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的故事
1. 牆的歷史故事
不知道禍起蕭牆算不算 出自《季氏將伐顓臾》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 牆的故事(作文)
站在被風掀動、搖曳不定的雜草間,我望著前方空曠的街道,一股凄然之意從心底油然而生,從未感受過的寂寞也隨之而來。看著幽藍色的天空,感覺那是冷色調,一種包含著無盡的憂郁的顏色。
這一切都是源於一天放學後的一件事。下午放學後回到家,見家中無人,想起來很長時間都沒玩過電腦了,再不玩玩級別就該往下掉了,於是我打開電腦玩了起來,任我的手指在鍵盤上輕盈地跳動。忽然,家裡的門開了,我意識到媽媽回來了,便急忙關上了電腦。媽媽過來看到我神色慌張,便伸手摸了摸電腦,在感覺到輕微的溫熱後她開始了嘮叨,諸如誰誰又考了個滿分了,誰誰有多刻苦了,在非常時期我又不學習,還光想著玩了之類的話。這些嘮叨,從我上初中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之後,她有打開電腦查看我與他人的聊天記錄並詢問我在學校有無什麼不良行為。我受夠了她對我的質疑與不信任,一氣之下,我打開家門,砰地一聲奮力關上,走到了屋外。屋內與屋外,一牆之隔,我卻感覺它把我和媽媽分隔在了兩個世界。
從此以後,我和媽媽之間產生了隔膜,那堵「牆」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厚重而牢不可破,我感覺我與媽媽已經徹底被隔絕了,再也不會有任何共同語言了。唯一有的,也就是那不得不承認的親子關系。這樣偉大的親子關系在如今看來也不過就像擺在面前的一個裝飾,內容相當空虛。
直到一天晚上,我放學許久也不見媽媽回來,於是我開始擔心,就打了她的電話,她說她在回來的路上,今天單位事多,所以回來得晚。等到媽媽回來後,我見她拖著疲憊的身子近似於癱倒一樣的坐到了沙發上。我只是依舊寫著我的作業。休息了片刻後,媽媽回到書房開始寫她的工作總結,令我奇怪的是,她既沒有檢查電腦,也沒有嘮叨,她一直寫到深夜,即便這樣也不忘在我寫作業的時候幫我倒水,以往她都催我多學一會,今天看我學得時間長卻讓我要有適當的休息。在感動之餘,我開始感覺到我們之間的牆慢慢變薄了,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堅不可摧。這樣維持了好幾天,媽媽像變了一個人,不僅一掃從前的嘮叨,還更加關心我,關心我的生活,我也比從前更加努力了,有了煩心事也和媽媽及時溝通。我發現,當我轉變了學習態度,理解媽媽時,我們之間也不存在那堵牆了,「牆」自己消失了。
所以,當人們彼此心靈上有堵牆時,相互理解,和諧相處,那堵「牆」也就不復存在。
3. 關於牆的故事! 急~~~~!!!!
某一個晚上月朗星稀,一酒鬼,醉飲晚歸,到響牆弄時,忽然聽到牆頭上有人叫他,抬頭時,只見一個精靈鬼坐在牆頭,也是酒壯鳥人膽,那人看到精靈鬼並不害怕,問曰;何事?那鬼不答,只是折下半個磚頭扔下.他撿起磚頭,回家倒床便睡.次日醒來,看昨晚撿的竟是半塊金磚.狂喜之下,也想起還在牆上的另半塊金磚!入夜他便拿著半快金磚,到牆頭上逐個去比對,好不容易,找到吻合的半塊磚.這時,那堵牆轟然倒下.不用說,酒鬼成了真鬼!此後也無人把牆砌回去!後人也不曾找到那塊金磚!!只有夜夜有誰在翻那斷牆的聲音,不用猜大家都知道,是誰在翻找那塊金磚!!!
也許某一天你能找的到!!!
