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石頭的故事

關於石頭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1:15:44

⑴ 關於石頭的童話故事

1、草地上有一塊灰色的大石頭。小猴子在大石頭上翻著筋斗,小猴子在大石上翻著筋斗,小青蛙在大石頭邊上唱著歌,小鳥站在大石頭的最高處給小青蛙伴奏,小老鼠、小白兔和小公雞,他們在大石頭旁看得目不轉睛。
突然,大石頭響起了巨大的打雷聲,並颳起了一陣大風。小老鼠一下子沒了蹤影,小白兔也骨碌碌地滾出了老遠,小公雞則被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緊接著,大石頭搖晃了起來,「阿嚏,阿嚏」雷聲一聲比一聲大,風也一陣比一陣大,灰色的大石頭慢慢地長高了,長出了四條粗粗的腿。在大石頭上翻筋斗的小猴子搖來晃去,嚇得緊緊地抓住一塊長石條大叫起來:「救命啊,救命啊。」
「哇,有妖怪啊。」在大石頭邊上唱歌的小青蛙嚇得「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里,小鳥也「撲稜稜」地飛到雲里躲起來,小老鼠、小白兔、小公雞撒腿拚命地往家裡跑…
過了一會兒,灰色的大石頭不再搖晃了,也沒了聲音,但是,大石頭變成了一座大山。躲在雲里的小鳥悄悄地探出頭往下瞧。
「哈哈哈哈」,小鳥突然大笑起來,從雲里飛到灰色的大山上,小白兔好奇地掀開一點草叢露出頭,小老鼠悄悄從土裡鑽出來,小青蛙慢慢從水裡游出來,小猴子輕輕地從灰色的大山上爬下來,小公雞好奇地打開家裡的窗戶。
「你們別跑了,別躲了,快出來吧,他不是妖怪。」小鳥站在灰色的大山上招呼著。大家往灰色的大山仔細一看,「哈哈哈哈……」都不由自主地大笑起來。原來.這不是什麼灰色的大石頭,也不是一座灰色的大山.而是睡醒了的大象爺爺啊!
2、在一個高高的山頂上,一塊既丑又堅硬的大灰石與一堆奇形怪狀的漂亮白石生活在一起……
大灰石雖然丑,但為人友善,交了許多好朋友,如大樹爺爺、小鳥妹妹、風婆婆、雨伯伯……它們一直過著愉快而平靜的生活。
每天,慈祥的大樹爺爺努力地張開手臂為大灰石遮擋陽光雨露,活潑的小鳥妹妹經常落到樹上為大灰石歌唱,風婆婆和雨伯伯雖然脾氣有點古怪,但溫柔時的和風細雨讓大灰石感到很舒服。
可是不久後的一天,大灰石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一群踏青的人爬到山頂上累了,靠在大灰石上一邊愜意地歇息,一邊望著遠處的美景交談著。休息過後,大家正打算下山,突然一個年輕人指著大灰石旁邊亮晶晶的白石頭,驚訝地說:「瞧!這些白石頭可真漂亮,放在家裡做裝飾多好啊!」
話音剛落,人們紛紛挑選自己喜歡的白石頭,裝到包里准備帶走,卻沒有一個人誇贊供他們坐靠的大灰石。大灰石非常傷心,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因為我長得太丑,沒人理我?」於是,大灰石請求風婆婆把自己吹乾凈,請求雨伯伯把自己洗白凈。
盡管風婆婆和雨伯伯竭盡全力幫它,但它還是灰的。「唉,看來我註定是一塊既沒用又沒人喜歡的大灰石!」大灰石沮喪地想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灰石等待著被人發現。終於有一天,風婆婆和雨伯伯吵架了,頓時狂風大作,大雨傾盆。大灰石一不留神被一股巨大的水流沖走,朝山下的小村莊滾去,重重地砸向一座房子。霎時,房子倒塌,幸好裡面的人及時逃出來了。
大雨過後,人們計劃著重新蓋一幢結實的房子。一個人指著躺在屋中的大灰石,說:「多堅硬的大石頭啊!正好可以用來打一個牢固的地基。」於是,一陣天旋地轉之後,大灰石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被埋在了黑暗的地底下,周圍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到。
它害怕地哭了。這時,身邊傳來了大地媽媽的聲音:「孩子,你知道嗎?整幢房子都靠你支撐著呢,你真是太棒了!」
大灰石聽後,破涕為笑:「真的嗎?原來我不是一點作用也沒有呀!」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一百年過去了,大灰石支撐著的那幢房子依然屹立不倒。
經過這次歷險,大灰石明白了:每個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價值取決於位置,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個合適的位置吧

⑵ 有關石頭的故事

~~女媧補天
~~打火石
還有一個是一種寓言
說有一個人聽說有一種石頭內拿在手裡的溫容熱的,這種石頭就是能帶給人幸福的石頭,所以他就傾其所有去找那塊能帶給他幸福的石頭
他來到大海邊,撿起一塊石頭是冰涼的,他就隨手扔掉了
再撿起一塊還是涼的,就這樣他撿起的石頭都是涼的,他也一直重復著撿起扔掉這個動作,一直過了好多年,一天他又見到一塊石頭,像是慣性一樣他又扔了出去。但是,他就在一瞬間呆住了,因為他明顯感覺到了那塊石頭留在手裡的余溫。但是已經晚了,他把那塊石頭扔到了大海里
有時候一種習慣可以讓我們失去很多

