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成功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
『壹』 形容很有成就的成語有什麼
【震古爍今】
爍:光亮的樣子。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非常偉大。
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真是(震古爍今)。
形容很有成就的成語還有:
【豐功偉績】【空前絕後】【功高蓋世】【功不可沒】【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博學多才: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見多識廣:識:知道。見過的多,知道的廣。形容閱歷深,經驗多。
殫見洽聞: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雄才大略: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
多才多藝: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真才實學:真正的才能和學識。
滿腹經綸: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
八斗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才高八斗: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棟梁之材:棟:脊檁,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出將入相: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職位都很高。
人傑地靈:傑:傑出;靈:好。指有傑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
國士無雙: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傑出的人。指才識出眾的人。
後起之秀: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不同凡響: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類拔萃: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超群絕倫: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蓋世無雙:蓋:壓倒,超過。才能或武藝當代第一,沒有人能比得上。
陸海潘江: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智勇雙全:又有智謀,又很勇敢。
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龍躍鳳鳴:象龍在騰躍,鳳凰在高鳴。比喻才華出眾。
騰蛟起鳳:蛟:蛟龍;鳳:鳳凰。宛如蛟龍騰躍、鳳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錦心綉口:錦、綉: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經天緯地:經、緯:織物的豎線叫「經」,橫線叫「緯」,比喻規劃。規劃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非常偉大的事業。
金玉滿堂: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無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傑。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下筆成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掃眉才子: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
不櫛進士: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廳堂;室:內室。古代宮室,前為堂,後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眾的人,看來好像愚笨,不露鋒芒。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詠絮之才:人們形容才女的專用詞。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安大悅,眾承許之。」後世常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七步成詩:才思敏捷,反應很快。取自典故曹植做《七步詩》。
『貳』 有哪些可以用來形容做事靠自己成功的成語
①自力更生抄
更生:重新獲得生命,襲比喻興建事業。形容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辦起來。 孫中山 《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顯而易見,要想解決這個緊急的問題,消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須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這樣一來, 中國 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毛澤東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
②自食其力
憑借自己的努力生活。詞性為褒義。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出處《禮記·禮器》:「食力無數。」陳浩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③自給自足
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
④白手起家
意思是指沒有任何經濟實力支持,靠著雙手進行創業,最後獲得成功的果實。
『叄』 形容通過努力達到成功的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愚公移山
【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出處】: 《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舉例造句】: 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2、【成語】: 鐵杵成針
【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解釋】: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3、【成語】: 天道酬勤
【拼音】: tiān dào chóu qín
【解釋】: 天道:天理;酬:報;勤:勤奮。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會有成就。
【出處】:
【舉例造句】: 常常是峰迴路轉,也往往柳暗花明,既殫精竭慮,也擔驚受怕,不過總算天道酬勤,也真是吉人天相……(劉心武《人面魚》)
4、【成語】: 水滴石穿
【拼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
【解釋】: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處】: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舉例造句】: 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
5、【成語】: 繩鋸木斷
【拼音】: shéng jù mù àn
【解釋】: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舉例造句】: 諺曰:『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夫繩非木之鋸,水非石之鑽也,蓋積漸使然耳。 ★明·朱舜水《與奧村德輝書八首》
『肆』 形容成功的成語
形容成功的成語:
1、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2、旗開得勝 [ qí kāi dé shèng ]剛一打開旗幟進入戰斗,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出處:《元曲選外編·無名氏〈射柳捶丸〉》:「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3、名利雙收 [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既得名聲,又獲利益。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實名利雙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沒有強如做官的了。」
4、水到渠成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
5、大功告成 [ dà gōng gào chéng ]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諸生;庶民大和會;十萬眾並集;平作二旬;大功畢成。」
『伍』 形容一個人成功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成功的成語 :馬到成功、 功成名就、 水到渠成、 大功告成、 一蹴而就、 九轉功成、 旗開得勝、 成敗論人、 成敗利鈍、 道傍之築、 百無一成、 指日成功等。
1、功成名就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解釋】: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白話譯文: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譽不可虛假,必須反求諸己。
