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尊師的故事

尊師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1:50:43

A. 尊師的故事有那些

尊師是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尊師是一種美德,尊師是一種優良傳統,我們要發揚這種優良傳統,我們要尊師。
一次我接到同學的電話,邀請我去他家。我一進他家的大廳就看到:「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大字。「天地君親師」,這里的「親」就是「尊」的意思,而「君」指的是皇上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尊師,地尊師,君尊師,人人都尊師。你看,連平民百姓都尊師,由此可知,尊師是一種優良傳統,我們要發揚這種傳統,我們要尊師。
有一個故事,名叫《程門立雪》,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講的是一位名叫楊時的學生,有一個問題不懂,就特地趕去請教老師。誰知老師正在睡午覺,他就讓看門的門童不要打擾老師,自己冒著鵝毛大雪站在門外等老師睡醒,再問老師。楊時是一個尊師的典範。後來,楊時有了很大的成就,成了一位學者。古人都知道尊師,今人還不應該尊師嗎?我們要向楊時學習,我們要發揚尊師的優良傳統,尊敬老師。
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也很尊師。「徐特立」就是毛澤東的老師。後來,他參加了革命,參加了共產黨,在革命隊伍中得以鍛煉成長,當了主席。但他永不忘師恩,在徐特立先生六十歲生日時,毛澤東主席給徐特立先生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毛主席多麼尊敬老師啊!毛澤東主席也是尊師的典範。連偉人都這樣尊師,由此可見尊師是優良傳統,是一種美德。連偉人都這樣尊師,我們有理由不尊師嗎?
尊師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你尊師,老師就會喜歡你,就會把更多的時間給你,甚至把他所有的知識傾囊傳授給你。有很多名人都是由於尊師,所以得到了許多知識,終而成為名人。就說前面的楊時吧,由於他尊敬他的老師,得到了老師的賞識,老師便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向他傾囊而授,這就是楊時為什麼會成為學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此可知,尊師可讓人獲益。學生以學為主,我們沒有理由不尊師。
相反,有的人不尊師,讓老師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從而冷落你,甚至不願教你,對你愛理不理的,這樣的學生總是一無所成,什麼也學不到,空手而歸,而後就痛苦地生活,平庸而去,給自己留下的是終身的遺憾。
從古至今,這樣的正反事例數不勝數。它無不啟示我們要發揚尊師這一優良傳統,它無不啟示我們要尊師。

B. 尊師重道的故事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還有:
程門立雪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C. 中國尊師重教的故事有哪些

1、安車蒲輪

宋纖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酒泉山中辦學,受業弟子3000多人。他的弟子學成出山,來到涼州游學,立即被涼王委以官職。

涼王張祚很崇敬宋纖,幾次派人到酒泉去請他下山,欲聘為太子的老師,都被宋纖謝絕。當地太守馬岌仰慕他的人品,特地去請他出來做官。宋纖猜到馬岌的來意,立即關門拒見。

馬岌認為宋纖能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教書育人,澹泊處世,感慨地稱他是人中之龍,說:「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涼王為了拜尋良師,特意製造了安車。這是一種很舒適的廂式車,扶欄雕刻精美,寶蓋綴以金玉,四周用明黃色的帛環圍。國家有規定,涼國貴族包括王室不許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師才配乘坐。涼王用安車到處招聘良師,一年四季不輟。宋纖就是涼王用安車載到武威城的。

張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晉書》上說他:「明究群籍,特善史書」,涼王很尊敬他,派安車把他請到武威,做太子張太和的老師。幾年後,郭荷年老體衰,想回張掖南山去。

涼王怕他一路車輛顛簸,特把安車改造成了蒲輪車。蒲輪,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車輪,起減震的作用。安車蒲輪,載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爭觀,驚慕不已。

2、先拜師後拜王

有位叫劉昞的學者,在酒泉教書為生,館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遜攻打下酒泉城後,把劉昞恭請到了武威,拜為秘書郎。為了讓他發揮教學專長,特意在涼州西苑城修築了「沉陸觀」,辟為劉昞講學之所。

沉陸館是涼國著名建築物,殿堂華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涼王所居的寢台還要繁奢、富麗。劉昞在沉陸館講學時,北涼王常常去旁聽,執禮甚恭,劉昞所用一應物器,親自送去。

《魏書》載:劉昞在武威教學時,「學徒數百,月致羊酒」,北涼王則「躬往禮焉,號『玄處先生』。」沮渠蒙遜死後,其子牧犍繼位,尊受業師劉昞為國師。沮渠牧犍喜愛文學,尤其喜歡與群臣在殿堂之上討論學問。

遇到節慶日,沮渠牧犍總是恭敬地請老師劉昞到朝堂來向群臣講學,他自己則從王座上下來,同群臣一道先向劉昞行跪拜禮,然後把老師請到南面就座,自己在接受百官跪拜後,同群臣面北而坐,聆聽劉昞的講述。