⑶ 關於石頭的故事

說有一個人聽說有一種石頭拿在手裡的溫熱的,這種石頭就是能帶給人幸福的石頭,所以他就傾其所有去找那塊能帶給他幸福的石頭
他來到大海邊,撿起一塊石頭是冰涼的,他就隨手扔掉了
再撿起一塊還是涼的,就這樣他撿起的石頭都是涼的,他也一直重復著撿起扔掉這個動作,一直過了好多年,一天他又見到一塊石頭,像是慣性一樣他又扔了出去。但是,他就在一瞬間呆住了,因為他明顯感覺到了那塊石頭留在手裡的余溫。但是已經晚了,他把那塊石頭扔到了大海里
有時候一種習慣可以讓我們失去很多

女媧補天,精衛填海,西遊記(孫悟空 )
,紅樓夢(石頭記)
望夫石
九牛嶺下的的江峽叫黃牛峽,沿峽你能看到"群龍戲水"、"青蛙過江"等奇觀,接著,就進入了斗米灘。在斗米灘,你能欣賞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對撐船為生的夫妻,正值數九寒冬,他倆逆水行船,倍受辛勞。傍晚,夫妻倆泊船江邊,遇到一個老婦人,拖兒帶女的來向他們討米。夫妻倆見她們實在可憐,就把僅有的一斗米送給了老婦人。

夫妻倆斷糧後,只盼上下游有船往來接濟。可那時偏偏沒有往來船隻。正是屋漏更遭連夜雨。於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隻。

有一天,妻子見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結果發現丈夫已被大雪凍僵,餓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邊。

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對好心腸的夫婦,就把他們泊船的地方稱作"斗米灘"。後來夫妻倆化為石頭,人們便稱丈夫為"仙人石",妻子為"望夫石"。

⑷ 關於石頭的故事一部分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土地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只是試著賣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只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小硬幣。那個人回來。他說:「它最多隻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商那兒,但不要賣掉它。」他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但是這個人說:「我不打算賣掉它。」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賣!」這個人說:「我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他不能相信:「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
他回來,師父拿回石頭說:「我們不打算賣掉它,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是生活在蔬菜市場,那麼你只有那個市場的理解力,你就永遠不會認識更高的價值。」

⑸ 關於石頭的故事有哪些

望夫石
相傳古時,夏河灣湖邊住著一對貧窮而又恩愛的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農家生活.因外敵入侵,丈夫應征入伍.妻子每天都爬上家屋後的山上,盼望丈夫能回來.年復一年,結果等到的卻是丈夫的死訊.她大哭過後就坐在了山上,長久望著丈夫出去的方向,最終化成了一塊石頭——「望夫石」

烏鴉喝水
在一塊大石頭附近有一個瓶子,瓶子里有一些水。一隻烏鴉又熱又渴,飛到瓶子站著.但他喝不到水,因為瓶頸很長。烏鴉想了想,然後飛走了.過了一會兒,他叼著一塊小石子回來了.他把頭伸到瓶子口上,然後把石子扔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漲到了瓶頸,他終於喝到了水,他非常開心。

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點石成金
有個窮困潦倒、沿路求乞的書生遇到了一位仙翁,書生向仙翁祈求幫助,仙翁欣然答應,叫書生看看地上的石塊,接著用右手食指輕輕一點,石塊立即變成了黃金.仙翁叫書生拾起黃金變賣為生.書生俯身拾起了黃金,恭恭敬敬地交還給仙翁,說:「這塊黃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頭.」

木魚石的傳說

木魚石的傳說,起源於清雍正乾隆年間,雍正皇帝在位時,一直都在憂慮他的皇位繼承問題,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把他的皇子們召集在一起,對他們說:你們去尋找一種會唱歌的石頭,誰找到,我就把皇位傳給誰。皇子們就很納悶,世界上哪會有會唱歌的石頭呢?於是有的皇子壓根就不當一回事,而有的找了幾天沒有結果就放棄了,最後只有一位皇子找到了,他就是乾隆皇帝。

相傳那時候,乾隆皇帝為了找石頭,下到了江南來到泰山一帶,在一個叫饅頭村的地方借宿一晚。乾隆發現這個村裡的人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而很多的老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紫檀木顏色的茶杯或者是茶壺,也就是相傳的木魚石茶具。乾隆好奇的拿過來看看,喲,好重的石頭啊,不過說是石頭吧,裡面的紋理居然是和木頭的年輪一樣的,輕輕用手敲打,居然發出了叮叮咚咚的聲音,非常的悅耳。頓時,乾隆靈機一動,莫非這就是會唱歌的石頭?於是,乾隆就把這會發出悅耳聲音的茶具拿回去獻給了雍正皇帝,繼承了皇位。

奇怪的大石頭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小時候,他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每次他都愛藏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面。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聽到小夥伴的腳步聲,他就悄悄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夥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李四光跑去問老師,老師想了想,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是誰把它放在哪兒的呢?」「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麼沒卧進土裡去呢?」「這我可說不上來了。」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
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後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後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於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經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西西弗斯的傳說
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厲的懲罰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⑹ 你知道哪些有關石頭的故事

和氏璧:
楚國有一個人叫卞和,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接著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後派人前去詢問,問道:「普天之下被砍去雙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為和氏壁。

望夫石
九牛嶺下的的江峽叫黃牛峽,沿峽你能看到"群龍戲水"、"青蛙過江"等奇觀,接著,就進入了斗米灘。在斗米灘,你能欣賞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對撐船為生的夫妻,正值數九寒冬,他倆逆水行船,倍受辛勞。傍晚,夫妻倆泊船江邊,遇到一個老婦人,拖兒帶女的來向他們討米。夫妻倆見她們實在可憐,就把僅有的一斗米送給了老婦人。

