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故事
Ⅰ 友誼故事
這是一個我看來的故事,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可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那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孤兒院里的故事,由於飛機的狂轟濫炸,一顆炸彈被扔進了這個孤兒院,幾個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員被炸死了。還有幾個孩子受了傷。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流了許多血,傷得很重!
幸運的是,不久後一個醫療小組來到了這里,小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女醫生,一個女護士。
女醫生很快的進行了急救,但在那個小女孩那裡出了一點問題,因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輸血,但是她們帶來的不多的醫療用品中沒有可供使用的血漿。於是,醫生決定就地取材,她給在場的所有的人驗了血,終於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血型和這個小女孩是一樣的。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因為那個醫生和護士都只會說一點點的越南語和英語,而在場的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只聽得懂越南語。
於是,女醫生盡量用自己會的越南語加上一大堆的手勢告訴那幾個孩子,「你們的朋友傷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們給她輸血!」終於,孩子們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但眼裡卻藏著一絲恐懼!
孩子們沒有人吭聲,沒有人舉手錶示自己願意獻血!女醫生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他們不肯獻血來救自己的朋友呢?難道剛才對他們說得話他們沒有聽懂嗎?
忽然,一隻小手慢慢的舉了起來,但是剛剛舉到一半卻又放下了,好一會兒又舉了起來,再也沒有放下了!
醫生很高興,馬上把那個小男孩帶到臨時的手術室,讓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著躺在床上,看著針管慢慢的插入自己的細小的胳膊,看著自己的血液一點點的被抽走!眼淚不知不覺的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醫生緊張的問是不是針管弄疼了他,他搖了搖頭。但是眼淚還是沒有止住。醫生開始有一點慌了,因為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肯定弄錯了,但是到底在哪裡呢?針管是不可能弄傷這個孩子的呀!
關鍵時候,一個越南的護士趕到了這個孤兒院。女醫生把情況告訴了越南護士。越南護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談了一下,不久後,孩子竟然破涕為笑。
原來,那些孩子都誤解了女醫生的話,以為她要抽光一個人的血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後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來!醫生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沒有人自願出來獻血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為獻過血之後就要死了,為什麼他還自願出來獻血呢?」醫生問越南護士。
於是越南護士用越南語問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回答的很快,不加思索就回答了。回答很簡單,只有幾個字,但卻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他說:「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看完這個故事後帶給我的感動。我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友情。但我相信,再也沒有人會比這個孩子更懂得友情的含義了。
友情是相知。當你要的時候,我還沒有講,友人已默默來到你的身邊。他的眼睛的心都能讀懂你,更會用手挽起你單薄的臂彎。因為有友情,在這個世界上你不會感到孤單。
當然,一個人也可以傲視苦難,在天地間挺立卓然。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面對艱險與艱難,一個人的意志可以很堅強,但辦法有限,力量也會有限,於是友情像陽光,拂照你如拂照乍暖還寒是風中的花瓣。
