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人與動物的故事

人與動物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2:19:25

❶ 關於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

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

1.雀排隊

巴黎,蒙瑪特高地上,能見到這樣一個場景幾位衣著樸素的老年婦女一邊聊天,一邊用麵包和別的食物喂鴿子。這里的鴿子一隻只都吃得滾瓜溜圓。嘰嘰喳喳的麻雀夾在中間同鴿子爭食。

這時一個戴著深色風帽的老頭兒提著一隻籃子慢吞吞地走來。只聽呼的一聲,所有的麻雀都朝這老者飛去,歡快地圍著他上下翻飛。他把手一伸,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那原來雜亂喧鬧的雀群,排成一條長長的隊列,有秩序地飛到老者手中啄食。前面的銜走了食物,後面的立即跟上,不爭,不亂,不驚,不鬧。人和鳥類的親密關系在這里得到了最美,最好的表現。

❷ 名人與動物的故事

伯樂相馬

伯樂本名孫陽,一說他乃趙簡子御者,善相馬,字子良,又稱王良。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軍事的需要,馬的作用已十分凸顯。當時人們已將馬分為六類,即種馬(繁殖用)、戎馬(軍用)、齊馬(儀仗用)、道馬(驛用)、田馬(狩獵用)、駑馬(雜役用),養馬、相馬遂成為一門重要學問。

孫陽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選擇了相馬作為自己終生不渝的事業。孫陽從事相馬這一職業時,還沒有相馬學的經驗著作可資借鑒,只能靠比較摸索、深思探究去發現規律。孫陽學習相馬非常勤奮,《呂氏春秋·精通》說:「孫陽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

少有大志的孫陽,認識到在地面狹小的郜國難以有所作為,就離開了故土。歷經諸國,最後西出潼關,到達秦國,成為秦穆公之臣。當時秦國經濟發展以畜牧業為主,多養馬。特別是為了對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故對養育馬匹、選擇良馬非常重視。

孫陽在秦國富國強兵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以其卓著成績得到秦穆公信賴,被秦穆公封為「伯樂將軍」,隨後以監軍少宰之職隨軍征戰南北。伯樂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在做好相馬、薦馬工作外,還為秦國舉薦了九方皋這樣的能人賢士,傳為歷史佳話。

(2)人與動物的故事擴展閱讀

1973年11月到1974年初,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二、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傳已久的《相馬經》帛書。《相馬經》帛書上共七十六行、五千二百字,其中殘缺五百字。

但其第一篇就寫到「伯樂所相,君子之馬」,並且多次延用相馬「法曰」和「吾請言其解」的措辭,說明這部相馬經即使不是伯樂相馬經原文,也是傳承、吸收和發揮了《伯樂相馬經》的成就寫成的。

此《相馬經》內容包括經、傳、故訓三部分。經文部分用韻文寫成。它把相馬法的要領概括為:「得兔與狐、鳥與魚,得此四物,必相其餘」。具體就是:「欲得兔之頭與肩,欲得狐周草與其耳,與其肫,欲得鳥目與頸膺,欲得魚之耆(鰭)與脊」。形象生動,言簡意賅。

帛書《相馬經》的出土,展現了伯樂相馬經的豐富內涵,也證明了《伯樂相馬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相馬專著在中國養馬學、相馬學等領域里的重要地位。

❸ 人與動物的關系(要小故事,大概100字左右,多幾個小故事)

1、猩猩的別離

在荷蘭阿納姆市的皇家伯格動物園里,一隻59歲高齡的猩猩正痛苦等待著最後一刻的來臨,它喝不進去水,也吃不下去食物,只是將虛弱的身體蜷縮成了一團,連睜開雙眼都已經非常困難。

當它的老朋友,81歲的Jan van Hooff教授悄悄來到這只黑猩猩的身邊時,它突然像察覺到了什麼似的,用盡所有力氣睜開了雙眼對著老朋友擠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這只黑猩猩就已經和Jan van Hooff教授相識,雖然一個是科學家,另一個是研究對象,彼此之間卻也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

