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成語30個
1、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2、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3、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4、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5、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6、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7、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8、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9、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10、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11、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12、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13、指鹿為馬: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14、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15、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16、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17、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18、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19、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20、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㈡ 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語
寓言故事成語
坐井觀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長
葉公好龍
自相矛盾
掩耳盜鈴
南轅北轍
畫蛇添足
濫竽充數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買櫝還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
杞人憂天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畫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興嘆
杞人憂天
愚公移山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守候在樹旁,等著撿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存著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㈢ 列舉50個與寓言故事有關的成語
【共有以下幾個】:
1、拔苗助長[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釋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出處】:郭沫若《雄雞集·關於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例句】:拔苗助長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會把事情搞壞。
2、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
【釋義】: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例句】:我們應該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3、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
【釋義】:舟:船。求:尋找。比喻拘泥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例句】:時勢已變,刻舟求劍只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4、濫竽充數[ làn yú chōng shù ]
【釋義】: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例句】:我們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只有擁有真才實學,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5、南轅北轍[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釋義】: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例句】:他倆的個性南轅北轍,根本談不攏。
㈣ 誰知道有關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3-5個),成語(30-50個),名言(10-20個)
.「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
《鄭人買履》—《韓非子》(《濫竽充數》—《韓非子》
《買櫝還珠》—《韓非子》)《守株待兔》—《韓非子》
《杞人憂天》—《列子》)《歧路亡羊》—《列子》
《兩小兒辯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
《匠石運斤》—《莊子》)庖丁解牛》—《莊子》
《陷井之蛙》—《莊子》)《東施效顰》
成語
哀而不傷《論語》 安不忘危《周易》 安常處順《莊子》
揠毛助長《孟子》 濫竽充數《韓非子》 守株待兔《韓非子》
杞人憂天《列子》 買櫝還珠《韓非子》 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東施效顰《莊子》 安如磐石《荀子》
拔毛連茹《周易》 白駒過隙《莊子》 百戰百勝《孫子》
半途而廢《禮記》 飽食終日《論語》 抱關擊柝《孟子》
杯水車薪《孟子》 比肩繼踵《晏子春秋》 避實就虛《孫子》
鞭辟入裡《論語》 變化無常《莊子》 冰炭不相容《韓非子》
兵不厭詐《孫子》 兵貴神速《孫子》 並日而食《禮記》
並行不悖《禮記》 博聞強志《荀子》 跛鱉千里《荀子》
不豐不殺《禮記》 不共戴天《禮記》 不苟言笑《禮記》
不教而誅《論語》 不近人情《莊子》 不可終日《禮記》
不愧不怍《孟子》 不肖子孫《莊子》 不亦樂乎《論語》
不恥下問《論語》 溫故知新《論語》 學而不厭《論語》
誨人不倦《論語》 擇善而從《論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
採薪之憂《孟子》 察言觀色《論語》 沉魚落雁《莊子》
寵辱不驚《老子》 出生入死《老子》 出爾反爾《孟子》
川流不息《論語》 創巨痛深《荀子》 春露秋霜《禮記》
刺刺不休《管子》 從容不迫《莊子》 從心所欲《論語》
大惑不解《莊子》 呆若木雞《莊子》 道聽途說《論語 ,
名言
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孟子)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蘭;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4、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1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孔子
20、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為易;不學,則易者亦為難;
2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孔子
2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2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董仲舒
29、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㈤ 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鷸蚌相爭的故事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游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自相矛盾的故事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韓非子曾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見人推銷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沒有穿不透的東西;一會又向人推銷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沒有什麼東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問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畫蛇添足的故事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二》。
楚國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壺酒,覺得幾個人一起喝嫌少,一個人獨喝又嫌多,於是讓幾個人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就喝酒。有個人蛇先畫好了,拿起酒壺准備喝,看看其他人還沒畫好,又左手拿壺,右手給蛇畫腳,還沒等他畫好腳,另一人的蛇畫好了,奪過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麼能添上腳呢?」說完把酒喝了。那個畫蛇腳的人,終於沒有喝上酒。
量體裁衣的故事
【成語故事】南朝齊國官員張融深受齊太祖蕭道成的器重和寵愛,說他是「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給張融送一件舊衣服,說是自己以前穿的,現叫裁縫根據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會合身的。張融收到後非常感激齊太祖的知遇之恩。
亡羊補牢的故事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
【成語故事】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庖丁解牛的故事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一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里靈活地移動,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一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曲高和寡的故事
戰國時期,楚襄王問文學家宋玉為什麼那麼多人對宋玉有意見,怎麼沒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個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陽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見「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㈥ 20個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了後,嘴裡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盡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顧茅廬,現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讀音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傳項羽被劉邦帶領的軍隊困在垓下,沒有糧食的支撐,士兵也越來越少,夜裡包圍他的軍隊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項羽心裡喪失了鬥志,後來騎馬逃走,自刎江邊。
4、卧薪嘗膽,讀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
故事:越王勾踐在兵敗吳國之後,受盡屈辱,三年後回國,為了不貪圖享樂,在吃飯時嘗一口苦膽,日日睡在薪草上,勵精圖治,最後打敗吳國。
5、背水一戰,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
故事: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㈦ 10個寓言故事的成語
鷸蚌相爭、井底之蛙、畫蛇添足、指鹿為馬、掩耳盜鈴、班門弄斧、刻舟求劍、守株待兔、揠苗助長、南轅北轍。
1、 鷸蚌相爭
【解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自】: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譯文】:波翻血海全球憐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大的秦國?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2、井底之蛙
【解釋】: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自】:莊子·戰國《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譯文】: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談論大海的事,因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見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後來人們用井底之蛙的故事來比喻眼界狹小,目光短淺的人。
3、畫蛇添足
【解釋】: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出自】:《戰國策·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譯文】: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他足夠?