友情常在順境中結成,在逆境中經受考驗,在歲月長河中流淌伸延。
有的朋友只能交一時,有的朋友可以交永遠;交一時的朋友可能是一場誤會,對曾有過的誤會不必抱怨,只需說聲再見,交永遠的朋友用不著發什麼誓言,當穿過光陰的隧道之後,那一份真摯與執著,也足以感地動天。
摯友不必太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況有不止一個心靈上的夥伴。朋友可以很多,只要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追求與心願。
友情不受限制,它可以在長幼之間,同性之間、異性之間,甚至異域之間。山隔不斷,水隔不斷,不是纏綿也浪漫。
只是相思情太濃,僅是相識意太淡,友情是相知,味甘境又遠。
信•樹•大海 病房。笑聲。
男孩和女孩得的都的是血癌,也許這註定了他們一生將與眾不同。 兩個人都只有十幾歲,對於普通的孩子,他們有揮霍的資本,但男孩和女孩不行。他們珍惜每一天,也因此,充滿希望。 每天,倆個人會一起去海邊,去那片從病房的窗戶上可以眺望到的大海。呼吸著夾雜著鹹味的空氣;看海水潮起潮落;一塊坐在海邊的椰子樹下,看著椰子慢慢成熟;把迷失了方向的小螃蟹送回家…… 女孩有時候會很悲觀,男孩會微笑著對她說 「命運是公平的,他給了你加倍的痛苦,也會給你加倍的快樂;給了你短暫的生命,卻會給你永生的靈魂!」 女孩聽完,流著淚微笑。 一天,男孩和女孩都被下了病危通知。女孩流著淚: 「我們的生命要結束了。」 男孩微笑。搖頭。 「生活是一窗玻璃,我們要撞碎它,然後擦著凜冽的碎片走過去,血肉模糊之後,開始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女孩流著淚微笑。 女孩對男孩說,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我了,就去我們常去的那個海邊,把你的信埋進那棵結滿了果實的椰子樹下,我一定會去取。 男孩點頭,那你也要把回信埋進樹下。 女孩點頭,眼淚潸然淚下。
兩年過去了,信•樹•大海的約定一直繼續,他們用自己的文字,點燃著對方的希望…… 直到有一次,當男孩的母親把信埋進樹下的時候,女孩的母親也來了。忽地,男孩的母親哭了,道出了實情: 男孩早在下了病危通知的一個月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在那一個月里,他發瘋地寫信,寫了很多很多。臨死前,他祈求母親幫他持續這份約定。母親含淚答應。就這樣,一直到今天。 女孩的母親也留下了眼淚。原來,男孩和女孩都已經不在了,他們在臨死前都拚命地寫信,希望自己的信可以給對方勇氣,生活的力量。 男孩的母親和女孩的母親都流著淚微笑了。如同當年的女孩。
血癌疾病的開始就註定了死亡的結局,可是對於死後,一個約定能夠這樣持續兩年,也是對男孩和女孩最好的吊念了。就像男孩所說的: 「命運是公平的,他給了你加倍的痛苦,也會給你加倍的快樂;給了你短暫的生命,卻會給你永生的靈魂!」 他們的結局是悲壯的,就像安徒生《海的女兒》那篇童話里的人魚公主,盡管最後為了愛人化為泡沫,可那個善良的小人魚卻在我們的心裡,久久不能抹煞。她用自己的生命去詮釋了愛情,那麼男孩和女孩也用他們永生的靈魂詮釋了友情,那種純得不容褻瀆的友情。所以他們是英雄,真正的英雄。 那些塵封在椰子樹下的文字,刻下了剔透的年輕的神,潛藏著兩個死去的孩子的秘密。 信•樹•大海的約定還在繼續,男孩和女孩的母親默默地履行著孩子生前的承諾,不曾停止…… 天堂。重逢。
Ⅱ 名人友情故事
1945年的一天,一輛白色的小轎車突然在法國南部城市瓦洛里的一家理發店門口停下。有人搖下車窗探出腦袋叫了一聲:「阿里亞斯,我們來了!」這人正是畢加索,小城弗雷儒斯有鬥牛比賽,畢加索邀請理發師一同去看。阿里亞斯打發走最後一名顧客,匆匆坐上汽車。
阿里亞斯1909年出生在距離西班牙馬德里不遠的布伊特拉戈村,在弗朗哥專制時期他逃到法國瓦洛里,靠理發為生。在那裡,他與畢加索交上了朋友。畢加索比他大28歲,他視畢加索為「第二父親」。畢加索難得有空去看鬥牛,所以那天心情格外好。他的錢包里塞滿了鈔票,他說這些錢是給鬥牛場的工作人員准備的。比賽完了,他們會到飯館里飽壑@頓,並給跑堂的留下豐厚的小費。
50幅名畫捐給了西班牙政府。
阿里亞斯是畢加索家裡的常客。在畢加索的畫室里,阿里亞斯給他剪頭發、刮鬍子,所有這些都是在極其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一天,畢加索發現阿里亞斯徒步而來,就送給他一輛小轎車。
阿里亞斯是畫家名譽的堅定捍衛者,誰說畢加索的壞話他就跟誰急。阿里亞斯回憶說,畢加索來店裡理發,其他顧客都起身對他說:「大師,您先理。」但畢加索從來不願享受這種特殊待遇。他認為畢加索非常慷慨。有一次,當他聽到有人說畢加索是「吝嗇鬼」時,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駁說:
