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成語故事樹大招風
足智多謀、三顧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七擒孟獲、赤壁鏖戰、草船借箭、羽扇綸巾、出師未捷身先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焚香彈琴、雲淡風輕、談笑風生
⑵ 關於風雨的成語是什麼
滿城風雨、八面風雨,八方風雨、不蔽風雨、對床風雨、飽經風雨、櫛沐風雨、櫛釃風雨
⑶ 怎樣推薦《成語故事》這本書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千萬人的口口叮傳,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著我國的文化之熙。後來被編譯成《成語故事》系列圖書。
⑷ 兒童成語故事三隻蝴蝶找花朵
招蜂引蝶zhāofēngyǐndié
[釋義] 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別人的注意。
[近義] 賣弄風騷 招風惹草
[用法] 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沒準是很愛賣弄俊俏;暗送秋波的人呢;嘿;~之流;對不起;本人向來深惡痛絕。(葉文玲《獨特的歌》)
⑸ 成語故事幼兒投鼠忌器
幼兒園小班成語接龍 亡羊補牢 牢不可破 破鏡重圓 原原本本 本本分分 奮發圖強 強人所難 難能可貴 貴人多忘 忘乎所以 以禮相待 待時而動 動如脫兔 兔角龜毛 毛手毛腳 矯揉造作 坐井觀天 天馬行空 空口無憑 平淡無奇 奇花異草 草木皆兵 兵臨城下 下不為例 立竿見影 影影綽綽 綽綽有餘 鬱郁裊裊 鳥語花香 相親相愛 愛屋及烏 烏合之眾 眾志成城 成千上萬 騰雲駕霧 霧里看花 花枝招展 斬釘截鉄 一馬當先--先見之明--明知故問--問心無愧--愧不敢當 當機立斷--斷章取義--義無反顧--顧慮重重--重見天日 日新月異--異想天開--開門見山--山窮水盡--盡心竭力 力爭上游--遊山玩水--水深火熱--熱火朝天--天災人禍 禍不單行--行若無事--事出有因--因小失大--大快人心 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麗動人--人山人海--海闊天空 空前絕後---後來居上--上躥下跳--跳樑小丑--丑態百出 專心致志 志士仁人 人定勝天 天下第一 一步登天 天末涼風 風趣橫生 生財有道 道盡途窮 窮山惡水 水漲船高 高傲自大 大得人心 心口如一 一飛沖天 天保九如 如日中天 天無二日 日月麗天 天荒地老 老羆當道 道路以目 目中無人 人命關天 天下為家 家貧親老 老大無成 成敗論人 人眾勝天 天下一家 家道中落 落花無言 言行不一 一手托天 天女散花 花天酒地 地久天長 長治久安 安常守分 分文不名 名落孫山 山高水長 長繩系日 日久天長 長夜難明 明月清風 風虎雲龍 龍血玄黃 黃道吉日 日暮途窮 胸有成竹 竹報平安 安富尊榮 榮華富貴 貴而賤目 目無餘子 子虛烏有 有目共睹 睹物思人 人中騏驥 驥子龍文 文質彬彬 彬彬有禮 禮賢下士 士飽馬騰 騰雲駕霧 霧里看花 花言巧語 語重心長 長此以往 往返徒勞 勞而無功 功成不居 居官守法 法外施仁 仁漿義粟 粟紅貫朽 朽木死灰 灰飛煙滅 滅絕人性 性命交關 關門大吉 吉祥止止 止於至善 善賈而沽 沽名釣譽 譽不絕口 口蜜腹劍 劍戟森森 森羅萬象 象箸玉杯 杯弓蛇影 影影綽綽 綽約多姿 姿意妄為 為人作嫁 嫁禍於人 人情冷暖 暖衣飽食 食不果腹 腹背之毛 毛手毛腳 腳踏實地 地老天荒 荒誕不經 經緯萬端 端倪可察 察言觀色 色若死灰 灰頭土面 面有菜色 色授魂與 與民更始 始亂終棄 棄瑕錄用 用舍行藏 藏垢納污 污泥濁水 水乳交融 融會貫通 通宵達旦 旦種暮成 成人之美 美人遲暮 暮雲春樹 樹大招風 風中之燭 燭照數計 計日程功 功德無量 量才錄用 用行舍藏 藏頭露尾 尾大不掉 掉以輕心 心急如焚 焚琴煮鶴 鶴發童顏 顏面掃地 地上天官 官逼民反 反裘負芻 芻蕘之見 見微知著 著作等身 身強力壯 壯志凌雲 雲消雨散 散兵游勇 勇猛精進 進退失據 據理力爭 爭長論短 短小精悍 悍然不顧 顧影自憐 憐香惜玉 玉液瓊漿 漿酒霍肉 肉薄骨並 並行不悖 悖入悖出 出奇制勝 勝任愉快 快馬加鞭 鞭辟入裡 里出外進 進寸退尺 尺寸可取 取巧圖便 便宜行事 事與願違 違心之論 論功行賞 賞心悅目 目光如豆 豆蔻年華 華而不實 實事求是 是古非今 今愁古恨 恨之入骨 骨騰肉飛 飛沿走壁 壁壘森嚴 嚴陣以待 待理不理 理屈詞窮 窮原竟委 委曲求全 全力以赴 赴湯蹈火 火燒火燎 燎原烈火 火燒眉毛 毛羽零落 落井下石 石破天驚 驚惶失措 措置裕如 如運諸掌 掌上明珠 珠沉玉碎 碎瓊亂玉 玉碎珠沉 沉滓泛起 起早貪黑 黑更半夜 夜雨對床 床頭金盡 盡態極妍 妍姿艷質 質疑問難 難以為繼 繼往開來 來龍去脈 脈脈含情 情見勢屈 屈打成招 招搖過市 市井之徒 徒勞往返 返老還童 童牛角馬 馬首是瞻 瞻前顧後 後顧之憂 憂國奉公 公子王孫 孫康映雪 雪上加霜 霜露之病 病病歪歪 歪打正著 著手成春 春蚓秋蛇 蛇口蜂針 針鋒相對 對薄公堂 堂堂正正 正中下懷 懷璧其罪 罪大惡極 極天際地 地丑德齊 齊心協力 力不勝任 任重道遠 遠見卓識 識文斷字 字斟句酌 酌盈劑虛 虛舟飄瓦 瓦釜雷鳴 鳴鑼開道 道不拾遺 遺大投艱 艱苦樸素 素絲羔羊 羊腸小道 道聽途說 說長道短 短兵相接 接踵而至 至死不變 變本加厲 厲行節約 約定俗成 成仁取義 義形於色 色色俱全 全軍覆滅 滅此朝食 食日萬錢 錢可通神 神施鬼設 設身處地 地平天成 成年累月 月白風清 清凈無為 為期不遠 遠交近攻 攻其無備 備多力分 分寸之末 末學膚受 受寵若驚 驚濤駭浪 浪子回頭 頭疼腦熱 熱火朝天 天高地厚 厚貌深情 情同骨肉 肉眼惠眉 眉來眼去 去偽存真 真臟實犯 犯上作亂 亂頭粗服 服低做小 小試鋒芒 芒刺在背 背井離鄉 鄉壁虛造 造化小兒 兒女情長 長歌當哭 哭天抹淚 淚干腸斷 斷鶴續鳧 