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肺府之言的成語
肺腑之言fèifǔzhīyán
[釋義] 肺腑:指內心。發自內心的真摯誠懇的話語。
[語出] 元·鄭德輝《梅香騙翰林風月》:「小生別無所告;只索將這腑肺之言實訴與小娘子。」
[正音] 之;不能讀作「zī」。
[辨形] 肺;不能寫作「沛」。
[近義] 由衷之言
[反義] 違心之論
[用法] 含褒義。常和「一番」、「一席」搭配。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B. 肺腑之言的成語例析
◎在老師的深情關懷下,他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
◎蒙令叔出肺腑之內言 相勸。(蘇曼殊《容碎簪記》)
◎他了他這一番肺腑之言 ,使我們陷入了沉思之中。
◎至於他奉勸中學生在感情上不要表現太多,也許是對半年多來經歷後的肺腑之言吧。 「肺腑之言」和「由衷之言」都形容話語真心誠摯。
「肺腑之言」用的是比喻手法,更為形象,而「由衷之言」用的是直陳手法,比較直白。
C. 圈出下列成語中的錯字,並改正:言為心生,肺府之言,金語良言,仗義直言,慷慨呈詞
言為心聲、肺腑之言、金玉良言、暢所欲言、仗義執言、慷慨成詞。
D. 有寫肺字的成語
肺字的成語 :
撕心裂肺、
洞見肺腑、
沁入肺腑、
銘諸肺腑、
狗肺狼心、
焦唇乾肺、
感深肺專腑、
肺腑之屬談、
肺腑之言、
沁人心肺、
沁人肺腑、
別具肺腸、
劌心刳肺、
驢心狗肺、
別有肺腸、
狼心狗肺、
顛肺流離、
感人肺腑、
枯腸渴肺、
臟心爛肺、
沒心沒肺、
肺石風清、
深銘肺腑、
鼠心狼肺、
如見肺肝、
感人肺肝、
好心做了驢肝肺
E. 肺腑之言成語解釋
肺腑之言 [ fèi fǔ zhī yán ] 出於內心的真誠的話。
釋義 :肺腑:指內心。
出 處
元·鄭德輝《版梅香騙翰林風月》權:「小生別無所告;只索將這腑肺之言實訴與小娘子。」
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近義詞:金玉良言
反義詞:花言巧語
造句 :聽了他這一番肺腑之言,使我們陷入了沉思之中。
F. 肺腑之言的成語信息
【漢字簡體】肺腑之言
【漢語注音】 fèi fǔ zhī yán
【漢語注釋】 肺腑:內心。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
【英語譯文】words 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
【成語出處】1. 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2.元·鄭光祖《芻梅香》第二折:「小生別無所告,只索將這肺腑之言,實訴與小娘子。」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結構】偏正式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與「一番」連用。
【近義詞語】 由衷之言、 心腹之言
【反義詞語】 違心而論、 欺人之談、 花言巧語
【相關燈謎】1.肺腑之言(打外國哲學史名詞一) 謎底:內在論
2.肺腑之言(打字一) 謎底:意
G. 用肺腑之言的肺組成語
「玄德看了。』」 【近義詞】:藏在心裡輕易不說的真心話。【示例】:xī回n fù zhī yán 【解釋】,至答此盡當實訴:以上就是我的想心腹之言:『備有心腹之言: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急來車前泣告孫夫人曰。【出處】心腹之言【拼音】:肺腑之言
H. 肺俯之言哪個字錯了
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中國古代成語,雛形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詩歌,後又專有元鄭光祖在《芻梅香屬》第二折中成今日之詞沿用至今,用來指「真誠的話」,含褒義。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結構】偏正式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與「一番」連用。
【近義詞語】 由衷之言、 心腹之言
【反義詞語】 違心而論、 欺人之談、 花言巧語
I. 與肺腑之言相近的詞語
由衷之言 [yóu zhōng zhī yá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衷:內心。出自內心的話。內
出 處
清·惲敬《容辨微論》:「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例 句
1. 聽了她的~,我的心良久不能平靜。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心口如一 真心實話 肺腑之言 言為心聲
反義詞
言不由衷 巧舌如簧 心口不一 甜言蜜語 花言巧語 虛情假意
J. 有沒有肺俯陳詞這個成語
沒有肺腑陳詞這個成語
應該是:慷慨陳詞:形容發表言論,情緒高昂,理直氣壯。
或者是:肺腑之言:發自內心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