4. 牆的故事作文600字
牆的故事
自古至今,我屹立在這里,風風雨雨--
我是一堵牆,一堵在秦始皇苛政下建造的牆。沒錯,我就是萬里長城,一堵長長的城牆,我是用黎民的血肉和汗水築就的,建造之日我就有了靈魂。鍛煉
我是一堵隔開生死兩界的牆。有一天,一女子來到我的腳下,據稱是姜家的大女兒,向我哭訴生死兩茫茫。當時我看到的是,孟姜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原來我的誕生是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之上!既然是這樣,我為什麼要苟活於世上?我轟然倒塌……我是罪惡的一堵牆!
不知過了多久,我被重新喚起。我又得到了第二次生命。我如涅盤的鳳凰,慾火重生,我懂得了我的職責所在,那是千百次的夢囈呵,保家衛國,保家衛國……匈奴來犯,我用自己結實的胸膛將他們擋在外面,他們憤怒了,發瘋般地向我射去。痛,痛徹心扉!但我決不會向他們妥協!我要履行我的職責。看著匈奴沮喪的的背影,看著遍體鱗傷的自己,我笑了,我終於可以把自己從罪惡中救贖出來。我是無愧於天地的一堵牆!
橫掃****的戰車,西出陽關的商旅,打著呼哨渾身酒氣的成吉思汗的鐵騎,從這牆前驕傲地走過去。滄桑巨變,我見證了一個個朝代的興衰存亡,一個個帝王將相的悲歡離合。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有所感悟:天地萌生了萬物,每個事物,來到這世上,都有自己應盡的職責,但並不都是轟轟烈烈的。像我,只是一堵保家衛國、再普通不過的城牆,但我並不自卑,因為我知道,我是外層空間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跡。我是雄偉的一堵牆!
如今,我敞開胸襟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億萬遊人。他們之中有總統,有商人,有教師,有學生,有開心的演員與體育明星。照相機咔嚓咔嚓響著,但響聲又被嘩嘩的笑聲淹沒。我看到一位風姿瀟灑的外賓,踏上烽火台的頂端,向什麼人頻頻飛吻,接著高舉雙臂,做成一個V字,彷彿向著美好的未來,發出爽朗的笑聲。如今,我是笑傲世界的一堵牆!
我是一堵牆,一堵平凡而偉大的牆,對於未來,我充滿希望……
牆
我是一堵牆。
一堵深灰色並不古老卻被人們遺棄的牆。
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存在和緘默……
一群孩子在我的身上大肆塗鴉,胡寫亂畫,我並沒有對他們產生厭惡的情感。因為他們還小,還不懂事,當他們長大了就會明白是非對錯。他們充滿稚氣的可愛的小臉上充盈著一種快樂,一種純真。我喜歡這純真的笑靨。
一棵槐樹依附著我不斷的生長,由我承受他的絕大部分重力,根深深地扎入牆基,侵犯著我的領地,一副根深蒂固、欲橫空出世的模樣。我沒有拒絕他的依賴,更沒有為他的侵佔而爭吵,因為我愛那一片翠綠,那一片鮮亮,那一片枝繁葉茂。
那不論有意還是無意的侵襲,我都沒有吭聲沒有抗爭,我並不了解基督教,更不領會「當別人打你左臉,把右臉也給他打」的座右銘。我僅僅是用自己的一點兒傷痛就換來了他人的快樂與滿足,這不是脆弱,也不是膽怯,是忍耐嗎?生活依舊如此,不算暗淡,但也並不多彩。
又是一群孩子,他們手拿大刷子和塗料,彷彿又要大幹一場了。我坦然地面對他們,並不想發表任何評論,但是看他們那認真嚴肅地表情,我衷心的祝福他們成為藝術家。而當他們離去,我才發現自己周身大變模樣,原本沉悶的色彩被一片色彩斑斕極富想像力的色彩所代替……
還是那棵老槐樹。在風雨交加之中,我似乎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然而那寬大的枝葉為我遮蔽了風雨的打擊,他用堅固的根系握住我,我可以安靜的面對暴風驟雨……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人生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也不乏快樂、溫馨。漸漸地,我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的故事裡,有對人生的小小感悟。
詩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5. 關於牆的故事,最好是有記載的,越多越好!
