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的故事
① 好習慣的名人事例 名人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1.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自幼勤學。
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2.鑿壁偷光的典故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3.懸梁刺骨的典故
東漢孫敬,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端系在房樑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後便繼續讀書,後來成為著名政治家,縱橫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因為在秦國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於是,他決定要爭口氣。以後,他就廢寢忘食的勤奮苦讀。每當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靜悄悄時,蘇秦已經是頭昏腦脹,總想睡覺,他就立即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終成一代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4.聞雞起舞的典故
晉代的祖逖小時候是個不讀書的淘氣包。進入青年,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國,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在24歲的時,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答應,仍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而且還有著共同的理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祖在夢中聽到雞鳴聲,他把劉叫醒,對他說:「咱們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年復一年,從未間斷。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受到帝王的欣賞。祖被封為鎮西將軍;劉做了都督,實現了他們報國的願望。
5.其他名人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由於偉大的革命家馬克思有著勤奮學習、善於鑽研的習慣,才能有巨著《資本論》的問世;
藝術家達·芬奇有著堅強的毅力,養成刻苦磨練的習慣,幾百次畫蛋,才有了後來《蒙娜麗莎》的誕生;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從小練寫字,終於成為一代名家;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拓展資料
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印度諺語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原來命運的基石就是養成習慣的行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同時也被許多人嚴重歪曲。很多人以歪曲的「順其自然,隨心所欲」為生活哲學,任自己的惡習成為自然,放任自流。實際上,老子是最重反省悟道、修身體悟的,一生苦苦探索道的真諦。老子之人生之道,應該做「習慣」解,自然之道是自然界的習慣,人生之道是人的習慣。習慣成自然,道法之。
周士淵是中國研究習慣問題的專家,著名的激勵專家、行為學家、中國習慣培養權威教練。作為「習慣改變命運」的倡導者,周士淵先生的忠告便是:想到習慣,人們要麼把它與小節聯系在一起而不加重視,要麼就是害怕付出、漫長和痛苦,這些都是因為人們沒有看到習慣的價值,其實你一旦養成好習慣,意味著你將終身享用它帶來的好處。
習慣要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習慣是所有偉人的奴僕,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凶。你可以利用習慣獲取財富,也可能由於習慣而遭到毀滅。人應當支配習慣,而決不是讓習慣支配人。
所有成功的秘決在於自我剋制。如果你學會了駕馭自己,那麼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師。
培養自我剋制的原則,就是形成良好的、自製的生活習慣。因為只有習慣,才會確產你真正永怛 的價值准則。
命好不如習慣好,上半輩子養成好習慣,下半輩子好習慣會照顧你。
② 求關於好習慣的小故事
自我剋制是個很好的習慣
成功來自於你對自己真正熱愛和擅長的事業的專注——而非來自對每一偶然事情的挑戰。
一個商人需要一個小伙計,他在商店的窗戶上貼了一張獨特的廣告:「招聘:一個能自我剋制的男士。每星期40美元,合適者可以拿60美元。」「自我剋制」這個術語引起了爭論,這引起了小夥子們的思考,也引起了父母們的思考,自然也引來了眾多求職者。每個求職者都要經過一個特別的考試。卡特也來應聘,他忐忑地等待著,終於,該他出場了。
「能閱讀嗎?」
「能,先生。」
「你能讀一讀這一段嗎?」他把一張報紙放在卡特的面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頓地朗讀嗎?」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來。」商人把卡特帶到他的私人辦公室,然後把門關上。他把這張報紙送到卡特手上,上面印著卡特答應不停頓地讀完的那一段文字。
閱讀剛一開始,商人就放出6隻可愛的小狗,小狗跑到卡特的腳邊。這太過分了。許多應聘者都因經受不住誘惑要看看美麗的小狗,視線離開了閱讀材料,因此而被淘汰。但是,卡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角色,在排在他前面的70個人失敗之後,他不受誘惑一口氣讀完了材料。
商人很高興,他問卡特:「你在讀書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你腳邊的小狗嗎?」
卡特答道:「對,先生。」
「我想你應該知道它們的存在,對嗎?」
「對,先生。」
「那麼,為什麼你不看一看它們?」
「因為我告訴過你我要不停頓地讀完這一段。」
「你總是遵守你的諾言嗎?」
「的確是,我總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在辦公室里來回走著,突然高興地說道:「你就是我想要的人。」
提示:專注於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成功的第一大要素,年輕人只有善於克制自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完成自己的職責,才有成功的希望。
辭職報告
小路大學畢業後被招聘到一家大型家電公司做銷售工作。小夥子來自農村,有一股拼勁,而且對銷售工作很熱衷,所以業績一直不錯。但美中不足的是,小路和主管的關系總是有些不協調。終於有一天,因為一件也許根本就不值一提的事情,兩人吵了起來,最後小路一怒之下伺老總遞交了辭呈。老總對小路的印象一直是不錯的,他考慮了良久,最後說:「把你手中的業務清理一下交給我,我會同意的。」
三個小時後,小路交給老總四份文件。第一份,關於自己本月內需要結算的各種業務上的經濟往來;第二份,關於目前已經建立良好合作的單位名稱,上面有每個負責人的地址和電話,甚至包括了各個老闆的喜好;第三份,目前正在爭取的客戶名單,資料中列舉了這些單位經理的籍貫和簡歷,比如誰當過兵,誰下過鄉,誰離過婚;第四份,是對於還沒有開展業務地區的攻關計劃。
面對小路時「臨走交代」,老總有些吃驚。他最後的批復是:小路留下做主管,而那位主管被降職調離這個部門。當那位主管向老總討個說法時,老總說:「像小路這樣的人才,你和他處不好關系,這本身就是失職。」一個人對自身品質的堅持和良好的習慣,既可以表現在你求職時,也能表現在你辭職時,這就是所謂的人格魅力。
③ 好習慣的故事
故事很多,二百斤的胖女孩得了高血壓,心臟功能差,於是每天堅持跑步,一年以後減重六七十斤,身體好了,身材也好了,重新收獲了健康和自信的人生。還有內向的人,堅持每天讀書,豐富自己的內心,從書本知識認識世界,慢慢開闊了眼界和心胸,也不再畏懼社交,能很好地融入集體。所有好習慣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嚴以律己,找到對自己的那份認可,尋求新的進步,是積極樂觀向上的,同時也是平淡生活中一點寄託和亮點,讓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以鎮定的面對一切未知的恐懼和困難。
④ 關於好習慣的小故事