夫妻倆斷糧後,只盼上下游有船往來接濟。可那時偏偏沒有往來船隻。正是屋漏更遭連夜雨。於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隻。

有一天,妻子見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結果發現丈夫已被大雪凍僵,餓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邊。

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對好心腸的夫婦,就把他們泊船的地方稱作"斗米灘"。後來夫妻倆化為石頭,人們便稱丈夫為"仙人石",妻子為"望夫石"。

卧牛石的傳說

在飲馬河的靠山鄉有一個自然村,相傳從前這里有一塊形似卧牛的大青石,雖然後來河流改道將這塊石頭沖入河裡,可是卧牛石的傳說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從前有一個農夫,養著一頭灰驢和有頭黃牛,黃牛黃牛終日每年每日老老實實的幹活,而灰驢卻處處偷懶蹭猾。拉車的時候灰驢把車套拽的很直,但卻一點力氣也不用,使重量全部落去黃牛的身上,農夫見黃牛累的渾身是汗,而灰驢卻一點汗也不費,他就認為灰驢比黃牛的力氣大,耕地的時候,黃牛隻是低頭默默的拉梨。而灰驢的眼睛總盯著農夫,一見農夫走近,它就趕忙伸出舌頭去舔農夫的手,給農夫留下了一個忠心的印象。
有一天,黃牛和灰驢在草地上吃草,農夫躺在松軟的草地上睡覺。突然,一隻餓狼從草叢里竄了出來,向農夫撲去,嚇的灰驢躲到草溝里一動也不動;黃牛卻迎了上去,擋在餓狼的前頭同餓狼搏鬥起來,雖然被餓狼咬傷了兩塊毛皮,但餓狼也受了傷,它依然奮勇直前,將餓狼攆到草地深處的沼澤里。灰驢見餓狼跑遠了,從水溝里留了出來把農夫喚醒,引呀到剛才搏地方,農夫看到草地上有狼毛和血跡,知道自己在睡覺的時候來過狼,他以為是灰驢救了他,感動的用手替灰驢撓癢癢,對從沼澤里回來的黃牛卻一理不理。
種蕎麥的時候,農夫將一袋蕎麥丟在路上了。黃牛找了一上午終於在路旁的草叢中找到了,它用兩只尖尖的角將裝有蕎麥的口袋馱了回去。回到村中的時候,灰驢從門洞里竄了出來親熱的說「牛大哥,看把你累的,讓我幫你拿吧。」說著,用嘴叼過口袋送進農夫的房間。從此,農夫認為灰驢有忠實有勤快,黃牛有賴有饞,他把好的草料都給灰驢吃,剩下的給草料和秸稈才給黃牛吃。
第二年春天,農夫要去飲馬河南岸去買棉花,他嫌黃牛不中用,只用灰驢架車出發了,回來的時候,正趕上飲馬河漲水,農夫做在車上用鞭子指引灰驢從淺灘處過河,行至河中間時,水湍急。漫過車廂。灰驢覺的橫流不如順水拉車省力,於是不聽農夫的吆喝,徑自向下流拉車,不管農夫怎麼鞭打和吆喝,灰驢也不聽,結果連人帶車沖入了松花江,那疏懶成性的灰驢也被江山淹死了。
黃牛在家耕完地,每天都卧在河岸上等它的主人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連等了幾年。黃牛都沒有等回農夫,它自己卻卧在那裡變了一塊卧牛石。

黃大仙點石成金!

飛將軍李廣射石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相傳土司熱布巴拉家向阿詩瑪家提親,沒有結果,便把阿詩瑪搶走。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從遠方牧場匆匆回去救阿詩瑪。回到家後,阿詩瑪已被搶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騎上神馬跨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趕到熱布巴拉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

阿詩瑪和阿黑哥歡天喜地,騎馬踏上歸途。他們不知走了多少路、跨過幾條溝、翻了幾座山。天黑下來了,風大起來了,為了早日到家,他們顧不上這些,還是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一陣亂風過後,天上烏雲滾滾,四野雷聲隆隆,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只好雙雙下馬,但在黑夜裡什麼也看不見,結果兩人迷了路。這時風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見,喊是喊不應。山洪下來,水越來越深,他倆走散了,誰也找不到誰。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他們正犯愁時,一隻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們飛來。蜜蜂圍繞他們轉了三圈後,開始講話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來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於是阿詩瑪同阿黑哥朝著小蜜蜂飛的方向走去。

蜜蜂領著阿黑和阿詩瑪進了石林,這里又濕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癩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她只好傷心地對阿黑哥說:「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豬、白公雞,拿來祭獻神爺。」

阿黑哥聽後,又傷心又著急,他擦乾眼淚,又翻過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條河,最後找來白公雞,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豬。沒辦法,他只好找來一頭黑豬,又到山上挖來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漿,塗在黑豬身上充白豬,這樣白豬和白雞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興興准備回石林時,由於連日奔波太疲倦了,爬過最後一座山後,一坐下來便睡著了。這時,沒斯帕瑪(老天爺)又下起一場大雨,雨水把他從夢中澆醒,過去看豬時,黑豬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沖得乾乾凈凈。崖神祭不成了,阿詩瑪也救不下來,阿黑後悔莫及,他呼天喚地大哭一場,但崖神不鬆手,阿詩瑪就永遠粘在那塊大石頭上。天長日久,在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阿詩瑪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當時把白豬沖成黑豬的那場雨水積下的。