禍起蕭牆
「三心牆」的故事: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紅軍牆的故事
「北上去抗日,紅軍路過咱們村,不住店不住宅,只在弄堂打地鋪……」這是在淳安縣白馬鎮(2006年合並到楓樹嶺鎮)大橋頭村附近村民中流傳的紅軍故事。而在村東頭的一堵牆上,還能見到當年紅軍用毛筆書寫的北上抗日宣傳標語,這是證明紅軍曾經到過這里的唯一痕跡,這堵牆被當地人稱為紅軍牆。
劉春發今年70歲,從小就聽母親講紅軍的戰斗故事,現在他又將這些故事說給下一代聽。那是1934年4月的一天,老百姓只知道有一支方誌敏領導的部隊從江西那邊過來(後來知道那是紅十軍北上抗日的先遣隊)。起初,村民們還很害怕,不敢與紅軍接觸。劉春發聽母親說,那些戰士看起來和他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個個和藹可親,他們頭戴箬帽,腳穿著草鞋,除了背上背著一把大刀以外,一切看起來都和當地百姓差不多。村民們很快就明白這是自己的部隊。於是他們爭相把戰士們往家裡請,可是紅軍紀律嚴明,只肯在弄堂里打地鋪。母親將家裡養了半年多的一頭豬殺了給紅軍吃,戰士們走時還專門留下了三塊大洋。
紅軍來了,敵人就逃了。到了11月份第二批紅軍來時,敵人糾集兩個團的兵力來圍剿,沒想到紅軍在當地百姓的支援下,在山中與敵人周旋,以少勝多,竟把敵人打得找不著北,不僅消滅了幾十個敵人,還繳獲幾把機槍。但是紅軍也犧牲6名戰士,另外還有一名戰士負了重傷。鄉親們將烈士埋在山裡他們戰斗過的地方,讓負傷戰士留在村子裡養傷。但最終因山區缺醫少葯,受傷的戰士也犧牲了。於是山中就留下一堵老牆頭,仍可見完整的紅軍標語。當地小學校長項新明,在村幹部的支持下將紅軍牆上的筆跡進行了拓描,在重修圍牆時又將標語按原樣恢復在牆上。村裡還出錢在紅軍牆外架起了鐵柵欄,對紅軍牆進行保護。
現在,淳安白馬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節假日,當地及其他地區的幹部群眾和學生都會來這里緬懷先烈。年長的村民會給每一位參觀者講紅軍的故事,村子裡的孩子們更是對紅軍牆的來歷耳熟能詳,當他們長大後,又會將這些故事傳給下一代,紅軍來過白馬的故事還會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德國柏林牆的故事
紅杏出牆:民國初年,一位上海報人與一名媛結為夫婦,二人以詩為媒,傳達愛慕。在新婚之夜,夫欲行事,新娘阻止道:
「我們既然因詩相識,今晚你要作言詩,才可為夫妻。」新郎性急,便隨口吟出:
「急忙哪得有詩來,
且把唐詩借作材;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新娘一聽就笑了,也對詩一首:
「急性哪得有詩來,
也把唐詩借作材;
花徑不曾緣客掃
篷門今始為君開。」
0成語詞典中有好多關於牆的故事
成語
00挖牆腳
00逾牆窺隙 〖解釋〗指男女偷情。
00隔牆有耳 〖解釋〗比喻秘密易於外泄。同「隔牆有耳」。
00峻宇雕牆 〖解釋〗高大的屋宇和彩繪的牆壁。形容居處豪華奢侈。
00豐牆峭阯 〖解釋〗牆高大而地基陡直。比喻根基不牢。阯,同「址」。
00東向而望,不見西牆 〖解釋〗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
00鑽隙逾牆 同「鑽穴逾牆」。
00逾牆鑽蠙 見「逾牆鑽穴」。
00逾牆鑽穴 亦作「逾牆鑽蠙」。亦作「逾牆窺蠙」。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後以「逾牆鑽穴」指男女偷情。
00逾牆鑽隙 越牆、鑽洞。指對女子作挑逗行為,借指男女偷情。
00逾牆越舍 指翻牆越舍很快就走了。
00逾牆窺蠙 見「逾牆鑽穴」。
00引水入牆 比喻自招災禍。