「對一個你並不熟悉的故人進行這種攻擊是幼稚和卑鄙的,畢加索一生都在奉獻和給予。」隨後,阿里亞斯舉了釵h例子。「畢加索的大型油畫《戰爭與和平》是為瓦洛里的小教堂創作的,他還捐獻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為我們的城市添了生機。」阿里亞斯說,畢加索一共送給他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畫。理發師將這些畫都捐給了西班牙政府,並在家鄉布伊特拉戈建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中還陳列了一個放理發工具的盒子,上面有畢加索烙的一幅《鬥牛圖》和「贈給我的朋友阿里亞斯」的親筆題詞。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購買這個盒子,他給了阿里亞斯一張空白銀行支票,說數目他隨便填。可收藏家沒想到,他竟遭到了理發師的拒絕。阿里亞斯說:「不論你用多少錢,都無法買走我對畢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畢加索去世,理發師失聲痛哭, 阿里亞斯常提到一件事。
1946年的某天上午,理發店裡來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顧客,他叫雅克•普雷維,是不久前從納粹集中營放出來的。正好畢加索也來理發,普雷維捲起袖子讓他看胳膊上烙的號碼:186524。畢加索的眼朱亄策茈X。後來,普雷維也成了畢加索的好朋友,畢加索不僅給他錢,還讓他去療養院休養。當普雷維前來參觀畢加索畫室的時候,畢加索指著那些畫對他說:「只要你喜歡,你可以隨便挑。」
畢加索一生從沒給自己作過畫。1973年4月7日,92歲的畢加索在雅克琳的陪同下,走到大廳的鏡子前,說:「明天,我開始畫我自己。」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他就與世長辭了。阿里亞斯聽到畢加索去世的消息,禁不住失聲痛哭。
然後,我們來看看一些有關友誼的名言。
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親密的友情。 ——普希金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林肯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
休戚與共,患難相救。 ——孫中山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這是一個我看來的故事,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可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那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孤兒院里的故事,由於飛機的狂轟濫炸,一顆炸彈被扔進了這個孤兒院,幾個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員被炸死了。還有幾個孩子受了傷。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流了許多血,傷得很重!
幸運的是,不久後一個醫療小組來到了這里,小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女醫生,一個女護士。
女醫生很快的進行了急救,但在那個小女孩那裡出了一點問題,因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輸血,但是她們帶來的不多的醫療用品中沒有可供使用的血漿。於是,醫生決定就地取材,她給在場的所有的人驗了血,終於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血型和這個小女孩是一樣的。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因為那個醫生和護士都只會說一點點的越南語和英語,而在場的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只聽得懂越南語。
於是,女醫生盡量用自己會的越南語加上一大堆的手勢告訴那幾個孩子,「你們的朋友傷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們給她輸血!」終於,孩子們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但眼裡卻藏著一絲恐懼!
孩子們沒有人吭聲,沒有人舉手錶示自己願意獻血!女醫生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他們不肯獻血來救自己的朋友呢?難道剛才對他們說得話他們沒有聽懂嗎?
忽然,一隻小手慢慢的舉了起來,但是剛剛舉到一半卻又放下了,好一會兒又舉了起來,再也沒有放下了!
醫生很高興,馬上把那個小男孩帶到臨時的手術室,讓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著躺在床上,看著針管慢慢的插入自己的細小的胳膊,看著自己的血液一點點的被抽走!眼淚不知不覺的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醫生緊張的問是不是針管弄疼了他,他搖了搖頭。但是眼淚還是沒有止住。醫生開始有一點慌了,因為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肯定弄錯了,但是到底在哪裡呢?針管是不可能弄傷這個孩子的呀!
