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狼言一句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狼言一句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25 00:45:45

A. 關於狼的成語和解釋意思

狼狽為奸、豺狼當道、狼蟲虎豹、狼吞虎咽、狼顧鴟張。

一、狼狽為奸

白話釋義: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比喻互相勾結做壞事。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翻譯:詩人好翁和畫匠互相勾結做壞事。

二、豺狼當道

白話釋義:惡狼阻擋了道路。比喻壞人當權。當(dāng)道:在路中間。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

朝代:東漢

作者:史學家班固

翻譯:豺狼橫行霸道,壞人當權,不應該再去問狐狸這類小人了。

三、狼蟲虎豹

白話釋義:泛指兇猛的動物。
出處:《對玉梳》第三折:「轉過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裡面藏著什麼狼蟲虎豹。」
朝代:明

作者:賈仲名
四、狼吞虎咽
白話釋義:狼在吞食食物,虎在咽下獵物。
出處:《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朝代:清

作者:李寶嘉

五、狼顧鴟張

白話釋義:像狼一般凶視,如鴟張翼。形容凶暴,囂張。
出處:《洛陽伽藍記·平等寺》:「皆狼顧鴟張。」
朝代:北魏

作者:楊炫之

翻譯:都如狼凶視、如鴟張翼一般,凶暴且囂張。

B. 30句狼的詞語,成語,諺語。成語要意思

狼的成語:
杯盤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號 聲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煙四起
前怕狼,後怕虎 成語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如狼似虎 成語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凶暴殘忍。

狼吞虎咽 成語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聲名狼藉 成語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豺狼成性 成語
象豺狼一樣凶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鬼哭狼嚎 成語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豺狼當道 成語
比喻壞人當權。

杯盤狼藉 成語
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狼煙四起 成語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狼子野心 成語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狽為奸 成語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狼狽不堪 成語
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鷹視狼步 成語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外貌陰險。

鼠竄狼奔 成語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贓污狼藉 成語
謂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狼貪鼠竊 成語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狼貪虎視 成語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奔豕突 成語
豕:豬;突:猛沖。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狼心狗肺 成語
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心狗行 成語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成語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虎狼之勢 成語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使羊將狼 成語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豕突狼奔 成語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羊狠狼貪 成語
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後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如狼牧羊 成語
如同狼放養羊一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引狼入室 成語
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


狼到天邊不改性;
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狼狗打架,兩家害怕;
狼給羊領路最危險;
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狼的諺語
狼的諺語(英)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著羊皮的狼.
When the wolf grows old, the crows ride him.
狼老遭鳥欺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一起,就會學狼叫
A sheep among wolves.
落入狼群.
狼的歇後語
狼吃狼——
對著嚎;
狼借豬娃——
還不了;
狼啃青草——
裝羊(洋);
狼群里跑出羊——
不可能;
狼看羊群——
越看越少;
狼給羊獻禮——
沒安好心;
狼崽進羊圈——
沒好事.
從中外諺語中我們可以從探究出,在古代外國和中國一樣認為狼是凶惡,冷酷,貪婪的代表.
狼的主要食物是羊,狼對狼有著鍥而不舍的追求.
狼崽從出生就被訓練去捕獵食物,而具有狼

狼的歇後語分類:1、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2、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3、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4、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5、 狼吃狼 - 冷不防
6、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7、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8、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9、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10、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11、狼啃青草 - 裝洋(羊)
12、狼吃鬼 - 沒影幾
13、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14、狼借獵娃 - 還不了
15、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狼的俗語
1、 狼肚子里沒有好心肝。
2、 狼披羊皮還是狼。
3、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 可憐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 可憐狼的獵人,羊群不會增多。
6、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邊吃屎。
7、 不開獵槍,打不住狼。
8、 狼給羔羊領路最危險。

C. 狼的成語或格言

快步流星是一個成語,讀音是kuài bù liú xīng,意思是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D. 狼什麼是什麼成語