【舉例造句】: 你則說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則說出家的延年益壽。
2、 功成名遂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解釋】: 遂:成就。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白話譯文: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譽不可虛假,必須反求諸己。
3、衣錦還鄉
【拼音】: yī jǐn huán xiāng
【解釋】: 衣:衣服。錦:有多彩圖案的絲織品。還鄉:回家、探親。古時指做官以後,穿了錦綉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友誇耀。也說衣錦榮歸。
【出處】: 唐·姚思廉《梁書·劉之遴傳》:「卿母年德並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白話譯文:你的母親年事已高,所以讓你榮歸故里,盡奉養母親的孝道。
【舉例造句】: 但願得你名登高選,衣錦還鄉,教人作話傳。
4、豐功偉績
【拼音】: fēng gōng wěi jì
【解釋】: 豐:大。偉大的功績。
【出處】: 清·張春帆《宦海》第六回:「這位章制軍在兩廣做了幾年,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
【舉例造句】: 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5、功標青史
【拼音】: gōng biāo qīng shǐ
【解釋】: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出處】: 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自不泯。」白話譯文:古代偉人的功勞都會記在史書上。
【舉例造句】: 願諸公善事使君,以圖名垂竹帛,功標青史,切勿效庶之無始終也。
『陸』 形容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成語有哪些
鐵杵成針、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細水長流
一、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譯文】:就像是鐵棍磨成針一樣,只要內心堅定就終有成功的一天。
二、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釋】: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三、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釋】: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巾下有一錢。乖崖杖之。吏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張乖崖在崇陽縣令;一個官員從庫中出;頭巾下有一錢。張乖崖杖的。官員說:『一錢什麼問題?你要打我啊!張乖崖提筆判說給』:「一天一錢;一千日就是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四、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àn ]
【解釋】: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一天一錢;一千日就是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五、細水長流 [ xì shuǐ cháng liú ]
【解釋】: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地做某件事。
【出自】: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譯文】:你們常常努力精進,比如小水常流,那麼就能穿透石頭。
『柒』 形容形容成功的成語
旗開得勝,得勝回朝,凱旋而歸,功成名就,眾望所歸,天道酬勤,無往而不勝,披堅執銳,所向披靡
『捌』 形容成功靠自己的成語
白手來起家
bái shǒ自u qǐ jiā
【解釋】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處】《朱子語類》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榮顯。」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於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經努力而創立事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白;不能讀作「bǎi」。
【辨形】起;不能寫作「啟」。
【近義詞】自力更生、成家立業
【反義詞】根基深厚、寄人籬下
【辨析】~和「自力更生」、「成家立業」都有「靠自己的力量辦事情」的意思。~和「自力更生」語意寬;可用於家業、事業和國家集體方面;「成家立業」大多限於個人家業方面。
【例句】
(1)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中國人民~;創造著自己新的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
(2)村裡人缺資金、缺技術;硬是多方想辦法;~辦成了這家小工廠。
【英譯】build up fortune from nothing
『玖』 形容一個人突然爆發出自己的潛力走向成功是什麼成語
形容一個人突然爆發出自己的潛力走向成功的成語:一鳴驚人。
【成語】: 一鳴驚人專
【拼音】: yī屬 míng jīng rén
【解釋】: 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舉例造句】: 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近義詞】: 一舉成名、一步登天、名滿天下
【反義詞】: 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丟人現眼
【歇後語】: 立春響雷;半夜裡放炮
【燈謎】: 最大的叫聲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的表現
【故事】: 齊威王沉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國內混亂不堪。才子淳於髡知道齊威王愛猜謎語,就覲見說王宮里住著一隻三年不飛不鳴的鳥。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國威大振
『拾』 形容經過努力成功的成語有哪些
1、天道酬勤 [ tiān dào chóu qín ]
(1)釋義:天道酬勤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獲,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獲。
(2)出處: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例句:天道酬勤,並不是天賦異稟必成大器,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勤學苦練才能造就最終的成果。
2、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1)釋義:意思是途光明的學業或事業,即便有天賦的人去學習、去做事,也是難以一帆風順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學下去、做下去,最後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出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4)例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誰都知道,可輪到自己頭上,能否耐得住寂寞往往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3、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1)釋義: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後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說「滴水穿石」,常與「繩鋸木斷」連用
(2)出處:張乖崖為崇陽(古縣名)令,一吏自庫(錢庫)中出,視其鬢旁巾(頭巾)下有一錢(銅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更勃然(發怒的樣子)日:「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干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選自《鶴林玉露》)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4)例句:可取代急躁的第二種東西是水滴石穿,即熟能生巧的能力。
4、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àn ]
(1)釋義:指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2)出處:出自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語法:作賓語、分句;含褒義
(4)例句:堅持是一種意志,堅持是一種持之以恆善始善終。古人說:「滴水穿石,繩鋸木斷。」也就是一種堅持的道理。堅持就會勝利,堅持就會成功。讓我們做一個對什麼都堅持的人吧!
5、先難後獲 [ xiān nán hòu huò ]
(1)釋義: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2)出處:《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3)語法:作謂語、賓語;比喻不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