關鍵時候,一個越南的護士趕到了這個孤兒院。女醫生把情況告訴了越南護士。越南護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談了一下,不久後,孩子竟然破涕為笑。
原來,那些孩子都誤解了女醫生的話,以為她要抽光一個人的血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後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來!醫生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沒有人自願出來獻血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為獻過血之後就要死了,為什麼他還自願出來獻血呢?」醫生問越南護士。
於是越南護士用越南語問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回答的很快,不加思索就回答了。回答很簡單,只有幾個字,但卻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他說:「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看完這個故事後帶給我的感動。我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友情。但我相信,再也沒有人會比這個孩子更懂得友情的含義了。
看一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吧。還有多少人真正認為友情的價值大於自己的生命呢?不要說生命,即使是自己的利益,又有多少人會為了友情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呢?為了利,有的人甚至可以把朋友當作一種籌碼,一種工具!再看一看自己QQ上的頭像吧,那一個個的頭像是不是代表真正的友情呢?我寧願相信它是,但是這些沒見過面的甚至一輩子都不可能見面的朋友,真的是一種友情嗎?有些人可以對著電腦狂聊一天,但是和現實中的朋友相聚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樣做,是不是顧此失彼呢!我無法回答。也沒有資格回答。因為,我自己就是這其中的一個,有心事時,我會找個沒見過面的網友傾吐,也不願把它透露給自己的朋友。也許這樣更加的易於傾吐吧,但是,這是不是一種對自己朋友的不信任呢?也許,友情的價值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削弱了吧!也許,我們真的開始不再相信友情了吧!
也許,在這個孩子面前,我們真的該反省一下了!捫心問一下自己:當我的朋友真的需要時,我會為他獻出我的一切嗎?
Ⅲ 歷史友誼故事
管鮑之交
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於《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管仲和鮑叔牙兩個人是好朋友,分別輔佐齊國兩個公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他們都逃亡在外,齊襄公死後,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想趕回去繼承王位,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國的路上埋伏准備暗殺小白,結果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帶鉤,小白將計就計,躺在地上裝死,躲過了一劫。公子糾以為小白死了,就慢悠悠的回國,而小白則日夜兼程,搶先回到齊國繼承王位,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當上齊王,要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說如果大王想治理好齊國,那麼用我就足夠了,如果大王想稱霸諸侯國,非用管仲不可,通過鮑叔牙的勸說,齊桓公決定任用管仲為相。
在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下,齊桓公九合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無可爭議的霸主這個期間鮑叔牙也有很大的功勞,只不過管仲的光芒太盛,掩蓋了鮑叔牙的光芒而已,著名的「尊王攘夷」就是鮑叔牙提出的。其實鮑叔牙更像一個戰略家,而管仲則是個實幹家,二人珠聯璧合,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
Ⅳ 關於友情深厚的幾個簡短的故事
1、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問道: 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一個笑笑的回答說: 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裡的深處,那裡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2、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
3、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他們一起做生意,賺的錢總是鮑叔牙多拿多佔,後來又一起打仗,管仲總是躲在後面,別人在鮑面前說管仲不好,鮑叔牙卻說:你們誤會了,他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因為家中還有母親需要照顧。多拿錢也是為了去侍奉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分別侍奉一個齊國公子,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鮑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取得了勝利。小白要拜鮑為相,鮑卻說:你如果只想保住王位,用我足夠了,如果想成就霸業,非管仲不可」。
4、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奏。剛彈琴時表現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鍾子期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高大。」過了一會兒,琴聲表現出了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再一次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長江黃河一樣激盪。」