狼顧狐疑 〖解釋〗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常回頭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狼羊同飼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狼煙大話 漫無邊際的吹牛話。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狼吞虎餐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狼突豕竄 見「狼奔豕突」。
狼突鴟張 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前虎後 前門趕走狼,後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狼猛蜂毒 形容人兇狠毒辣。
狼艱狽蹶 比喻處境困苦窘迫。
狼嚎鬼叫 見「狼嗥鬼叫」。
狼嗥鬼叫 形容聲音凄厲。
狼嗥狗叫 形容惡人狂呼亂叫。
狼顧鳶視 如狼鷹視物。形容兇狠而貪婪。
狼顧麕驚 比喻驚恐萬狀。
狼顧虎視 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狼顧鴟張 如狼凶視,如鴟張翼。形容凶暴,囂張。
狼顧鴟跱 如狼凶視,如鴟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機欲動。
狼蟲虎豹 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狼吃襆頭 狼銜去人的襆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狼餐虎咽 見「狼餐虎咽」。
狼飡虎咽 見「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狼奔兔脫 形容倉皇逃竄。
狼奔鼠偷 形容壞人到處擾亂。
狼奔鼠竄 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狼狽周章 倉皇驚恐。
狼狽萬狀 狼狽:窘迫的樣子;萬狀:多種樣子。形容極其困頓、窘迫。
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狽不堪 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狼貪鼠竊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狼狽為奸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凶惡。
狼心狗行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狼奔豕突 豕:豬;突:猛沖。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狼貪虎視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子獸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狼心狗肺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號鬼哭 形容哭聲凄慘

E. 關於狼的成語,諺語,故事,歇後語

一、成語

1、引狼入室

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為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像的麻煩。

出自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

2、狼狽為奸

拼音是láng bèi wéi jiān,狼和狽一同外出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二、諺語

1、狼怕打,燈怕吹,毒蛇怕石灰, 隱喻:任何事物都有弱點。

2、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噬,隱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三、歇後語

1、羊群遇惡狼 —— 各散四方;

2、羊群里鑽進一隻狼 —— 一團混亂;

3、羊圈裡關狼 —— 自招災禍。

四、故事

1、東郭先生與狼

有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讀死書、死讀書,十分迂腐。一天,東郭先生趕著一頭毛驢,背著一口袋書,到一個叫「中山國」的地方去謀求官職。

突然,一隻帶傷的狼竄到他的面前,哀求說:「先生,我現在正被一位獵人追趕,獵人用箭射中了我,差點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裡,將來我會好好報答您的。」

東郭先生當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這只受傷的狼很可憐,考慮了一下說:「我這樣做會得罪獵人的。不過,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辦法救你。」

說著,東郭先生讓狼蜷曲了四肢,然後用繩子把狼捆住,盡可能讓它的身體變得小些,以便裝進放書的口袋中去。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現狼不見了,就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隻狼沒有?它往哪裡跑了?」 東郭先生說:「我沒有看見狼,這里岔路多,狼也許從別的路上逃走了。」

獵人相信了東郭先生的話,朝別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書袋裡聽得獵人的騎馬聲遠去之後,就央求東郭先生說:「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讓我逃生吧。」

仁慈的東郭先生,經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現在我餓極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讓我吃掉你吧。」

說著,狼就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裡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義」。

正在這時,有一位農民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講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負義要傷害自己的事,請農民評理。可是狼卻一口否定東郭先生救過它的命。

老農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只口袋這么小,怎麼可能裝下一隻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了口袋裡。老農立即把口袋扎緊,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講仁慈,簡直太糊塗了。」

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東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謝農民及時救了他的命。

2、獅子和狼

獅子的獵物被狗偷去一塊,獅子沒在意,狼看見了,以為獅子不怎麼厲害,便也去偷肉吃,結果被獅子吃掉了。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常常算計別人的人,往往會自食其果。

F. 成語狼什麼什麼什麼

狼心狗肺(成語)

成語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出自明·馮夢龍《專醒世恆言》:「屬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義忘恩。」

成語解釋
【漢語文字】狼心狗肺[1]
【漢語拼音】láng xīn gǒu fèi
【英文翻譯】Be as cruel as a wolf
【成語解釋】心腸像狼和狗一樣,比喻凶惡狠毒或者忘恩負義。

成語典故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十:「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負恩忘義。
示例:你這個~的爛貨,你想把我氣死了,你們去過快活日子。◎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十二回

