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某字結尾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某字結尾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25 23:23:22

A. 「是」字結尾的成語

自以為是
共商國是
比比皆是
各行其是
實事求是
亦復如是
莫衷一是
觸目皆是
轉瞬即是
少不更是
點頭稱是
俯拾皆是
自行其是
不寧唯是
年年如是
積非成是
點頭道是
所在皆是
質非文是
似非而是
俯抬皆是

B. 某字結尾的成語

不足與謀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大謀不謀 具有遠大謀略的人,版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謀略。
非常之謀 權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各不相謀 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輕慮淺謀 考慮不全面,計劃不周密。
善自為謀 善於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燕翼貽謀 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後泛指為後嗣作好打算。
貽厥孫謀 貽:遺留;厥:其,他的;謀:計謀,打算。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
勇而無謀 謀:計謀。雖然勇敢,但沒有智謀。
有勇無謀 只有勇氣,沒有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沖,缺乏計劃,不講策略。
築室道謀 築:建造;室:房屋;道謀:與過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沒有主見,缺乏計劃,一會兒聽這個,一會兒聽那個...
足智多謀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百計千謀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曹社之謀 社:曹之國社。後指滅亡他人國家的陰謀。

C. 成字結尾的成語

急於求成、一無所成、約定俗成、相反相成、大器晚成
一、急於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解釋】:急:急切。急著要取得成功。
【出自】:陸地《牙科大夫》:她怎樣呢?還是那樣急於求成,不甘寂寞嗎?
二、一無所成 [ yī wú suǒ chéng ]
【解釋】:一點沒有成就。
【出自】:鄭振鐸《離別》:而又在外游盪著,一無所成,將如何的傷了祖母、母親、岳父以及一切親友的心呢。
三、約定俗成 [ yuē dìng sú chéng ]
【解釋】:指事物的名稱或社會習慣往往是由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社會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
【出自】:春秋.荀子《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
【翻譯】:名聲沒有理所當然,相約命名,約定俗成稱為宜,不同於簡單就說他不應該。
四、相反相成 [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
【解釋】:兩個看起來是相反的事物,實際上是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指相反的東西有同一性。
【出自】:朱自清《詩言志辨·序》:「詩教」原是「溫柔敦厚」,宋人又以「無邪」為「詩教」;這卻不是相反相成的。
五、大器晚成 [ dà qì wǎn chéng ]
【解釋】: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自】:春秋.老子《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翻譯】:空泛的大道理沒有鋒芒,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

D. 以是字結尾的成語

百無一是抄
謂百事之中無一件是正確襲的。表示對人對事的全盤否定
比比皆是
到處都是;到處都有
不寧唯是
不僅如此
觸目皆是
眼睛所見到的都是某類事物。形容為數眾多
獨行其是
只顧按自己的主張去做
習非成是
本作「習非勝是」。語本漢揚雄《法言·學行》:「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謂錯誤成了習慣,反以為是對的
習非勝是
見「習非成是」
俯拾即是
亦作「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
俯拾皆是
見「俯拾即是」
各行其是
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
積非成是
謂對錯誤已經習慣,反以為本該如此
沒衷一是
謂意見紛歧,不能決定哪一方面對
莫衷一是
不能斷定哪一方面對
人非物是
謂人事變遷,景物依舊
實事求是
本謂弄清事實,求得正確的結論。後多指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
質非文是
謂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自行其是
形容不聽別人意見,固執己見
自以為是
認為自己的看法對,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E. 來字結尾的成語

1、否極泰來: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五四:「莫非否極泰來,要轉好運么?」

2、接踵而來:意思指人們前腳跟著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作謂語、定語;指接連不斷地來。

出自:鄒韜奮《經歷·新飯碗問題》:整個的「新飯碗」一時雖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卻接踵而來。

3、卷土重來:遭到失敗以後再組織力量

出自:出自唐·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釋義: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4、山雨欲來:預示有事情即將發生。

