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紅軍長征的故事

關於紅軍長征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2:01:33

⑴ 紅軍長征的100個故事

(一)

紅軍在爬雪山、過草地以前,進入到一個崇山峻嶺的地帶。

那天晚上,下著傾盆大雨,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往北去的山路,崎嶇不平,又特別滑。

董必武和警衛員小王,沿著高低不平的羊腸小道,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摸索著趕路。小王不小心踩翻了一塊石頭,重重地摔了一跤,當他爬起來的時候,滿身是泥,嘴裡也摔破了,流著血。

最倒霉的是,腳上穿的鞋子不見了,他沒有對任何人說,決定咬咬牙挺過去,只好光著腳丫子趕路。第二天清早,雨過天晴,大地像一座水晶宮一樣,雨珠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

董必武發現小王的光腳丫上有幾條血口子,就知道他的鞋子丟了,便從馬褡褳里取出一雙自己的舊布鞋,遞給小王說:「要取得革命勝利,現在就要吃大苦。你光著腳,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拿去穿上吧!」

小王堅決地說:「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腳,也保證在長征路上不掉隊,走出雪山草地沒問題!」這是多麼好的戰士啊!董必武聽了心裡十分感動,仍舊把那雙鞋遞到小王手上,說:「這是命令,你拿著穿!」

小王說:「我知道首長只有這雙鞋,還是您自己留著穿吧。」

董必武把腳往上一蹺,得意地說:「這不還有一雙草鞋嗎?」小王說:「那雙草鞋已經很破了。」董必武笑了笑,說:「不要緊,我還准備了一批『特製布鞋』。」

小王十分疑惑,心想從長征開始,就一直跟隨著首長,這種鞋,別說沒有見過,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小王望著董必武,眨眼問道:「什麼特製布鞋?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哈哈哈,」董必武笑了起來,然後指著馬背上的馬褡褳說,「那不就是嗎?」

小王知道,馬褡褳里,除了董必武的一些辦公用具和簡單的生活用品外,其餘的東西都是在行軍途中撿的破爛,像破布、破鞋、破襪子、破麻袋、破棕片等。平時,由於工作忙,董必武沒有給小王解釋。

今天,他親自從馬褡褳里取出幾塊棕片,在自己的腳上嚴嚴實實地包紮起來。包紮好以後,在地上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過去古人作戰,用鐵甲做衣服。我們把這些破爛撿來做鞋穿,用壞了一層,再包紮一層,不就是『特製布鞋』嗎?」說完又得意地笑起來。

從此以後,董必武又多了一個撿破爛的夥伴,就是警衛員小王。正是董必武發明的這些「特製布鞋」,在長征行軍中廣為流傳,陪伴紅軍爬過來雪山,走過了草地。

(二)

剛過大渡河,周恩來就病了。經常高燒不退,有時甚至處於昏迷狀態。

紅軍什麼葯品都沒有,平時普通戰士受傷了,也只能用鹽水給傷員洗洗傷口,這就是最好的治療了。

他的醫護人員劉江萍很著急,總是和其他醫護人員千方百計到各個部隊去找葯。

周恩來知道了這件事,就把劉江萍叫來,對她說:「戰士比我更需要葯品,決不能到部隊去找,我們有什麼就用什麼!」

每到一個宿營地,劉江萍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到處買葯,偶爾能買到一點止痛退燒葯,就立即讓周恩來服用。有一次他們在一個集鎮上,買到了二兩木耳,劉江萍喜極而泣,這在整個長征途中可以算是最高級的補品了。

由於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周恩來整天高燒不退,經常處於半昏迷狀態,翻雪山前部隊專門為周恩來准備了擔架,可他堅持自己走路。最後,他實在走不動了,才躺到了擔架上。

周恩來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領導看待,而是把自己當做普通戰士,別人能吃苦,他也能。而且他比別人操的心多,費的神多。

