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聽別人的話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
① 形容很聽人話的成語
言聽計從 , 唯唯諾諾 , 百依百順,馬首是瞻 ,唯命是從 ,惟命是聽,馬首是瞻
② 喜歡聽別人說話用什麼成語表達
阿諛奉承ēyúfèngchéng
[釋義]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奉承:恭維版;權討好。巴結拍馬;說恭維人的話;向人討好。
[語出]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
[正音] 阿;不能讀成「ā」。
[辨形] 奉;不能寫作「逢」。
[近義] 阿諛逢迎 阿其所好
[反義] 剛正不阿
[用法] 多用於下對上;也用於平輩間。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阿諛逢迎」都有「迎合別人心意說好聽的話」的意思;常通用。但阿諛奉承宜用於強調「曲意迎合別人的心思」。
[例句] 自古以來;凡小人隱君子都會用~的話去討好、迎合別人。
③ 形容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的成語
從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liú
【解釋】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出處】《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來指樂於接受別人的好意見。可用上對下;下對上;也可用於平輩之間。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辨形】流;不能寫作「留」。
【近義詞】從諫如流、從善若流
【反義詞】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例句】老張為人正派;~;你們會相處得很好的。
【英譯】readilytoacceptgoodadvice
【成語故事】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禦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佔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兵,說:「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欒書元帥覺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對此,《左傳》稱贊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從善若流
cóng shàn ruò liú
【解釋】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同「從善如流」。
【出處】《新唐書·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聽從別人的意見
【近義詞】從善如流
【英譯】follow correct opinion like water flowing downward
從諫如流
cóng jiàn rú liú
【解釋】諫:直言規勸。聽從規勸像流水一樣自然。形容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含褒義。形容樂於接受批評意見。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諫;不能讀作「jiǎn」。
【辨形】諫;不能寫作「柬」。
【近義詞】從善如流
【反義詞】獨斷專行、諱疾忌醫、剛愎自用
【例句】我校領導民主作風好;能~;所以群眾有什麼意見建議;都能及時反映。
【英譯】readily accept somebody's correct opinion or advice
虛懷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解釋】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人非常謙虛。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辨形】若;不能寫作「苦」。
【近義詞】謙虛謹慎、大智若愚
【反義詞】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例句】敬愛的周總理對群眾誠懇熱情;~;使每個見過他的人都深受感動。
【英譯】commom as an old shoe
納諫如流
nà jiàn rú liú
【解釋】納:採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豁達大度,納諫如流,為宗而罷刑肉。」
【結構】主謂式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反義詞】拒諫飾非
【例句】玄德公納諫如流,敬賢禮士。 ◎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四折
【英譯】be able to accept advice from one's inferiors
④ 形容一個人聽從別人的話的成語有哪些
阿諛奉承ēyúfèngchéng
[釋義]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奉承:恭內維;討好。巴結拍馬;說恭容維人的話;向人討好。
[語出]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
[正音]
阿;不能讀成「ā」。
[辨形]
奉;不能寫作「逢」。
[近義]
阿諛逢迎
阿其所好
[反義]
剛正不阿
[用法]
多用於下對上;也用於平輩間。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阿諛逢迎」都有「迎合別人心意說好聽的話」的意思;常通用。但阿諛奉承宜用於強調「曲意迎合別人的心思」。
[例句]
自古以來;凡小人隱君子都會用~的話去討好、迎合別人。
⑤ 形容很聽一個人話的成語
言聽計從-聽:聽從。什麼話都聽從,什麼主意都採納。形容對某人十分信任
唯命是從-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惟命是聽-叫做什麼,就做什麼。謂絕對服從。
綸音佛語-比喻不由得不服從的話
唯命是聽-是命令就服從,不敢有半點違抗
舍己從人-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
俯首聽命-聽:服從,順從;命:命令。形容人馴順的樣子
奉命唯謹-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謹:小心謹慎。指服從命令,小心謹慎
從令如流-從令:服從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絕對服從命令
麾之即去-命令他走就離開。形容服從指揮,聽候調遣
俯首貼耳-俯首:低頭。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恭順服從,屈卑馴服的樣子
⑥ 把別人的話聽進去的成語,什麼教誨
諄諄來教誨
zhūn zhūn jiào huì
【解源釋】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懇切、耐心地啟發開導
【出處】鄧小平《慶祝劉伯承同志五十壽辰》:「伯承同志熱愛自己的同志,對幹部總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以進步。」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指開導別人
【近義詞】諄諄教導
【反義詞】不教而誅
【例句】《一次難忘的航行》:「周恩來同志關於如何對待困難和危險的諄諄教誨,永遠牢記在我們心中。」
⑦ 比如聽了別人的話自己收獲很多的成語是什麼
最好的是受益非淺,其次是茅塞頓開和醍醐灌頂
⑧ 形容某些人聽到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的成語是什麼
聽風就是雨 [tīng fēng jiù shì yǔ]
基本釋義
比喻聽到一點點不確切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⑨ 形容很聽一個人話的成語請問有什麼成語形
馬首是瞻
【近來義】自唯命是從、亦步亦趨
【反義】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釋義】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用例】他近一年半以來雖常依大帥之「~」,然而他不是大帥部將,也不會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⑩ 形容一個人總是聽別人說,而沒有自己的主見,用什麼成語
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
成語是:人雲亦雲回,
人雲亦雲 : [rén yún yì yún] ,
[解釋] : 雲:答說;亦:也。人家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