★合婚石伏羲殿和老母廟
在雲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當地人們叫它「合婚石」。本是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卻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後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媧成親,女媧說什麼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
」。但仔細想想,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好說道:「只要上合天意,下順地理,咱們就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媧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然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於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山柴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裊裊升起,突然刮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在雲陽河谷上方互相纏繞,直沖雲霄。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頭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飛岩,在河底相撞,發現轟隆巨響,牢牢地合在一起,於是,伏羲對女媧說:「這次順了天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拜為夫妻。據當地老人講,末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並肩地登上那塊石頭,並從上面走過,那麼將來倆人一定會婚姻美滿,白頭到老。這塊石頭至今仍保存在雲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
為了紀念這件事,當地人就把伏羲,女媧滾到一起的那塊石頭叫合婚石。還在合婚石兩邊的斗山腰各修了一座廟宇,西邊的叫伏羲殿,殿里供奉著中華民族的祖先——伏羲氏;東邊的叫老母廟,殿里供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女媧氏。
★女媧補天遺下的五彩石
五彩石是伏羲殿下平台上一塊五彩斑斕的巨石,它也和一段美麗的傳說聯系在一起。女媧造人後,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採摘野果,追獵猛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同,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
,轉眼間地上變成了一片汪洋。女媧看到人們哭喊著四處逃命,就決心要把天空的裂縫補起來。女媧背著砍山斧,從東山采來紅砂石,從西山采來白玉石,又從南山、北山、中山采來其他三種顏色的石頭,把他們一起放進熔爐里。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練成了與天空顏色一模一樣的五彩石,女媧
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後剩下的一塊五彩石。我們用水洇濕石塊後,可以看到上面分布著許多抽象的紋理和圖形,有的人說中部是中國疆域輪廓圖,四周是龍鳳呈祥圖;有的人則說石面上是許多原始人類的影像。總而言之,這塊石頭是這座山上獨一無二的奇石。

★石龜和白鶴古松
太上老君煉仙丹,當時一共建了兩座煉丹爐,一座建在天宮,一座建在地上。地上的那座就建在現沁陽境內的太行山紫金頂上。為了煉好仙丹,玉帝還派了一隻神龜,兩只仙鶴給老君當助手。仙鶴飛遍太行山,尋找靈芝瑤草,神龜品嘗煉出來的丹丸葯性,每每金丹出爐,經神龜品嘗定了葯性,再由白鶴飛送天宮

到了秦朝,秦始皇統一中國,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每天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綾羅綢緞,戴的金銀玉器,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所以他最怕死,他說人只要一死,再多再好的東西也就歸別人了。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秦始皇派出了許多人馬,上華山,下瀛州,入東海,到處尋仙訪道,可這些人馬到頭來不是掃興而歸,就是渺無消息。後來聽說無紀律君在太行山紫金頂煉丹,就親自帶領人馬,日夜兼程,浩浩盪盪,朝河內郡趕來。
太上老君當然知道秦始皇的作為,心想:要是秦始皇這樣兇殘暴虐、殺人不眨眼的昏君得了仙丹,長生不老,那還會有老百姓的活路嗎?所以不等秦始皇到來,他便一腳蹬了煉丹爐,背起丹葫蘆跨上青牛,駕起祥雲返回天宮了。神龜、白鶴在外還沒有回來,老君走的太急,竟把這兩個神物留在了凡間。
秦始皇帶領大隊人馬爬上紫金頂,見山上爐倒火滅,丹凈葯絕,空空無人,頓時惱羞成怒。下令把山上的一切全部毀凈滅絕。搜山時,神龜、仙鶴回來了。神龜、仙鶴沒有得到老君有指令,不敢貿然返回天宮。略一猶豫,竟被秦始皇捉住。秦始皇高興地說:「有這兩個仙物,吃了也能長生不老。」
再說這神龜、仙鶴,畢竟是天上仙物,哪能在人間受此侮辱!神龜一急,就變成了一隻大石龜,和紫金頂的山石緊緊連為一體,任憑千軍萬馬也休想挪動半點。仙鶴呢?急忙把脖子一伸,兩翅一展,變成了松樹,根扎危崖,枝伸天際,任你武藝再好的兵丁也到不了它跟前。秦始皇沒法,只得灰溜溜地下去回京城去了。
俗話說:千年龜、萬年鶴。神龜仙鶴留在人間,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因為紫金頂上的松樹是仙鶴變成的,樹身一色白亮,所以叫白鶴松,也叫白皮鬆。後來,南蠻知道了石龜的來歷,就想偷走。當地群眾知道後,就在石龜背上立了一通七尺高的大石碑,還修了碑樓,保護起來。朝山的善男信女登監紫金頂,都要專門到石龜身上摸一摸,以消災祛病,在老君殿後邊,至今還有一大堆灰白色的軟石頭,據說就是老君蹬倒煉丹爐流出的東西,雖無長生不老之神效,卻能治療多種疾病。人們稱做老君石、丹爐遺石,又因它質地松軟,手能摳動,又叫「摳石」。
★祝融乘青龍的傳說
祝融是伏羲的後裔,他喜歡乘龍從北方到南方出遊。伏羲在紫金頂劃八卦,定極向,神農設壇祭天神的事他耳熟能詳,所以一心想乘駕青龍雲游四方。
一天他來到青龍山巔,瞬間一股青嵐見紫的氣流穿身而過,剎時成為青龍,只見祝融坐在上邊揮著手馳向遠方
。青龍去處現出一個平台,被後人稱為祝融台,祝融台在神農仙壇以北230米處。誰知祝融從南方回來,乘駕的是青龍和火龍兩條龍,他把南方炎熱的氣候也帶到了白松嶺。
神話傳說總有些離奇,但祝融台一直保留至今。在海拔千米高的大園,「嚴冬不結冰,白松伴青藤」的亞熱帶生態現象也會讓人注目難解。

