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言一句是什麼成語
❶ 關於狼的諺語,俗語,成語,名言,詩詞
成語: 杯盤狼藉 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版子。 狼子野心 狼子:權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心狗肺 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狽為奸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鬼哭狼號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聲名狼藉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俗語 狼到天邊不改性; 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狼狗打架,兩家害怕; 狼給羊領路最危險; 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狼終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和狼在一起,就學會吃人。 灰狼其為吾人之口令。 漢極大,然不耐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就這么多了吧。不才不才啊。
❷ 有關狼的成語,言語,歇後語及名言跪求,老師布置的今
狼子野心~狼虎之爭~狼狽為奸~聲名狼藉~狼煙遍地~群狼無首~狼狗之戰
狼來了
羊群里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危機四伏
❸ 狼 文言文成語 諺語
狼 狼到天邊不改性; 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狼狗打架,兩家害怕; 狼給羊領路最危險; 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狼的諺語 狼的諺語(英)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著羊皮的狼. When the wolf grows old, the crows ride him. 狼老遭鳥欺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一起,就會學狼叫 A sheep among wolves. 落入狼群. 【狼的歇後語】 狼吃狼—— 對著嚎; 狼借豬娃—— 還不了; 狼啃青草—— 裝羊(洋); 狼群里跑出羊—— 不可能; 狼看羊群—— 越看越少; 狼給羊獻禮——沒安好心; 狼崽進羊圈—— 沒好事. 從中外諺語中我們可以從探究出,在古代外國和中國一樣認為狼是凶惡,冷酷,貪婪的代表. 狼的主要食物是羊,狼對狼有著鍥而不舍的追求. 狼崽從出生就被訓練去捕獵食物,而具有狼 狼的歇後語分類:1、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2、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3、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4、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5、 狼吃狼 - 冷不防 6、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7、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8、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9、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10、狼不吃孩子 - 活人慣的 11、狼啃青草 - 裝洋(羊) 12、狼吃鬼 - 沒影幾 13、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14、狼借獵娃 - 還不了 15、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狼的俗語 】1、 狼肚子里沒有好心肝。 2、 狼披羊皮還是狼。 3、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 可憐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 可憐狼的獵人,羊群不會增多。 6、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邊吃屎。 7、 不開獵槍,打不住狼。 8、 狼給羔羊領路最危險。 9、 狼到天邊不改性; 10、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11、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12、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13、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14、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15、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❹ 關於「狼」的成語,諺語,歇後語
有關狼的諺語、成語、歇後語、迷語、名言警句、性格及故事
1、狼諺語:
不能請羊管菜園,不能請狼管羊圈。
狼眾食人,人眾食狼。
披著羊皮的狼。
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
狼終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和狼在一起,就學會吃人。
灰狼其為吾人之口令。
漢極大,然不耐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2、狼成語:
狼狽為奸、狼奔豕突、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狽不堪、狼煙四起、狼子野心、聲名狼籍、鬼哭狼嚎、引狼入室、杯盤狼籍、與狼共舞。
3、狼歇後語: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狼啃青草
-
裝洋(羊)
狼吃鬼
-
沒影幾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獵娃
-
還不了
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4、狼迷語:
【農業詞語謎】
要把那些強盜豺狼全都埋葬
(猜:農葯一)
謎底:
敵殺死
【地理詞語謎】
四塞忽聞狼煙起
(猜:外國地名)
謎底:
朝鮮寧邊
【其它】
不辨東西,杯盞狼藉。
(猜:打5字生理學名詞一)
謎底:
生物鍾紊亂
【棋牌】
狼吞虎咽
(猜:打象棋術語一)
謎底:
吃相過急
【成語謎】
黃鼠狼與狐狸結親
(猜:打成語一)
謎底:
臭味相投
【動物】
老家住在彎里彎,前門後門都不關,獅子豺狼全不怕,只怕貓咪下山來。
(猜:打動物一)
謎底:
老鼠
【數學謎】
狼煙四起
(猜:數學名詞一)
謎底:
周角
【成語謎】
前門拒狼後門進虎
(猜:打成語一)
謎底:
腹背受敵
【神話人物名】
《東郭先生和狼》後續
(猜:打傳說人物一)
謎底:
牛郎
【武器】
穿黃袍,戴鐵帽,半寸小人脾氣躁,一撞屁股腦袋飛,打死豺狼狗強盜。
(猜:打武器名一)
謎底:
子彈
5、狼名言警句:
兵馬不離陣,虎狼不離山。
雪打芭蕉心不死,豺狼本性要傷人。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強盜喜歡天黑,豺狼喜歡雨夜。
不怕虎狼當面做,就怕人前兩面刀。
英國:
當你認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進。
蘇聯:
豺狼要是餓肚,總是羊有罪過。
淮南子:
華騮綠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培根:
就是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成為人,而不成為狼。
五代·馮道: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雨果:
一個好行為也可能是一個壞行為,誰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誰為兀鷹修復了翅膀,誰就要為它的爪負責。
6、狼性格:
狡猾、兇殘、貪婪,為人所厭惡、憎恨、鄙棄。
7、狼故事:
《大灰狼》《小紅帽》、《東郭先生與狼》、《狼外婆》、《狼與小羊》。
❺ 帶「狼」字的成語俗語諺語有哪些
一、杯盤狼藉
1、讀音:bēi pán láng jí
2、釋義:狼藉: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3、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狠藉。」
4、造句:
(1)一夥人吃喝完之後,桌上杯盤狼藉。
(2)喜宴上賓客盡歡,大夥兒直吃到杯盤狼藉,菜餚俱盡,才逐漸散去。
二、鬼哭狼嚎
1、讀音:guǐ kū láng háo
2、釋義: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3、出處: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霧慘雲昏,白日為幽。」
4、造句:
(1)早晨起床後,外面狂風呼嘯,這聲音聽起來真像鬼哭狼嚎似的,真令人害怕。
(2)我拉小夜曲的聲音很難聽,像鬼哭狼嚎。
三、狼狽為奸
1、讀音:láng bèi wéi jiān
2、釋義: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3、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4、造句:
(1)沒過多久,那兩個狼狽為奸,四處作惡的盜賊就被抓住了。
(2)貪官污吏和姦商狼狽為奸,最是令人痛恨。
四、狼子野心
1、讀音:láng zǐ yě xīn
2、釋義: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3、出處:《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4、造句:
(1)近日,敵人在邊境頻繁調動軍隊,其狼子野心不言自明。
(2)現在大多數的官員都是沐猴而冠,狼子野心。
五、如狼似虎
1、讀音:rú láng sì hǔ
2、釋義: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凶暴殘忍。
3、出處:《尉繚子·武議》:「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
4、造句:
(1)嘹亮的沖鋒號響徹雲霄,戰士們如狼似虎般沖下了山。
(2)如狼似虎的歹徒沖進了珠寶店搶劫。
六、狼吞虎咽
1、讀音:láng tūn hǔ yàn
2、釋義: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3、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4、造句:
(1)那個餓壞了的孩子,看到食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2)放學的路上,因為太餓了,就在街邊狼吞虎咽的吃著東西。
七、聲名狼藉
1、讀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2、釋義: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3、出處:《史記·蒙恬列傳》:「言其惡聲狼藉,布於諸國。」
4、造句:
(1)這個人作風不正,聲名狼藉。
(2)小王給人的印象一直不錯,前不久卻因偷盜入獄而聲名狼藉。
八、引狼入室
1、讀音:yǐn láng rù shì
2、釋義: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
3、出處: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
4、造句:
(1)因為自己的粗心以致引狼入室,傷害同伴,讓他自責不已。
(2)歷史上引狼入室的民族敗類,沒有一個是不被人民唾罵的。
九、狼煙四起
1、讀音:láng yān sì qǐ
2、釋義:ǐ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3、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毛篇》:「狼糞煙直上,烽火用之。」
4、造句:
(1)那時狼煙四起,她隻身走南闖北,我非常擔心。
(2)元末明初,中原大地動亂紛紛,狼煙四起。
十、空手套白狼
1、讀音:kōng shǒu tào bái láng
2、釋義: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3、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我們都是急性子,無利不起早,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4、造句:
(1)親兄弟明算帳,想空手套白狼,想的美。
(2)兩日下來,徐瑞空手套白狼純利潤兩萬兩,外加六千石新糯米,全部賣掉大約也有三四萬兩銀子。
❻ 關於狼的成語,諺語,故事,歇後語
一、成語
1、引狼入室
