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什麼到什麼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⑴ 什麼由什麼在的成語有哪些
自由自在
zìyóuzìzài
[釋義]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語出] 唐·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反義] 身不由己
[用法] 跟「無拘無束」有時可通用。一般作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見「逍遙自在」(1056頁)、「無拘無束」(1011頁)。
[例句] 一群白鴿在空中~地飛翔。
⑵ 什麼是成語 成語有哪些特點
1、定義: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
2、成語的特點。成語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源遠流長。
⑴源遠。指成語沿用的歷史性,例如:成語「有恃無恐」最早見於《左轉·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沿用歷史了。「打草驚蛇」出自唐朝段成式所寫的一個故事中「汝雖打草,吾已驚蛇」一句,至今至少千年以上。「捕風捉影」最早出現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書學一》,「兩面三刀」最早出於《元曲灰闌記》,「南腔北調」最早出現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這些成語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歷史了。
⑵流長。指成語使用上的社會性。成語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在書面或口頭上廣泛使用的。像一些來自古詩詞中的成語,它們是從不同時代的詩詞中截取的原文,因為它們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動,是全詩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眾喜愛,廣為使用和傳誦,得以流傳。例如「春風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來風滿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
第二個特點是定型不變。成語是一種定型的固定片語,絕大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當然,三個字,五個字,甚至更多字數構成的也有。如「一溜煙」「更上一層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己所勿欲,勿施於人」等,但這畢竟是少數。為什麼成語以四字居多呢?這和漢語的特點有關,漢民族講話,在音節上大都是成雙成對的。漢語講究四聲,讀起來能產生聲音上的美感,四個字的結構能適應這種聲調的各種變化。《詩經》這部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中305篇基本上都是四字一句,這種四字句,結構短小精悍,活潑明快,讀起來抑揚頓挫,在後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影響著詩人,作家,而詩人、作家的作品,又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語言。成語基本上源於古書和人民群眾的口語,因此成語以四字為多。
而且成語既要能表達深刻復雜的思想,又要極其概括精煉,過長過短都不行,四個字最為合適。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
⑶ 什麼到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船到江心補漏遲】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獨到之處】指與眾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見解。含褒意。
功到自然成】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馬到成功】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門到戶說】到各家各戶宣傳解說。
恰到好處】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搔到癢處】比喻說話說到點子上。
手到病除】剛動手治療,病就除去了。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決問題迅速。
手到拈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手到擒來】擒:捉。原指作戰一下子就能把敵人捉拿過來,後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⑷ 成語的構成形式有哪些特點
漢語詞彙極其豐富,四字結構的詞語數不勝數。而成語以四字結構為主,因此,有些同學經常將諸如 「簡明生動」、「潔白晶瑩」等四字結構的詞語也說成是成語。其實,這些並不是成語。要弄清什麼是成語,就要先搞清楚成語的特點。
??
??讓我們先看《世說新語)》里的一個故事:晉朝的桓玄、殷仲堪等人做過一個文字游戲:各人談一件最危險的事情,想像的也可以。桓玄說:「矛頭淅(xī)米劍為炊。」意思是用長矛的尖頭淘米,再用劍身去燒火做飯。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意思是一百歲的老頭子攀登一根枯樹枝。這個夠危險的了。另一個人不慌不忙地說:「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一個雙目失明的人,騎著一匹瞎馬,半夜三更,走在深水池的旁邊。殷仲堪聽了之後,不禁失聲叫到:「太危險了!」後來人們就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中提取出「盲人瞎馬」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危險,也形容盲目行動。
??
??三件事都形容危險,卻只有「盲人瞎馬」成為大家所熟知的成語,而「矛頭淅米劍為炊」、「百歲老翁攀枯枝」都沒有取得成語的身分。為什麼呢?原因是「盲人瞎馬」不僅形象、生動,而且還有固定的形式和穩定的意義,並一直為人們喜聞樂用,而其餘兩個卻沒有這種特點和基礎,因而不是成語。
??
??一般地說,漢語成語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一是源遠流長。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成語一經形成和出現以後,就長期為人們所使用。如「有恃無恐」、「盲人瞎馬」、「打草驚蛇」、「捕風捉影」、「兩面三刀」、「南腔北調」等都是大家熟悉並經常使用的成語,它們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
??
??「有恃無恐」的故事最早見於《左傳&S226;僖公二十六年》。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乘機討伐魯國。魯僖公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展喜日夜兼程,在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齊孝公傲慢地說:「(魯)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意思是你們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不慌不忙地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會廢棄祖先盟約,進攻魯國呢?」齊孝公聽了,感到很羞愧,就班師回國了。這是「有恃無恐」這個成語的來歷,這個詞後世一直在使用:「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為。」(《蘇東坡集&S226;祭歐陽文忠公文》)「兩京大賈,往往喜與邢(德)俱,途中恃以無恐。」(《聊齋志異&S226;老饕》)可見「有恃無恐」至少有二千多年的沿用歷史了。
??
?? 「打革驚蛇」出於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當塗縣令王魯有貪污行為。後來有人在他面前控告他的主簿接受賄賂。狀子上列舉的罪行和他自己的違法行為很相似。他一邊看狀子,一邊直打寒顫。看完狀予後,不由自主地在狀子上寫道:「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意思是說,你雖然打的是地上的草,但我象伏在草里的蛇一樣,已經受到驚嚇了。後人就從這兩句活歸納出「打草驚蛇」這一成語,用來比喻行動不慎密,致使對方有了防備。「打草驚蛇」也一直被人們沿用著,如《水滸》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醒世恆言》二十回:「如今若去,便是打草驚蛇,必被躲過,可不勞而無功……」其他如「捕風捉影」、「南腔北凋」等成語都有短則一二百年長則八九百年乃至一二千年的歷史。
??
?? 當然,並不是說歷史久遠的就一定是成語。一個成語出現後,就要為人們所接受,其詞型要固定,其詞義也相對穩定,並在書面或口頭廣泛使用,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樣才能成為內涵豐富,生命力頑強的成語。比如「春風得意」、「司空見慣」、「平分秋色」、「似曾相識」、「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更上一層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等都是如此。
⑸ 成語有什麼特點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里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⑹ 成語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成語有歷抄史故事襯托與哲襲學意義,即表裡二重意思,缺一不可。
而普通詞語則未必兩者兼備,如「東北季風」、「全面來襲」之類有其相似之處,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又如「見怪不怪」是成語,但「見慣不怪」只是詞語。成語若拆開解釋便會失去原本的意義,而詞語拆開分別解釋與組合解釋,意思一樣。成語中的文法及詞語結構常與現今的白話文有所差異,文字的使用較為凝煉。
另外,成語的片語里的單詞如任意抽換成其他的單詞使用,可能被視為誤用,而刻意抽換成其他單詞以表示不同的意義,則會被視為特殊的修辭手法,然而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往往不是那麼清楚。
⑺ 到有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大全
面面俱到
miàn miàn jù dào
【解釋】各方面都能照顧到,沒有遺漏疏忽。也指雖然專照顧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出處】屬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七回:「這位單道台辦事一向是面面俱到,不肯落一點褒貶的。」
【結構】聯合式。
【用法】有時含貶義;有時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辨形】俱;不能寫作「具」。
【近義詞】包羅萬象、面面皆到
【反義詞】顧此失彼
【辨析】~和「四平八穩」;都有「做事全面」的意思。但~偏重在「周到」;「四平八穩」側重於做事穩妥。
【例句】做事情應~;仔細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