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母親的成語故事
孟母三遷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故事: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成語:畫荻[dí]教子
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⑵ 關於母愛的成語故事100字
成語: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故事]: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成語:畫荻教子
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⑶ 體現母愛的成語故事的名字
【兒行千里母擔憂】子女出遠門在外,做母親的心裡總是牽掛不已。形容母愛真摯深厚。
【凱風寒泉】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咽苦吐甘】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後,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
母愛(詩)
文章來源:《聖潔的母愛》
母愛,不挑兒的長相
母愛,不分春夏秋冬
母愛,崇高偉大
母愛,無限忠誠
無論你平和、躁動
無論你失敗、成功
母愛你失敗、成功
母愛無處不在
她,伴隨你經歷人生
是她,放飛人間的龍鳳
是她,架起天際的長虹
不懂得母愛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諦
忘卻母愛
高官厚祿血冷軀空
一個母親陷入貧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寧?
用我們的雙手點染熔燦的顏彩
用顆顆愛心縮放全面的繁榮
關懷母親也是你我的升華凈化
替母親試乾眼淚共賞絢麗的恢弘!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哀哀父母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父母恩勤 孟母三遷 貴 升堂拜母
衣食父母 再生父母 曾母投杼 重生父母
⑷ 母親的成語故事
成語: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故事]: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⑸ 關於母愛的成語故事
成語: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故事]: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成語:畫荻教子
北宋時候,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鄭氏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岳母刺字
歌頌岳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傳頌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極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歷史上卻查無依據。宋人的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岳飛的曾孫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編》也沒有記錄。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代中葉,岳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創作的《精忠記》,也僅提及岳飛背脊有「赤心救國」字樣。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傳》記有岳飛見湯陰家鄉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嘯山林,為自勉和勉人,乃去錢請工匠在背上深刺「盡忠報國」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創,馮夢龍改定的《精忠旗傳奇》,內稱:「史言飛背有『精忠報國』四大字,系飛令張憲所刺」。如若這樣,「精忠報國」是岳飛成為大將後,命部將張憲刺的。
「岳母刺字」,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杭州錢彩評《精忠說岳》,該書第22回,回目「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訓子」。內容為,岳飛不受楊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後還有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岳飛,倘若一時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會毀於一旦。於是禱告上蒼神靈和祖宗,在岳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該書敘述岳母刺字時,先在飛脊背上,用毛筆書寫,再用綉花針刺就,然後塗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體而詳細。但有些學者認為,紋身刺字是一門特技,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絕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婦女,不可能具有這種技藝,顯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傳記中有岳飛背上刺字的記敘,加以想像發揮,藝術加工構造的。因此,岳飛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誰之手刺的?尚是個難解之謎。
⑹ 古代關於友善關愛的成語故事有什麼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齊國人,也都是當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倆年輕時就成為了好朋友,後來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我小時侯比較喜歡讀春秋戰國這段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也重點記述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現在許多的成語典故也出自那個時期。
一、管鮑分金
管仲二十來歲時就結識了鮑叔牙,起初二人合夥做點買賣,因為管仲家境貧寒就出資少些,鮑叔牙出資多些。生意做的還不錯,可是有人發現管仲用掙的錢先還了自已欠的一些債,哈哈!這錢還沒入帳就給花了,現在會計上的名詞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錢恐怕離貪污公款罪也不遠了。更可氣的是到年底分紅時,鮑叔牙分給他一半的紅利,他也就接受了。
這可把鮑叔牙手下的人氣壞了,有個人對鮑叔牙說,他出資少,平時他開銷又大,年底還照樣和您平分效益,顯然他是個十分貪財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話,我一定不會厚著臉皮接受這些錢的。鮑叔牙斥責他手下道:你們滿腦子里裝的都是錢,就沒發現管仲的家裡十分困難嗎?他比我更需要錢,我和他合夥做生意就是想要幫幫他,我情願這樣做,此事你們以後不要再提了。
二、一起充軍
後來這哥倆又一起充了軍,二人更是相依為命。有一次齊國和鄰國開戰,雙方軍隊展開了一場大撕殺,沖鋒的時侯管仲總是躲在最後,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時候,管仲卻跟飛一樣的奔跑。當兵的都恥笑他,說他貪生怕死,領兵的想殺一儆百拿管仲的頭嚇呼那些貪生怕死的士兵。
關鍵時刻又是鮑叔牙站了出來(此時鮑已當上了軍官,不過我想也就是個連長一類的基層幹部吧!)他替管仲辯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是最了解不過了,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他哭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鮑叔牙啊!
