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典故成語有哪些
1. 古代形容「友誼深」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情同手足、肝膽相照、親密無間、莫逆之交、情深似海
2. 關於友誼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高山流水
春秋戰國時,晉國上大夫(很高的一個官職)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貴的五弦琴。乘船中秋遊覽江山之時彈起,琴弦忽然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後發現是有人在岸上聽琴。於是招此聽琴人上船,見他是一個樵夫,便很輕視。沒想到這個樵夫其實胸裝才學無數,對他所彈的曲子、所彈的琴都了如指掌,於是說:「你對於音樂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彈一曲,心中想著事情,你能知道嗎?」俞伯牙將斷弦重整,想著高山,彈了一曲,樵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著流水彈了一曲,樵夫又贊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大驚,推琴而起,施以賓客之禮,問樵夫姓名,答姓鍾名徽字子期,兩人談得十分投機。俞伯牙總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盡孝道而不肯,於是兩人結為兄弟,伯牙贈子期黃金二鎰(48兩),約來年仲秋再見,灑淚而別。
光陰似箭,來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邊等鍾子期,卻等不著。他彈奏一曲,發現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來的原因,不是父喪,就是母亡。於是詢問著找到了子期家,見一老者,是子期的父親。老者哭著說,子期用所贈黃金,買書攻讀,日夜辛勤,卻心力耗費,染病於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慟,淚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卻被周圍不識音律的觀看的人所恥笑,它們只知道琴聲是用來取樂的。俞伯牙割斷琴弦,將琴摔向祭石,登時玉軫拋殘,今徽凌亂,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後棄官到江邊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齊國人,也都是當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倆年輕時就成為了好朋友,後來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我小時侯比較喜歡讀春秋戰國這段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也重點記述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現在許多的成語典故也出自那個時期。
3. 有關於友誼的成語典故
高山流水
春秋戰國時,晉國上大夫(很高的一個官職)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貴的五弦琴.乘船中秋遊覽江山之時彈起,琴弦忽然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後發現是有人在岸上聽琴.於是招此聽琴人上船,見他是一個樵夫,便很輕視.沒想到這個樵夫其實胸裝才學無數,對他所彈的曲子、所彈的琴都了如指掌,於是說:「你對於音樂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彈一曲,心中想著事情,你能知道嗎?」俞伯牙將斷弦重整,想著高山,彈了一曲,樵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著流水彈了一曲,樵夫又贊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大驚,推琴而起,施以賓客之禮,問樵夫姓名,答姓鍾名徽字子期,兩人談得十分投機.俞伯牙總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盡孝道而不肯,於是兩人結為兄弟,伯牙贈子期黃金二鎰(48兩),約來年仲秋再見,灑淚而別.
光陰似箭,來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邊等鍾子期,卻等不著.他彈奏一曲,發現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來的原因,不是父喪,就是母亡.於是詢問著找到了子期家,見一老者,是子期的父親.老者哭著說,子期用所贈黃金,買書攻讀,日夜辛勤,卻心力耗費,染病於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慟,淚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卻被周圍不識音律的觀看的人所恥笑,它們只知道琴聲是用來取樂的.俞伯牙割斷琴弦,將琴摔向祭石,登時玉軫拋殘,今徽凌亂,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後棄官到江邊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齊國人,也都是當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倆年輕時就成為了好朋友,後來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我小時侯比較喜歡讀春秋戰國這段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也重點記述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現在許多的成語典故也出自那個時期.
一、管鮑分金
管仲二十來歲時就結識了鮑叔牙,起初二人合夥做點買賣,因為管仲家境貧寒就出資少些,鮑叔牙出資多些.生意做的還不錯,可是有人發現管仲用掙的錢先還了自已欠的一些債,哈哈!這錢還沒入帳就給花了,現在會計上的名詞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錢恐怕離貪污公款罪也不遠了.更可氣的是到年底分紅時,鮑叔牙分給他一半的紅利,他也就接受了.
這可把鮑叔牙手下的人氣壞了,有個人對鮑叔牙說,他出資少,平時他開銷又大,年底還照樣和您平分效益,顯然他是個十分貪財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話,我一定不會厚著臉皮接受這些錢的.鮑叔牙斥責他手下道:你們滿腦子里裝的都是錢,就沒發現管仲的家裡十分困難嗎?他比我更需要錢,我和他合夥做生意就是想要幫幫他,我情願這樣做,此事你們以後不要再提了.
二、一起充軍
後來這哥倆又一起充了軍,二人更是相依為命.有一次齊國和鄰國開戰,雙方軍隊展開了一場大撕殺,沖鋒的時侯管仲總是躲在最後,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時候,管仲卻跟飛一樣的奔跑.當兵的都恥笑他,說他貪生怕死,領兵的想殺一儆百拿管仲的頭嚇呼那些貪生怕死的士兵.
關鍵時刻又是鮑叔牙站了出來(此時鮑已當上了軍官,不過我想也就是個連長一類的基層幹部吧!)他替管仲辯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是最了解不過了,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他哭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鮑叔牙啊!