G. 有關狼的成語、言語、歇後語及名言

、狼諺語:
不能請羊管菜園,不能請狼管羊圈。
狼眾食人,人眾食狼。
披著羊皮的狼。
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
狼終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和狼在一起,就學會吃人。
灰狼其為吾人之口令。
漢極大,然不耐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2、狼成語:
狼狽為奸、狼奔豕突、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狽不堪、狼煙四起、狼子野心、聲名狼籍、鬼哭狼嚎、引狼入室、杯盤狼籍、與狼共舞。
3、狼歇後語: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狼啃青草 - 裝洋(羊)
狼吃鬼 - 沒影幾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獵娃 - 還不了
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4.狼名言警句:
兵馬不離陣,虎狼不離山。
雪打芭蕉心不死,豺狼本性要傷人。
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強盜喜歡天黑,豺狼喜歡雨夜。
不怕虎狼當面做,就怕人前兩面刀。
英國: 當你認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進。
蘇聯: 豺狼要是餓肚,總是羊有罪過。
淮南子: 華騮綠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培根: 就是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成為人,而不成為狼。
五代·馮道: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雨果: 一個好行為也可能是一個壞行為,誰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誰為兀鷹修復了翅膀,誰就要為它的爪負責。

H. 關於狼的諺語,俗語,成語,名言,詩詞

成語: 杯盤狼藉 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版子。 狼子野心 狼子:權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心狗肺 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狽為奸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鬼哭狼號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聲名狼藉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俗語 狼到天邊不改性; 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狼狗打架,兩家害怕; 狼給羊領路最危險; 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狼終究是狼,即使它不吃你的狼。 和狼在一起,就學會吃人。 灰狼其為吾人之口令。 漢極大,然不耐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就這么多了吧。不才不才啊。

I. 關於狼的成語及其解釋(至少13個)

杯盤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鬼哭狼號、聲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煙四起 、如狼似虎、狼貪鼠竊、引狼入室、豕突狼奔、虎穴狼巢
1、杯盤狼藉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ēi pán láng jí,意思是形容宴飲已畢或將畢時的情景。
出處:清 李綠園 《歧路燈》第八十八回:「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盤狼藉,言語喧嘩。」
2、狼子野心是一個成語,讀音是láng zǐ yě xīn,意思是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是貶義詞。
出處:《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翻譯:俗話說:『狼子野心。這是狼啊』,怎能養呢!
3、狼心狗肺是一個成語,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出處: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第十二回 你這個狼心狗肺的爛貨,你想把我氣死了,你們去過快活日子。
4、狼狽為奸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láng bèi wéi jiān,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處: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永遠是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所以兩種斗爭永遠得雙管齊下。」
5、鬼哭狼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guǐ kū láng háo,意思是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裡面嚷打做鬼哭狼號。」
6、聲名狼藉,聲名:名譽。 狼藉:雜亂不堪。 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出處: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三章:「聲名狼藉了,還有人要我教書嗎?」
7、狼戾不仁,拼音láng lì bù rén,形容貪狠殘暴,沒有人性。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8、狼煙四起,發音:láng yān sì qǐ,漢語成語,釋義: 指邊疆不平靜。形容到處都有戰爭或國內不安的現象。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回 這火筒節節生枝,能吹得狼煙四起;實在放他不得。
9、如狼似虎是一個成語,讀音是rú láng sì hǔ,意思是像狼和虎一樣兇狠。
出處:《水滸傳》第七八回:「如今放著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節度已是過時的人了,兄長何足懼哉!」
10、狼貪鼠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用法:我們先人對狼早就有了充分的認識,形容狼的詞語比比皆是,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貪鼠竊,總之狼就不是一個好東西。
11、引狼入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為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像的麻煩。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黎氏》 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況將於野合逃竄中求賢婦哉。
12、虎穴狼巢即虎和狼的窩巢,用來比喻極其危險的地方。
用法:任你虎穴狼巢,密友一派,我自沉醉。
13、豕突狼奔,發音 shǐ tū láng bēn,像豬那樣沖撞,像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騷擾,或敵人逃跑時驚慌失措的樣子。
出處:葉劍英《在敵後的兩年》:「雖然沒有像抗戰初期的勢若燎原,可是敵寇的豕突狼奔,並未稍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