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三十六計的故事

三十六計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1:51:30

㈠ 關於三十六計中智謀的故事

1、第一計:瞞天過海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

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准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

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一帶)。

2、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諸葛亮為實現劉備夙願,率領大軍北伐曹魏,但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裡。

諸葛亮傳令,藏起旌旗,打開城門,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談笑風生。

司馬懿率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狀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於是撤退。

3、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4、第三計:借刀殺人

春秋時期,鄭桓公精心治國,鄭國日益強盛。但鄭桓公並不滿足。鄭桓公想要擴張領土,於是他決定侵佔鄶國,他採用謀士計策,列出鄶國忠臣良將名單。

鄭桓公在竹簡上刻上諾言:一旦佔領了鄶國,便給這些人陞官、分封土地。接著,鄭桓公舉行了隆重的祭典,發誓永不負約。

鄶國國君得知此事,大吃一驚,疑心大起,以為那些名單上的人都要反叛他,最後決定將他們全都殺了。鄭桓公聽到鄶國忠臣良將被殺,高興得心花朵朵開。鄭國軍隊乘虛而入,沒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鄶國。

5、第四計:以逸待勞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里。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

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於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於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軍鬥志鬆懈。

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里,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紮寨,犯了兵家之忌。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陸遜—把火,燒毀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㈡ 三十六計的故事(簡寫)

1、暗度陳倉

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鼓城一戰,項羽打敗了劉邦,這年6月,原來已經歸附劉邦的魏王豹又叛漢投楚,並率兵占據了劉邦去關中的交通要道,劉邦派謀士酈食前往魏營爭取魏王豹,但是遭到了拒絕,於是任命韓信為元帥,同年的八月,率兵攻打魏,魏王豹派重兵把守黃河東岸。

但是在這一天,韓信等領軍到達臨晉津,韓信與魏兵隔河相峙,暗中則派隨精幹人員探索上流的形式,不久之後得到探報說世上留個段都有衛兵的嚴密把守,只有夏陽一處的衛兵比較少,防備空虛。韓信聽了這一探報認真的分析,想出了計策。

他先是招了曹參入賬命令他立即領兵進入山中砍伐木材,不論大小都可以用,接著灌嬰他派出士兵分頭前往市中購買瓦罌數千隻,每隻瓦罌下20的糧食,灌嬰聽了不知道韓信要用途就想問個究竟,韓信沒有回答,時隔兩日,曹參灌嬰先後帶著所辦齊的木材巷向韓信繳令。

韓信又命令他們二人按照自己設計製造出一種木罌,用木頭夾住罌底四周縛成方格,用繩絆住。一格一罌應合為一排數,數千罌分成數十排。

灌嬰聽了韓信的安排更迦納悶兒,便問曹參,大軍渡河需要用的船隻已經徵集了,為何還要用這種木罌呢?曹參說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就按照元帥的命令形式吧。

是二人日夜的製造,不過幾天數千隻木罌就制齊了,韓信親自驗收,等到當天的黃昏時刻,韓信命令灌嬰領數千人在原地不動,並交代只准搖旗吶鼓守住船隻不得擅自渡河有敢為命者斬,然而,韓信自己則和曹參一同督促大軍,趕往夏陽並立即將木罌放入河中。

但是這個時候韓信和曹參好不容易到達了對岸,卻說臨近渡口魏國守將只是率兵嚴守,這時候韓信在夏陽偷渡成功,魏王豹也迫於大勢已去,只得下馬扶手束手就擒了,通過在軍事上的使用,使自己更便於用謀略戰勝敵方。

2、苦肉計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退守於會稽山上,不得不向夫差求和。夫差接受了勾踐的請求,但前提條件是勾踐要到吳國給夫差當僕人,勾踐答應了。

到吳國後,勾踐住在山洞裡。夫差每次外出,勾踐都親自為他牽馬。有人辱罵勾踐,勾踐始終低眉順眼,表現出一副馴服的神情。他表面上對夫差忠心耿耿,實際上暗中策劃復興越國的方案。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踐探望夫差,並親口嘗了嘗夫差的糞便,然後對夫差說:「我曾跟名醫學過醫道,只要嘗一下病人糞便,就能知道病的輕重。

剛才我嘗了大王的糞便,味酸而苦,得了『時氣之症』,得了這種病很快就會好,請大王不必擔心。」夫差聽了很受感動,認為勾踐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定無反叛之心,不久便允許勾踐回到越國舊地。

回到越國後,勾踐卧薪嘗膽,苦身勞心,禮賢下士,招兵買馬,20年後,勾踐終於報仇雪恥,滅了吳國。

3、連環計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連環計是發生在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央視版電視劇是在第六集 連環計。

內容為:王允將貂蟬私下許配給呂布,又派人接待董卓,將貂蟬送給董卓,並且告知呂布是董卓接貂蟬回府,擇日將與董卓完婚。

後貂蟬在董卓和呂布兩人之間離間,使得兩人相互猜忌,並且結下怨仇,在三國演義第九回中,呂布殺掉了董卓。

4、偷梁換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

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押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後,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里,現在,立誰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