鳧趨雀躍 躍然紙上 上樹拔梯 梯山航海 海枯石爛 爛若披錦 錦綉前程 程門立雪 雪虐風饕 饕餮之徒 徒勞無功 功敗垂成 成千上萬 萬象森羅 羅雀掘鼠 鼠竊狗盜 盜憎主人 人莫予毒 毒手尊前 前因後果 果於自信 信賞必罰 罰不當罪 罪惡昭彰 彰善癉惡 惡貫滿盈 盈科後進 進退兩難 難分難解 解甲歸田 田月桑時 時和年豐 豐取刻與 與世偃仰 仰人鼻息 息息相通 通權達變 變化無窮 窮途末路 路不拾遺 遺臭萬年 年深日久 久懸不決 決一死戰 戰天斗地 地利人和 和而不唱 唱籌量沙 沙裡淘金 金屋藏嬌 嬌生慣養 養精畜銳 銳不可當 當頭棒喝 喝西北風 風雨同舟 舟中敵國 國色天香 香火因緣 緣木求魚 魚龍混雜 雜七雜八 八拜之交 交頭接耳 耳鬢斯磨 磨磚成鏡 鏡花水月 月旦春秋 秋高氣爽 爽然若失 失驚打怪 怪誕不經 經久不息 息事寧人 人言嘖嘖 嘖有煩言 言必有中 中庸之道 道路以目 目瞪口呆 呆頭呆腦 腦滿腸肥 肥馬輕裘 裘弊金盡 盡力而為 為富不仁 仁至義盡 盡心竭力 力透紙背 背道而馳 馳名中外 外合里差 差強人意 意在言外 外圓內方 方底圓蓋 蓋世無雙 雙管齊下 下車伊始 始終如一 一蹶不振 振臂一呼 呼風喚雨 雨沐風餐 餐風露宿 宿弊一清 清心寡慾 欲取姑予 予取予求 求神問卜 卜晝卜夜 夜不閉戶 戶樞不蠹 蠹眾木折 折槁振落 落落大方 方寸已亂 亂瓊碎玉 玉潔冰清 清風明月 月盈則食 食言而肥 肥遁鳴高 高朋滿座 座無虛席 席捲天下 下不為例 例直禁簡 簡明扼要 要價還價 價值連城 城狐社鼠 鼠腹雞腸 腸肥腦滿 滿腔熱枕 枕石漱流 流離轉徙 徙宅忘妻 妻兒老小 小本經營 營私舞弊 弊絕風清 清塵濁水 水磨工夫 夫唱婦隨 隨才器使 使貪使愚 愚昧無知 知書達禮 禮尚往來 來者不拒 拒諫飾非 非異人任 任人唯親 親密無間 間不容發 發指眥裂 裂土分茅 茅塞頓開 開路先鋒 鋒芒所向 向隅而泣 泣下如雨 雨絲風片 片言折獄 獄貨非寶 寶山空回 迴光返照 照本宣科 科班出身 身價百倍 倍日並行 行動坐卧 卧薪嘗膽 膽破心寒 寒木春華 華不再揚 揚長而去 去粗取精 精誠團結 結黨營私 私心雜念 念茲在茲 茲事體大 大勢所趨 趨炎附勢 勢不兩立 立此存照 照貓畫虎 虎背熊腰 腰纏萬貫 貫朽粟陳 陳詞濫調 調嘴學舌 舌劍唇槍 槍林彈雨 雨過天青 青出於藍 藍田生玉 玉卮無當 當場出彩 彩鳳隨鴉 鴉雀無聞 聞風而起 起死回生 生拉硬扯 扯篷拉纖 纖芥之疾 疾風迅雷 雷打不動 動輒得咎 咎由自取 取轄投井 井井有條 條三窩四 四衢八街 街頭巷尾 尾生之信 信口開河 河山帶礪 礪山帶河 河清難俟 俟河之清 清湯寡水 水滴石穿 穿雲裂石 石沉大海 海立雲垂 垂涎欲滴 滴水成冰 冰清玉潔 潔身自好 好肉剜瘡 瘡痍滿目 目不識丁 丁公鑿井 井中視星 星旗電戟 戟指怒目 目指氣使 使羊將狼 狼心狗肺 肺石風清 清夜捫心 心織筆耕 耕當問奴 奴顏婢膝 膝癢搔背 背信棄義 義無反顧 顧全大局 局促不安 安步當車 車載斗量 量才而為 為淵驅魚 魚游釜中 中饋猶虛 虛有其表 表裡如一 一呼百諾 諾諾連聲 聲罪致討 討價還價 價增一顧 顧盼自雄 雄心壯志 志美行厲 厲兵秣馬 馬工枚速 速戰速決 決一雌雄 雄才大略 略見一斑 斑駁陸離 離弦走板 板上釘釘 釘嘴鐵舌 舌橋不下 下馬看花 花樣翻新 新陳代謝 謝天謝地 地久天長 長枕大被 被山帶河 河落海乾 乾柴烈火 火上澆油 油腔滑調 調兵遣將 將伯之助 助人為樂 樂而不淫 淫詞艷曲 曲終奏雅 雅俗共賞 賞罰分明 明刑不戮 戮力同心 心心相印 印累綬若 若有所失 失張失智 智圓行方 方枘圓鑿 鑿鑿有據 據為己有 有眼無珠 珠光寶氣 氣味相投 投鼠忌器 器宇軒昂 昂首闊步 步履維艱 艱苦卓絕 絕少分甘 甘雨隨車 車水馬龍
⑹ 擴寫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7.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裡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8.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2-25 13:29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南柯一夢
成語釋疑: 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成語故事: 淳於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在夢里,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後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並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里,淳於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後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於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這一切的不幸,讓淳於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裡,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於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一離開槐安國,淳於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於棼發現庭院里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