但在福州卻流傳著另一種版本的美麗傳說。據說,女媧補天之後,還剩下許多大小不一的靈石。於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視,最後發現福州壽山的山川嵐氣藏納,林壑清幽,景緻絕美,就把這些曾經用於補天的靈石撒向了壽山的大地,這就是蘊藏於壽山水田中的「田黃石」。
關於田黃石,福州還有個傳說。

相傳乾隆皇帝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受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皇帝醒後高興得不得了,覺得這是一個「瑞兆」,但是對夢境中的情況,又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召集群臣給自己「圓夢」,一位閩籍大臣聽後連忙跪倒稟告:玉皇大帝賜給皇上的一定是產於福州壽山的田黃石,因為這正合玉皇大帝賜書的「福壽田」三字。乾隆皇帝聽後極為高興,認為這確實是老天他對自己的恩賜。從些,他就在行祭天大禮的時候在祭桌中央供上了田黃石。

這個傳說,同樣是美麗的。

與這兩個傳說相比,另一個傳說則要相形見絀了。相傳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在安徽鳳陽有個窮小子朱元璋,為了躲避災荒,逃到了福州壽山,他飢寒交迫,又偏偏碰到了大雨,走頭無路地躲進了一個壽山石家採掘壽山石的山洞,這場雨一連下了幾天,他也就在山洞裡睡了幾天,幸好沒有餓死,否則就沒有後來的明太祖了。等到雨止天晴,朱元璋一骨碌爬了起來,這時奇跡發生了,他原先滿身的疥瘡竟然不治而愈,原來他睡在田黃石的石粉上面了,是田黃石治好了他的病。到後來,他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還專門派太監來開采田黃石。

⑺ 有關石頭的故事

一塊小青石和一塊小黑石被山水沖到岸灘上,停留在許多石塊中間,已經有一年了。它們身旁長著柔軟的青草,開著可愛的小花,還時常有蝴蝶和蚱蜢飛來。這一年,生活平靜極了,安適極了。
一天,小青石對小黑石說:「這里太安靜了,真有點不習慣呢!」
小黑石回答說:「是的,的確太安靜了。回想以前被山水沖下來的時候,迷迷糊糊不知道將要怎樣了,那情形真像夢里一般。」
小青石又說:「這樣安靜的生活,我過厭了。一年到頭住在一個地方,並不是什麼有味兒的事情。我倘若能夠像蝴蝶和蚱蜢一樣,要到哪裡就到哪裡,那多好呀!」
小黑石想了一會兒,慢慢地說:「不要胡說吧,我們石塊天生就是穩定不動的。」
「雖說天生就是穩定不動,也未必見得好。在我們的故鄉——山上,不是有許多水晶和瑪瑙嗎?他們都到都市裡了,有的成為發簪,有的成為紐扣。他們各處往來,見識種種事物,過著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光彩,倘若能夠受的到都市裡去說不定也會成為發簪、紐扣。」
「你的話也許不錯。可是,你有什麼辦法呢?」
「我只希望有誰把我拾起來,帶我到都市裡去。老是停留在這里,真悶得要死了。並且,如果大水到來,把我沖到深深的大海里,那就完了,沒有出頭的日子了!」
小黑石整天被溫暖的太陽曬著,覺得非常舒適。它糊里糊塗聽著小青石的話,一會兒竟睡著了。
幾天之後,岸灘上來了一群工人,他們用很大的鐵鏟鏟起石塊,投到小車里;然後推著小車上岸,把石塊裝進大車,運到都市裡去。
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裡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瑪瑙碰頭吧。我將成為發簪還是紐扣呢?不管成為哪一樣,總比悶在岸灘上強!喂!快些把我鏟起來吧!」
果然,小青石和小黑石跟同伴們一起被大鐵鏟鏟起來了。但是在投進小車的時候,不曉得怎樣,小黑石跌到草叢里去了。
小青石大聲喊:「怎麼,我的朋友,你到哪裡去了?」但是一點迴音也沒有。小青石非常可憐那小黑石,大家都要到都市裡去了,只有它一個留在這里了。
一會兒,小車動起來了。小青石滿腔歡喜,並不嫌顛簸得難受,反而覺得異樣的舒服。
第三天早上,小青石和許多同伴們被投在一條寬闊和道路旁邊。又有一把大鐵鏟把它們鏟起來,混和著沙、水泥和水,翻來覆去地攪拌。
小青石被攪得頭昏腦脹,渾身濕漉漉的。它生氣地說:「究竟是怎麼回事!凈把我們攪來攪去干什麼呢?這樣亂來,太沒分寸了!難道我們不是到珠寶鋪子里去的呢?」
大鐵鏟攪攔得更起勁。小青石裹在沙和水泥里,透不出一絲氣。最後,它和同伴們被鋪在道路上,被壓得平平的,被蓋上了一強席子。
小青石疲乏得很,只得悶聲不響。忽然間,非常奇妙,它身旁硬起來了。它原來是堅硬的石塊,這時候似乎堅硬了許多倍。那種堅硬是和以前很不相同的。過了些時候,席子被拿開了,有一雙草鞋正踏在小青石的頭頂上。
「奇怪!我成為什麼東西了?」小青石想。它開始看自己的模樣。啊,它已經成為混凝土的一部分了!「什麼,這是我呢?」它好像失去什麼似的,不曉得怎樣才好。
一年又一年,不知過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萬人踏過這塊小青石。有時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過,有時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過,有時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過,有時候是赤腳在它上面踩過。小青石看見了許多許多人的腳,它覺得非常快樂。
自己成為讓一切人走的道路,這事情再快樂沒有了。它不屬於姓張的,也不屬於姓李的,不是誰的私有物,而是為大眾服務的無數石塊中的一塊。它和同伴一起,支持著大眾的腳。它不再羨慕水晶和瑪瑙了。它想:「這樣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
「小黑石說的話原也確切,我們石塊的性質是天生穩定不動的。不過要像我這樣穩定不動,生活才有意義!」小青石這樣想著,仰看著在它上面走過的一雙一雙的腳。