魯迅非常珍惜時間。他在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幫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所以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迅非常珍惜時間。他在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幫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所以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⑤ 關於好習慣的名人事例
1、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2、蒲松齡草亭路問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3、陶弘景菜園求學
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
他在村邊的菜園子里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致的觀察,陶弘景終於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秘密: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里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雲亦雲。
4、齊白石不教一日閑過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直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己,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閑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閑過呢?他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標准,就是每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直堅持這么做。
有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後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天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該作完畫再睡覺,於是他拿起筆作畫,由於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
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說:「昨天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天可要補上昨天的『閑過』呀!說完他又認真地作畫了。
5、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
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⑥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小故事都有什麼,急用
1、齊白石不教一日閑過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直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己,這
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閑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閑過呢?他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標准,就
是每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直堅持這么做。
2、宋濂冒雪訪師
宋濂自幼好學,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
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
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
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
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3、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他目睹山河破碎,百
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
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4、司馬光警枕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
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
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
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
豪。
5、懸梁刺骨
戰國時期,洛陽城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他拚命讀書。有時讀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於是,
他想了個辦法:拿著一把錐子,瞌睡來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就睡不著了,以便繼續讀下去。
(6)好習慣的故事擴展閱讀:
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樓。 (馬克·吐溫)
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春秋孔丘)
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成習慣(亞里士多德)
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奧維德)
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普勞圖斯)
大事使我們驚訝,小事使我們沮喪,久而久之,我們對這二者
都會習以為常(拉布呂耶爾)
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玉外納)
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亞里士多德)
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羅)
⑦ 關於好習慣的故事
魯迅「愛書」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養成了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每次看書,他總是先洗手,一旦發現書臟了,就小心地把它擦乾凈;他還學會了釘書、補書的本領,備有一套工具,如發現書有破損,便及時細心整理、修補,使之面貌一新。 魯迅「愛書」
企業管理的精華
在美國一個農村,住著一個老頭,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二兒子都在城裡工作,小兒子
和他在一起,父子相 依為命。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裡去
工作?」
老頭氣憤地說:「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
這個人說:「如果我在城裡給你的兒子找個對象,可以嗎?」
老頭搖搖頭:「不行,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洛克菲勒的女兒呢?
」
老頭想了又想,終於讓兒子當上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件事打動了。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
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 對象?」
洛克菲勒說:「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
以嗎?」
洛克菲勒還是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
一個副總裁!」
總裁先生頭說:「不可能,這里這么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
須馬上?」
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嗎?」
總裁先生當然同意了。
這雖然是一個小故事,但卻是當代企業家配置資源的最佳方式!