00兄弟鬩牆 鬩:爭斗。兄弟之間的糾紛,也比喻內部爭斗。
00釁發蕭牆 釁:縫隙,引申為爭端,事端。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引申為內部。比喻事端或災禍發生在內部。
00鬩牆誶帚 「鬩」念xì。謂家庭內部爭吵不和。誶帚,指婦女吵罵。
00桃李門牆 謂生徒眾多的師門。
00宋玉東牆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00事在蕭牆 謂禍亂出自內部。事,變故;蕭牆,宮室內當門的小牆。語出《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00牆面而立 面對牆壁對立。形容目光短淺。亦作「面牆而立」。
00牆花路柳 喻娼妓。
00牆花路草 見「牆花路柳」。
00
6. 牆的故事
我是一堵牆。
一堵深灰色並非古老卻被人們遺棄的牆。
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存在和緘默……
一群孩子在我的身上大肆塗鴉,亂寫亂畫,我並沒有對他們產生厭惡的情感。因為他們還小,還不懂事,當他們長大了就會明辨是非對錯,因為在他們充滿稚氣的可愛的小臉上充盈著一種快樂、一種純真。我喜歡這純真的笑靨。
一棵槐樹依附著我不停的生長,由我承受著它的絕大部分重力,根深深地扎入牆基侵犯著我的領地,一副根深蒂固要橫空出世的模樣。我沒有拒絕它的依靠,更沒有為它的侵佔而爭吵。因為我還是比較憐愛那一片翠綠、那一片鮮亮、那一片枝繁葉茂。
那一切不論無意還是有意的侵襲,我都沒有吭聲沒有抗爭,我並不了解基督教,更不領會「當別人打你左臉,把右臉也給打」的座右銘,我僅僅是以自己的一點兒傷痛換取他人的快樂與滿足,那不是懦弱,也不是膽怯,而是忍耐!生活依舊如此,不算暗淡,但也不是多彩。
又是一群孩子,他們手拿大刷子和染料,彷彿又是要大幹一場。我坦然的面對他們,並不想發表任何評論,但是看到他們那認真嚴肅的表情,我在衷心地祝福他們成為藝術家。而當他們離去,我才發現自己周身大交模樣,原本沉悶的色彩被一片色彩斑斕極富想像力的色彩所代替……
還是那棵老槐樹,在風雨交加之中,我似乎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然而那寬大的枝葉為我遮蔽風雨的打擊,那堅固的根系將我支撐。我安靜地面對暴風驟雨……日子一天一天過,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也有更多的快樂、溫馨。漸漸地,我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這是我,一堵牆的哲理。
評點:本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一堵牆的幾次遭遇和心理變遷,真實自然,表達了一個簡單而有意味深長的哲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7. 《牆的故事》作文600字急需要
我是一堵牆。
一堵深灰色並不古老卻被人們遺棄的牆。
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存在和緘默……
一群孩子在我的身上大肆塗鴉,胡寫亂畫,我並沒有對他們產生厭惡的情感。因為他們還小,還不懂事,當他們長大了就會明白是非對錯。他們充滿稚氣的可愛的小臉上充盈著一種快樂,一種純真。我喜歡這純真的笑靨一棵槐樹依附著我不斷的生長,由我承受他的絕大部分重力,根深深地扎入牆基,侵犯著我的領地,一副根深蒂固、欲橫空出世的模樣。我沒有拒絕他的依賴,更沒有為他的侵佔而爭吵,因為我愛那一片翠綠,那一片鮮亮,那一片枝繁葉茂。
