就是我們一家人的性格!

『捌』 個人成長故事怎麼寫

1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同學們,你們現在是學生,你們有什麼樣的志向啊!我想,我們應該向敬愛的周總理學習,從小立志。立志就是樹立一個崇高的人生目標,然後,為實現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奮斗不止,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這樣一生才有意義。
周恩來小小的年齡,為什麼能有這樣偉大的志向呢?俗話說,從小看大。周恩來小的時候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後來的學習他又善於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漸敗落,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時社會的黑暗。他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地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華騰飛,下面,我講幾個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省北部的淮安縣。這里位於淮河和宋杭大運河交匯的地方,是一片水草豐盛的草原。
周恩來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紹興人,後來在淮安縣當師爺,到晚年才撈到一個知縣的職位,但前任知縣有後台,遲遲不離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業就逐漸衰落。
周殿魁有4個兒子,周貽庚、周貽能、周貽奎、周貽(),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貽庚一直在沈陽做小職員,他的父親也在外面做事,掙錢都不多。老三周貽奎長期有病,老四周貽(),是周恩來的養父,二十幾歲去世。
周恩來有3位母親:生母萬氏,萬冬兒;養母陳氏,乳母蔣江氏。3位母親對他都很好,對他都有重要的影響。生母萬氏教給他處事,養母給了他啟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萬氏,萬冬兒,是淮陰縣一家大戶的女兒。周恩來的外祖父萬青選是淮陰縣知縣,但在周恩來出生後不久就病逝了。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從小跟著外祖父經常出入於官府大戶,見過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撐門戶,善理家財。周家逆運敗落,但終究是有名望之家,婚喪嫁娶,逢年過節,迎來送行,求人辦事,萬氏都辦得井井有條,體體面面。生母萬氏處理這些應酬時,總把周恩來帶在身邊,使他增長了許多見識。後來,周恩來身為總理,日理萬機,是深受全國人民愛戴的大管家。這裡面有生母萬氏的熏陶。養母陳氏知書達理,是周恩來的啟蒙老師,對周恩來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從小陳氏教他念書識字,5歲就學兒歌和唐宋詩詞,萬氏還給他講「竇娥冤」、「西廂記」、太平天國和義和團。周恩來對養母的感情甚至超過生母,他稱養母為娘,稱生母為干媽。養母陳氏去世後,周恩來寫過一篇《念娘文》,滿懷深情地說道:「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慈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繼承過來的。」周恩來從乳母那裡學習了家事,讓她了解了農民的生活。蔣媽媽是個「粗人」,但是她講的話周恩來很愛聽。她給周恩來講了許多家事,告訴周恩來從播種稻種到舂大米要經過多少道工序;瓜是怎麼用瓜籽種出來的;為什麼有的人不走路,總是讓人用黃包車拉著走。有一年冬天,周恩來還按蔣媽媽說的把一把瓜籽種在花壇里,天天澆水,就是長不出苗來。周恩來去問蔣媽媽是怎麼回事,原來,要到春天種才行,冬天怎麼能種呢?第二年春天,周恩來又將瓜籽種下,果然出苗了,還結出了幾個大南瓜,周恩來高興得很。後來,周恩來回憶說:「我的媽媽把我帶到大運河她自己的家裡,我從那裡了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來在天津讀書時,蔣媽媽不顧行路艱難,還去看望她。周恩來高興極了,陪蔣媽媽在天津到處去看看,臨走時送她一個搪瓷碗,請她保重身體!
1907年,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養母陳氏也患肺結核病逝。那時,周恩來剛滿10歲,父親又遠在他鄉,不得不像成年人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含著眼淚葬送了兩位母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周家本來經濟狀況就不好,加上給兩位母親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錢,周恩來不得不經常出入於當鋪,把家裡值點錢的東西都當了出去換錢維持生活。東西當凈了,又硬著頭皮向親戚借錢。可有的親友在周家興旺時常登門拜訪,如今周家敗落了,卻沒有一個人幫忙,世態之炎涼使周恩來很有感觸,真是「貧居鬧市無人向,富在深山有遠親」。
周恩來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園改成了菜園,種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當時他還很小,沒有鋤頭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長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糧。人民間的貧富之分,使周恩來認識到是社會黑暗造成的,從此,萌發了反封建的意識。
周恩來12歲那年,大伯周貽庚托堂伯周貽謙把他帶到了沈陽。大伯父一直單身在沈陽,大伯母遠在天津,周恩來來到沈陽,大伯父非常高興。他喜歡喝紹興黃酒,常常讓侄兒陪他喝幾盅。
周恩來來到沈陽是夏天 ,可是這里與家鄉的景色大不一樣,看不到美麗的岸柳,看不到無垠的綠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來,大伯父要讓他在沈陽讀書,但是學校在修道,先讓他去堂伯父那兒的銀崗書院讀了半年,然後進了沈陽的東關模範學校,一學3年。
東關模範學校是一所新學堂,開設的課程不少,有修身、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圖畫、歌唱、體操等幾門課,既學經書,又學西方的哲學,周恩來喜歡。學校里有錢人家子弟多,周恩來雖然家境不好,但學習非常刻苦努力,經常名列前茅,可以說是德才兼備,德智體全面發展,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在東關模範學校的3年,周恩來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學到了很多知識。他上課專心聽講,遵守紀律,課後認真按時完成作業,進步很快,各門功課成績都不錯,特別是作文、書法和英文,每學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表揚,讓全班同學傳閱,有的作文,比如他寫的《奉天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穎,論述精闢,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因而轟動了全校,並在全省舉辦的教育成績展覽會上展示,還收入《學校國文成績》一書。有一位歷史教師高戈吾,發現周恩來聰明、勤奮、愛國、求上進,非常喜歡他,經常借給他一些反映歷史上熱心變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來先後閱讀了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鍾》和鄒容的《革命軍》等著作。他還在課外讀了《離騷》、《史記》、《漢書》等歷史文學者作,他特別贊賞《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周恩來得到許多教師的贊賞,如國文老師在他的作文上批語:「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學不如此,不足以言學,學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學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還感慨地說:「我教了幾十年書,從未見過這樣好的學生,為這樣的學生,就是嘔心瀝血也心甘情願。」
