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的成語和意思
⑴ 跟秧有關的成語
拔苗助長~
⑵ 秧的成語.
沒有帶秧的成語。
一、秧的釋義
1、植物的幼苗。
2、特指水稻的幼苗。
3、某些植物的莖專。
4、某些飼養的幼小屬動物。
5、栽培;畜養。
二、組詞
插秧、秧齡、秧子、育秧、秧田等。
(2)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一、插秧 [ chā yāng ]
把稻秧栽到稻田裡。
二、秧齡 [ yāng líng ]
水稻的幼苗在秧田中生長的時期。
三、秧子 [ yāng zi ]
1、農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
2、動物的幼體或雛。
四、育秧 [ yù yāng ]
培育秧苗。
五、秧田 [ yāng tián ]
培植水稻秧苗的田。
⑶ 【陽光和煦】成語是什麼意思
陽光和煦,並不是成語,而是一種詞語,用來形容一個地方很溫暖
⑷ 秧的成語有哪些
沒有帶有秧來的成語,帶源有秧的詞語有:秧田秧歌育秧秧苗塌秧撓秧
秧 yāng
釋義
1、植物的幼苗:樹~兒。白菜~兒。黃瓜~兒。
2、特指水稻的幼苗:~田。插~。
3、某些植物的莖:瓜~。豆~。白薯~。
4、某些飼養的幼小動物:魚~。
5、栽培;畜養:~幾棵樹。~了一池魚。
6、姓。
(4)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1、文言版《說文解字》:秧,禾若秧穰也。從禾,央聲。
2、白話版《說文解字》:秧,禾苗像肥嫩的秧。字形採用「禾」作邊旁,採用「央」作聲旁。
三、相關詞彙解釋
1、下秧[xià yāng]
插秧。
2、禾秧[hé yāng]
稻的秧苗。
3、豆秧[dòu yāng]
豆的幼苗。
4、黃秧[huáng yāng]
晚稻。
5、春秧[chūn yāng]
春季的稻禾等幼苗。
6、念秧[niàn yāng]
亦作「念殃」。方言。謂以甜言蜜語和貌似忠謹之行做成圈套,詐取行旅財物。
7、秧信[yāng xìn]
謂可插秧的信息。
8、秧馬[yāng mǎ]
古代農民拔秧時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翹,利於秧田中滑移。
9、扭秧歌[niǔ yāng ge]
跳秧歌舞。
⑸ 秧的四字詞
【不論秧子】
意思:方言。不管是誰。謂不因對方地位而有所顧忌。
引證:
1.老舍 《駱駝祥子》九:「說翻了的話,我會堵著你的宅門罵三天三夜!你上哪兒我也找得著!我還是不論秧子!」
2.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假若他們之中有敢再說閑話的,揍!自己什麼都沒了,給它個不論秧子吧!」
(5)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1.文言版《說文解字》:秧,禾若秧穰也。從禾,央聲。
2.白話版《說文解字》:秧,禾苗像肥嫩的秧。字形採用「禾」作邊旁,採用「央」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秧田[ yāng tián ]
白話譯文:培植水稻秧苗的田。
出處:《己未春日山居雜興十二解》詩:「今歲春遲雨亦然,生愁無水打秧田。」
朝代:宋
作者:楊萬里
翻譯:今年春季晚雨也是這樣,生愁沒有打秧田。
2.插秧[ chā yāng ]
白話譯文:把稻秧栽到稻田裡。
出處:《廣陵別鄭處士》詩:「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
朝代:唐
作者:高適
翻譯:溪水可以垂釣,長江田耐插秧。
3.秧齡[ yāng líng ]
水稻的幼苗在秧田中生長的時期。
4.秧歌[ yāng ge ]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起源於農業勞動。舞時一般持扇子、手帕或綵綢而舞,多用鑼鼓伴奏。
引證: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七:「婦女小孩都用秧歌調唱起他們新編的歌來。」
5.塌秧[ tā yāng ]
花草、蔬菜等因缺水而發蔫。
⑹ 帶秧的成語有哪些
沒有帶秧的成語。帶秧的詞語有:插秧 、秧齡 、秧版子、 秧苗、 秧田、 育秧 、秧權歌、 撓秧、 塌秧 、秧稻 、秧鼓 、新秧、 栽秧、 秧針
秧拼音:yāng,注音:一ㄤ,部首:禾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0畫
釋義:
1.植物的幼苗:樹~兒。白菜~兒。黃瓜~兒。
2.特指水稻的幼苗:~田。插~。
3.某些植物的莖:瓜~。豆~。白薯~。
4.某些飼養的幼小動物:魚~。
5.栽培;畜養:~幾棵樹。~了一池魚。
6.姓。
(6)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塌秧[tā yāng]
