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痢疾的成語

痢疾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25 14:04:56

1. 提壺揭蓋像這樣治病的成語還有啥

逆流挽舟

此法適用於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臨證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等,繼而出現腹痛、里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等。

清代醫家喻嘉言認為:「痢疾一證……至夏秋熱暑濕之氣交蒸互結之熱……外感三氣之熱而成下痢。」進而強調「下痢必先從汗,先解其外,後調其內」。

對於表邪內陷、外邪入於陰、久痢陽氣下陷等病理狀態,喻氏均主張用「逆挽」之法,並推崇《和劑局方》人參敗毒散為代表方,驅邪由里出表,攘外以安內。這一過程如逆水中挽舟上行,即所謂「逆流挽舟」。

人參敗毒散由柴胡、桔梗、人參、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羌活、獨活、薄荷、生薑、甘草組成,用於治療「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疼,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風痰頭痛,嘔噦寒熱」。

喻氏以其「逆挽」,是認識到:「若元氣素弱之人,葯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留連為困;重者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所以虛弱之體,必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葯中,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葯,一涌而出,全非補養虛弱之意也。」如此扶正祛邪,可使表氣疏通,里滯亦除,不治痢而痢自止,實蘊「陷者舉之」之意。

吳鞠通在用此法時言:「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里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其中所述之「滯下」即痢疾之別稱,而活人敗毒散是由人參敗毒去薄荷、易甘草為炙甘草而成。

基於對逆流挽舟法機理的認識,現今醫者拓寬了其應用范圍,如用於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嬰幼兒腹瀉、腸胃型感冒、潰瘍性結腸、久咳、慢性腎病等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增液行舟

此法適用於腸道津虧之便秘,其形成一般有兩類原因:

一類是素體陽盛,或腸胃積熱。平素陽熱偏盛,或熱病之後,余熱留戀,或肺中燥熱,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葯,均可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干澀,便質干結,難於排出。此如《景岳全書》言:「陽結證,必因邪火有餘,以致津液乾燥。」

另一類是素體陰虛,或陰虧血少。平素津虧血少,或病後產後,耗傷陰血,或失血奪汗,傷津亡血,或年高體弱,陰血虧虛,或過食辛香燥熱,損耗陰血,均可導致陰虧血少,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干澀,腸道失潤,「無水舟停」,而便干難出。如陳素庵在《婦科補解》中說:「產後大便秘結者,由產後去血過多,津液乾涸,腸胃燥結,是以大便閉。」《醫宗必讀》亦有詳言:「更有老年津液乾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秘結。」

上述過程,一如《溫病條辨》所言的「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下者,當增水行舟」。只有水流盈足,舟方能得以暢行;只有大腸潤澤,大便方能得以暢通。若因於熱結津虧者,治可選用麻子仁丸(火麻仁、芍葯、大黃、枳實、厚朴、杏仁);若因於陰虛者,治可選用增液湯(玄參、麥冬、生地),六味地黃湯等;若因於血虛者,治可選用沈氏潤腸丸(當歸、生地、火麻仁、桃仁、枳殼、肉蓯蓉)等。

釜底抽薪

此法適用於火熱實證,屬於寒下法,取「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之意。

火熱實證的成因有內外之分:在外者,主要因於感受火熱之邪或疫癘之氣,可見高熱、神昏等;在內者因所處臟腑不同而表現有異,在肺者可見發熱、咳喘、咽喉腫痛、口渴喜飲等,在心者可見口舌生瘡、煩熱口渴、失眠、甚則高熱神昏、譫語發狂等,在肝者可見急躁易怒、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口苦等,在胃者可見口臭口渴、消谷善飢、牙齦腫痛等。

上述病變均可因熱盛耗津、腸道失潤而見大便干結,進而因腑氣不通而致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可伴見舌質紅或紅絳,苔黃或黃糙起刺,脈數或滑數。

本法的應用指征是熱象(尤其是發熱)加大便干結。對此,治療可選擇「清」與「通」,尤應重「通」,以通腑即可瀉熱,臨證常見高熱不退者,一通大腸即熱退身涼。臨床可視情選用承氣類方,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這一方法體現了中醫學「急則治其標」、給邪找出路、通腑以安臟的治療思想。

