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學生很受教的成語
1. 形容老師耐心教導學生的成語有哪些
循循善誘:善於有來步驟地進行引導源。
誨人不倦 [ huì rén bú juàn ]
耐心地、不厭倦地教導別人。《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誨:教導。倦:厭倦。
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諄諄教導 [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懇切、耐心地教導。
諄諄告誡 [ zhūn zhūn gào jiè ]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教導有方 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誨人不惓 :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同「誨人不倦」。
2. 形容教育孩子的成語
1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
2聞雞起舞 聽見雞鳴就起身,比喻人發奮學習,勵精圖治。
3卷土重來 卷土: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4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5力爭上游 努力爭取上進 求學做人都要力爭上游,不要自滿於現狀。
6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7投筆從戎 一個人拋棄文職而加入衛國的行列。
8前車之鑒 比喻前人的失敗,可以作為後人的借鏡。
9金石為開 至誠可感動任何事物。
3. 形容學生尊敬老師的成語有哪些
尊師重道程門立雪師道尊嚴德高望重良師益友
4. 形容「受教」的成語有哪些
程門立雪、尊師重道、奉命承教、伏閣受讀、溫恭自虛
一、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釋】: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出自】:元末 脫脫、阿魯圖等《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雲。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譯文】:見程頤在洛陽,當時大概四十歲了。一天看到下巴,我偶然閉坐,當時與游酢侍立不說。頤醒來,那門外面雪深一尺了。
二、尊師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解釋】: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出自】:南朝 范曄《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譯文】:我聽說,聖明的君王,沒有不尊重師道的
三、奉命承教 [ fèng mìng chéng jiào ]
【解釋】: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誨。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臣自以為奉命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
【譯文】:我自以為奉命接受教育,可以倖免無罪了,所以受天命而不辭。
四、溫恭自虛 [ wēn gōng zì xū ]
【解釋】:溫恭:溫和謙恭;虛:虛心。溫順謙恭而不自滿。形容誠懇受教的好態度。
【出自】:先秦 各學派言論《管子·弟子職》:「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
【譯文】:先生施教,學生聽教,謙恭虛心。
五、伏閣受讀 [ fú gé shòu dú ]
【解釋】:形容恭敬受教。
【出自】:南朝 范曄《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群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
【譯文】:當時《漢書》開始出現,大多沒能通的人,同一群馬融,伏在閣下跟隨班昭誦讀。
5. 形容受教的詞語
形容受教的詞語
比較常見的有:【蹈其覆轍】:蹈:踩;覆:顛倒;轍:車跡,指道專路。重走別屬人翻車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訓,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
【奉命承教】: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誨。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誨。
【伏閣受讀】:形容恭敬受教。
6. 形容受教的成語
形容受教的詞語
比較常見的有:【蹈其覆轍】:蹈:踩;覆:顛倒;轍:車跡,專指道路。重屬走別人翻車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訓,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
【奉命承教】: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誨。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誨。
【伏閣受讀】:形容恭敬受教。
7. 描寫「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成語有:
尊師重道、程門立雪、程門度雪專、程門飛雪、立雪程門。
8. 求形容學生受到老師教育的成語
如沐春風
象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熏陶,猶言和高內人相處容,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一般。成語中的「春風」不再是本義,而是比喻義。現多用作指受到老師的教導。
出處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近義詞:如坐春風
9. 形容人受到教育的成語
知書達理: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春風中坐:像置身於春風中一樣。比喻良師的教誨。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