⑻ 關於石頭的童話小故事越短越好

1、草地上有一塊灰色的大石頭。小猴子在大石頭上翻著筋斗,小猴子在大石上翻著筋斗,小青蛙在大石頭邊上唱著歌,小鳥站在大石頭的最高處給小青蛙伴奏,小老鼠、小白兔和小公雞,他們在大石頭旁看得目不轉睛。

突然,大石頭響起了巨大的打雷聲,並颳起了一陣大風。小老鼠一下子沒了蹤影,小白兔也骨碌碌地滾出了老遠,小公雞則被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緊接著,大石頭搖晃了起來,「阿嚏,阿嚏」雷聲一聲比一聲大,風也一陣比一陣大,灰色的大石頭慢慢地長高了,長出了四條粗粗的腿。在大石頭上翻筋斗的小猴子搖來晃去,嚇得緊緊地抓住一塊長石條大叫起來:「救命啊,救命啊。」

「哇,有妖怪啊。」在大石頭邊上唱歌的小青蛙嚇得「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里,小鳥也「撲稜稜」地飛到雲里躲起來,小老鼠、小白兔、小公雞撒腿拚命地往家裡跑…

過了一會兒,灰色的大石頭不再搖晃了,也沒了聲音,但是,大石頭變成了一座大山。躲在雲里的小鳥悄悄地探出頭往下瞧。

「哈哈哈哈」,小鳥突然大笑起來,從雲里飛到灰色的大山上,小白兔好奇地掀開一點草叢露出頭,小老鼠悄悄從土裡鑽出來,小青蛙慢慢從水裡游出來,小猴子輕輕地從灰色的大山上爬下來,小公雞好奇地打開家裡的窗戶。

「你們別跑了,別躲了,快出來吧,他不是妖怪。」小鳥站在灰色的大山上招呼著。大家往灰色的大山仔細一看,「哈哈哈哈……」都不由自主地大笑起來。原來.這不是什麼灰色的大石頭,也不是一座灰色的大山.而是睡醒了的大象爺爺啊!

2、在一個高高的山頂上,一塊既丑又堅硬的大灰石與一堆奇形怪狀的漂亮白石生活在一起……

大灰石雖然丑,但為人友善,交了許多好朋友,如大樹爺爺、小鳥妹妹、風婆婆、雨伯伯……它們一直過著愉快而平靜的生活。

每天,慈祥的大樹爺爺努力地張開手臂為大灰石遮擋陽光雨露,活潑的小鳥妹妹經常落到樹上為大灰石歌唱,風婆婆和雨伯伯雖然脾氣有點古怪,但溫柔時的和風細雨讓大灰石感到很舒服。

可是不久後的一天,大灰石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一群踏青的人爬到山頂上累了,靠在大灰石上一邊愜意地歇息,一邊望著遠處的美景交談著。休息過後,大家正打算下山,突然一個年輕人指著大灰石旁邊亮晶晶的白石頭,驚訝地說:「瞧!這些白石頭可真漂亮,放在家裡做裝飾多好啊!」

話音剛落,人們紛紛挑選自己喜歡的白石頭,裝到包里准備帶走,卻沒有一個人誇贊供他們坐靠的大灰石。大灰石非常傷心,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因為我長得太丑,沒人理我?」於是,大灰石請求風婆婆把自己吹乾凈,請求雨伯伯把自己洗白凈。

盡管風婆婆和雨伯伯竭盡全力幫它,但它還是灰的。「唉,看來我註定是一塊既沒用又沒人喜歡的大灰石!」大灰石沮喪地想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灰石等待著被人發現。終於有一天,風婆婆和雨伯伯吵架了,頓時狂風大作,大雨傾盆。大灰石一不留神被一股巨大的水流沖走,朝山下的小村莊滾去,重重地砸向一座房子。霎時,房子倒塌,幸好裡面的人及時逃出來了。

大雨過後,人們計劃著重新蓋一幢結實的房子。一個人指著躺在屋中的大灰石,說:「多堅硬的大石頭啊!正好可以用來打一個牢固的地基。」於是,一陣天旋地轉之後,大灰石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被埋在了黑暗的地底下,周圍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到。

它害怕地哭了。這時,身邊傳來了大地媽媽的聲音:「孩子,你知道嗎?整幢房子都靠你支撐著呢,你真是太棒了!」

大灰石聽後,破涕為笑:「真的嗎?原來我不是一點作用也沒有呀!」十年過去了,二十年過去了,一百年過去了,大灰石支撐著的那幢房子依然屹立不倒。

經過這次歷險,大灰石明白了:每個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價值取決於位置,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個合適的位置吧。

3、冬天,當北風颳起來的時候,山谷里的石頭讓許多小小的種子在他肚子下面避風。於是整個冬天石頭都不敢睡覺,他要守著種子,不讓冰雪把種子凍著,不讓飢餓的烏鴉把種子叼走。

