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戰爭的成語
1. 描寫戰爭的詞語
成語: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如火如荼 退避三舍 背水一戰 一夫當關 四面楚歌 出奇制勝 馬革裹屍 百戰百勝 屢戰屢敗 速戰速決 血戰到底 孤軍奮戰 決一死戰 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圍魏救趙、四面楚歌、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紙上談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打草驚蛇、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圍魏救趙,聲東擊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敵,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紙上談兵,合縱連橫,老馬識途,霸王別姬,
破釜沉舟。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餘勇可賈。馬革裹屍,烏合之眾,揭竿而起,槍林彈雨;硝煙彌漫;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炮火連天;血肉橫飛, 胡服騎射,紙上談兵,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毛遂自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草木皆兵、馬革裹屍、赤膊上陣、烏合之眾、打草驚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圍魏救趙、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紙上談兵、風聲鶴唳、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餘勇可賈、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腹背受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如火如荼 退避三舍 背水一戰 一夫當關 四面楚歌 出奇制勝 馬革裹屍 百戰百勝 屢戰屢敗 速戰速決 血戰到底 孤軍奮戰 決一死戰 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圍魏救趙、四面楚歌、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紙上談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打草驚蛇、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圍魏救趙,聲東擊西,四面楚歌,腹背受敵,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紙上談兵
詩詞: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塞下曲》
春望
國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底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破陣子 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辛棄疾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 形容"戰爭慘烈"的成語有哪些
赤地千里、硝雲彈雨、各自為戰、槍林彈雨、刀折矢盡、風塵之變、不戰而潰、肝髓流野、白骨露野、炮火連天
3. 描寫戰爭的成語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馬革裹屍】
東漢馬援自南方還軍,故人多迎勞他,號稱有計謀的孟冀也向他祝賀。馬援說:"你怎麼也同一般人一樣呢?方向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我想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兒婦女婢中呢?"見《後漢書·馬援傳》。後以"馬革裹屍"等指為國而戰死沙場。清張貸《西湖夢尋·岳王墳》:"但恨和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為嘆耳!」
戰無不克: 攻戰沒有不取勝的。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
出處:清·昭槤《嘯亭續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為之闢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來數郡。」
百戰百勝: 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出處:《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百戰不殆: 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出處:《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連戰皆捷: 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屢戰屢敗: 屢: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敗。
出處:《晉書·桓溫傳》:「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屢敗,器械都盡。」
速戰速決: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五一:「戰爭已拖了一年多,而一點看不出速戰速決的希望。」
血戰到底: 血戰:非常激烈地拚死地戰斗。指激烈戰斗到最後時刻。
出處:唐·杜甫《送靈州李判官》詩:「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以戰去戰: 用戰爭消滅戰爭。
出處:《商君書·畫策》:「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背城一戰: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出處:《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
背水一戰: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短兵接戰: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鬥。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
出處:《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各自為戰: 各自成為獨立的單位進行戰斗。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孤軍奮戰: 奮戰:盡全力地戰斗。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斗爭。
出處:《魏書·趙瑕傳》:「思祖率彭沛之眾望陣奔退,瑕孤軍奮擊,獨破仙琕。」《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奮戰,死者十八九。」
決一死戰: 決:決定;死:拚死。對敵人拚死決戰。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來日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曹操決一死戰。」
明恥教戰: 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南征北戰: 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出處:唐·柳宗元《封建論》:「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能征慣戰: 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很能打仗。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休兵罷戰: 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出處:元·孔文卿《東窗事犯》楔子:「只不過休兵罷戰還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尋。」
浴血奮戰: 形容頑強地拚死戰斗。
出處: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六章一:「戰士們在這十五晝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奮戰就是急行軍轉移。」
春秋無義戰: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出處:《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驍勇善戰: 勇猛,善於戰斗。
出處:《南齊書·戴僧靜傳》:「其黨輔國將軍孫曇瓘驍勇善戰,每盪一合,輒大殺傷,官軍死者百於人。」
萬夫莫開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圍魏救趙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觀
暗渡陳倉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殺身成仁
紙上談兵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步步為營
望梅止渴
運疇帷幄
一鼓作氣
再衰三竭
破釜沉舟
4. 描寫戰爭激烈的成語
槍林彈雨
烽火連天
狼煙四起、
炮火連天
戰火紛飛
烽煙遍地
5. 描寫戰爭場面的詞語
硝煙彌漫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槍】