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破琴,拉斷弦,終身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
5、畢加索一共送給他的好友——阿里亞斯說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畫。理發師將這些畫都捐給了西班牙政府,並在家鄉布伊特拉戈建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中還陳列了一個放理發工具的盒子,上面有畢加索烙的一幅《鬥牛圖》和「贈給我的朋友阿里亞斯」的親筆題詞。
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購買這個盒子,他給了阿里亞斯一張空白銀行支票,說數目他隨便填。可收藏家沒想到,他竟遭到了理發師的拒絕。阿里亞斯說:「不論你用多少錢,都無法買走我對畢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Ⅳ 一個感人的友情故事
一個挺感人的友誼故事
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四個女孩是好朋友。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四個好朋友形影不離,不管缺了誰就像一隻漂亮的碗缺了個口子一樣地不完美。十幾年的時間不但為她們儲蓄了豐富的知識,也為他們儲蓄了深厚地感情。彼此關懷,彼此信任,彼此傾訴。生活就像一張美麗的大網,而四個女孩就在美麗的大網里編織著精彩的人生。
可轉眼畢業在即,眼看就要各奔東西,女孩們戀戀不舍,可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十幾年同窗終須一別。到了臨別的最後一天晚上,四個女孩決定每人寫上一句祝願的話,放在一個罐子里,埋在他們經常去學習、玩耍的那棵大樹底下,等到以後四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再把他挖出來看看那些祝願是否變成真實了。罐子埋好以後,怕被別人發現,女孩們又在上面鋪了一層樹葉,而後四人抱頭痛哭了一場。
光陰似劍,一晃八年過去了。女孩們都已為人妻,為人母,同時也在各自的公司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在這八年中,她們從沒見過面。也許是生活的壓力太大,工作的競爭太激烈,時間對她們來說變得尤其寶貴。在這緊張的空氣中,友誼漸漸地被忽略,大樹底下的祝願也越來越模糊。
一次意外的機會卻又讓四個女孩碰到了一起。一位海外華僑要回國內投資大筆的資金以回報祖國,准備在自己的母校召開一個競選會,局時將會在其中挑選一個公司作為投資對象。
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同時接到了這個消息,她們都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況且華僑的母校正是她們的母校。四個人帶著全盤的把握與難以抑制的興奮地踏上了去母校的路。
四個人沒想到再次的重逢竟是這樣尷尬的局面,一下子竟無所適從。但眼看著離競選會的日子越來越近,她們也顧不得重拾母校的風采與昔日的友誼,各自忙著准備材料、文件以及各種各樣地對自己公司有利的業績。她們的認真、仔細、真誠也著實給華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可是投資的對象只有一個呀,四個人都陷入了極度的煩惱之中。
在競選前一天的晚上,她們又聚到了一起。四人沉默不語。本來都想來讓其他三人把機會留給自己,可到了一起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了。最後還是小南提議說:還記得當年那棵大樹下的祝願嗎?不如我們先打開看看吧。大夥都同意。於是趁著皎潔的月色,她們又來到了那棵大樹下,大樹還是依舊。四個人一起動手把罐子挖了出來,打開,又把一張張紙條打開。四個人都震驚了,因為每張紙條上寫著的竟是同一句話"願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那一夜,四個女孩又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
半年以後,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四個好朋友各自辭了職,成立了一家東南西北聯合公司,正是那位海外華僑投資的。
Ⅵ 十則名人的友誼故事
1、范仲淹和王質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2、生死之交的故事
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忽悠贈答。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意思是:當王子衡講評詩歌時,就是魯國孔子的弟子聽了,也會如春風。
後來鄭少谷死了,王子衡驚聞噩耗,哀傷至極,他不顧千里奔波,特地趕到福建,為他辦理喪事,寬慰親屬。
3、「元白」情深的故事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後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常暢談達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軍閥李師道勾結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休戚相關的命運,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4、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步牙兩個人。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後,鮑步牙知道管仲家裡十分貧困,總是多分給管仲一些,絕不認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
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鮑叔牙深知並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幹得不出色,而是時機和運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後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現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