教授用著自己的語言和方式,竭力安撫著這位垂死邊緣的老朋友,黑猩猩彷彿聽懂了教授叮囑的話語,望著教授的眼睛,不住地點頭。

一個星期後,飽受病痛折磨的黑猩猩還是離開了人世,也許它已經見到了老朋友,沒有了遺憾,但每當Jan van Hooff教授回想起臨別前的這一幕,耋耄之年的老人雙眼中還是盈滿了淚水。

2、阿勒頗的養貓人

在被戰火和殺戮席捲以前,敘利亞的阿勒頗曾是一個擁有200萬人口的都市,人們在這里過著平凡而快樂的日子,直到漫天的槍聲和炮火無情地來臨。

驚慌失措的人們匆忙逃離了這片土地,在逃難中,二十幾只貓咪被有意或無意地留下了,貓咪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在殘垣廢墟中等待著自己的悲慘結局。

不過,一個名叫Mohammad Alaa Jaleel的中年男人捨不得丟下這些同樣被戰火摧殘的貓咪,除了定期進入阿勒頗喂養它們之外他還開設了一家流浪貓咪收容所。

久而久之,周圍的人們在路上發現被丟棄的貓咪都會送來給他照顧,Alaa的喂養和照料范圍也從二十幾只貓咪變成了一百多隻,還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阿勒頗的養貓人」。

在Alaa看來人類之間的戰爭征伐並不是這些小生命的過錯,也不應該完全讓它們來承受殘酷的後果。「它們是我的朋友,我的家人;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離它們而去!」

3、大象幫助救災

大象是群居性動物,以家族為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

在泰國南部重災區,大象成為救援人員的首選幫手。目前,已有24頭大象運到泰國南部地區,參與災後的救援與重建工作。大象的主人說,在這些碎石遍地的災區,"大象要比四個輪子的卡車和鋤頭效率高得多,只有大象能夠承擔這項工作"。

泰國南部當地政府人士表示,大象正在把成噸的垃圾運走,為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工作的救援人員提供了便利。

4、獅子救人

衣索比亞日前發生了一件「獅子救人」的奇事:3頭獅子從一夥綁架者的手中救下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並且在她身旁守候至警察到來才放心地離開。一向嗜血的「百獸之王」如此見義勇為,在當地傳為了佳話。

據美聯社6月21日報道,衣索比亞警方6月9日發現了一名失蹤7天的小女孩,他們難以相信的是,小女孩的附近赫然站著3頭獅子。這可把警方驚出一身冷汗。雖然從遠處看不出這幾頭獅子的雌雄,但它們顯然對小女孩沒什麼「企圖」,反而一副「保護者」的姿態。

這些獅子似乎還能辨認出警方的身份,當警員向小女孩靠攏時,這3頭獅子也默默地轉過身,向森林走去。警官韋達約回憶說:「它們把她留下了,就像是把一件禮物留給我們一樣。」警方隨後抓獲了4名綁匪。

6月初,他們在路上綁架了小女孩,強迫她接受一樁婚姻。在接下來的7天中,他們一直不停地毆打她,直到小女孩的「獅子救星」突然出現。 這些綁匪心有餘悸地回憶說,當時3頭怒氣沖沖的獅子突然沖出來,嚇得他們丟下小女孩連忙逃命。

這些獅子並沒有繼續追趕,而是留在飽受驚嚇和摧殘的小女孩身邊,默默守護著她,直到警方出現才「功成身退」。警官韋達約說:「如果沒有這幾頭獅子,情況會變得更糟糕……大家都認為這是個奇跡,通常情況下,獅子總會攻擊人的。」

5、水牛捨身救主人

華西都市報報道,四川省閬中市七里鎮鮮竽村松樹坡,發生過水牛捨身救主人的故事。

原來,黃某一家三口到松樹坡幹活,8歲的女兒小芳獨自放牛。她見一口水井旁長著許多嫩草,便小心翼翼地把牛牽了上去。不小心跌倒徑直向水井滑去,正在吃草的水牛見狀沖去僅搶先半步,用自己的肥軀「堵住」了井口,使小女孩免遭不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