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言的成語開頭

言的成語開頭

發布時間: 2021-03-01 00:05:01

① 言的開頭的成語

言不由衷、言之鑿鑿、言行相顧、言簡意賅、言歸於好、言聽計從、
言多必失、必信,行必果、言多語失、言歸正傳、言而無信
言之有序、言訥詞直、言猶在耳、言大非誇、言之有禮、

② 言字開頭成語大全

言三語四、言不二價、言不及義、言不及私、言不及行、言不盡意、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不達意、言不逮意、言不顧行、言與心違、言中事隱、言為心聲、言之不預、言之鑿鑿、言之成理、言之無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禮、言之過甚、言人人殊

③ 言字開頭成語

言字開頭的成語有很多,下面我來說幾個,比如言而有信、言聽計從、言行不一、言行舉止、言不由衷、言辭閃爍、言無不盡、言行不貳、言訥辭直、言談自若、言之不渝、言不逮意、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言字開頭的成語有什麼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有據
言必有物
言必有中
言不達意
言不逮意
言不二價版
言不顧行
言不及行
言不及義權
言不盡意
言不由中
言不由衷
言出法隨
言出禍從
言出禍隨
言傳身教
言從計納
言從計聽
言從計行
言顛語倒
言多必失
言多傷行
言多傷幸
言多傷幸
言而不信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言而無信
言而有信
言發禍隨
言方行圓
言芳行潔
言高語低
言寡尤,行寡悔
言歸和好
言歸於好
言歸正傳
言過其實
言和意順
言簡義豐
言簡意該
言簡意賅
言簡意少
言簡意深
言近意遠
言近旨遠
言近指遠
言來語去
言類懸河
言論風生
言氣卑弱
言清行濁
言人人殊
言若懸河
言三語四
言十妄九
言是人非
言談舉止
言談林藪
言提其耳
言聽計從
言聽計行
言聽計用
言聽謀決
言聽事行
言聽行從
言外之味
言外之意
言為心聲
言文行遠
言無不盡
言無二價
言無倫次
言笑不苟
言笑晏晏
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
言信行果
言行抱一
言行不貳
言行不符
言行不一
言行計從
言行若一
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
言行相副
言行相顧
言行相詭
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
言揚行舉
言猶在耳
言有盡而意無窮
言與心違
言語道斷
言語路絕
言語妙天下
言約旨遠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言之成理
言之過甚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無物
言之有故
言之有禮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鑿鑿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言中事隱
言重九鼎

⑤ 言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言簡意賅、
言之鑿鑿、
言不由衷、
言傳身教、
言笑晏晏、
言多必失、
言過專其實、
言不及義、
言而有信、
言外之屬意、
言之有物、
言而無信、
言聽計從、
言行一致、
言歸正傳、
言行相顧、
言猶在耳、
言出法隨、
言為心聲、
言人人殊、
言談舉止、
言歸於好、
言不盡意、
言之不預、
言無不盡、
言近旨遠、
言語道斷、
言行不一、
言必有中、
言之有理

⑥ 言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言出患入
【成語】:言出患入
【拼音】:yán chū huàn rù
【解釋】:話隨便說出口,易招致禍患。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九十:「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聖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以大居小,
言多傷行
【成語】:言多傷行
【拼音】:yán ō shāng xíng
【解釋】: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
【出處】:元·關漢卿《金錢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無記性,言多傷行。」
【示例】:
【近義詞
言多失實
【成語】:言多失實
【拼音】:yán ō shī shí
【解釋】:話講得多就失去了真實性。指說話不實在,浮誇嚴重。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卷下:「宋齊丘不欲唐主割地,謂李德明輕佻,言多失實。
言者無罪
【成語】:言者無罪
【拼音】:yán zhě wú zuì
【解釋】: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
言語漏泄
【成語】:言語漏泄
【拼音】:yán yǔ lòu xiè
【解釋】:機密的話被泄露出去。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今諸侯之事晉,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汝之由。」
【示例】:袁請訓往天津,光緒帝出乾清
言外之味
【成語】:言外之味
【拼音】:yán wài zhī wèi
【解釋】:語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
【出處】:王國維《人間詞話》二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
言必有物
【成語】:言必有物
【拼音】:yán bì yǒu wù
【解釋】:指言論或文章內容充實。
【出處】:清·方苞《進〈四書〉〈文選〉表》:「故凡所錄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為宗。」
【示例】:
【近義詞】:
言簡義豐
【成語】:言簡義豐
【拼音】:yán jiǎn yì fēng
【解釋】:語言簡練,含意豐富。
【出處】:元·德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夫《壇經》者,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
【示例】:
【近義
言行相詭
【成語】:言行相詭
【拼音】:yán xíng xiāng guǐ
【解釋】:詭:違反,違背。說的和做的相違背。指言行不一。
【出處】:《呂氏春秋·淫辭》:「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
【示例】:
【近義詞】:言行一致
言不逮意
【成語】:言不逮意
【拼音】:yán bù dǎi yì
【解釋】:說的話不能准確地表達思想內容。同「言不達意」。
【出處】:《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言語道斷、言不及行、言大非誇、言顛語倒、言訥詞直、