5、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馬克思長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當,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
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願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上,他們更是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他們同住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裡去,一連幾個鍾頭,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後,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們之間的關懷還表現在時時刻刻設法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正如列寧所說的「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各樣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後來的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時由兩位學者和戰友創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6、周恩來和張學良
周總理和張學良將軍沒有見過幾面,可是他們卻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西安事變後,他們才見過第一次面,不過他們卻是一見如故。當得知張學良准備和一起回到南京時,周總理心急如焚,趕忙跑到機場勸阻,不過當他到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後,周總理曾想盡辦法營救,奈何沒有成功。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沒有忘記張學良。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忘了兩位張先生啊,他們都對國家做過貢獻。
7、魯肅和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
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
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
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Ⅶ 感人的友誼故事
在撒哈拉的大沙漠上,一對好朋友開著汽車在上面開著,可是汽車突然見不能走了,而油還是滿滿的,這時只要一個人出去在後面推一下就好了,可是這時一隻惡急了的獅子發現了他們,就一直在車旁附近等著他們出來,可是車內事物不多了,要不就是惡死要不就被獅子吃掉,正在焦急中,一個朋友指想窗外的天空,那朋友順著朋友的方向看去,可卻什麼也沒看見,這時朋友早已開門跑了出去,那兇猛的獅子象看見了金子一樣跟著跑了,車里的朋友趕緊出來把汽車弄好,在去尋找朋友時,只看見了一堆白骨和嘴角帶著血的獅子,那位朋友——死了,為了救自己的朋友而死 這棵樹上只有一個果子,叫做信任
現代人的友誼,很堅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間的寶藏,需我們珍愛。友誼的不可傳遞性, 決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書。我們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誼,但我們不會和同一個人有不同的友誼。
友誼是一條越掘越深的巷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刻骨銘心的友誼也如仇恨一 樣,沒齒難忘。
友情這棵樹上只結一個果子,叫做信任。紅蘋果只留給灌溉果樹的人品嘗。別的人摘下 來嘗一口,很可能酸倒了牙。
友誼之鏈不可繼承,不可轉讓,不可貼上封條保存起來而不腐爛,不可冷凍在冰箱里永遠新鮮。友誼需要滋養。有的人用錢,有的人用汗,還有的人用血。友誼是很貪婪的,絕不會滿足於餐風飲露。友誼是最簡朴同時也是最奢侈的營養,需要用時間去灌溉。友誼必須述說,友誼必須傾聽,友誼必須交談的時刻雙目凝視,友誼必須傾聽的時分全神貫注。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脆弱,一句不經意的言辭,就會使大廈頃刻倒塌。
友誼有的時候是那樣容易變質,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言,就會讓整盆牛奶變酸。這個世界日新月異。在什麼都是越現代越好的年代裡,唯有友誼,人們保持著古老的准則。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貴。禮物分兩種,一種是實用的,一種是象徵性的。
我喜歡送實用的禮物。不單是因為它可為朋友提供立等可取的服務功能,更因為我的利己考慮。
此刻我們是朋友,十年以後不一定是朋友。就算你耿耿忠心,對方也許早已淡忘。速朽的禮物,既表達了我此時此刻的善意,又給予朋友可果腹可悅目可哈哈一笑或是凝神端詳的價值,雖是一次性的,也留下美好的瞬間,我心足矣。象徵久遠意義的禮物,若是人家不珍惜這份友誼了,留著就是尷尬。或丟或毀,都是物件的悲哀,我的心在遠處也會顫抖。
若是給自己的禮物,還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好。比如一塊石子一片樹葉,在別人眼裡那樣普通,其中的美妙含義只有自己知曉。
電話簿是一個儲存朋友的魔盒,假如我遇到困難,就要向他們發出求救信號。一種畏懼 孤獨的潛意識,像冬眠的蟲子蟄伏在心靈的旮旯。人生一世,消失的是歲月,收獲的是朋友。雖然我有時會幾天不同任何朋友聯絡,但我知道自己牢牢地粘附於友誼網路之中。利害關系這件事,實在是交友的大敵。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視患難與共的友誼。長留史冊的,不是錙銖必較的利益,而是肝膽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誠的交往,會使我們留存著對真情的敏感,會使我們的眼睛抹去雲翳,心境重新開朗。
Ⅷ 有關朋友之間的友情故事。
男女之間的純真友誼極少,因此顯得及其珍貴。
越是少的東西越有價值,就越有人想得到它,於是有人就想方設法去尋找,實際上這種東西是可遇不可求,急也沒有用。
有人說,你別說得這么玄乎,我就有很多很好的異性朋友。有個異性朋友並不難,問題的關鍵是你們之間有純真的友誼嗎?純真兩個字很重要,純真的友誼是什麼?那就是在異性之間沒有情,沒有愛,沒有性,像哥們一樣,友好的往來,友好的相處,不帶色也不帶利。你們能做到嗎?