槍林彈雨
單槍匹馬
荷槍實彈
唇槍舌劍
臨陣磨槍
【彈】
彈盡糧絕
彈丸之地
槍林彈雨
明珠彈雀
荷槍實彈
【刀】
刀光劍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試
大刀闊斧
心如刀割
【劍】
劍拔弩張
刀光劍影
口蜜腹劍
唇槍舌劍
【車】
前車之鑒
懷水車薪
丟卒保車
螳臂擋車
學富五車
閉門造車
【旗】
旗開得勝
旗鼓相當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順風扯旗
【鼓】
一鼓作氣
膠柱鼓瑟
歡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弓】
驚弓之鳥
杯弓蛇影
鳥盡弓藏
左右開弓
【陣】
臨陣脫逃
嚴陣以待
臨陣磨槍
沖鋒陷陣
【戰】
百戰百勝
三戰三北
速戰速決
轉戰千里
背水一戰
決一死戰
南征北戰
能征慣戰
6. 描寫戰爭的成語大全
戰爭的成語 :
馬革裹屍、
草木皆兵、
有勇無謀、
四面楚歌、
紙上談兵、
赤膊上陣、
全民皆兵、
圍魏救趙、
揭竿而起、
堅壁清野、
破釜沉舟、
用兵如神、
兵荒馬亂、
槍林彈雨、
兵連禍結、
炮火連天、
白骨露野
7. 關於戰爭的成語
潰不成軍、一敗如水、人仰馬翻、頭破血流、丟盔棄甲
一、潰不成軍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釋】:潰:潰敗,散亂。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隊伍。形容慘敗。
【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一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二、一敗如水 [ yī bài rú shuǐ ]
【解釋】: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象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
【出自】:近代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三、人仰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釋】: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賈璉家下無人,請了王仁來在外幫著料理。那巧姐兒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榮府中又鬧得馬仰人翻。」
四、頭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五、丟盔棄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釋】: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形容打敗仗後逃跑的狼狽相。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譯文】:戰鼓咚咚地一敲響,兩軍士兵的刀槍一接觸,丟盔卸甲,拖著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後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後停下來
8. 形容戰爭場面的成語
槍林彈雨
硝雲彈雨
炮火連天
血流成河
屍橫遍野
慘不忍睹
倒戈卸甲
潰不成軍內
孤軍作戰
勢均力敵容
一敗如水
一敗塗地
兩敗俱傷
殘兵敗將
用兵如神
轉敗為勝
戰無不勝
克敵制勝
以弱勝強
旗開得勝
料敵制勝
百戰百勝
大獲全勝
乘勝追擊
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9. 描寫戰爭的成語有哪些
萬夫莫開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圍魏救趙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觀
暗渡陳倉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殺身成仁
紙上談兵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步步為營
望梅止渴
運疇帷幄
一鼓作氣
再衰三竭
破釜沉舟
10. 與戰爭有關的成語
【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贊成的悲劇景象。
【兵戈搶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搶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兵戈擾攘】: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盪混亂。
【兵革互興】: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戰爭;興:發起,發動。互相發動戰爭,戰亂相繼發生。形容時局不安定,戰亂頻繁。
【兵革之禍】:兵革:兵器戰甲,引申為戰爭。指發生戰爭。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慌馬亂】: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連禍結】: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兵連禍深】:兵:指戰爭。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兵拏禍結】:戰爭、災禍連續不斷。同「兵連禍結」。
【兵戎相見】: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戰爭就象玩火,不在適當情況下及時止息,就會把自己燒掉。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楚河漢界】:楚(項羽)、漢(劉邦)相爭時,雙方對峙的河界。後來中國象棋盤的雙方分界處寫有「楚河漢界」。也比喻一般戰爭的前線。也作「楚界漢河」。
【楚界漢河】: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春秋無義戰】: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大動干戈】: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刀痕箭瘢】:刀砍箭擊的傷口治癒後留下的疤痕。形容戰爭留下的創傷。
【刀槍入庫】: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倒載干戈】: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倒戢干戈】: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同「倒載干戈」。
【黷武窮兵】:黷:隨便,任意;窮:竭盡。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伐罪弔民】: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伐罪吊人】: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人」當作「民」,因避太宗諱改。同「伐罪弔民」。
【放牛歸馬】: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非戰之罪】:不是戰爭本身的罪過。一般用來作為戰爭失敗開脫罪責之辭。
【風塵之變】: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風塵之警】:指戰爭或騷亂的警報。
【烽火連年】: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烽火四起】: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鋒鏑之苦】:鋒:刀或劍的尖端;鏑:箭頭。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戰爭的苦難。
【甘為戎首】:甘:情願,甘願;為:做;戎:軍事,征伐;戎首:挑起戰爭的人。甘願當戰爭的主謀。
【干戈滿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干戈滿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戰爭。形容到處受到戰爭的摧殘。
(10)描寫戰爭的成語擴展閱讀:
形容戰斗激烈的成語:
[槍林彈雨]槍桿象樹林,子彈象下雨。形容戰斗激烈。
[肉薄骨並]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並。形容戰斗的激烈。
[戰火紛飛]形容戰斗頻仍、激烈。
[金鼓齊鳴]金鍾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肝髓流野]形容戰斗激烈殘酷、屍橫遍野。
[槍林刀樹]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斗的場面。
[血戰到底]血戰:非常激烈地拚死地戰斗。指激烈戰斗到最後時刻。
[赤壁鏖兵]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於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硝雲彈雨]硝煙如雲,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斗。
[金鼓連天]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錶示後退;連天:響徹雲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斗激烈。
[狼煙四起]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磨刀霍霍]現多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刀光劍影]隱約顯現出刀劍的閃光和影子。形容環境充滿了凶險的氣氛。
[殺氣騰騰]殺氣:凶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要殺人的兇狠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