花草、蔬菜等因缺水而發蔫。
2.秧稻[yāng dào]
育稻。
3.秧鼓[yāng gǔ]
樂器名。
4.新秧[xīn yāng]
新插的稻秧。
5.栽秧[zāi yāng]
插秧。把水稻的秧苗種植在水田裡。
6.秧針[yāng zhēn]
初生的稻秧。
7.分秧[fēn yāng]
將稻種播種於秧田中,待成苗後,分而插之,謂之分秧。
8.秧秧[yāng yāng]
稻苗茂密。
9.秧腳[yāng jiǎo]
稻秧的根部。
⑺ 秧字的成語
沒有帶秧的成語,帶秧的詞語有:塌秧撓秧秧稻秧鼓分秧幼秧秧秧
秧 yāng
釋義
1、植物的幼苗:樹~兒。白菜~兒。黃瓜~兒。
2、特指水稻的幼苗:~田。插~。
3、某些植物的莖:瓜~。豆~。白薯~。
4、某些飼養的幼小動物:魚~。
5、栽培;畜養:~幾棵樹。~了一池魚。
6、姓。
(7)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1、文言版《說文解字》:秧,禾若秧穰也。從禾,央聲。
2、白話版《說文解字》:秧,禾苗像肥嫩的秧。字形採用「禾」作邊旁,採用「央」作聲旁。
三、相關詞彙解釋
1、塌秧[tā yāng]
花草、蔬菜等因缺水而發蔫。
2、撓秧[náo yāng]
除凈稻田中的雜草,使根部泥土變松。撓秧可以促進秧苗根系的發育,並能促進分櫱。
3、秧稻[yāng dào]
猶育稻。
4、秧鼓[yāng gǔ]
樂器名。
5、分秧[fēn yāng]
將稻種播種於秧田中,待成苗後,分而插之,謂之分秧。
6、幼秧[yòu yāng]
秧苗。
7、秧秧[yāng yāng]
稻苗茂密貌。
8、栽秧[zāi yāng]
插秧。把水稻的秧苗種植在水田裡。
9、新秧[xīn yāng]
新插的稻秧。
10、秧針[yāng zhēn]
謂初生的稻秧。
⑻ 秧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禍國殃民
殃及池魚
太利肖央
⑼ 秧的成語
【病病殃殃】形容病了很久,身體虛弱委靡不振的樣子。
【病國殃民】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
【城門魚殃】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池魚之殃】比喻受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池魚遭殃】比喻因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蠹國殃民】危害國家和人民。同「蠹國害民」。
【東觀之殃】孔子任魯司寇時,殺少正於東觀之下。後用以指殺身之禍。
【飛殃走禍】意外的災禍。同「飛來橫禍」。
【禍國殃民】禍、殃:損害。使國家受害,百姓遭殃。
【橫殃飛禍】橫: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積惡餘殃】多行不善,則會遭受惡報。勸人不要行惡,以免禍延子孫。
【辱國殃民】使國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國殄民」。
【惹禍招殃】給自己引來麻煩。同「惹禍招災」。
【誤國殃民】給國家人民帶來禍害。
【殃國禍家】使國家遭殃,家庭受害。
【殃及池魚】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
【自取其殃】自己招來禍事
⑽ 秧字成語
沒有包含秧字的成語。
含秧字的詞語:插秧、 秧齡 、秧子、 秧苗、 秧田 、育秧 、秧歌 、撓秧 、塌秧、 秧稻、 秧鼓、 新秧、 栽秧、 秧針
秧拼音:yāng
部首:禾,筆畫:10,五筆:TMDY
釋義:
1.植物的幼苗:樹~兒。白菜~兒。黃瓜~兒。
2.特指水稻的幼苗:~田。插~。
3.某些植物的莖:瓜~。豆~。白薯~。
4.某些飼養的幼小動物:魚~。
5.栽培;畜養:~幾棵樹。~了一池魚。
6.姓。
(10)秧的成語和意思擴展閱讀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插秧[chā yāng]
把稻秧栽到稻田裡。
2.秧齡[yāng líng]
水稻的幼苗在秧田中生長的時期。
3.秧子[yāng zi]
農作物的幼苗;水稻幼苗。
4.秧田[yāng tián]
培植水稻秧苗的田。
5.育秧[yù yāng]
培育秧苗:溫室~。
6.秧歌[yāng ge]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起源於農業勞動。舞時一般持扇子、手帕或綵綢而舞,多用鑼鼓伴奏。
7.撓秧[náo yāng]
除凈稻田中的雜草,使根部泥土變松。撓秧可以促進秧苗根系的發育,並能促進分櫱。
8.塌秧[tā yāng]
花草、蔬菜等因缺水而發蔫。
9.秧稻[yāng dào]
育稻。
10.秧鼓[yāng gǔ]
樂器名。
11.新秧[xīn yāng]
新插的稻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