異性之間的純真友誼,是男女關系中較為特殊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中性關系,需要男女雙方都要偏離原來的性別,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點是純真友誼的核心。
男女之間純真友誼稀少的原因,是因為純真友誼的存活率很低,並不是你不想讓它活,而是它生存空間很狹小,不適應它生長,它的生命周期也很短暫,這朵花很美,但開不長。
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當我們已有了愛,有了家,這時候我們還想保持與異性之間的關系,哪怕是純真的友誼,都很困難,在愛和家的成員中,只要有一方提出疑義,任何友誼都進行不下去,你總不能為了友誼,放棄愛和家,熟輕熟重,你會衡量。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因此不是人人都豁達開朗,尤其在愛和家的領地范圍內,每個人都有警覺,害怕他人的騷擾,同性之間的排他性,是客觀存在的,是人的一種本性,你無法改變,人不保護自己就無法生存,人過度的防衛有時也會失去好的東西。
男女之間的純真友誼,是在彼此的關繫上有一個准確的度的把握,也即雙方欣賞對方,好感對方,卻無絲毫雜念。只要一方有不同的理解,有其它目的,那麼男女之間的純真友誼就要打問號。
男女之間需不需要純真友誼?當然需要,這種友誼是美好的,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呢,這種有友誼應該是大方的,光明正大的,沒有必要躲躲閃閃,應該在陽光下進行。
男女之間的純真友誼,應該是一種高尚的男女關系,我們或許一生也遇不到,一旦遇到,即使很短,我們都應該珍惜,記住,我們不要把情和愛帶進去,讓純真變味變假,讓友誼不純,也無存
Ⅸ 歷史上感人的友情故事
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馮夢龍《喻世明言》中有描述,可以查閱。簡版介:羊角權哀,春秋時燕人,生卒年不詳。與左伯桃為友,聞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值雨雪糧少,伯桃遂並衣食與哀,入樹中死,哀獨行仕楚,顯名當世,啟樹發伯桃屍改葬之,後亦自殺。
此外,劉關張三人的友情也是流傳千年,演義里描述更為精彩。
嵇康、山濤雖有「絕交書」事件,但山濤依然將嵇紹撫養長大,安排出仕,也算是摯友。對了,向秀也為嵇康寫了《思舊賦》。
近代魯迅與柔石的友情,也很深沉。
Ⅹ 友情故事100字左右的
你概括一下
1945年的一天,一輛白色的小轎車突然在法國南部城市瓦洛里的一家理發店門口停下。有人搖下車窗探出腦袋叫了一聲:「阿里亞斯,我們來了!」這人正是畢加索,小城弗雷儒斯有鬥牛比賽,畢加索邀請理發師一同去看。阿里亞斯打發走最後一名顧客,匆匆坐上汽車。
阿里亞斯1909年出生在距離西班牙馬德里不遠的布伊特拉戈村,在弗朗哥專制時期他逃到法國瓦洛里,靠理發為生。在那裡,他與畢加索交上了朋友。畢加索比他大28歲,他視畢加索為「第二父親」。畢加索難得有空去看鬥牛,所以那天心情格外好。他的錢包里塞滿了鈔票,他說這些錢是給鬥牛場的工作人員准備的。比賽完了,他們會到飯館里飽壑@頓,並給跑堂的留下豐厚的小費。
50幅名畫捐給了西班牙政府。
阿里亞斯是畢加索家裡的常客。在畢加索的畫室里,阿里亞斯給他剪頭發、刮鬍子,所有這些都是在極其融洽的氣氛中進行的,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一天,畢加索發現阿里亞斯徒步而來,就送給他一輛小轎車。
阿里亞斯是畫家名譽的堅定捍衛者,誰說畢加索的壞話他就跟誰急。阿里亞斯回憶說,畢加索來店裡理發,其他顧客都起身對他說:「大師,您先理。」但畢加索從來不願享受這種特殊待遇。他認為畢加索非常慷慨。有一次,當他聽到有人說畢加索是「吝嗇鬼」時,他怒不可遏,立即反駁說:
「對一個你並不熟悉的故人進行這種攻擊是幼稚和卑鄙的,畢加索一生都在奉獻和給予。」隨後,阿里亞斯舉了釵h例子。「畢加索的大型油畫《戰爭與和平》是為瓦洛里的小教堂創作的,他還捐獻了一件雕塑作品,是他為我們的城市添了生機。」阿里亞斯說,畢加索一共送給他50多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妻子雅克琳的肖像畫。理發師將這些畫都捐給了西班牙政府,並在家鄉布伊特拉戈建了一個博物館。博物館中還陳列了一個放理發工具的盒子,上面有畢加索烙的一幅《鬥牛圖》和「贈給我的朋友阿里亞斯」的親筆題詞。一位日本收藏家曾想購買這個盒子,他給了阿里亞斯一張空白銀行支票,說數目他隨便填。可收藏家沒想到,他竟遭到了理發師的拒絕。阿里亞斯說:「不論你用多少錢,都無法買走我對畢加索的友情和尊敬。」
畢加索去世,理發師失聲痛哭, 阿里亞斯常提到一件事。
1946年的某天上午,理發店裡來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顧客,他叫雅克•普雷維,是不久前從納粹集中營放出來的。正好畢加索也來理發,普雷維捲起袖子讓他看胳膊上烙的號碼:186524。畢加索的眼朱亄策茈X。後來,普雷維也成了畢加索的好朋友,畢加索不僅給他錢,還讓他去療養院休養。當普雷維前來參觀畢加索畫室的時候,畢加索指著那些畫對他說:「只要你喜歡,你可以隨便挑。」
畢加索一生從沒給自己作過畫。1973年4月7日,92歲的畢加索在雅克琳的陪同下,走到大廳的鏡子前,說:「明天,我開始畫我自己。」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他就與世長辭了。阿里亞斯聽到畢加索去世的消息,禁不住失聲痛哭。
然後,我們來看看一些有關友誼的名言。
不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親密的友情。 ——普希金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林肯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
休戚與共,患難相救。 ——孫中山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這是一個我看來的故事,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可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那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孤兒院里的故事,由於飛機的狂轟濫炸,一顆炸彈被扔進了這個孤兒院,幾個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員被炸死了。還有幾個孩子受了傷。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流了許多血,傷得很重!
