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回的成語
① 描寫無法挽救的成語有哪些
病入骨髓bìng rù gǔ suǐ
成語解釋: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
成語出處:《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語解釋: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至焉,不可為也。」
例句: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回天乏術huí tiān fá shù
成語解釋: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轉極難挽回的時勢;乏術:缺少方法。比喻局勢或病情嚴重,已無法挽救。
例句:後探得的耗,萬箭攢心,臟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術。(清·馮起鳳《昔柳摭談·秋風自悼》)
枯魚之肆kū yú zhī sì
成語解釋:比喻無法挽救的絕境。
成語出處:《莊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矣。」
無可救葯wú kě jiù yào
成語解釋:葯: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葯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出處:《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葯。」
不治之症bù zhì zhī zhèng
成語解釋:醫治不好的病。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太醫診了診脈,說道:『……此乃不治之症。』」
例句:假使她們真「知道立國數千年的大中華民國」的國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沒有面子了。(魯迅《二心集·以腳報國》)
不可救葯bù kě jiù yào
成語解釋:葯: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葯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出處:《詩經·大雅·板》:「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熇,不可救葯。」
例句:懷疑與猜忌,難道就竟已成了他們不可救葯的根性了嗎?(鄭振鐸《桂公塘》十四)
② 含有不能回到從前意思的成語
時過境遷
時移世易
覆水難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拉弓沒有回頭箭
今非昔比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人面桃花——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③ 描寫「無法挽救」的成語有哪些
反水不收、潑水難收 、覆水難收、米已成炊、回天乏術
④ 形容感情無法回頭的成語
覆水難收
拼音: fù shuǐ nán shōu 簡拼: fsns
近義詞: 木已成舟、駟馬難追 反義詞: 破鏡重圓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解釋: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灘
成語故事:
「覆水難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王桃《野客叢書》,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入。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
商朝末年,有個足智多謀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稱姜太公。因先祖封於呂,又名呂尚。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後來封在齊,是春秋時齊國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當過官,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統治,棄官而走,隱居在陝西渭水河邊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為了取得周族的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經常在小河邊用不掛魚餌的直鉤,裝模作樣地釣魚。
姜太公整天釣魚,家裡的生計發生了問題,他的妻子馬氏嫌他窮,沒有出息,不願再和他共同生活,要離開他。姜太公一再勸說她別這樣做,並說有朝一日他定會得到富貴。但馬氏認為他在說空話騙她,無論如何不相信。姜太公無可奈何,只好讓她離去。
後來,姜太公終於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幫助周武王聯合各諸侯攻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馬氏見他又富貴又有地位,懊悔當初離開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請求與他恢復夫妻關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馬氏的為人,不想和她恢復夫妻關系,便把一壺水倒在地上,叫馬氏把水收起來。
馬氏趕緊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漿。於是姜太公冷冷地對她說:「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塊兒。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難以再收回來了!」
⑤ 形容感情無法回頭的成語
新感情無法回頭的成語是。不走回頭路。絕不回頭。
⑥ 家就在眼前卻不能回是什麼成語
有家難奔
yǒu jiā nán bēn
【解釋】由於種種原因,有家卻不能回去。
【出處】元·秦專簡夫《東堂屬老》第四折:「你可為甚麼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處境
【近義詞】有國難投
【例句】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7卷:「弄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叫我怎處?」
⑦ 形容不能回頭的成語 挺無奈的 無法回頭
悔之不及
無力回天
愛莫能助
覆水難收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⑧ 表示做錯而無法回頭的成語有哪些
表示做錯而無法回頭的成語有於事無補、覆水難收、反水不收、追悔莫及、無濟於事
⑨ 帶有一旦失去就無法挽回意思的成語有哪些
1.覆水難收抄
[拼音]
fù shuǐ nán shōu
[釋義]
覆:襲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
[出處]
《後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例句]
情感的發生一定能找得出緣由嗎?喜歡就是一個壞掉的水龍頭,理智告訴你不值得,可怎麼擰緊都是徒勞,感情覆水難收。
2.木已成舟
[拼音]
mù yǐ chéng zhōu
[釋義]
樹木已經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例句]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3.駟馬難追
[拼音]
sì mǎ nán zhuī
[釋義]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出處]
《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例句]
提高報紙質量。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排版主任的責任是重大的
⑩ 表示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的成語
【覆水難收】:fù shuǐ nán shōu,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專。作謂語屬、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商朝時期,姜尚(姜太公)才學過人,精通兵法,但因家貧,他的妻子馬氏見他年老沒出息就離開他,他只好到渭水邊搭茅屋釣魚為生,周文王拜他為國師,姜太公助周文王滅了商朝,他的妻子要求復合,他取一盆水潑地如能收回就復合。
【覆水不收】:fù shuǐ bù shōu,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水覆難收】:shuǐ fù nán shōu,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作謂語、賓語、分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
【買臣覆水】:mǎi chén fù shuǐ,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