在一個溫暖的夜裡,石頭忽然覺得肚子底下癢癢的,他低頭一看,啊,肚子下面冒出了許多綠色的葉芽,還有嫩綠的花苞!「啊哈,現在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於是石頭在彎彎的月亮下面,在綠色的夢中快樂地睡著了。

清晨,路過山谷的春姑娘悄悄親了一下花苞,花苞立刻變得好香好香,綻開了粉色的花瓣,好香香。一陣細雨飄過,落在花瓣上的雨珠就變成了香水。春天的風輕輕搖動花枝,那些香香的水珠,紛紛揚揚落在剛剛換毛的小兔身上。

小兔成了香香的小兔,她快樂得直翻跟斗,一頭撞在打瞌睡的小熊身上,小熊也變成了香香的小熊。小熊到水邊洗臉,小蝌蚪聞到香氣搖著尾巴游出來。小鳥正在喝水:「咦,這水怎麼變得好香好香!」於是小鳥浮在水上洗了個香香的澡。

洗了澡的小鳥變得格外美麗,他們快樂地飛翔,把香氣撒滿山谷,整個山谷都醒來了,大家聞著香氣,心裡香噴噴的。大家拍著手說:「春天到了!」

只有石頭還沉沉地睡著,小花朵們圍在石頭的身邊,不讓小鳥驚擾了他的夢。睡著的石頭有多麼快樂,因為石頭的心裡也是香噴噴的。

4、從前,在一座大山的山腰上,有三塊石頭,一老二少。山腰上艷陽高照,四周綠樹成陰,蜂飛蝶舞,鳥語花香,它們在這兒住的很舒服。

兩塊年輕石頭一遍又一遍地聽老石頭講故事——從前,一個生活平庸的年輕人帶著對命運的疑問去訪禪師:「禪師,您說,真的有命運嗎?」

「有的。」禪師回答。年輕人追問:「是不是我命中註定要窮困一生呢?」禪師讓年輕人伸出手掌給他看,禪師看著年輕人的手掌說:「這條橫線叫做愛情線,這條斜線叫做事業線,另外一條豎線就是生命線。」

然後年輕人看著自己的手,他認為自己手上的每一線都平淡無奇,命中註定了要貧困一生。

「那麼,後來這個人怎麼樣?」一塊小石頭問道。老石頭說:「不知道,這故事是很多年前我聽兩個過路人講的,他們靠著我休息時講到這里就走了。」

說完後,躺在花叢中的老石頭哼起來小曲:「這兒的生活多美好,多美好……」剛才問問題的小石頭說:「我們就像這個貧困的人,註定了要在這兒呆在一輩子。」

而另一塊小石頭並不那麼想,它覺得自己雖然外表不好看,可並不是一無是處啊!它堅信自己總會有用的。

一位石匠來到山上,想找尋奇石。那塊不甘落後的小石頭知道機會來了,小石頭不顧身體疼痛拚命往上拔高自己。

經過努力,它的身體終於離開了山腰,順著山勢滾落下去,滾落中它忍著疼痛摔掉了一角,石匠因此見到它內部的花紋很漂亮,於是把它背回了家,認真打磨,把它刻成了一塊漂亮的石碑,放在水池中,引來眾多遊人的贊嘆不絕。

另外兩塊石頭在山中聽到過路人的議論,心裡羨慕得不得了,它們也想盡力拔高自己,疼痛最終讓他們放棄了。他們至今還生活在半山腰,僅供過路人靠著歇歇腳而已。

這塊小石頭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因為它不止一次在心中想像故事結局。小石頭心中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禪師讓年輕人跟自己一起做一個動作,把手慢慢握起來,握得緊緊的。

禪師問:「你說這幾根線在哪裡?」年輕人迷惑地說:「在我的手裡啊!」「命運呢?」禪師追問道。年輕人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

5、河灘上,三塊石頭擠在一起。

一個是灰色的鵝卵石,圓圓胖胖。一個是黑色的大石頭,奇形怪狀。還有一個通身白色,方方正正。一天,它們聊起了夢想。

「我想變成一朵雲在天上飛。」鵝卵石說。大黑石笑了:「我要蓋一棟漂亮的房子。」「你?」鵝卵石看了看大黑石,不以為然。大黑石沉默了一會兒,問白石頭:「你呢?」「唉~」白石頭嘆了口氣,「我想成為人類的寶貝,像我遠房表姐那樣。

「你表姐是誰?」

「就是鑽石、翡翠呀!」

兩個鄰居想想鑽石和翡翠,再看看白石頭,閉上了嘴。

日子一天天過去。

三塊石頭待在河灘上,看雲、看山、看人,不時還會聊聊夢想。有一天,河灘上來了一群小朋友。

有個小姑娘發現了白石頭,歡呼著把它撿起來。「哇!找到做石子兒的白石頭啦!」另外幾個小姑娘圍了過來:「至少可以做12顆!你可撿到寶貝啦!」

白石頭所有的擔心和害怕都沒有了。它匆忙和鄰居們告別,就跟小姑娘走了。

很久以後,河灘上來了一群畫風景的大學生。有個學生撿了很多鵝卵石,用畫筆把它們變成了胖太太、大灰熊、小貓。

我們認識的那塊鵝卵石,也被撿了起來。

大學生看看它,又看看天,很快就把它畫好了!

