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做事卑驚恐的成語
⑴ 形容人驚恐害怕的成語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專安定
兢兢業業 兢兢:小心謹慎屬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恐後爭先 指害怕落後,追求上進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心寒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⑵ 形容人非常驚恐的成語
【八公山上復,草木皆兵】:制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怵惕惻隱】:怵惕:驚恐害怕。形容人既擔驚受怕,又同情憐憫。
【頓足失色】:頓足:跺腳。失色:因驚恐而變以臉色。形容十分驚慌。
【骨顫肉驚】:形容驚恐萬分。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鬼哭神愁】:形容驚恐憂愁。
【鬼哭神號】: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鬼哭神驚】:形容極度驚恐。
【慌張失措】:慌張:驚慌失措。驚恐慌張得不知所措。
【皇皇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惶惶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回驚作喜】:回:轉換。由驚恐變為喜悅。
【魂不負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不附體」。
【魂不附體】: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
【魂不赴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不附體」。
【魂不著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
⑶ 形容非常驚恐的成語
驚恐失措
[jīng
kǒng
shī
cuò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措:安排。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出
處
都德《柏林之圍》內:「我和他驚恐失措地互容相看著。」
網路釋義
【名稱】驚恐失措【拼音】jīng
kǒng
shī
cuò【解釋】措:安排。害怕得臉都變了色。【出處】都德《柏林之圍》:「我和他驚恐失措地互相看著。」【用法】作定語、狀語;
⑷ 形容極度驚恐的成語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回,心神不安定答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心寒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⑸ 形容驚恐、恐懼的成語
毛骨悚然、怵目驚心、馳魂奪魄、動魄驚心、膽戰心驚
一、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翻譯】:秦王聽說了,不知不覺脊樑骨發冷,十分恐懼。
二、怵目驚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釋】: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裡感到震驚。
【出自】:聞一多《龍鳳》:你記得復辟與龍旗的不可分離性,你便會原諒我看見「龍鳳」二字而不禁怵目驚心的苦衷了。
三、馳魂奪魄 [ chí hún ó pò ]
【解釋】:形容振撼心靈。
【出自】:徐遲《地質之光》:「各種印象,新鮮而又庄嚴,使他目不暇給,馳魂奪魄。」
四、動魄驚心 [ dòng pò jīng xīn ]
【解釋】: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出自】: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其事至險計至毒。道路相告,動魄驚心。
五、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三回:三藏見說,又膽戰心驚 ,不敢舉步。
【翻譯】:三藏看見說,十分害怕,不敢走。
⑹ 表示驚恐的成語
喪膽銷魂 喪、銷:失去。形容驚恐到極點。
喪膽遊魂 形容惶恐無主的樣子。回
喪魂落魄 失去了魂答魄。形容非常驚慌、恐懼的樣子。...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亡魂喪魄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驚惶萬狀 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毛骨悚然
參考資料:..com/question/81043275.html
⑺ 形容驚恐的成語
慄慄來危懼 [lì lì wēi jù]
生詞本源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自】:《尚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
【示例】:夫以我一人所遭之無依著若此。而帶累妻子,舉世行乎~之塗,吾能無缺然哉!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十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害怕
⑻ 求:形容極端驚恐的成語、詞語。要精練,多謝!
魂不附體、喪魂失魄、驚惶失措、魂飛魄散、失魂落魄。
一、魂不附體
拼音:hún bù fù tǐ
釋義:魂:靈魂;魂魄。迷信的人認為人魂魄一離體;就失去知覺;無法行動。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恐懼萬分。有時也形容受到極大的誘惑;不能自主。
出處:元 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一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
白話釋義:一個好姑娘啊,生得非常漂亮,讓我魂不附體。
二、喪魂失魄
拼音:sàng hún shī pò
釋義:原義為失去了魂魄。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出處:魯迅《墳 未有天才之前》:「自從新思潮來到中國以後,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
示例:他現在經常是這樣,總有些喪魂失魄,總是不知道下一步邁出去是向前還是向後,往上還是往下。
三、驚惶失措
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釋義: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出處:唐 李百葯《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示例:孝友臨刑時,驚惶失措,而暉業則是神色自如。
四、魂飛魄散
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釋義:魂:靈魂;魄:是指所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指魂飛了;魄也散了。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白話釋義:心的精神,這是靈魂;靈魂離開了,怎麼能長久?
五、失魂落魄
拼音:shī hún luò pò
釋義: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出處: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
白話釋義:作為你的弟子,經常心神不定。
⑼ 形容極端驚恐的詞語、成語。越多越好,多謝
驚心動魄、寒心酸鼻、失魂落魄、驚慌失色、惶恐不安
1、驚心動魄
【解釋】: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出自】: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上:「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譯文:文章以華麗溫暖,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以說幾乎是一個字千金。
2、寒心酸鼻
【解釋】: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裡害怕而又悲痛。
【出自】: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譯文:感動心動而已,回腸憂傷。孤兒寡母,心寒鼻酸。
3、失魂落魄
【解釋】: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出自】: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餓的我肚裡飢失魂喪魄,凍的我身上冷無顏落色。」
譯文:飢餓的我肚子里遭受失喪魄魂,凍的我身上又冷又無顏落顏色。
4、驚慌失色
【解釋】: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出自】: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與倪忠毫無主意,看見開門,以為惡奴前來陷害,不由的驚慌失色。」
譯文:倪太守正與倪忠毫無主意,看到開門,認為惡奴前來陷害,不由的驚慌失色。
5、惶恐不安
【解釋】: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自】:西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譯文:人民正營,手足無措。「唐.顏師古注釋:「正營,驚慌不安的意思。
⑽ 形容人很驚恐的成語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內作是士兵。容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怵惕惻隱】:怵惕:驚恐害怕。形容人既擔驚受怕,又同情憐憫。
【頓足失色】:頓足:跺腳。失色:因驚恐而變以臉色。形容十分驚慌。
【骨顫肉驚】:形容驚恐萬分。
【鬼哭狼嗥】: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鬼哭神愁】:形容驚恐憂愁。
【鬼哭神號】:①形容哭叫悲慘凄厲。②形容聲音大而雜亂,令人驚恐。
【鬼哭神驚】:形容極度驚恐。
【慌張失措】:慌張:驚慌失措。驚恐慌張得不知所措。
【皇皇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惶惶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回驚作喜】:回:轉換。由驚恐變為喜悅。
【魂不負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不附體」。
【魂不附體】:附:依附。靈魂離開了身體。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