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聞虎色變成語

聞虎色變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27 00:51:14

成語「談虎色變」描述的是( )

A、嗷嗷待哺復,是非條件反制射,人和動物都有,A錯誤;
B、,垂涎欲滴是對具體的條件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人與動物共有,B不正確;
C、談虎色變,這個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是語言中樞,所以屬於人類特有的反射,C正確;
D、老馬識途屬於一種條件反射,人和動物都有,D錯誤.
故選:C.

② 「聞聲色變」是否是成語

不是成語。

③ 談虎色變的成語典故

北宋時,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家,他們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程頤,字正叔,18歲時上書皇上,議論天下大事。當時,有許多大臣舉薦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謝絕。最後,朝廷任命他為秘書省的校書郎。他實在不能推,只好上任。不久又升任崇政殿說書,這是專門為皇帝講解經、史的職務。程頤平生誨人不倦,培養了許多著名學者。程顥和程頤一生留下了豐富著述,這些都被後人收入《二程全書》,他們的學說則被後人稱之為「理學」;南宋時朱熹的學說被稱為「道學」,由於兩家有共同的思想淵源,都是闡發、弘揚孔孟的儒家學說,於是在習慣上,人們便將他們兩家的學說通稱為「程朱理學」。程顥、程頤兄弟二人雖然平生致力於「格物致知」,也就是研究事物原理的大學問,但他們一時一刻也不忽視實踐。程頤在談到實踐出真知這一問題時,曾講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老虎能傷人,這是就連3尺高的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們聚在一起談話時經常說到虎,卻沒有誰覺得害怕。」「有一位田夫曾經被老虎咬傷過,只要聽到有人說到老虎,他就會被嚇得大驚失色(聞談虎而色變)。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這位田夫真正體驗過老虎的厲害和被老虎傷害時的危險程度。」
說到這里,程頤又將故事引申說:「作學問,無非講的是治國安民,利國利民的道理,但如果一味地高高在上,而不深入實際去體察民情,無論如何也治理不好國家。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但真正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程頤的學說進一步奠定了宋儒實踐出真知的理論,對後人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是我國傳統文化非常寶貴的一部分。
【出 處】宋·程灝、程頤 《二程遺書》卷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
(翻譯)從前一個曾被老虎咬傷的農夫深知老虎的厲害,一次他聽說老虎在外地咬傷了人,周圍的人聽了十分吃驚,而他則驚慌失色。

④ 龍飛鳳舞+談虎色變=什麼成語

生龍活虎
shēnglónghuóhǔ
[釋義]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內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容;富有生氣。
[語出] 宋·朱熹《朱子語類》九五:「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便把捉不得。」
[正音] 活;不能讀作「hó」。
[近義] 生氣勃勃 龍騰虎躍
[反義] 老氣橫秋 死氣沉沉
[用法] 用作褒義。形容人有生氣。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⑤ 形容顏色難看的成語

面紅耳赤:形容羞愧火冒三丈、七竅生煙、怒發沖冠
暴跳如雷、
咬牙切齒、
氣急敗壞
怒目相視、
橫眉怒目、
勃然大悟
大發雷霆、
惱羞成怒
涕破為笑
聞虎色變
聞虎色變
異曲同工

⑥ 猶如談虎必然色變的成語是什麼

談虎色變

[讀音][tán hǔ sè biàn]
[解釋]一談到老虎,嚇得臉色就變了。宋程顥、程頤《二回程全書答·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後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出處]《二程全書·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近義]聞風喪膽心有餘悸譚虎色變
[反義]談笑自若面不改色

⑦ 成語故事:談虎色變

成語故事
《二程集》是北宋程顥、程頤兄弟兩人全部著作的匯集,《遺書》是該書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兩人思想學說基本一致,以理、道為萬物的本源,認為「萬事皆出於理」,開創了洛派理學,是北宋理學代表人物,合稱為「二程」。書中在討論到「真知」和「常知」有什麼不同時,舉了這么1個例子:「曾見1個農夫,被老虎咬過,後來傷好了,可是每當聽到有人在談論老虎咬傷人的事情時,那個農夫的臉色較其它人更加地驚惶不安。老虎會傷人,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就不算『真知』,必須像那個農夫親身經歷過才叫『真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談虎色變」,用來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談虎色變
tánhǔsèbiàn
[釋義]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後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語出] 宋·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正音] 色;不能讀作「shǎi」。
[辨形] 談;不能寫作「淡」。
[近義] 聞風喪膽 心有餘悸
[反義] 面不改色 談笑自若
[用法] 用作貶義。用來形容一旦談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驚慌失措。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復句式。
[辨析] ~和「聞風喪膽」都有「一提到就叫人害怕」的意思。但~強調「色變」;指情緒緊張;「聞風喪膽」偏重於「喪膽」;指一聽到強大勢力就害怕。
[例句]
①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同志說起地震來馬上就~。
②以棋風犀利而著稱的聶衛平使許多日本選手都~。

⑧ 聞聲色變是成語么

「聞聲色變」不是成語,含「色變」的成語只有2個:

1、談虎色變回
tán hǔ sè biàn
【答解釋】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後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出處】《二程全書·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結構】復句式。

【用法】用作貶義。用來形容一旦談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驚慌失措。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2、譚虎色變
tán hǔ sè biàn
【解釋】譚:同「談」;色:臉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出處】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譚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結構】緊縮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有餘悸

⑨ 談虎色變是什麼成語

當然是中國成語,原意是說被虎咬過的人才真知虎的厲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連臉色都變了。

⑩ 談虎色變是成語

談虎色變是成語
談虎色變

【拼 音】:
tán hǔ sè biàn

【解 釋】: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版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權色都變了.後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出 處】:
宋·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示 例】:
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同志說起地震來馬上就~.&^^&以棋風犀利而著稱的聶衛平使許多日本選手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