過草地時,醫護人員好不容易給周恩來煮了一碗粥,他嚴厲地問劉江萍:「部隊現在吃什麼你們不知道嗎?」劉江萍說:「怎麼不知道,吃草根、吃樹皮,可你病得這么重,還協助毛主席工作,分擔全軍的重擔,難道吃一小碗稀飯都不應該嗎?」

「小劉呀,我們是革命的隊伍,一定要官兵一致,好壞大家都要一樣。」周恩來最終也沒吃那珍貴的稀飯。

紅軍進入甘肅時,正是收獲的季節,隊伍經過一片梨園時,長途行軍的紅軍看到,樹上果實累累,黃瑩瑩的,看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可是誰也沒有上前去拿梨子吃。

房前屋後,梨子成堆。周恩來卻坐在梨樹下,一手端水喝,一手拿鉛筆,聚精會神地看地圖。劉江萍看到生病的周恩來沒吃老百姓一個梨子,睡在梨堆邊的他也一個梨都沒拿。

第二天,有戰士請求可不可以買點梨子,周恩來答應了。可當地群眾受國民政府的欺騙宣傳,沒人敢說價錢,只是說:「吃吧、你們吃吧!」梨農不接錢,戰士們就不吃梨。結果,在盛產梨的地方,紅軍沒吃上一個梨子就離開了。

(三)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四)

一支長長的紅軍隊伍,在雲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頂著混沌迷濛的飛雪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像狼似的嗥叫著,要征服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的馬,早已讓給了傷號騎。將軍和戰士們一道踏著冰雪行軍。他不時被寒風嗆得咳嗽著。他要率領這支隊伍向前挺進,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道。

等待他們的將是十分惡劣的環境和十分殘酷的戰斗,可能三天兩頭吃不上飯,可能要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這支隊伍的素質怎麼樣呢?能不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

將軍思索著……

前面的隊伍忽然放慢了行軍的速度,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干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將軍的警衛員回來告訴他:「……前面……凍死了一個人……」

將軍愣了愣,什麼話也沒說,朝那邊走去。風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蹌,眼睛有點迷離。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一棵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渾身都落滿了雪,可以看出鎮定、自然的神情,卻一時無法辨認面目,半截帶卷的旱煙還夾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煙火已被風雪打熄。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好像要向戰友借火……「怎麼?他的衣服這么單薄、破舊?像樹葉,像箔片一樣薄薄地貼在身上……他的禦寒衣物呢?為什麼沒有發下來?

將軍的臉上頓時陰雲密布,嘴角邊的肌肉明顯地抽動了一下,驀然轉過頭向身邊的人吼道:「叫軍需處長來,老子要……」一陣風雪吞沒了他的話。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

「聽見沒有?警衛員!快叫軍需處長跑步上來!」將軍兩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動著,不知是由於冷,還是由於憤怒。

終於,有什麼人對將軍小聲地說了一聲:「這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就要發火的手勢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佇立了足有一分鍾。雪花無聲地落在他的臉上,溶化成閃爍的淚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了右手,舉至齊眉處,向那位與雲中山化為一體的犧牲者敬了一個庄嚴的軍禮……

雪更大了,風更狂了。大雪很快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地鑽進了彌天的風雪之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在說:「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五)

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⑵ 紅軍長征的故事

⑶ 紅軍長征故事最簡短的

《一袋干糧》
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金色的魚鉤》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我和兩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走得慢,老班長留下照顧我們。
才半個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長為沒吃的發愁時,他發現池塘邊有魚,便給我們釣魚,做魚湯喝。
我從未見老班長吃過一口魚,而他卻說吃過了。於是,一天吃完飯,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長身後,見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老班長看我發現了這事,就給我講弄吃的不易,讓我別告訴那兩個小同志。
漸漸地接近草地邊了,可我們病得越來越重,老班長也 瘦得皮包骨頭。
這天,老班長說要好好弄點吃的。我們就四處找野菜,拾乾草,老班長去釣魚,過了很久,也不見老班長回來,我們在一個池塘邊發現了老班長。當我們費了很大勁才弄好魚湯時,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
老班長鼓勵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卻慢慢地閉上了眼睛。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魚鉤包好,想等革命勝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里,讓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