《魏書》載:「牧犍尊為國師,親自致拜,命官屬以下皆北面受業焉」。這種「先拜師,後拜王」的尊師規矩,在北涼朝廷延續了好多年。

3、堂前為官 堂下為師

古代武威士子崇尚儒學,許多士子在他鄉為官時,格外重視辦學,有的甚至堂前為官、堂下為師,留下了崇文重教的嘉話。

元末武威人余闕,甘肅歷史上惟一的榜眼郎。他無論治郡,還是治軍,閑暇總是不望辦教育,擇品行好的士子為徒,悉心教授學問,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如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戴良、明代開國功臣宋濂等。

1358年,余闕孤守安慶,率三千羸兵屢次擊退陳友諒大軍的進攻。在戰斗間歇時,余闕仍不忘請來郡國學館老師,招集諸儒,在帥堂論學,還命令將士們聚在堂口,一起聽課。他的這種臨危不亂的豪邁氣概,受到了後世人們的崇敬和贊揚。

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個重教好學的地方官。乾隆年間,他在山東當知縣,大辦學校,革科場陋習,《武威縣志》上說:「化南好學,至老而不厭。做官時,每天早起批閱公文,午間處理公事。下午則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學習,讀經史,談典故。

晚上回去讀書,書聲琅琅達於署外。」後來,他辭官回鄉,主講武威書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子。

4、程門立雪

宋朝時,楊時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睡著了。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一尺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程門立雪」這一典故表達了古代中國尊師重教的教育傳統和誠心求學的精神。

5、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

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

D. 古代偉人「尊師重教」的故事

1. 岳飛: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因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周侗老師十分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免費收岳飛為學生。周侗老師不僅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愛國愛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還教會他射箭的絕技。

周侗老師去世後,岳飛把他當父親一樣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祭拜周老師。在痛哭一番之後,他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後才回去。

2.楊時:程門立雪尊師

楊時,將樂縣人,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為師。時值冬季的一天,楊時因與學友游酢在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師家請教。他們頂著凜冽寒風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3.子貢:尊師至誠孝道楷模

子貢,孔子傑出弟子。後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聖人孔子溘然長逝。孔子死後,眾弟子皆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足見師徒情深,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

後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因子貢為孔墓所植為楷樹,後世便以「楷模」一詞來紀念這位聖徒。

4.劉庄:放下九尊之軀尊師

漢明帝劉庄,東漢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間,吏治非常清明,境內安定團結。

博士桓榮是漢明帝做太子時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的尊敬,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5.魏昭: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為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葯給他吃。

當魏昭端著煮好的葯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葯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葯太苦。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葯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

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E. 名人尊師重教的小故事

1、魯迅

魯迅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1902年至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我在異國的學習狀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光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2、彭德懷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0周年紀念日。彭德懷身穿便服,准備接見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應穿軍服才好。」彭德懷說:「這天是去見老師,學生見老師應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舊思想的影響,瞧不起中小學教師,我們應改變這種不良風氣。」

3、朱德

1959年春,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看戲。開演前,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這位老人原是自我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葉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才坐下。

4、毛澤東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同志來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特意邀請自我在私塾讀書的老師毛禹珠一齊吃飯。席間毛澤東熱情地向老師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笑著回答:「敬老敬賢,就應就應!」

5、華羅庚

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立刻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F. 古人名人尊師故事

1、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因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周侗老師十分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免費收岳飛為學生。周侗老師不僅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愛國愛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還教會他射箭的絕技。

周侗老師去世後,岳飛把他當父親一樣安葬。每到初一、十五,岳飛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祭拜周老師。在痛哭一番之後,他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弓,射三箭後才回去。

2、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

3、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魯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

他還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說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4、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在40多歲時與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

一會兒下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程頤一覺醒來,才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

5、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

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

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G. 有什麼名人尊師的故事

以下都是名人尊師的故事:

1、朱德給老師敬禮;2、魯迅尊敬老師;3、彭德懷穿便服會見教師;4、周恩來向老師贈款;5、張樂平尊師的故事;6、程門立雪;7、孔子尊師;8、居里夫人;9、劉紹棠;10、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H. 尊師小故事 100字左右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 長張伯岑突患腦塞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 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岑師千古, 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逝世後,總理一直惦記 著張家人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總理給張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 張夫人和子女。
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雲南政治學校禮堂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 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 ,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懷穿便服接見老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 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元帥 身穿便服,准備去接見北京市中小學部分模範教師 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 ,應該穿軍服才好。」彭總說:「我今天是去見老 師,學生見老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 總頻頻微笑著向老師們問好,親切地說:「解放軍 要向老師們學習,解放軍要搞現代化建設,要學習 科學文化知識。離開老師們怎麼能行呢?」

參考資料:http://www..com/s?wd=%D7%F0%CA%A6%B9%CA%CA%C2&cl=3

I. 尊師小故事

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典 故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J. 古今中外尊師的故事

1、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立刻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2、魯迅尊敬老師

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向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狀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

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3、朱德給教官讓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校園禮堂和大家一齊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

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4、居里夫人尊敬老師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但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期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十分理解老師的情緒,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

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以前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5、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

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

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明白它能飛;魚兒,我明白它能游;野獸,我明白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能夠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能夠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能夠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明白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