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樹成語
Ⅰ 螞蟻什麼樹成語典故
螞蟻緣槐 蚍蜉復撼樹 撼樹蚍蜉制
mǎ yǐ yuán huái
[釋義]
緣:沿,順著。螞蟻沿著槐樹上下爬。比喻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一個名叫淳於棼的人夢見自己當了大槐安國的南柯太守,一時好不威風。醒來方知是一場大夢,所謂大槐安國不過是老槐樹下的螞蟻窩。
pí fú hàn shù
[釋義]
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Ⅱ 瘋狂猜成語裡面一個螞蟻和一個樹枝
蚍蜉撼樹
解題過程:螞蟻也叫蚍蜉,背著小樹枝,就是撼樹,答案就內是蚍蜉撼樹。
成語容拼音:pí fú hàn shù
成語解釋: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成語出處: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2)螞蟻和樹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用法:蚍蜉撼樹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反義詞:量力而行
成語例子: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毀,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造句:
1、一小撮國際反華分子想分裂中國,實在是蚍蜉撼樹不自量。
2、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3、就憑你們三五個人就想把這條大河治好!真是蚍蜉撼樹。
4、日軍率領十萬偽軍想攻佔有十億中華兒女的中國,這無異於蚍蜉撼樹,實在太可笑了。
Ⅲ 看圖猜成語一顆樹一個螞蟻我要推到這棵樹是啥
蚍蜉撼樹
[拼音]
pí fú hàn shù
[釋義]
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例句]
儒家學說自有長處,不是他蚍蜉撼樹所能動搖的。
Ⅳ 螞蟻一根樹枝打一成語
蚍蜉撼樹
pífúhànshù
[釋義]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版自量力;企權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語出]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正音] 撼;不能讀作「ɡǎn」;蚍;不能讀作「bǐ」。
[辨形] 蜉;不能寫作「浮」。
[近義] 自不量力 螳臂當車
[反義] 量力而行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惡而小的勢力妄圖動搖堅如磐石的政治力量、思想體系、社會制度、國家政權、團體或個人的榮譽地位等。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Ⅳ 螞蟻抱著樹打一成語
蚍蜉撼樹pífúhànshù
[釋義]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語出]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正音] 撼;不能讀作「ɡǎn」;蚍;不能讀作「bǐ」。
[辨形] 蜉;不能寫作「浮」。
[近義] 自不量力 螳臂當車
[反義] 量力而行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惡而小的勢力妄圖動搖堅如磐石的政治力量、思想體系、社會制度、國家政權、團體或個人的榮譽地位等。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見「螳臂當車」(932頁)。
Ⅵ 一個樹字一隻螞蟻打一成語
蚍蜉撼樹
pí fú hàn shù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Ⅶ 什麼螞蟻樹的成語
根據題意,
蚍蜉撼樹,
就是這個成語!
Ⅷ 螞蟻扛著樹枝打一成語 瘋狂猜成語螞蟻和樹枝
蚍蜉撼樹復 [pí fú hàn shù]
蚍蜉制撼樹 (pí fú hàn shù )是一個成語,該成語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蚍蜉:是指很大的螞蟻。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作品名稱
蚍蜉撼樹
外文名稱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giant tree
創作年代
唐
作品出處
《調張籍》
文學體裁
文言文
用法
主謂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
Ⅸ 螞蟻和樹的成語
蚍蜉撼樹。。。。
Ⅹ 瘋狂猜成語有一隻螞蟻拿一個樹枝的圖片答案
瘋狂來猜成語有一隻螞蟻拿源一個樹枝的圖片答案:
蚍蜉撼樹
拓展資料
釋義: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出自: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