⑷ 紅軍長征的故事(300字)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時分,賀龍率領的第二軍團部分主力,從管竹進入岩石鄉。三個穿灰布軍衣、身背短槍的戰士來到三房院子,見一婦女抱著小孩慌慌張張走進自己家裡。戰士跟著走進她家堂屋,見她房門緊閉,便輕輕地敲門說:「嫂子,請你不要害怕,我們紅軍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請你開開門,我們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婦女叫歐陽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聽到敲門的聲音不是很
急,喊話的聲音也很平和,就開了房門。戰士見她屋內還有一間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這間空房搭個鋪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 」歐陽香元雖沒有完全聽懂他們的話,但知道他們是要借房子住,於是臉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過了一會兒,有位戰士領著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蘭布長衫、留有八字鬍子的人來到了歐陽香元的家門口,後面跟著二三十個穿灰布軍衣、背短槍的戰士,在禾坪里整整齊齊地站成兩排。那個八字鬍子對大家講:「我們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是為人民求解放的,我們有鐵的紀律,大家千萬要注意,不能進年輕婦女的卧室內;」接著又講,「我們紅軍無論走到那裡,都要關心群眾,愛護群眾,群眾家裡的東西未經主人同意不能搬動,借東西一定要還,損壞和丟失東西一定要照價賠償,這樣我們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才能團結群眾去打倒蔣介石賣國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歐陽香元從戰士們的表情上,看出八字鬍子是個大官。聽他講話句句為老百姓著想,認定紅軍是好人。她懷著興奮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個八字鬍子講的話告訴別人,直到天快黑時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門口見地上搭起了鋪,那個八字鬍子和另外兩個人在煤油燈下看地圖,一邊看一邊比比劃劃。她想知道那個大官是個什麼官,於是走到門外悄悄地問一個小戰士:「那個穿蘭布長衫、留著
鬍子的是你們的什麼人 」小戰士輕聲地告訴她:「是我們的軍團長,蘇維埃政府的賀主席,我們都喊他賀老總。」她聽後心裡嘀咕,原來他是個大官,難怪戰士們都規規矩矩聽他講話。
她走到房內,一位女戰士非常和氣地請她坐下,像親姐妹一樣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談中她問女戰士:「你是哪個的老婆 」女戰士很爽快地告訴她:「我是賀龍同志的愛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煩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裡的是紅軍的大官賀龍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說:「這房子不好,沒有好好收拾,真對不起你們,」女戰士說:「等打完仗以後,窮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隊要走了,有些戰士在收拾行裝,有些在打掃衛生,有個戰士走到歐陽