楚國有個搞祭祀活動的人,祭祀完了以後,拿出一壺酒賞給門人們喝。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餘。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然後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4、指鹿為馬
【解釋】: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司馬遷·漢《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譯文】:趙高想作亂,怕群臣不聽,於是先進行試驗,拿只鹿獻給秦二世,說:馬啊。二世笑著說:你錯了吧?對鹿為馬。問身邊的人,旁邊的人沉默,有人說是馬為了迎合趙高。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
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5、掩耳盜鈴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自】:《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譯文】:百姓想得到鍾的,想要背著它逃跑,那鍾大不到背不動。以椎詆毀他,鍾是一樣的聲音。怕別人聽見他而剝奪自己的,突然捂著自己的耳朵。
范氏滅亡了,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鍾。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鍾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鍾砸碎,剛一砸,鍾鍠鍠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鍾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他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6、班門弄斧
【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譯文】:拿著斧子到班、郢之門,這個厚臉皮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
7、刻舟求劍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裡,就契那船說:這寶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的。船已經走了,而劍不走,這樣尋找寶劍,這不是糊塗嗎?
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原本並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願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8、守株待兔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出自】:韓非子·戰國《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譯文】: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9、揠苗助長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自】:孟子·戰國《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譯文】: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於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茫茫然回家,對他家裡人說:『今天病了,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於死了。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10、南轅北轍
【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劉向·漢《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走。
魏王想攻打趙國,季梁勸他說:我在大路上遇到一個趕著車向北走的人,告訴我說:我要去楚國。我問他:你要去楚國,為什麼要向北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
他又說:我的路費很充足。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說:給我駕車的人本領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錯了,趕路的條件越好,離楚國的距離就會越遠。
現在大王動不動就想稱霸諸侯,辦什麼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國家強大,軍隊精銳,而去攻打邯鄲,想擴展地盤抬高聲威,豈不知您這樣的行動越多,距離統一天下為王的目標就越遠,這正像要去楚國卻向北走的行為一樣啊!
㈧ 三十個寓言故事及道理
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農夫,種了稻苗後,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時,發覺那些稻苗長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煩,心想:"怎麼樣才能使稻苗長得高,長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終了想到一個"最佳方法",就是將稻苗撥高幾分.
經過一番辛勞後,他滿意地扛鋤頭回家休息.然後回去對家裡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莊稼苗長高一大截!
他兒子趕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道理:不要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
葉公好龍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裡的牆壁上也畫著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么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裡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守株待兔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里幹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拚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根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里幹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 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後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裡的苗因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話.
道理:不要想著不不勞而獲.
坐井觀天
在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一天,青蛙在井邊碰見一隻從東海來的大鱉.
青蛙自豪地對海鱉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里多麼愜意呀!我要高興,就在井邊跳躍遊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時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裡,有時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邊的那些小蟲、螃蟹和蝌蚪,它們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獨自占據這口廢井,多麼自由自在!先生為什麼不經常到井中觀賞遊玩呢?」
海鱉聽了青蛙的一番高談闊論,就想進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腳還沒有完全伸進去,右腳就被井欄絆住了.它只好後退幾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訴青蛙:「你見過大海嗎?海的廣大,豈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時候,十年裡就有九年鬧水災,海水並不因此增多;八年裡就有七年鬧旱災,海水卻不因此而減少.大海不受旱澇影響,住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樂
道理:形容一個人沒有見識.只困於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
掩耳盜鈴
春秋末期,晉國有個叫范吉射的人,家門口掛了一口大鍾.在我國古代,鍾和鈴都是樂器.
一天,有個人到范吉射家裡,見到門口的鍾,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鍾太笨重了,他根本無法把它背走.後來,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鍾敲碎了,分批拿回去.
於是,他找了一個鐵錘,用力去敲鍾.「當——」第一下敲上去,鍾就發出洪亮悠長的響聲;再敲下去,鍾發出同樣的響聲.他想:「鍾聲一響,人家就知道我在這里敲鍾.這樣,鍾就要被別人奪走,我也要被人抓住.」於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樣鍾聲再響也聽不見了,他想既然我離得這么近也聽不見,其他人當然更聽不見,就可以安全地將鍾偷走了.
其實他非常愚蠢可笑:雖然他捂住了耳朵聽不見鍾聲,但別人的耳朵沒有被捂住,當然還會聽見鍾聲.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概括成「掩耳盜鈴」這一成語,來比喻那些自以為是、自欺欺人的人.比如:「他以為把成績單塗改了,媽媽就不會發現他不及格了,真是掩耳盜鈴!」
㈨ 有關寓言故事的成語30個
掩耳盜鈴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長
打草驚蛇
囫圇吞棗
狐假虎威
螳螂捕蟬
對牛彈琴
鄭人買履
緣木求魚
刻舟求劍
雪中送炭
望梅止渴
亡羊補牢
黔驢技窮
井底之蛙
邯鄲學步
班門弄斧
東施笑顰
毛遂自薦
完壁歸趙
懸梁刺股
七擒七縱
一諾千金
拔苗助長
葉公好龍
刻舟求劍
掩耳盜鈴
畫蛇添足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鄭人買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