過了兩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掛,這才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果然是比誰都作戰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撥重用.
三、各為其主
後來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發現管仲是個人才,便要他當了自已的謀士,也就是參謀長一類的官吧.而鮑說牙呢,也偏偏被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為軍師.兩個好朋友各自輔助一個公子,乾的很賣力氣.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的齊襄公總是疑心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要篡奪他的王位.就讓手下的人找機會幹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這兩個公子聽到了風聲,公子糾帶著管仲就跑到了魯國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著學,他帶著鮑叔牙也跑到了莒國的姥姥家避難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齊襄公被手下的將士殺死,立他的一個弟弟公孫無知為齊國君王,你聽聽這名子——公孫無知,肯定是個笨蛋吧!就這么一個人當了君王沒幾個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齊國當時是一片混亂.
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後,都覺得自已繼成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要回國爭奪王位.
4. 歷史上關於友情的成語典故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高山流水,應該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兩個人友誼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5. 關於友誼的成語及典故
關於「友誼」的成語及典故有:
1、高山流水
讀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管鮑之交
讀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
釋義: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處:《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鮑叔也。」
3、刎頸之交
讀音:【wěn
jǐng
zhī
jiāo
】
釋義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出處
《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4、忘年之交
讀音:【wàng
nián
zhī
jiāo
】
釋義: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出處:《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5、
范張雞黍
讀音:【fàn
zhāng
jī
shǔ】
釋義:范: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出處:《後漢書·範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6、八拜之交
讀音:【bā
bài
zhī
jiāo
】
釋義: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7、生死之交
讀音:【shēng
sǐ
zhī
jiāo 】
釋義:同生共死的交誼。
出處: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6. 關於「友誼」的典故有哪些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忘年之交–孔融、禰衡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7. 古代關於友誼的成語典故
刎頸之交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白話故事
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
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邯鄲。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麼,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原文出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翻譯
廉頗說:「我身為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僅憑著口舌立了點功,位次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微賤之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並公開揚言說:「我見了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聽說了這話,不肯和他見面。相如每逢上朝時,常常推託有病,不願跟廉頗爭位次的先後,後來相如出門,望見廉頗,他就調轉車繞道迴避。
於是,相如的門客們都勸相如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眷家人來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現您和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公然說一些無禮的話,您卻害怕而躲避他,恐懼得太過分了。平常的人對此尚且會感到羞恥,何況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用,請讓我們走吧!
」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諸位看廉將軍的威風比秦王怎麼樣?」門客們回答說:「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說:「憑著秦王那樣的威風,可是我藺相如公開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們。我雖然無能,難道會單怕廉將軍嗎?但我想到,強暴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施加武力,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假如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同存。我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頭而把個人的仇怨放在後頭啊。」
後來廉頗聽到這話,就光著膀子背上荊條,由門客引導著到;藺相如府上賠罪,說:「我這粗野鄙賤的人,不知道將軍您竟寬容我到了這種地步啊!」
兩人終於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8. 關於友誼的,成語典故,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
肝膽相照、
刎頸之交、
推心置腹、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親密無間、
情深似海、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白首同歸 歸:歸向、歸宿。一直到頭發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誼長久,始終不渝。後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時去世。
出處:晉·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叨在知己 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於作為您的知己朋友。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潭隨錄·崔秀才》:「謂叨在知己,亟當如命。」
道義之交 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八回:「道義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高情厚誼 誼: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誼。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3回:「久聞潞州單二哥高情厚誼,恨不能相見,今日這樁事,卻為人謀而不忠。」
恨相見晚 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出處:宋·文天祥《與山人黎端吉序》:「與痴兒說夢,終日悶悶,使人慾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頃刻能解人數百年中事,恨相見晚矣。」
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歡,無厭,恨相知晚也。」
交淺言深 交:交情,友誼。跟交情淺的人談心裡話。
出處:《戰國策·趙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說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
莫逆之交 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處:《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傾蓋如故 偶然結識的新朋友卻像友誼深厚的舊故交一樣。
出處: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深情厚誼 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出處:陳毅《向秀麗歌》:「向秀麗,你當得起這樣的深情厚誼。」
深情厚意 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出處:明·名教中人《好逑傳》:「鐵公子本不欲留,因見過公子深情厚意,懇懇款留,只得坐下。」
生死不渝 渝:改變。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萬古長青 萬古:千秋萬代。千秋萬代都象松柏一樣永遠蒼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
出處:元·無名氏《謝金梧》第四折:「也論功增封食邑,共皇家萬古長春。」
刎頸之交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出處:《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相視莫逆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出處:《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心照情交 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誼。同「心照神交」。
心照神交 心照:心裡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誼。
出處:晉·潘岳《夏侯常侍誄》:「心照神交,惟我與子。」
凶終隙末 凶:殺人;隙:嫌隙,仇恨;終、末:最後,結果。指彼此友誼不能始終保持,朋友變成了仇敵。
出處:《後漢書·王丹傳》:「張、陳凶其終,蕭、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出處:《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