「你變成雲朵啦!」大黑石大叫起來。

是的,鵝卵石被大學生畫成了一朵蓬鬆的雲。它高高興興地跟著大學生離開了。很多很多年過去了。

有一天,在一棟漂亮的房子里,奶奶對小孫女說:「我要把我的寶貝都送給你。」

她拿出一個舊鐵皮盒子,打開。

盒子有兩格,一格里躺著一朵「雲」,另一-格里排列著12顆圓溜溜的白石子兒。

「這是我的寶貝!」奶奶對小孫女說。小孫女喜歡那朵鵝卵石做的雲。奶奶教小孫女玩抓石子兒的游戲。白石子兒也成了小孫女的寶貝。

晚上睡覺前,小孫女把它們放在陽台的小花園里。

那裡有爸爸給她做的魚池,有媽媽給她買的小金魚,這些也是她的寶貝。

「我呀!大黑石頭呀!」

鵝卵石和白石子兒抬頭一看,魚池「牆」上蹲著的,正是它們的老朋友大黑石。

「嘿!白石頭,你現在變得比鵝卵石小多啦!」它們哈哈大笑,嘰嘰喳喳地聊了起來。不知怎麼,又聊到了夢想。

大黑石覺得自己給魚兒們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夢想已經實現。白石頭成了人類的寶貝,也很開心。鵝卵石變成了雲。

「可是,你沒有飛起來呀。」大黑石說。「我飛起來了!」

大黑石和白石子兒們都不相信。

「我嘛——」 鵝卵石拖長了聲音,「我是坐飛機飛到這里來的喲!」鵝卵石很滿足,它曾經飛得比雲還高。它們的夢想都實現了。

⑼ 關於石頭的故事

和氏璧:
楚國有一個人叫卞和,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獻給楚厲王內,厲王命玉工容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接著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後派人前去詢問,問道:「普天之下被砍去雙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為和氏壁。

⑽ 中國民間關於石頭的故事

和氏璧:
楚國有一個人叫卞和,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接著又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後派人前去詢問,問道:「普天之下被砍去雙腳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為和氏壁。

望夫石
九牛嶺下的的江峽叫黃牛峽,沿峽你能看到"群龍戲水"、"青蛙過江"等奇觀,接著,就進入了斗米灘。在斗米灘,你能欣賞到望夫石。
以前,有一對撐船為生的夫妻,正值數九寒冬,他倆逆水行船,倍受辛勞。傍晚,夫妻倆泊船江邊,遇到一個老婦人,拖兒帶女的來向他們討米。夫妻倆見她們實在可憐,就把僅有的一斗米送給了老婦人。夫妻倆斷糧後,只盼上下游有船往來接濟。可那時偏偏沒有往來船隻。正是屋漏更遭連夜雨。於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隻。有一天,妻子見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結果發現丈夫已被大雪凍僵,餓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邊。
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對好心腸的夫婦,就把他們泊船的地方稱作"斗米灘"。後來夫妻倆化為石頭,人們便稱丈夫為"仙人石",妻子為"望夫石"。

卧牛石的傳說

在飲馬河的靠山鄉有一個自然村,相傳從前這里有一塊形似卧牛的大青石,雖然後來河流改道將這塊石頭沖入河裡,可是卧牛石的傳說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從前有一個農夫,養著一頭灰驢和有頭黃牛,黃牛黃牛終日每年每日老老實實的幹活,而灰驢卻處處偷懶蹭猾。拉車的時候灰驢把車套拽的很直,但卻一點力氣也不用,使重量全部落去黃牛的身上,農夫見黃牛累的渾身是汗,而灰驢卻一點汗也不費,他就認為灰驢比黃牛的力氣大,耕地的時候,黃牛隻是低頭默默的拉梨。而灰驢的眼睛總盯著農夫,一見農夫走近,它就趕忙伸出舌頭去舔農夫的手,給農夫留下了一個忠心的印象。
有一天,黃牛和灰驢在草地上吃草,農夫躺在松軟的草地上睡覺。突然,一隻餓狼從草叢里竄了出來,向農夫撲去,嚇的灰驢躲到草溝里一動也不動;黃牛卻迎了上去,擋在餓狼的前頭同餓狼搏鬥起來,雖然被餓狼咬傷了兩塊毛皮,但餓狼也受了傷,它依然奮勇直前,將餓狼攆到草地深處的沼澤里。灰驢見餓狼跑遠了,從水溝里留了出來把農夫喚醒,引呀到剛才搏地方,農夫看到草地上有狼毛和血跡,知道自己在睡覺的時候來過狼,他以為是灰驢救了他,感動的用手替灰驢撓癢癢,對從沼澤里回來的黃牛卻一理不理。
種蕎麥的時候,農夫將一袋蕎麥丟在路上了。黃牛找了一上午終於在路旁的草叢中找到了,它用兩只尖尖的角將裝有蕎麥的口袋馱了回去。回到村中的時候,灰驢從門洞里竄了出來親熱的說「牛大哥,看把你累的,讓我幫你拿吧。」說著,用嘴叼過口袋送進農夫的房間。從此,農夫認為灰驢有忠實有勤快,黃牛有賴有饞,他把好的草料都給灰驢吃,剩下的給草料和秸稈才給黃牛吃。
第二年春天,農夫要去飲馬河南岸去買棉花,他嫌黃牛不中用,只用灰驢架車出發了,回來的時候,正趕上飲馬河漲水,農夫做在車上用鞭子指引灰驢從淺灘處過河,行至河中間時,水湍急。漫過車廂。灰驢覺的橫流不如順水拉車省力,於是不聽農夫的吆喝,徑自向下流拉車,不管農夫怎麼鞭打和吆喝,灰驢也不聽,結果連人帶車沖入了松花江,那疏懶成性的灰驢也被江山淹死了。
黃牛在家耕完地,每天都卧在河岸上等它的主人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連等了幾年。黃牛都沒有等回農夫,它自己卻卧在那裡變了一塊卧牛石。

飛將軍李廣射石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