幸運的是,不久後一個醫療小組來到了這里,小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女醫生,一個女護士。
女醫生很快的進行了急救,但在那個小女孩那裡出了一點問題,因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輸血,但是她們帶來的不多的醫療用品中沒有可供使用的血漿。於是,醫生決定就地取材,她給在場的所有的人驗了血,終於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血型和這個小女孩是一樣的。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因為那個醫生和護士都只會說一點點的越南語和英語,而在場的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只聽得懂越南語。
於是,女醫生盡量用自己會的越南語加上一大堆的手勢告訴那幾個孩子,「你們的朋友傷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們給她輸血!」終於,孩子們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但眼裡卻藏著一絲恐懼!
孩子們沒有人吭聲,沒有人舉手錶示自己願意獻血!女醫生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他們不肯獻血來救自己的朋友呢?難道剛才對他們說得話他們沒有聽懂嗎?
忽然,一隻小手慢慢的舉了起來,但是剛剛舉到一半卻又放下了,好一會兒又舉了起來,再也沒有放下了!
醫生很高興,馬上把那個小男孩帶到臨時的手術室,讓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著躺在床上,看著針管慢慢的插入自己的細小的胳膊,看著自己的血液一點點的被抽走!眼淚不知不覺的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醫生緊張的問是不是針管弄疼了他,他搖了搖頭。但是眼淚還是沒有止住。醫生開始有一點慌了,因為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肯定弄錯了,但是到底在哪裡呢?針管是不可能弄傷這個孩子的呀!
關鍵時候,一個越南的護士趕到了這個孤兒院。女醫生把情況告訴了越南護士。越南護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談了一下,不久後,孩子竟然破涕為笑。
原來,那些孩子都誤解了女醫生的話,以為她要抽光一個人的血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後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來!醫生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沒有人自願出來獻血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為獻過血之後就要死了,為什麼他還自願出來獻血呢?」醫生問越南護士。
於是越南護士用越南語問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回答的很快,不加思索就回答了。回答很簡單,只有幾個字,但卻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他說:「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看完這個故事後帶給我的感動。我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友情。但我相信,再也沒有人會比這個孩子更懂得友情的含義了。
看一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吧。還有多少人真正認為友情的價值大於自己的生命呢?不要說生命,即使是自己的利益,又有多少人會為了友情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呢?為了利,有的人甚至可以把朋友當作一種籌碼,一種工具!再看一看自己QQ上的頭像吧,那一個個的頭像是不是代表真正的友情呢?我寧願相信它是,但是這些沒見過面的甚至一輩子都不可能見面的朋友,真的是一種友情嗎?有些人可以對著電腦狂聊一天,但是和現實中的朋友相聚的時間卻越來越少。這樣做,是不是顧此失彼呢!我無法回答。也沒有資格回答。因為,我自己就是這其中的一個,有心事時,我會找個沒見過面的網友傾吐,也不願把它透露給自己的朋友。也許這樣更加的易於傾吐吧,但是,這是不是一種對自己朋友的不信任呢?也許,友情的價值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削弱了吧!也許,我們真的開始不再相信友情了吧!
也許,在這個孩子面前,我們真的該反省一下了!捫心問一下自己:當我的朋友真的需要時,我會為他獻出我的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