淳於棼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於是,他最後就歸隱道門了。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完)
班門弄斧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後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內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為只能是附庸風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後來,終於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贊揚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後,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草木皆兵」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把草木都當成敵兵。形容極度疑懼,驚恐不安。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領90萬兵馬,南下攻伐東晉。東晉王朝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
秦軍前鋒苻融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後,苻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一定可大獲全勝。於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後,報告了秦軍的布防情況,並建議晉軍在前秦後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聽從他的建議,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濛的一片。仔細看去,那裡桅桿林立,戰船密布,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為齊整。他不禁暗暗稱贊晉兵布防有序,訓練有素。
接著,苻堅又向北望去。那裡橫著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地勢非常險要。晉兵的大本營便駐扎在八公山下。隨著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說:「晉兵是一支勁敵,怎麼能說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後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後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
這一戰,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指鹿為馬
English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掩耳盜鈴
English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⑺ 幼兒園四字成語
天真無邪,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活靈活現,兩小無猜,少不更事,天真爛漫,率真可愛,少年老成,調皮搗蛋,淘氣頑皮,純潔無暇,活蹦亂跳,歡呼雀躍
⑻ 招樹大鑄成蚍蜉附吹風撼擂錯大雅庸,這些字怎麼能組成五個成語
招樹大鑄成蚍蜉附吹風撼擂錯大雅庸,這些字組成五個成語分別是:
樹大招風,蚍蜉撼樹,鑄成大錯,大吹大擂,附庸風雅。
(8)幼兒成語故事樹大招風擴展閱讀:
成語解釋
一、樹大招風
【拼音】shù dà zhāo fēng
【解釋】樹大了容易招風打擊。比喻目標大了引人注意;容易招惹是非。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樹大招風緊縮式;作謂語、分句;形容地位高易受到攻擊。
【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辨形】招,不能寫作「昭」。
【成語辨析】樹大招風和「名高引謗」都可形容「因名聲大而招致禍患」;但樹大招風不僅僅指「名高」;也指地位高;財富多而受到攻擊;語義范圍大;語氣重;具有形象性;「名高引謗」指名聲高招致誹謗;語義范圍小;語氣輕;不具形象性。
【近義詞】眾矢之的
【反義詞】不見經傳、無名小卒
【例子】再者樹大招風,土地、山巒多了容易顯眼,惹人反對。(馮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二、蚍蜉撼樹
【拼音】pí fú hàn shù
【解釋】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出處】唐 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用法】蚍蜉撼樹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正音】撼,不能讀作「ɡǎn」;蚍,不能讀作「bǐ」。
【成語辨形】蜉,不能寫作「浮」。
【近義詞】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反義詞】量力而行
【例子】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