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5、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 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 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 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 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 舊恨又一舉雙得。

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 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

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 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 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

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且說田忌與 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 國邯鄲, 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斗,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

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 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

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 退回大梁 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

㈢ 三十六計故事

《瞞天過海》:

戰國末期,衛國大商人呂不韋與他的龐妾趙姬,共同推動一件將政商合一、以換取最大投機報酬的「企劃案」、把被視如敝屣的秦國王孫異人,一步一步推向秦王寶座,合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切鼎切」,並協助秦王贏政統一了六國。

《圍魏救趙》:

孫臏與龐涓鬥智的故事。

《借刀殺人》:

新興的大清勢力,為了拔掉袁崇煥這個明王朝的中流砥柱,在謀士範文程策劃下,利用亂世危局下的人性弱點,挑動崇禎皇帝的猜疑、孤傲心理而殺害了袁崇煥,導致大明江山的滅亡。

《以逸待勞》:

唐代,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勢正盛。帝王之師李泌為肅宗規劃「以逸待勞」的策略,由山西出兵,忽東忽西,作勢要攻打叛軍所佔的范陽、洛陽及長安三地,讓他們為彼此救援,在數千里的軍道上疲於奔命……

《趁火打劫》:

五代時期,後唐皇帝李從珂篡位後,便與他的妹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同床異夢、勢同水火。契丹明主耶律德光在策略家韓延徽的規劃下,逐步離間了李從珂、石敬瑭,促使兩人鷸蚌相爭……

《聲東擊西》:

漢明帝時,將軍竇固、東平王劉蒼,與班超共同似定「聲東擊西」策略,由班超前往西域經營,以謀取整個西域。然後再以西域諸國之力量牽制匈奴,擾其後方,亂其陣腳。漢朝遠征軍乘虛征伐,終於一舉掃平匈奴,奠定漢朝對西域的長遠影響。

《暗渡陳倉》:

楚霸王項羽強勢作為,分封諸王。策略家張量在劉邦前往封地途中,將懸崖上的棧道燒毀。這一招等於宣示劉邦一入漢中便不再回頭,使項羽失去戒心。後又以「明休棧道」蒙蔽敵人,以「暗渡陳倉」突襲三秦,扭轉了楚漢的競爭態勢,改寫了歷史。

《隔岸觀火》;

北宋趙普與趙光義、高懷德等內訌,紛爭四起。正當這些恩怨情仇一波一波地流過之時,「後周」符皇後利用形勢,讓趙光義的兒子們陷入互相殘殺境地使趙光義江山坐而不穩……

《李代桃僵》:

春秋時期晉國「趙氏孤兒」的故事。

《順手牽羊》:

周世宗駕崩不久,「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搖身一變,順手牽羊坐上龍椅,取走了大力栽培他的柴榮的天下。但另一暢順手牽羊」大計,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他襲來。

《打草驚蛇》:

西晉前秦帝國,皇帝符堅推翻了哥哥符生,即位為帝,命策略家王猛放手改革,打擊不法。此一「打草」之舉,使得王市集團惴惴不安,終於全面舉兵反叛。符堅在周全的部署之下,予以各個擊破……

《借屍還魂》:

西晉末,從小在漢文化熏陶下長大的匈奴冒頓單於後劉淵,乘「八王之亂」而崛起,醛晉」室而代之。他在謀士的策略安排下,利用「人心思漢」的心.理因素,偽托劉邦之後,建立起「大漢國」來,加速推動了西晉王朝的滅亡。

《調虎離山》:

北周武帝一改弟承兄業之帝統,導致皇室內部矛盾對立,政局暗潮洶涌。權臣楊堅得謀士李德林、高潁之助,二度使出調虎離山秘計,將諸位王爺輪番遣離或調回京都,並將之一一誅殺,最終建立隋朝。

《拋磚引玉》:

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奔走於魏、楚、秦之間,讓魏、楚彼此猜忌,又以「商於之地」誘引楚懷王,使其徹底與合縱(合眾弱以攻一強)決裂。

《擒賊擒王》:

唐初,為了徹底解決長期的邊患突厥,李靖定策設計,生擒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讓突厥群龍無首,各自潰散,計成後,再用懷柔政策將頡利君臣留在京城,並安置降眾,實現長久的「擒賊擒王」。

《釜底抽薪》:

唐憲宗時,淮西節度使作亂。軍事謀略家李塑臨危受命,對敵將一個一個招降,並且大膽任用。頑敵之強大陣容如同釜底被抽去薪柴一般,形勢為之逆轉。

《關門捉賊》;

金國四太子完顏兀術為擒高宗趙構,率十萬剽悍騎兵席捲中原,直驅水鄉江南。他孤軍深入,一步步踏進韓世忠縝密布下的天羅地網。此「黃天盪之戰」奠定了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