⑧ 關於習慣的童話故事
一、騙桃兒吃的小豬(騙人可不是好習慣)
小豬和兔子是鄰居。兔子家有一個大大的後院,院子里種滿了蔬菜和水果。瓜果成熟的時候兔媽媽經常會送些給鄰居們。這天,小豬突然發現兔媽媽家的桃樹上掛滿了又大又紅又香的桃子!他可高興壞了,他最喜歡吃桃子了。可是為什麼桃子熟了兔媽媽還沒有來送給他吃呢?
「哎呀,真的好饞呀,我都等不及了!」於是他哼著歌蹦蹦跳跳地來到兔子家門前,敲開了門:「兔媽媽、兔媽媽,我看到您家裡桃子熟了,太香了。您能不能給我一籃桃子呀!」「好呀!」兔媽媽笑眯眯地說。不一會兒,她就摘來了滿滿一籃子桃子。看上去誘人極了。
小豬趕忙接過籃子,滿臉笑容地對兔媽媽說:「兔媽媽,您對我可真好呀!」一整籃桃子很快就被小豬吃了個精光。這天,小豬又想吃桃子了。可是,他不好意思再去要了呀,要怎麼辦呢?
二、彩虹和月亮(驕傲自大可不是好習慣)
大雨終於停了,休假了好幾天的太陽公公趕著來上班,和他一起的還有彩紅姑娘。人們可喜歡彩虹了,紛紛贊美她。彩虹姑娘聽到後驕傲極了,她覺得自己是天空中最美麗的存在。太陽公公告訴彩虹姑娘,不能這么驕傲自大,要謙虛一點兒才好。可彩虹姑娘聽不進去。
這天晚上,月亮出來上班了,又大又圓的月亮散發著柔柔的月光。人們開心極了,又開始贊美月亮。彩虹姑娘聽到了人們對月亮的贊美,慚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後,她再也不驕傲自大啦。
三、小鱷魚愛吃糖(養成勤刷牙少吃糖的好習慣)
森林裡有一個藏在樹叢里的水潭,晚上黑漆漆的,走在水潭邊的小路上,什麼也看不見,很容易掉下水。
小鱷魚搬到了水潭裡來住,它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一到晚上,小鱷魚就趴在水邊,咧開嘴笑,露出嘴裡兩排整齊的大白牙,映著月光,就像白亮亮的警示燈。路過的小動物一看就知道了:前面是水潭,小心落水!自從小鱷魚搬到這里,再也沒有誰不小心掉到水裡去了。
可是慢慢地,小動物們發現,小鱷魚的「牙齒警示燈」沒有以前那麼白、那麼亮了,又開始有小動物差點掉進水潭...這是怎麼回事呢?快來跟月亮姐姐一起看看吧~
四、對不起,都是我扔的(亂扔垃圾可不是個好習慣)
有一片森林,環境很好,也很美麗。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片森林變得滿地都是垃圾了。動物們忍受不了這樣的森林,就紛紛開始打掃。
大家把自己負責的地方都打掃干凈了,可狐狸和小猴子卻什麼也沒做。原來,垃圾就是它們扔的,它們才不想去打掃呢。
後來,大家開始質問它們。面對大家的質問,狐狸和小猴子主動承認了錯誤,並把自己負責的地方給打掃干凈了,大家也都原諒了它們。
五、青蛙王子(要養成信守承諾的好習慣)
可愛的小公主把自己喜愛的金球掉進了池塘,為了拿回小金球,小公主答應了小青蛙的一些要求,可是拿到之後卻反悔了。
後來,國王發現了這件事,小公主在國王的教導下,雖然不情願,卻還是耐心完成了自己對小青蛙的承諾。
可最後才發現,小青蛙原來是一位英俊的王子,他被施了魔法變成了青蛙,只有小公主才能解開他的魔咒,讓他重新變回王子。
⑨ 關於養成好習慣的小故事。
養成好習慣的小故事有:
1、分享快樂
小兔子小白期末考試考了個好成績,爸爸為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件他一直都想要的遙控小汽車,小白高興得不得了,拍手叫好。
這個小汽車真好玩兒,只要把遙控器上小按鈕一按,叫它跑它就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往西它往西,叫它跑慢它就跑慢,叫它跑快它就跑快。更有趣的是,小汽車還會掉頭、拐彎、轉圈,跟小白爸爸開的真車一樣兒棒。
小貓喵喵、小猴靈靈、小狗汪汪、小豬憨憨都想玩一下小汽車,他們和小白爭著按遙控器上的小按鈕,小汽車在他們的指揮下,一會兒跑,一會停,一會兒拐彎,一會兒轉圈,小夥伴們高興得哈哈大笑。
小伙兒一塊兒玩小汽車,開頭小白也很高興,玩著玩著,他不樂意了:「我的小汽車,你們都搶著玩,我還怎麼玩?哼,不跟你們玩了!」想到這里,小白抱著小汽車,奪過遙控器,噘著嘴走了。
回到家裡,小白把門關起來,一個人玩小汽車。沒有人看,沒有人鬧,沒有人說,沒有人笑,小白玩了一會兒,就感到沒趣了,他怏怏在放下遙控器,雙手捧著臉,兩眼瞅著牆直發呆。
