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
『壹』 狐假虎威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諷刺了什麼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這種人雖借外力能逞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
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諷刺了那些仗著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又嘲諷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狐假虎威,拼音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白話文: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捉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上天派我做百獸的首領,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1)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一、主要批評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
但是,狡詐的手法絕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絕不會有好的下場。
二、 揭示道理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借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借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這種人雖借外力能逞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
『貳』 狐假虎威的故事100字
一天,一隻老虎餓了,四處尋找食物。碰巧抓到一隻狐狸,准備了一頓豐盛的飯。狐狸對老虎說:「你不敢吃我。我是上天派來的,上天立我為百獸之王。如果你吃了我,你會違抗命令的。」老虎半信半疑地聽著狐狸的話,但是它的肚子又餓又叫,不知道該怎麼辦。
看到老虎遲疑,狐狸說:「你認為我的話是假的嗎?那就讓我走吧,你跟著我,看看那些動物看到我的樣子到底害怕不害怕。」老虎覺得很有道理,一路跟著狐狸走。當動物們看到老虎時,害怕的到處逃跑。老虎不知道所有的動物逃跑的原因是害怕自己,還認為這些動物真的害怕狐狸。
(2)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狐假虎威出處:
戰國多人寫作的《戰國策·楚策一》:「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長百獸,子若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百獸見我敢有不走者?虎以為然,遂與之偕行,獸見皆走,虎不知獸之畏己,以為畏狐也。」
白話釋義: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發現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敢吃我,上帝派我去當動物的首領,如果你吃我,那是違背上帝的命令的。如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
老虎相信了,就跟狐狸走了。當動物看到它們時,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明白動物逃跑是因為它們害怕自己,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叄』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縮寫50字
在森林裡一隻老虎抓住了一隻狐狸,就要吃了它,抄這時狡猾的狐狸編出一個謊言說它是天帝派題來當百獸之王的,老虎不信,狐狸說你跟我到知處走走吧,看看其它動物怕不怕我,果然其它動物都嚇跑了。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凡是借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借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這種人雖借外力能逞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
『肆』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它告訴復我們這樣的道理:制一方面告訴我們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這種人雖借外力"逞雄"一時,而本質卻是非常虛弱的。反過來也啟示人們說凡事應開動腦筋,不能盲目相信,不能被表象所蒙蔽。
『伍』 狐假虎威是不是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原文: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也,猶如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荊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地區的諸侯都懼怕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沒有能回答上來的。 江一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
捉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上天派我做百獸的首領,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
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現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向左轉|向右轉
(5)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
但是,狡詐的手法絕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絕不會有好的下場。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現人們用它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也諷刺了那些仗著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又嘲諷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狐假虎威的故事:
一天,老虎街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聽到松鼠對猴子說:「看這只笨老虎,還以為我們真的怕狐狸呢,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根本不配做我們的大王。」
猴子說:「是呀!是呀!」老虎聽了怒發沖冠:「這只死狐狸,我非得給你點顏色看看,你才知道本王的厲害!」說著便氣沖沖的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老虎早早的出門覓食,狐狸正好也要出門辦點事。他們倆在一條小路上碰面了,真是冤家路窄!狐狸一看是老虎就嚇得半死,看情況是跑不掉的。
只好再耍陰謀,老虎問狐狸:「狐狸先生你還好吧?」狐狸說:「還好,還好,大王您也過得好吧。老虎一看狐狸這假惺惺的樣兒心裡就直冒火,一生氣老虎便向狐狸撲了過去。
狐狸眼睛一轉,連忙捂著肚子可憐巴巴的說:「哎呦,大王呀,悲慘的事情還是在我身上應驗了,得了人家說的生病了,打王別離我太近,小心您也得這病,我死了不要緊,你死了誰來當大王!」
說完便兩眼一閉倒了下去,老虎一聽心顫了一下,是呀,誰敢拿自己的性命作保證呢?於是老虎只好悻悻的走了,不一會,狐狸睜開眼睛一看,老虎走遠了,站起來撒腿就跑,就這樣狐狸又一次脫離了虎口。
『陸』 狐假虎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一、狐假虎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狐假虎威,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現人們用它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也諷刺了那些仗著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借著別人的勢力,或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二、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經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狐假虎威成語解釋圖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准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帝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道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權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
『柒』 狐假虎威是一則什麼寓言童話故事
狐假虎威是一則內容主要講了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人雖借外力能稱雄一時,而其本質卻是最虛弱不過,不堪一擊的。凡是借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借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
(7)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狐假虎威的解釋:
狐假虎威:
【解釋】: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譯文:虎求百獸而吃的,得到狐狸。老虎認為這樣……,所以就跟他走。獸見之都跑,老虎不知道野獸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為是怕狐狸呢。
【示例】: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捌』 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原文如下: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也,猶如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荊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地區的諸侯都懼怕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沒有能回答上來的。
江一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捉到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上天派我做百獸的首領,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後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
老虎信以為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現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奚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8)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出處介紹: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離經叛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抵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
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狐假虎威
『玖』 《狐假虎威》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麼
《狐假虎威》講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狐假虎威》內容詳情如下:
在茂密的森林裡,有一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隻狐狸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狸逮住了。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為什麼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狐狸搖了搖尾巴,說:「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老虎跟著狐狸朝森林深處走去。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森林裡的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老虎信以為真。
(9)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擴展閱讀
狐假虎威寓意:
凡是借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借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一切狡猾,奸詐的人,總是喜歡吹牛皮,說謊話,靠欺騙過日子。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絕不會有好的下場。
現人們用狐假虎威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也諷刺了那些仗著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又嘲諷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拾』 寓言故事的成語:狐假虎威的故事
狐假虎威的故事
一天,一隻老虎餓了,四處搜尋東西吃。碰巧,它捉到一隻狐狸,版准備美餐一權頓。可狐狸卻對它說:「你是不敢吃我。我是天帝派來的,他封我當百獸之王。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違抗天帝的意旨。」 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肚子餓得咕古咕叫,不知如何是好。狐狸看到老虎在猶豫,又說:「你以為我的話是假的嗎?那就讓我在前面走,你在我後面跟著,看看百獸見到我後的樣子,它們不逃才怪!」
老虎覺得有道理,就跟著狐狸一路走去。果然,眾獸看見了,都嚇得四處逃竄。老虎不知道所有的野獸是因為怕自己而逃走的,它還以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善於去偽存真,由表及裡,步步深入,弄清真相,不然,就很容易被「狐假虎威」式的人物所蒙蔽。
這個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因一孔之見,便洋洋自得,不要因一得之功,便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