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言止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言止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3-01 01:13:50

Ⅰ 言止於信是成語

不是。
類似的詞語有:【言止於心】不是所有的話都適合說出口,有的時候需回要少言,有的話要留在心裡。
類似的答成語有:【流言止於智者】
[發音]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釋義] 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裡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出處] 《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Ⅱ 什麼止言什麼成語

1.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釋義:想說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Ⅲ 什麼言什麼止四字成語

這個成語就是,
欲言又止,
就是這樣的!

Ⅳ 有言字的成語最後一個字是止

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釋義】:想說又停止不說版。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出處】:清·權蒲松齡《聊齋志異》:「語甚凄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
【例句】:李強幾次強嘴想說出真相;可又~了。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Ⅳ 言什麼成語是什麼

言什麼成語

言不由衷、
言之鑿鑿、
言歸於好、
言行相顧、
言簡意賅、
言歸正傳、
言聽計從、
言多必失、
言多語失、
言必信,行必果、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言傳身教、
言而不信、
言行一致、
言語道斷、
言之有序、
言人人殊、
言不及行、
言訥詞直、
言猶在耳、
言大非誇、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無文、
言信行果、
言是人非、
言顛語倒、
言之有禮、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言不及私、
言而無信、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言談林藪、
言重九鼎、
言聽謀決、
言高趣遠、
言語路絕、
言芳行潔、
言不踐行、
言不及義、
言耕者眾,執耒者寡、
言之有物、
言由衷發、
言必有中、
言出法隨、
言談自若、
言而有信、
言高旨遠、
言多傷幸、
言行不一、
言笑晏晏、
言言善果、
言為心聲、
言戰者多,被甲者少、
言之不盡、
言與心違、
言行舉止、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言行不符、
言三語四、
言不諳典、
言約理辨、
言語妙天下、
言多失實、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言清行濁、
言以足志、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不詭隨、
言文行遠、
言之不預、
言出患入、
言之不渝、
言有盡而意無窮、
言不入耳、
言之過甚、
言寡尤,行寡悔、
言中事隱、
言近旨遠、
言簡義豐、
言語漏泄、
言辭鑿鑿、
言者弗知、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言氣卑弱、
言發禍隨、
言和意順、
言之有故、
言提其耳、
言揚行舉、
言泉會九流、
言者無罪、
言不顧行、
言之成理、
言十妄九、
言高語低、
言能踐行、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言意相離、
言行不類、
言來語去、
言語高低、
言之無物、
言方行圓

Ⅵ 帶言和止的成語有哪些

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解釋】:想說又停止不說。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八卷:「事在兩難,欲言而止。」
【示例】:語甚凄楚,驚問之,~者再。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近義詞】:首鼠兩端、舉棋不定、遲疑不決
【反義詞】:快人快語、心直口快、一針見血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舉止言談
【拼音】:jǔ zhǐ yán tán
【解釋】: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出處】:唐·杜牧《罪言》:「山東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後生所見,言語舉止,無非叛也,以為事理正當如此,沈酣入骨髓,無以為非者。」

【示例】:那做人的一切~,存心處事,其中講究,真無窮盡。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
【近義詞】:言談舉止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人的外在風度

言談舉止
【拼音】:yán tán jǔ zhǐ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出處】: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誌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示例】: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非常斯文。
★劉紹棠《蒲柳人家》
【近義詞】:音容笑貌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人的言行

流言止於智者
【拼音】: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解釋】: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裡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出處】:《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示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諸兄都是高人,怎麼以戲言當真?」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指謠言

Ⅶ 成語言行什麼止

沒有這樣的成語
『包含有「言行」字的成語』 (共13則)
[y] 言行不貳言行不符專言行不一言行抱屬一言行計從言行若一言行相悖言行相符言行相副言行相顧言行相詭言行信果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
『拼音』 yán xíng yī zhì
『首拼』 yxyz
『釋義』 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康熙字典』 言、行、一、致。
『出處』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事實具在,我雖死不移。」
『示例』 無

Ⅷ 什麼言什麼止四字成語

欲言又止吧,麻煩給個好評,謝謝

Ⅸ 言什麼成語

言字的成語:言語道斷 、言之無物、言之無物、言行不一、言之不預 。

1、言語道斷 [ yán yǔ dào àn ]

【出自】:《纓絡經》:「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解釋】:原為佛家語,指意義深奧微妙,無法用言辭表達。後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只使我們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

【示例】: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慘殺徒手請願的市民和學生的事,本已~,只使我們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

2、言不盡意 [ yán bù jìn yì ]

【出自】:《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解釋】: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示例】:病中作詞一闕,調寄《菩薩蠻》,奉上文郎雲傑翰座,謹望挽回春色。詞不盡言,~。

3、言之無物 [ yán zhī wú wù ]

【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今人詆呵七子,而言之無物。」

【解釋】:指文章或言論空空洞洞,沒有實際內容。現在有人詆毀七子,文章空空洞洞沒有實際內容。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4、言行不一 [ yán xíng bù yī ]

【出自】:《逸周書·官人》:「言行不類,始終相悖。

【解釋】: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口是心非。

【語法】:偏正式;作定語;含貶義

5、言之不預 [ yán zhī bù yù ]

【出自】: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七:「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衷心勸告,『勿謂言之不預也』。」

【解釋】:沒有預先說明。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衷心勸告不要到時候說我們沒有預先說明。

【示例】:否則同人當以非常手段對付,勿謂~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