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為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像的麻煩。
出自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
2、狼狽為奸
拼音是láng bèi wéi jiān,狼和狽一同外出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二、諺語
1、狼怕打,燈怕吹,毒蛇怕石灰, 隱喻:任何事物都有弱點。
2、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噬,隱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三、歇後語
1、羊群遇惡狼 —— 各散四方;
2、羊群里鑽進一隻狼 —— 一團混亂;
3、羊圈裡關狼 —— 自招災禍。
四、故事
1、東郭先生與狼
有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讀死書、死讀書,十分迂腐。一天,東郭先生趕著一頭毛驢,背著一口袋書,到一個叫「中山國」的地方去謀求官職。
突然,一隻帶傷的狼竄到他的面前,哀求說:「先生,我現在正被一位獵人追趕,獵人用箭射中了我,差點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裡,將來我會好好報答您的。」
東郭先生當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這只受傷的狼很可憐,考慮了一下說:「我這樣做會得罪獵人的。不過,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辦法救你。」
說著,東郭先生讓狼蜷曲了四肢,然後用繩子把狼捆住,盡可能讓它的身體變得小些,以便裝進放書的口袋中去。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現狼不見了,就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隻狼沒有?它往哪裡跑了?」 東郭先生說:「我沒有看見狼,這里岔路多,狼也許從別的路上逃走了。」
獵人相信了東郭先生的話,朝別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書袋裡聽得獵人的騎馬聲遠去之後,就央求東郭先生說:「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讓我逃生吧。」
仁慈的東郭先生,經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現在我餓極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讓我吃掉你吧。」
說著,狼就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裡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義」。
正在這時,有一位農民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講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負義要傷害自己的事,請農民評理。可是狼卻一口否定東郭先生救過它的命。
老農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只口袋這么小,怎麼可能裝下一隻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了口袋裡。老農立即把口袋扎緊,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講仁慈,簡直太糊塗了。」
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東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謝農民及時救了他的命。
2、獅子和狼
獅子的獵物被狗偷去一塊,獅子沒在意,狼看見了,以為獅子不怎麼厲害,便也去偷肉吃,結果被獅子吃掉了。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常常算計別人的人,往往會自食其果。
❼ 狼的成語言
杯盤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號、 聲名狼藉、狼狽不堪。
❽ 有關狼的成語、言語、歇後語及名言
、狼諺語:
不能請羊管菜園,不能請狼管羊圈。
狼眾食人,人眾食狼。
披著羊皮的狼。
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
狼終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和狼在一起,就學會吃人。
灰狼其為吾人之口令。
漢極大,然不耐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2、狼成語:
狼狽為奸、狼奔豕突、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狽不堪、狼煙四起、狼子野心、聲名狼籍、鬼哭狼嚎、引狼入室、杯盤狼籍、與狼共舞。
3、狼歇後語: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狼啃青草 - 裝洋(羊)
狼吃鬼 - 沒影幾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獵娃 - 還不了
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4.狼名言警句:
兵馬不離陣,虎狼不離山。
雪打芭蕉心不死,豺狼本性要傷人。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強盜喜歡天黑,豺狼喜歡雨夜。
不怕虎狼當面做,就怕人前兩面刀。
英國: 當你認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進。
蘇聯: 豺狼要是餓肚,總是羊有罪過。
淮南子: 華騮綠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培根: 就是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成為人,而不成為狼。
五代·馮道: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雨果: 一個好行為也可能是一個壞行為,誰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誰為兀鷹修復了翅膀,誰就要為它的爪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