言信行果、言笑自如、言是人非、言之有序、言猶在耳、言若懸河、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言行相詭、言之有禮、言簡意該、言之無文
言歸正傳、言出禍從、言行相顧、言過其實、言簡意少、

⑦ "言"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 言必有據[ yán bì yǒu jù ]言:說話;據:依據。說話一定要有根據。

  2. 言不由衷[ yán bù yóu zhōng ]由:內從;衷:內心。話不是容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3. 言簡意賅[ yán jiǎn yì gāi ]賅:完備。 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4. 言歸於好[ yán guī yú hǎo ]言:句首助詞,無義。指彼此重新和好。

  5. 言多必失[ yán ō bì shī ]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

  6. 言聽計從 [ yán tīng jì cóng ]聽:聽從。什麼話都聽從,什麼主意都採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7. 言歸正傳[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正傳:正題或本題。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8. 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9. 言談林藪[ yán tán lín sǒu ]林藪: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指關於談論的人。

  10. 言之無文[ yán zhī wú wén ]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⑧ 言字開頭的成語

言字開頭的成語如下:

言之鑿鑿、言不由衷、言歸於好、言簡意賅、言談舉止、言傳身教、言多必失、言過其實、言聽計從、言外之意、言行一致、言歸正傳、言之有理、言而不信、言多語失、言行相顧、言而有信、言笑晏晏、言不及義、言猶在耳、言出法隨、言之有物。

言為心聲、言人人殊、言無不盡、言行不一、言之不預、言不盡意、言之無物、言語道斷、言必有中、言近旨遠、言三語四、言不達意、言簡義豐、言信行果、言之成理、言行相詭、言笑自若、言高語低、言和意順、言重九鼎、言之過甚、言近指遠。



(8)言的成語開頭擴展閱讀

成語運用

①言之無物

【解釋】:指文章或言論空空洞洞,沒有實際內容。

【出自】:毛澤東《反對黨八股》:「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演說,是必須停止的。」

【示例】: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文章最好是別寫,不要浪費自己也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②言而有信

【解釋】: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譯】:《論語·學而》:「同朋友交往時說話要講誠信。」

【示例】:他無論做什麼事都言而有信,所以同事們都很相信他。

③言談舉止

【解釋】: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出自】: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誌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翻譯】:清·黃宗羲《陳母沈孺人墓誌銘》:「他們的言談舉止,不問也可以知道是胡先生的弟子啊。」

【示例】:雖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人言可畏,言談舉止,還是要注意些。

④言傳身教

【解釋】: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自】:《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翻譯】:《莊子·天道》:「語言所可貴的是(在於它表現出的)意義,意義自有它指向之處。意義的指向之處是不可以用言語傳達的。」

【示例】:好的領導幹部,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領導大家共同奮斗。

⑤言之有理

【解釋】:說的話有道理。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八回:「陳老道:『言之有理。』」

【示例】:寫作文不一定要字數多,主要是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想表達什麼,暢所欲言,當然要言之有理。

⑨ 言字開頭的成語大全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言必有據 說話一定要有根據。
言必有中 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言不及義 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凈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
言不盡意 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言不由衷 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致。
言出法隨 言: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後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行,如有違犯就依法...
言傳身教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言多必失 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
言而無信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言而有信 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言寡尤,行寡悔 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言歸於好 言:句首助詞,無義。指彼此重新和好。
言歸正傳 正傳:正題或本題。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言過其實 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言簡意賅 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言近旨遠 旨:意思。話很淺近,含義卻很深遠。
言人人殊 殊:不同。說的話個個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
言三語四 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言談林藪 林藪: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關於談論的人。

⑩ 言開頭的成語接龍

言行不一、一言為定、定時炸彈、彈盡糧絕、絕處逢生。
一、言行不一
拼音:yán xíng yī zhì
釋義: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裡如一。
出處:宋 趙善璙《自警篇 誠實》:「自此言行一致,表裡相應。」
白話釋義:從那以後說的和做的一樣,表裡如一。
二、一言為定
拼音:yī yán wéi dìng
釋義: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
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你我一言為定。只是我信不過二弟,你是萍蹤浪跡,倘然去了不來,豈不誤了人家一輩子的大事。』」
示例:我伸出手,放在女兒粉紅色柔軟的小手上,一言為定。
三、定時炸彈
拼音:dìng shí zhà dàn
釋義:由計時器控制、能在預定時間自動引爆的炸彈。比喻潛伏的危機。
出處: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就會留下禍根,成為定時炸彈。」
示例:所有失戀的女孩都是定時炸彈,除非自然冷卻,根本無法接近。你要是敢刺激她的痛處,只會讓她化悲憤為力量,引發成暴力事件。
四、彈盡糧絕
拼音:dàn jìn liáng jué
釋義:打仗時彈葯用完;糧食也吃完了。形容情況困窘;處境危急。
出處: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興元府利州路安撫郭公墓誌銘》:「血戰三日夜,矢盡援絕,遂死之。」
白話釋義:血戰三天三夜,箭全部用盡,後援也沒有了,於是就死了。
五、絕處逢生
拼音:jué chù féng shēng
釋義:絕處:死路。在陷入絕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
白話釋義:幸虧得到絕處逢生,遇到一個老人拿著手杖而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