出自:從維熙《大牆下的紅玉蘭》:「葛翎心裡總有一種山雨欲來的預感。」

5、老死不相往來:即使兩國人民相處得很近,交往密切到連雞狗的叫聲都混在一起,卻從來不發生戰爭與摩擦。

出自: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F. 已字結尾的成語

已字結抄尾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迫不得已,贊嘆不已,如此而已,嚴於律已,逼不得已。
一:迫不得已[ pò bù dé yǐ ]
1. 【解釋】: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2. 【出自】:《漢書·王莽傳上》:「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二:贊嘆不已[ zàn tàn bù yǐ ]
1. 【解釋】:已:止,完。連聲贊賞不止。
2.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庄紹光看了,贊嘆不已。」
三:如此而已[ rú cǐ ér yǐ ]
1. 【解釋】:如此:象這樣;而已:罷了。就是這樣罷了。
2. 【出自】:《孟子·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四:嚴於律已[ yán yú lǜ yǐ ]
1. 【解釋】:律:約束。嚴格要求自己。
2. 【出自】:宋·陳亮《謝曾察院啟》:「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夫治道。」
五:逼不得已[ bī bù dé yǐ ]
1. 【解釋】:指迫不得已。
2. 【出自】:《雲笈七簽》卷八五:「[程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屍解而去。

G. 你字結尾的成語是什麼

沒有
你 成語 :
你恩我愛、
你敬我愛、
你來我去、
你來我往、
你倡我隨、
你追我趕、
你奪我爭、
你推我讓、
你吹我捧、
你東我西、
你憐我愛、
你貪我愛、
你唱我和、
你死我活、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H. 帶"某"字的成語是什麼

不存在帶「某」字的成語。

I. 什麼成語結尾是個尾字

結尾是個尾字的成語:
藏頭露尾: 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徹頭徹尾: 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從頭至尾: 從開頭至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掐頭去尾: 除去前頭後頭兩部分,也比喻除去沒有用的部分.
畏首畏尾: 畏:怕,懼.前也怕,後也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搖頭擺尾: 原形容魚悠然自在的樣子.現用來形容人搖頭晃腦、輕浮得意的樣子.
有頭無尾: 有開頭沒有收尾.指沒有把事情做完.
有頭有尾: 有開頭,有結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
跋胡疐尾: 比喻進退兩難.
從頭到尾: 從開頭到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徹首徹尾: 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春冰虎尾: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從頭徹尾: 自始至終.
道頭知尾: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形容思維敏捷、悟性好.
刀頭燕尾: 比喻筆鋒勁利.
道頭會尾: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形容思維敏捷、悟性好.同「道頭知尾」.
大頭小尾: 猶「虎頭蛇尾」.比喻做事前緊後松,有始無終.
魴魚赬尾: 赬:紅色.形容人困苦勞累,負擔過重.
狗續貂尾: 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同「狗尾續貂」.
改頭換尾: 指改變原來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變動,而實質內容不變.
街頭巷尾: 指大街小巷.
流離瑣尾: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龍頭蛇尾: 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眉頭眼尾: 指眉眼間的神色.……

J. 之字結尾的成語

不了了之 了:了結,結束。用不了結的辦法去了結。指把事情放在一邊不管,就算完事。

大而化之 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後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淡然處之 以冷淡的態度對待它,不拿它當回事。

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級,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等閑視之 等閑:尋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預重視。

篤而論之 篤:切實。確切地論述。

感慨系之 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姑妄聽之 姑:暫且;妄:隨便,胡亂。姑且隨便聽聽,不一定就相信。

姑妄言之 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麼道理。

好自為之 勸別人或自勉要好好地活下去或幹下去。

好自為之 為:干,做。喜歡自己親手去做。

極而言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計無付之 再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不得不這樣。

兼而有之 指同時佔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交臂失之 比喻遇到了機會而又當面錯過。

敬而遠之 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久而久之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困而學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漠然置之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一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一邊不理。

偶一為之 指平常很少這樣做,偶爾才做一次。

取而代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生而知之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泰然處之 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定。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聽之任之 聽、任:隨,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

寤寐求之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種事物。

小大由之 指用途可大可小。

心嚮往之 對某個人或事物心裡很嚮往。

要而言之 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一笑置之 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邊了。表示不當回事。

一以貫之 貫:貫穿。用一個根本性的事理貫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以意為之 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總而言之 總的說起來。

分而治之 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後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高山仰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計無復之 指再無別的辦法可想,不得不這樣。

計無所之 猶言計無所出。想不出什麼辦法。

默而識之 默:不語,不說話。識:記。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

無所用之 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品而第之 品:品評,區分;第:等第,等級。品評優劣而後確定他的等級。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思所逐之 盤算著如何驅趕他們。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殺他的家族。

推而廣之 廣:寬,大。推展開來而且把它擴大。也指從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心鄉往之 對某人或某些事物心裡很仰慕。

要而論之 猶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說,簡單地說。

一笑了之 笑一笑就算了事,指不予重視。

一走了之 指不顧而去。

尤而效之 指明知其為錯誤而有意仿效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