在學校里,周恩來生活非常儉朴,每天,他就帶兩個「火燒」上學,穿著十分樸素,夏天總是穿一件白長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單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蘭大褂。但是,他對別人非常關心。有一次,周恩來去打開水,看到燒火的校工吳老頭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葯,而且,還掏出自己僅有的8個銅元說:「您用它買點葯吧!」吳老頭知道周恩來非常節約,連買書的錢都是從嘴上省出來的,就說:「孩子,你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你的生活也不寬裕,我怎麼忍心收你的錢呢!」周恩來誠摯地說:「大爺,你別客氣了。你快點治好病,讓大家喝上您燒的開水是最要緊的啊!」吳老頭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老淚縱橫。
周恩來在東關模範學校期間,還非常注意鍛煉身體。一開始他從淮安到沈陽很不適應。冬天,那裡是冰天雪地,北風呼嘯。別的同學在外面玩得非常高興,可是他卻寧在火爐旁,他想,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振興中華豈不是一句空話。於是,他下決心好好鍛煉身體。
他每天早上從家跑到學校,下午放學再從學校跑回家,從不間斷。當時,都是土路,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吹得喘不上氣來。他還積極參加體育課,踢球,打拳,做體操,還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歡的運動是踢「熊頭」。這種運動和踢足球差不多,但當時條件差,連球門都沒有。在球場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們這個班輸了一個球,有的同學垂頭喪氣,周恩來說:「沒關系,咱踢球不是為了贏幾個球啊!」那個同學不理解:「那是為什麼啊?」周恩來說:「我們踢球,最主要的是練好身體報效中華啊!只要能煅練好身體,輸幾個球算得了什麼!」
在東關模範學校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對周恩來影響很大。
周恩來一個叫何殿禎的同學家在沈陽郊區的魏家樓子,這個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場。 1911年暑假,何殿禎邀請周恩來到他家過暑假,周恩來本來想利用暑假多看些書,經過一番考慮,周恩來還是去了魏家樓子,而且連續3個暑假都是在那兒度過的。魏家樓子在沈陽郊區,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當年日俄戰爭的戰場。魏家樓子村後的山上還有俄國人立下的石碑,村東頭的煙龍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殘垣斷壁上還可以依稀看到當年激戰的累累彈痕。
何殿禎的爺爺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憂國憂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歡周恩來這個愛讀書的孩子。這位老先生還帶著孫子陪周恩來去了煙龍山,講述了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尤其是日俄戰爭帶來的苦難。日俄戰爭的悲慘情景使周恩來震驚。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寧靜的村子裡突然傳來了聲聲狗叫和陣陣槍聲。日本兵和俄國兵在這里打起來了。日軍在煙龍山設了指揮部,村裡的房子被俄國兵放火燒了,鄉親們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親被俄國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蘿卜窖里也沒能倖免,被槍殺了。何老先生做夢也盼著祖國強大,滿懷熱望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我老了,要說有什麼願望,就是希望你們將來使國家強大起來!」何老先生還和周恩來對對子,他說了上句:「不為列強之奴僕。」周恩來想了想對了下句:「誓做中華的主人。」何老先生聽了高興地說:「好!好!絕好!」何老先生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來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激發了「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熱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偉人周恩來從小就立下了這鴻鵠之志。
勤學好問的伽利略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台。 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2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是美國人,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 只上了3 個月學, 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 常常把錢節省下來, 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做實驗的器具, 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 歲的時候, 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 車長同意他在那裡佔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裡, 賣完了報, 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有一次, 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 和愛迪生一起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 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 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

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 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

有一次, 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 還有一次, 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沒有被危險嚇倒, 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 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 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 實在太累了, 就躺在實驗台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 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發明了電燈.後來, 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愛迪生將他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上; 而在衣著方面, 從不過多考慮.

當他還是沒出名的窮小夥子時, 有一天, 他在紐約大街上遇到一位朋友.

」瞧你身上這件大衣已經破成這個樣子, 應該給自己買一件新大衣啦! 」朋友說.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有人認識我.」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 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有一次, 他又在紐約大街上又遇到了那位朋友.

」哎呀呀, 愛迪生先生! 」那位朋友驚叫起來, 」這回呀, 你無論如何也要換一件新大衣了! 」

」用得著嗎?」愛迪生還是毫不在乎地回答, 」在這里, 人們都已經認識我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