爸爸下班回來,看見小白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問:」怎麼啦?出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兒啦?」
小白噘著嘴巴嘟噥說:「沒有夥伴跟我玩。」
爸爸說:喵喵他們都在外邊等你呢!把小汽車抱出去跟大夥兒一起玩吧!」
小白從凳子上溜下來,抱著小汽車出去了。小夥伴們一下子圍了上來,一個一個輪流玩小汽車比賽看誰玩得最好。大家有說有笑又叫又鬧,玩得開心極了。
「噢,快樂只留給自己,快樂就少了;快樂分給大家,快樂就多了。」小白今天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呢。
2、遙控小閃電
聰明調皮的小狐狸,用火柴盒做了一個遙控器。可別小看這個遙控器,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因為它可以遙控一朵小烏雲,讓它到哪兒就到哪兒。
這天,小狐狸出門去,用遙控器指揮著一朵小烏雲,讓它跟著自己。
小猴子正在草地上畫畫,小狐狸指揮著小烏雲飛到小猴子的頭上。接著,小狐狸又按了一下遙控器上的閃電鍵。「刷!」從小烏雲里打出了一個小閃電。立刻,小閃電打到畫板上,把畫板打出了一個大洞。
小猴子好傷心:「我畫了這么長時間的畫,全完了……」
小狐狸逃走了,看到小兔子正在河邊洗臉,又指揮著小烏雲飛到小兔子頭上。再按一下閃電鍵,「刷!」小烏雲又打出一個小閃電。
小閃電把小兔子的長耳朵鑽了個小洞洞。小兔子傷心地哭起來「天哪,我的耳朵破了,太難看了……」小狐狸又趕緊悄悄地溜了。
這件事熊大伯看見了,他生氣地對小狐狸說:「不許拿別人取樂!」說著,熊大伯一把奪過遙控器,扔進了河裡。
沒有了遙控器,那朵小烏雲就只好跟著小狐狸。而且,因為沒有了遙控器,小烏雲的閃電也失去了控制,變成想打就打了。
「刷!」小烏雲先是在小狐狸的頭頂上打出一個小閃電,接著響起了雷聲。雖然雷聲不算大,但是「轟隆隆」的聲音也很煩人。
接著,小烏雲還下了場暴雨,淋得小狐狸滿頭是。小烏雲就這么踉著小狐狸,一直跟回了家。小烏雲一會兒一個閃電,一會兒打一陣雷,一會兒又下場小陣雨。
現在輪到小狐狸哭了:「嗚嗚,小烏雲什麼時候才能離開我呀……」
3、小白馬與小紅馬
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獲得長跑冠軍的動物將獲得「小千里馬」的稱號。
一年前,小白馬跟小紅馬就開始准備了,他們倆約好一起練長跑。
這一年裡,小白馬不管天多冷多熱都在鍛煉,每天都風雨無阻地堅持跑;小紅馬呢,每天早上都讓媽媽幫他看天氣,太冷了不練,太熱了也不練,他的理由是:天氣太冷會感冒,太熱要中暑,不冷不熱才好跑。
運動會結束了,小白馬在大家的贊揚聲中獲得了冠軍,獲得「小千里馬」稱號,當金燦燦的獎牌掛在他胸口時,小紅馬十分羨慕,他跑去向小白馬討教成功的秘訣。
小白馬謙虛地說:我哪有什麼秘訣啊!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有個好習慣。」
小紅馬急切地問:「什麼好習慣啊?」
小白馬微笑著說:「就是一天不跑就渾身不舒服啊!」
小紅馬不相信地說:「騙人!哪有這樣的習慣啊?要是天天讓我玩,那才舒服呢。」
小白馬認真地說:「真的,我不騙你。我問你,你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刷牙吧?一天不刷你嘴巴什麼感覺?」
小紅馬說:「不刷牙嘴巴會難受的。」
小白馬繼續說:「對啊,沒有誰天生就愛刷牙的,既然我們能養成一天不刷牙就嘴巴難受的習慣,就一定也能養成每天不跑也難受的習慣啊!」
小紅馬恍然大悟,他堅定地說:「謝謝你,小白馬,我明白了,我也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從此,小紅馬也堅持每天長跑,從不間斷。後來,他的成績越來越好,終於也成了一名「小千里馬」。
4、一把特別的傘
森林裡的朋友們喜歡雨天,在雨中撐著花傘走來走去是很有趣的,可是大象不喜歡下雨,因為它買不到撐著它身子的傘。大象卻不願意呆在家裡,也想體會一下雨中散步的滋味。
小烏龜看見了,大聲喊:「大象你要淋濕的我的小花傘借給你,可以為你的尾巴擋雨。」