⑸ 紅軍長征的故事400字

故事一
紅軍在爬雪山、過草地以前,進入到一個崇山峻嶺的地帶。那天晚上下著傾瓮大雨,大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往北去的山路,崎嶇不平,又特別滑。
董必武和警衛員小王,沿著高低小平的羊腸小道,高一腳、低一腳地向前摸索趕路。小王不小心踏翻了一塊石頭,摔了一跤,當他爬起來的時候,腳上穿的鞋子不見了,只好光著腳丫子趕路。第二天清早,雨過天晴,大地像一座水晶宮一樣,雨珠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董必武發現小王的光腳丫上有幾條血口子,便從馬褡褳里取出一雙自己的舊布鞋,遞給小王說:「要取得革命勝利,現在就要吃大苦。你光著腳,是走不出雪山草地的,快拿去吧!」
小王堅決地說:「我不怕苦,就是打赤腳,也保證在長征路上不掉隊, 走過雪山草地沒問題。」這是多麼好的戰士啊!董必武聽了心裡樂滋滋的,把那雙鞋遞到小王手上,說:「你拿著穿吧。」
小王說:「我知道首長只有這雙鞋,還是你自己留著穿。」董必武把腳往上一蹺:「這不還有一雙草鞋嗎?」小王說:「那雙草鞋已經很破了。」董必武說:「不要緊,我們還准備了一批『特製布鞋』。」
小王十分疑惑,心想從長征開始,就一直跟隨著首長,這種鞋,別說沒有見過,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小王望著董必武,眨眼問道:「什麼特製布鞋?從來沒有聽說過。」「哈哈哈,」董必武笑了起來,然後指著馬背上的馬褡褳說,「那不就是嗎?」小王知道:馬褡褳里,除了董必武的一些辦公用具和簡單的生活用品外,其餘的東兩都是在行軍途中撿的破爛。像破布、破鞋、破襪子、破麻袋、破棕片等。平時,由於工作忙,董必武沒有給小卜解釋。今大,他親自從馬褡褳里取出幾塊棕片,在自己的腳上嚴嚴實實地包紮起來。包紮好以後,在地上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過去古人作戰,用鐵甲做衣服。我們把這些破爛撿來做鞋穿,用壞了一層,再包紮一層,不就是特製布鞋嗎?」
從此以後,董必武同志又多了一個撿破爛的夥伴,就是警衛員小王。這些破爛,在以後的行軍中,特別是爬雪山、過草地時,起了很大的作用。董必武同志正是用這種破布、破麻袋、破棕片做的「特製布鞋」,爬過了雪山,走過了草地。

故事二
草地上,紅軍只有一點青稞面作軍糧。周恩來副主席也絕不多吃一點,還經常教育戰士要愛惜糧食。
青稞面越來越少,戰士們每天只能用一點摻在野菜里煮湯喝。小戰士吳開生已餓了兩天周副主席知道後,立即讓警衛員把自己省下來的青稞面分給了他兩碗。周副主席看著吳開生蠟黃的臉,語重心長地
說:「這就是革命啊!」吳開生流著淚說:「我只要有一口氣,就一定跟著您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這天晚上,狂風暴雨,用被單做的帳篷根本擋不住風雨的襲擊。戰士們都顧了落湯雞。周副主席命令戰士們到他辦公的帳篷里去避雨。大家怕影響他辦公,都不肯去。他冒著大雨親自來了。他說:「你們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話像一團火,烤暖了戰士們的心。
這樣走了好幾天,草地仍然一望無邊。青稞面吃完了,甚至連軍馬也殺掉吃了。戰士們只好煮皮帶啃,找紙張咽。紅軍戰士陷入了極度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自己珍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給大家泡湯喝。「那您吃什麼?」警衛員急了。周副主席兩只大眼放出嚴峻的光芒,清瘦的臉上肌肉抖動著。「有同志活著,就有我。只要多留一個戰士的生命,應付給革命事業增加一分力量。拿出來,分掉!」
這摻上了一丁點兒青稞面的熱水,分到了戰士的手中。戰士們流淚了。大家都知道,這熱水不是半碗青稞面,這是周副主席的心血和生命啊!」
戰士們又上路了,在茫茫草地上,進行著摧不垮的鐵的紅軍
一渡赤水後,紅軍來到走馬壩,適逢貧農方少周家六十九歲的老母親卧病在床。由於家境清貧,缺乏營養,加之老病纏身,沒有東西吃,家裡只有青菜蘿卜,老人已氣息奄奄,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無策,要醫無錢,欲救無葯,只有死路一條了。可正在這時,住在方家的一位紅軍營長得知方母病重,他主動進屋去看望病人,只見老人快要死了,不由想起他掛包中藏了許久給自己老弱多病的母親吃的人參給了那位方家的老母親吃。方家的老母親服了參湯以後,臉色轉也紅潤,晚上又連服兩次,病情大有好轉,全家老小喜不自禁,連連感謝紅軍,這位紅軍營長也露出笑顏。雖然後來這位營長走了,可方家三輩人始終念念不忘紅軍營長「贈參救母」的恩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