三、鑄成大錯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解釋】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
【出處】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用法】鑄成大錯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辨形】鑄,不能寫作「著」;錯,不能寫作「措」。
【近義詞】陰差陽錯
【反義詞】痛改前非
【例子】倘若我晚回一步,豈不鑄成大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
四、大吹大擂
【拼音】dà chuī dà léi
【解釋】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勁地吹喇叭和敲鑼打鼓;表示慶賀。現比喻大肆宣揚;過分地誇張或吹噓。
【出處】元 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賜你黃金千兩,香酒百瓶,就在麗春堂大吹大擂,做一個喜慶的筵席。」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用法】大吹大擂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吹噓自己。
【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正音】擂,不能讀作「lèi」。
【成語辨形】擂,不能寫作「雷」。
【成語辨析】大吹大擂和「自吹自擂」;都有吹噓之意。但「自吹自擂」是自我吹噓;大吹大擂可以是自我吹噓;也可以替別人吹噓。
【近義詞】自吹自擂、言過其實、誇誇其談、大言不慚
【反義詞】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言行一致
【例子】真正有知識的人絕不會大吹大擂。
五、附庸風雅
【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
【解釋】附庸:依傍;追隨;風雅:原始《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引申為吟詩綴文之類的事和文士學者的風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養的人;偏去結交文人學者;參與文化活動;藉以裝點門面;扮出有教養;有風度;斯文儒雅的樣子。
【出處】清 吳趼人《情變》:「那班鹽商明明是咸腌貨色,卻偏要附庸風雅,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附庸風雅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辨形】庸,不能寫作「擁」。
【例子】卻偏要附庸風雅,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因此種花之風,遍及揚州。(《晚清文學叢鈔 情變》第八回)。
⑼ 幼兒四字成語大全
一唱一和、一呼百應、一干二凈、一舉兩得、一落千丈,具體解釋如下:
一、一唱一和
【解釋】: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出自】:《詩經·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譯文】:對面歡快小夥子,我先唱啊你和調。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二、一呼百應
【解釋】:一個人呼喊,馬上有很多人響應。
【出自】: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會會員漫山遍野,梭鏢短棍一呼百應,土匪無處藏蹤。」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三、一干二凈
【解釋】:形容十分徹底,一點兒也不剩。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譯文】:「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形容十分徹底
四、一舉兩得
【解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自】:《晉書·束皙傳》:「賜其十年炎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寬。」
【譯文】:賜給他十年炎恢復,以安慰重升之情,一次兩個得到,外實內寬。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五、一落千丈
【解釋】:原指琴聲陡然降落。後用來形容聲譽、地位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二六回:「所以喜奎一嫁,轉瞬坤伶聲勢,一落千丈,伶界牛耳,又讓男伶奪去。」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⑽ 樹大招風的解釋,成語解釋,拼音,示例,語法,用法
樹大招風[ shù dà zhāo fēng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shù dà zhāo fēng ]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版易惹權人注意,引起麻煩。
出 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例 句
1. 這正是~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