《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的策略家荀息,向虞國借道去攻打虢國。他利用虞公貪婪的心理弱點,贈送以玉壁、良馬與美女,使虞公完全解除武裝。但晉國班師回國途中,又順手牽羊地滅了虞國。

《偷梁換柱》:

秦始皇死後,趙高矯旨賜死了太子扶蘇與將軍蒙恬,更立胡亥為帝,殺盡秦始皇的子孫,斗垮李斯,一步一步完成他的「亂秦亡秦」計劃。

《無中生有》:

漢武帝時,太監蘇文利用「十四月懷胎」的謊言,以及武帝的猜疑心理,暗中籌劃奪嫡大計。無中生有,以埋盅為手段,陷害仁厚的太子劉據。而曾經自詡英明的武帝,在這場殘酷的鬥智游戲中徹底失敗,在「思子宮」里孤獨地度過晚年。

《混水摸魚》:

宋代,趙匡胤策動「陳橋事變」,奪取後周的江山。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弟弟趙光義用「混水摸魚」之計,先把趙普排擠出京,接著毒殺兩位開國將領,又將奉命調查此一命案的親趙匡胤勢力一一除去。最後,利用前朝的亡國女子小周後、花蕊夫人的復仇心理,在萬歲殿布下一個「燭影斧聲」的奪權之夜……

《金蟬脫殼》:

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刺,兵敗被俘。後來英宗以「金蟬脫殼」之計,脫險回國,並且在數年的隱忍之後重登帝位。

《遠交近攻》:

戰國後期,秦國丞相范睢擬定「遠交近攻」的大戰略,為秦國奠定統一六國的基穿

《假痴不癲》:

宋真宗的妃嬪劉美人,奪取了李宸妃的兒子趙禎(宋仁宗),謊稱是她生的太子。劉美人因此一躍而為皇後、太後,並且以整個國家機器來維護她的謊言。少年皇帝趙禎與眾朝臣因此打起混沌戰術,裝聾作啞,以「假痴不癲」來立身處世。

《指桑罵槐》: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大舉削藩。朱棣得道衍和尚蘘助,化被動為主動,指責齊、黃兩人為佞臣,打著「清君側」大旗,發動「靖難之役」,直搗京師。

《反客為主》:

趙構在前往金邦當人質的路上,一個臣子提醒他,要乘機觀望,勿去送死。趙構觀望不前,終於等到了宋徽宗、欽宗被金人掠去,而撿到了皇位。

《笑裡藏刀》:

清太宗皇太極猝死,庄太後為了爭取兒子福臨(順治帝)繼位,接受謀士範文程的建議,讓福臨叔父多爾兗當攝政王。她又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多爾兗,接著連她自己也委身下嫁。最後,她尋機給予致命的一擊,穩定天下。

《欲擒故縱》:

晉朝大將羊祜用「欲擒故縱」之計征服東吳;一方面坐視荒淫暴虐的吳王孫皓把國力、人才耗盡;一方面廣施德政,使暴政下的吳國百姓相繼來歸,造成吳國明心士氣瓦解。

《樹上開花》:

明朝在經歷了「延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三大宮延奇案之後,由十萬太監組成的宮延勢力,左右了大局,他們借傀儡皇帝這棵樹,來開自己的花。

《上屋抽梯》:

李淵採取韜酶之術,他讓隋煬帝、自己的追隨者都以為他縱情聲色,胸無大志,但私底下,他卻積極地運籌帷幄,審時度勢,等到最有利的時機,成功出擊。

《美人計》:

春秋時期,越國利用西施顛覆吳國統治的故事。

《空城計》:

諸葛亮與司馬懿鬥智的故事。

《反間計》:

在宋、金長期對峙中,金人采醛用敵制敵」策略,扶立劉豫為皇帝,來治理佔領區。岳飛為了顛覆劉豫政權,巧施「反間計」,並利用金兀術仇視劉豫的心理,廢黜了劉豫。最後,金兀術又利用宋高宗對岳飛既愛又恨的矛盾情結,與秦檜聯手,導演了另一出反間計。

《苦肉計》:

大縱橫家蘇秦為了報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共同演出一「苦肉計」;由燕國為蘇秦公開製造罪名,予以逮捕下獄,蘇秦趁機亡命至齊,暗中實施「強燕弱齊」大計。

《連環計》:

小女子貂蟬,被司徒王允從她賣身的酒樓救了出來,賦予她一項超級任務;投入狼窟,向董桌、呂布「兩邊放情」,讓兩人產生沖突與內斗,替王允製造可乘之機。

《走為上》:

春秋時代,晉獻公龐信驪姬,逼死太子申生,眾公子相繼出亡。公子重耳「走為上」走了十九年後,終於獲得秦穆公的幫助,兵不血刃地回國登位,成為「晉文公」。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