過了兩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掛,這才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果然是比誰都作戰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撥重用。
三、各為其主
後來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發現管仲是個人才,便要他當了自已的謀士,也就是參謀長一類的官吧。而鮑說牙呢,也偏偏被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為軍師。兩個好朋友各自輔助一個公子,乾的很賣力氣。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的齊襄公總是疑心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要篡奪他的王位。就讓手下的人找機會幹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這兩個公子聽到了風聲,公子糾帶著管仲就跑到了魯國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著學,他帶著鮑叔牙也跑到了莒國的姥姥家避難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齊襄公被手下的將士殺死,立他的一個弟弟公孫無知為齊國君王,你聽聽這名子——公孫無知,肯定是個笨蛋吧!就這么一個人當了君王沒幾個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齊國當時是一片混亂。
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後,都覺得自已繼成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要回國爭奪王位。
四、陣前對壘
管仲作為公子糾的軍師及時提醒他的主子: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很近,如果他先我們一步回到齊國,我們就沒戲了,我看還是我先帶一隊人馬去攔截公子小白,讓魯國派大將曹沫帶另一隊人馬護送您回國。公子糾笑答:好主意!
當管仲帶人馬趕到莒國和齊國的交界處,正碰上鮑叔牙帶領一隊莒國人馬護送公子小白飛弛而來。管仲上前攔住去路,他說:你不好好在姥姥家呆著,要幹啥去呀?公子小白說:我回國辦喪事去啊!管仲說:您的哥哥公子糾已經回到齊國操辦此事了,我看您還是返回莒國好好獃著吧!
鮑叔牙雖然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現在是各為其主啊!他瞪著眼睛喝斥管仲:我們公子回國有自已的事情,你管的著嗎?再說你扯的瞎話也瞞不了我鮑叔牙吧?如果公子糾真的回到了齊國,那你幹嘛帶人來攔截我的主公呢?管仲謊言被揭,臉色通紅,一時無言以對。
鮑叔牙不敢耽擱,命令部隊火速前進,管仲見狀急得要命,要是攔不住公子小白,自已還有啥臉面再見公子糾啊,於是他心一橫,搭弓取箭,朝著車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聲,栽倒在車上,管仲見大功告成,便帶著人馬飛逃而去。
沒想到管仲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帶鉤上,一點沒傷到人,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要是再補上一箭他就沒命了,於是他才大叫一聲裝死倒在車里。見管仲跑了,他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鮑叔牙見公子小白平安無事,大喜!立刻命部隊抄小路向齊都全力疾弛。
五、頑抗到底
管仲自以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地護送公子糾向齊國進發,結果到齊、魯邊界的時侯,一個齊國的使者攔住了他們的車馬,使者說:我奉齊國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來通知魯國,請你們不必送公子糾回國了。
管仲一聽,才知道自已沒把事情辦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鮑叔牙的當。於是一氣之下把齊國使者給殺了,公子糾更是什麼也不顧了,命令大將曹沫摔領僅有的500多
⑺ 古代孝敬父母的經典成語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經典成語故事有:湧泉躍鯉、乳姑不怠、哭竹生筍、棄官尋母、嘗糞憂心。
一、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四、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去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五、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⑻ 關於母親的成語故事
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回別人答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⑼ 體現母愛成語故事的名字
【兒行千里母擔憂】子女出遠門在外,做母親的心裡總是牽掛不已。形容母愛真摯深厚。
【凱風寒泉】凱風:和風,比喻母愛;寒泉:比喻勞苦、憂患。表示子女對母親的深切思念。
【咽苦吐甘】指母親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嬰兒。形容母愛之深。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後,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
母愛(詩)
文章來源:《聖潔的母愛》
母愛,不挑兒的長相
母愛,不分春夏秋冬
母愛,崇高偉大
母愛,無限忠誠
無論你平和、躁動
無論你失敗、成功
母愛你失敗、成功
母愛無處不在
她,伴隨你經歷人生
是她,放飛人間的龍鳳
是她,架起天際的長虹
不懂得母愛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諦
忘卻母愛
高官厚祿血冷軀空
一個母親陷入貧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寧?
用我們的雙手點染熔燦的顏彩
用顆顆愛心縮放全面的繁榮
關懷母親也是你我的升華凈化
替母親試乾眼淚共賞絢麗的恢弘!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哀哀父母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父母恩勤 孟母三遷 貴 升堂拜母
衣食父母 再生父母 曾母投杼 重生父母
希望有幫助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