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鐵杵磨針的故事

鐵杵磨針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1:57:47

『壹』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鐵杵磨針

鐵杵磨針(tiě chǔ mó zhēn )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麼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版
詞性:褒義權詞,可做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出自:南宋祝穆《方輿勝覽》:"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 欲作針。' "

『貳』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原抄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襲。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欲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還而終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譯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太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岩。
【新義】
從表面上看,這個成語是褒義的。但仔細想想,將一個鐵杵磨成一根綉花針,這不明顯是浪費嗎?既浪費了一根鐵杵,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何況對於一個老太太來說?持之以恆的毅力固然可貴,重要。但也要注重一個「效率」啊。

『叄』 宅居少年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是真的嗎

《鐵杵磨針》故事來只是傳自說,並不是真的。
雖然傳說很美好,但在這個故事中唯一有事實影子的,恐怕只有李白曾在山中苦讀。其實,有專家研究後指出,鐵杵磨針的故事不僅僅附會在李白身上,道教的玄武大帝、佛教高僧曇翼都有類似的傳說,只是因為李白的盛名,使得以他為主人公的版本在民間傳說中勝出,成為後世激勵人心的故事而已。
至於為何地點會設定在眉州?這極有可能是當時眉州擁有好幾座佛教禪宗大寺的緣故。當時,禪宗北派重視漸悟,而「鐵杵磨針」的說法和他們主張精神最為契合,於是他們便依託名人李白的噱頭,暗中兜售自己的主張,強行安排李白長途跋涉,從江油匡山跑到此地看老婆婆磨針罷了。
不過有趣的是,受此說法激勵,青蓮鄉也將一條小河令名為磨針溪,宣稱是真正鐵杵磨針故事發生地。到了20世紀80年代,當地小學生還發起倡議,和全國小朋友一起捐獻零用錢在此修了一個磨針亭,以此紀念李白「鐵杵磨針」的故事。

『肆』 鐵杵磨針這成語故事的主角是誰

鐵杵磨針這成語故抄事的主角是白發蒼蒼的老婆婆.
【成語】: 鐵杵磨針
【拼音】: tiě chǔ mó zhēn
【解釋】: 鐵杵:鐵棍。鐵棍子磨成綉花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舉例造句】: 那南方中的舉人進士,不知費了先生多少掏成,多少指點,鐵杵磨針,才成正果。 ★《醒世姻緣》第25回
【拼音代碼】: tcmz
【近義詞】: 鐵杵磨成針、鐵杵成針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故事】: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伍』 鐵杵磨針的啟示

「鐵杵磨針」啟示:

1、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

2、一個人,不管結果如何,只要堅持不懈,即可創佳績。

3、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重視生活中的細節,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5)鐵杵磨針的故事擴展閱讀:

鐵杵磨針(tiě chǔ mó zhēn )是一個成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麼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是褒義詞,可做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出自南宋祝穆《方輿勝覽》:「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 欲作針。' 」

翻譯:路過小溪,遇見一個老人在磨鐵杵,便去問她,她說「想要磨成針。」

典故: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於發奮讀書,最終學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出自這個故事,這句話也成為激勵後人持之以恆求學的名言警句。

『陸』 鐵杵磨針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重視生活中的細節,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柒』 鐵杵成針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貪玩、不好學。一天,他趁人沒注意,丟下書本,溜出去玩。他四處閑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覺,來到一條小溪邊,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在溪邊吃力的磨著鐵杵。

李白覺的很奇怪,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干什麼?」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綉花針。」李白吃了一驚問:「這個鐵杵幾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綉花針。」李白聽了從此刻苦學習、仔細觀察,成了中國一位大詩人。

《鐵杵成針》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只要認真去做都能成功。

拓展資料:

鐵杵成針:[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出自】: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3.【例句】:王明同學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並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捌』 鐵杵磨針的故事後衍生出一句俗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玖』 成語故事《鐵杵磨針》

【成語】: 鐵杵磨成針

【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解釋】: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學習。他的父親為了讓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學堂去讀書,可是,那些經史、諸子百家的書很不好學,李白學起來很困難,就更加不願意學了,有的時候還偷偷跑出學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沒有上學,跑到一條小河邊去玩。忽然他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蹲在小河邊的一塊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著一根鐵棍。
李白好奇地來到老婆婆身邊,問道:「老婆婆,您在干什麼?」「我在磨針。」老婆婆沒有抬頭,她一邊磨一邊回答。
「磨針!用這么粗的鐵棍磨成細細的綉花針。這什麼時候能磨成啊!」李白脫口而出。而老婆婆這時抬起頭,停下手,親切地對李白說:「孩子,鐵棒雖粗,可擋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難道鐵棒就不能磨成針嗎?」
李白聽了老婆婆的話,很受感動。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恆心,不怕困難,天天堅持做,什麼事都能做好。讀書不也是一樣嗎?」李白轉身跑回學堂。
從此以後,他刻苦讀書,歷代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他見到就讀,終於成為一名著名的詩人。
這句成語比喻只要長期努力不懈,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