那不論有意還是無意的侵襲,我都沒有吭聲沒有抗爭,我並不了解基督教,更不領會「當別人打你左臉,把右臉也給他打」的座右銘。我僅僅是用自己的一點兒傷痛就換來了他人的快樂與滿足,這不是脆弱,也不是膽怯,是忍耐嗎?生活依舊如此,不算暗淡,但也並不多彩。
又是一群孩子,他們手拿大刷子和塗料,彷彿又要大幹一場了。我坦然地面對他們,並不想發表任何評論,但是看他們那認真嚴肅地表情,我衷心的祝福他們成為藝術家。而當他們離去,我才發現自己周身大變模樣,原本沉悶的色彩被一片色彩斑斕極富想像力的色彩所代替……
還是那棵老槐樹。在風雨交加之中,我似乎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然而那寬大的枝葉為我遮蔽了風雨的打擊,他用堅固的根系握住我,我可以安靜的面對暴風驟雨……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人生會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也不乏快樂、溫馨。漸漸地,我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8. 牆的故事作文800字
初夏的第一場雨剛走,空氣中沒有了中葯湯般的黏膩與苦澀,到處彌漫著清新的薄荷糖的味道。這感覺是柔滑的,像絲綢拂過人們的臉龐。
在城市的一隅,我發現了一道矮矮的院牆。牆外,胡亂地堆著大大小小的石礫,混著幾捧濕沙和雨後特有的泥濘。出於好奇,我抬頭望瞭望牆內,有些吃力,但並不高的牆放行了我的目光。
天啊,那是怎樣的一個妙處啊!一個廢棄的小院,房根下擠著一簇肥嫩的蘑菇,旁邊生著幾絲嬌柔的綠草,中間還點綴著不多的細小的花兒。花兒並無艷色,但幾瓣純凈的白環繞著那細柔柔的金黃的花蕊,是怎樣的一種靈韻啊!我凝視著,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到鞋上,深深地滲入到纖維中,我卻渾然不知。腦中突然閃過「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詩句,卻覺得那紅杏太呆:牆內不比牆外好上百倍?!
此後,一直難忘這奇遇。於是,在一次雨後,我又來了。哪知,卻又有了變數。
牆被拆了。
一堆殘碎的牆的肢體中,夾雜著曾經的花兒,曾經的草和曾經的一切。泥水流淌著,我無須再費力伸頭去看了,他已無了上次的愜意。草就是雜草,花兒就是野花兒,長在泥地里,看不出什麼美來。我悵然若失。
不久,卻似悟出了什麼味道來。有道是「距離產生美」,莫不是那在作怪?隔牆而望,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及,它有微妙的神秘魅力。沒了那隔膜,一切都盡在掌握,卻又沒什麼意思了。這人可真愛作踐自己,得不到時,什麼都好;可得到了,卻成了無用的東西。
風輕飄飄的,空氣還是那麼清新,但好像有什麼不一樣了。為什麼呢?我拋開了無聊的思緒,向那被牆隔開的下一個目標奔去。
簡評:文章頗具「禪意」,小作者通過兩次雨後——一堵牆倒塌前後所見情景的描寫和對比,悟出了「距離產生美」的道理,立意新穎、深遠。文章寫景清新,很有空靈之感;語言自然、流暢,優美、雅緻,形象、傳神。文章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考場散文。建議文章做兩處修改:一是「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到鞋上,深深地滲入到纖維中,我卻渾然不知」,改為「不時有水珠從牆頭滾落,浸濕了衣襪,當時我卻渾然不知」;二是將結尾的「我拋開了無聊的思緒,向那被牆隔開的下一個目標奔去」刪去。
9. 有關牆的故事
「三心牆」的故事很有名: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