基於上述原理,此法近些年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得以大大拓寬,如用於治療急腹症、高血壓病、中風閉證、哮喘、顏麵皮膚病等,均有可觀療效。

2. 痢疾的名詞解釋

痢疾的名詞解釋?我來回答,細菌性痢疾又稱菌痢,由志賀菌也就是痢疾桿菌引起回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答消化道傳播。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現散發,主要累及的病變是直腸和乙狀結腸的炎症以及潰瘍,表現的是發熱、腹痛、腹瀉,排黏液樣膿血便伴有里急後重感。細菌性痢疾的潛伏期一般是1-3天,最長可以達7天,需隔離至症狀消失後7天或者糞便培養2-3次均陰性才能解除隔離。飲食行業的人員糞便培養1次陰性即可解除隔離。志賀菌屬於腸桿菌科的志賀菌屬,該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

3. 疾字組詞有哪些詞語

殘疾、
疾馳來、
瘧疾、源
痼疾、
暗疾、
惡疾、
疾書、
疾病、
疾苦、
痢疾、
疾患、
託疾、
疾進、
隱疾、
宿疾、
迅疾、
疾駛、
疾步、
頑疾、
離疾、
憤疾、
佐疾、
痁疾、
微疾、
痛疾、
疾騎、
疾威、
詬疾、
疢疾、
疾動、
夭疾、
陰疾、
疾俏、
遁疾、
疾怨、
疾痗、
示疾、
疾很、
疾棘、
笑疾

4. 什麼疾什麼如詞語

疾惡如仇
[jí
è復
rú制
chóu]
基本釋義
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
褒義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疾什麼如什麼成語

疾惡如仇、
疾惡如風、
疾惡如讎

5. 下面是疾的幾種意思,請根據其意思寫出帶疾的詞語。1疾病2痛苦3痛快4急速猛烈.

1 疾病 痢疾 殘疾
2 疾苦
3 疾惡如仇 痛心疾首
4 疾風勁草 疾馳 疾步 疾風驟雨

6. 疾可以蛆哪些詞語

疾組詞語 :
殘疾、
疾馳、
瘧疾、
痼疾、
暗疾、
疾書、
惡疾、
疾苦、
疾病、
痢疾、
疾患、
託疾、
疾進、
迅疾、
隱疾、
疾駛、
頑疾、
宿疾、
疾步、
憤疾、
佐疾、
痁疾、
疢疾、
詬疾、
示疾、
遁疾、
痛疾、
疾威、
疾厲、
躄疾、

7. 疾能組什麼詞語

疾四字詞語

積勞成疾、
深惡痛疾、
痛心疾首、
大聲疾呼內、
疾言厲色、
奮筆疾書、
眼疾手容快、
不疾不徐、
攻疾防患、
走筆疾書、
憂憤成疾、
疾足先得、
積憂成疾、
銜枚疾走、
瘸狼渴疾、
出醜揚疾、
纖芥之疾、
膏肓之疾、
暢叫揚疾、
亟疾苛察、
河魚之疾、
以疾掩遲

8. 疾的詞語有什麼

積勞成疾、
深惡痛疾、
痛心疾首、
大聲疾呼、
疾言厲色、
奮筆疾書、
眼疾手版快、
出醜揚權疾、
不疾不徐、
冉耕之疾、
疾足先得、
攻疾防患、
憂憤成疾、
積憂成疾、
暢叫揚疾、
走筆疾書、
河魚之疾、
疾之如仇、
現疾說法、
銜枚疾走、
亟疾苛察、
瘸狼渴疾、
檄醫頭疾、
膏肓之疾、
疾痛慘怛、
疲癃殘疾、
霜露之疾、
弔死問疾、
纖芥之疾、
以疾掩遲、
疾惡如讐、
諱疾忌醫、
疾之若仇

9. 成語: ( )少( )多

粥少僧多
釋義: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四》:「版積薄而權為厚,聚少而為多。」

積少成多
釋義:積累少量的東西,能成為巨大的數量。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四》:「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

聚少成多
釋義:聚:集合,會合。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由少變多。
成語出處:《漢書·董仲傳》:「眾少成多,積小致巨。」

10. 根據疾病的意思寫出帶疾字的詞語

痢疾、殘疾、疾苦、疾惡如仇、弔死問疾、積勞成疾、憂憤成疾、疾病相扶、憂勞成疾、疾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