「不用。」大象搖搖尾巴,依舊在雨里走。
小猴子看見了,大聲喊:「大象你要淋濕的,我的小花傘借給你,可以為你的牙齒擋雨。」
「不用。」大象搖搖牙齒,依舊走在雨里。
小兔子看見了,大聲喊:「大象你要淋濕的,我的小花傘借給你,可以為你的大耳朵擋擋雨。」
「不用。」『阿嚏——』一個響噴嚏,震的得雨點都飛開了。
「我是得避避雨了。「大象走到了一棵大樹下,這棵樹擋雨挺好,就是有點漏雨。
小猴子看見了,跑過來把小花傘撐在了樹上。然後和大象一起坐在大樹下。其他小動物看見了也跑了過來,紛紛讓小猴把自己的傘撐在樹上。
哦!一把多好的傘啊!朋友們在傘下開心的聊天。以後每到下雨,小動物們就送給大象一把特殊的雨傘。大象也開始喜歡下雨天了。
5、想長高的小老鼠
小老鼠對它的身高很不滿意,它羨慕所有比它高的動物。
有一天,吃午飯的時候,媽媽給它舀上一碗飯,它問:「媽媽媽媽,我吃了這碗飯,會變得和什麼動物一樣高?」
媽媽說:「會變得和小兔一樣高了。」小老鼠大口大口地吃光了碗里的飯。
媽媽給它盛上一盤菜,它問:「媽媽媽媽,我吃了這盤菜,會變得和什麼動物一樣高?」
媽媽說:「會變得和小羊一樣高了。」小老鼠大口大口地吃光了盤子里的菜。
媽媽給它倒上一杯果汁,它問:「媽媽媽媽,我喝了這杯果汁,會變得和什麼動物一樣高?」
媽媽說:「會變得和小馬一樣高了。」
小老鼠大口大口地喝光了杯里的果汁說:「媽媽媽媽,我吃飽了。要出去玩!」
媽媽說:「去吧,好孩子,注意安全,小心貓。」
小老鼠昂著頭往前走。沒多遠,遇到一隻小白兔。小兔說:「多神氣的小老鼠!」小老鼠高興極了,得意地想:「我可是比你還高的小老鼠呢。」
不久,一隻小羊看見它。小羊說:「多神氣的小老鼠!」小老鼠的頭昂得更高了,它美滋滋地想:「媽媽說的對,我現在比小羊還高呢。」
繼續往前走,一隻小馬從它身邊跑過,邊跑邊說:「多神氣的小老鼠!」小老鼠的頭昂得快到天上去了,它大聲說:「我可是和你一樣高的小老鼠呢!」
哎呀!撞到誰的身上了?是貓!貓說:「頭昂那麼高幹什麼!你不就是只小老鼠嗎!」小老鼠這回沒有見到貓就跑:「我可是和小馬一樣高的小老鼠。」
貓說:「哈哈哈,你和小馬一樣高?快回去照照鏡子看看,你到底有多高。再說啦,你就算和馬一樣高,也依舊是只小老鼠,我要吃了你!」
小老鼠拚命地跑起來,貓在後面緊追不放,小老鼠鑽進小馬的家,貓追進去;小老鼠鑽進小羊的家,貓追進去;小老鼠追進小兔的家,貓追進去;
小老鼠沖進自己的家,貓在老鼠洞外面轉來轉去,說:「下次,再讓我遇見你,絕對不會放過你!」貓離開了。
小老鼠說:「好險!幸虧我沒有小馬高、沒有小羊高、沒有小兔高,我只有我自己這么高!」
從此,小老鼠再也不羨慕比它高的動物了。
⑩ 養成好習慣的故事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內直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容己,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閑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閑過呢?他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標准,就是每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直堅持這么做。
有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後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天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該作完畫再睡覺,於是他拿起筆作畫,由於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說:「昨天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天可要補上昨天的『閑過』呀!說完他又認真地作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