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看到就害怕的成語是什麼意思

形容看到就害怕的成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22 19:56:36

Ⅰ 形容看到了就害怕是什麼詞語

望而生畏、望而卻步

一、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

【解釋】: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出自】:戰國 孔子《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

【譯文】:君子整理他的衣服與冠帽,讓別人抬頭注視,庄嚴得讓人看了就害怕。

二、望而卻步 [ wàng ér què bù ]

【解釋】: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後退縮。

【出自】:秦牧《象和蟻的童話》:「凡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條件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1)形容看到就害怕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望而生畏近義詞

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譯文】:由不得我自己不害怕,索性陪著笑臉兒想要退後卻要往前走。

二、望而卻步近義詞

視為畏途 [ shì wéi wèi tú ]

【解釋】: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出自】:清·秋瑾《精衛石》:「產難;婦人視為畏途;生死只爭一刻。」

【譯文】:生孩子特別艱難。女人將它視為困難的事情,生與死只是爭那一刻的時間。

Ⅱ 形容一見到就感到害怕的成語

毛骨悚然、怵目驚心、馳魂奪魄、動魄驚心、膽戰心驚
一、毛骨悚然 [ má gǔ sǒng rán ]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翻譯】:秦王聽說了,不知不覺脊樑骨發冷,十分恐懼。
二、怵目驚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釋】: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裡感到震驚。
【出自】:聞一多《龍鳳》:你記得復辟與龍旗的不可分離性,你便會原諒我看見「龍鳳」二字而不禁怵目驚心的苦衷了。
三、馳魂奪魄 [ chí hún ó pò ]
【解釋】:形容振撼心靈。
【出自】:徐遲《地質之光》:「各種印象,新鮮而又庄嚴,使他目不暇給,馳魂奪魄。」
四、動魄驚心 [ dòng pò jīng xīn ]
【解釋】: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出自】: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其事至險計至毒。道路相告,動魄驚心。
五、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三回:三藏見說,又膽戰心驚 ,不敢舉步。
【翻譯】:三藏看見說,十分害怕,不敢走。

Ⅲ 看見了就害怕(用成語表示)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Ⅳ 形容聽到就害怕的成語

: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業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

Ⅳ 形容讓人看了就害怕的成語

心有餘悸 xīnyǒuyújì
[釋義]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裡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Ⅵ 看見了就害怕用成語表示是什麼

膽戰心驚 望而生畏
鄭 家族

Ⅶ 形容看到就害怕的成語

毛骨悚然
惶恐不安 毛骨悚然 心驚肉跳 惶惶終日 膽戰心驚
寒心酸鼻內 心驚膽戰 驚慌失色 驚天動地容 驚心動魄
驚魂未定 驚弓之鳥 大驚失色 畏縮不前 觸目驚心
心有餘悸 失魂落魄 提心吊膽 戰戰兢兢 畏首畏尾

Ⅷ 形容看了就害怕的成語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心寒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駭人聽聞 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寒心酸鼻 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裡害怕而又悲痛。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汗流浹背 浹:濕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惶恐不安 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魂飛魄散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驚愕失色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Ⅸ 形容害怕的成語

1、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自】: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意即:臣民的茅竹住所,每到刮大風的時候,臣民就害怕擔心。

2、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

【解釋】: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自】:《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

3、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

【解釋】: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出自】:漢·應劭《風俗通義·世間多有見怪》:「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意即:這個時候北邊牆壁上有懸掛著的赤弩的影子照在杯子里,形狀像蛇一樣。宣感到害怕惡心,但不敢不喝。

4、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把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意即:在北邊看到八公上草木樹林都像是人的形狀,顧謂融說「這也是敵人呀,怎麼能說人少呢」,臉上便露出了懼色。

5、面無人色[ miàn wú rén sè ]

【解釋】:臉色沒有一點血色。形容恐懼到極點或非常虛弱。

【出自】:《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意即:李廣被匈奴人打敗,士兵們都面無人色,但李廣神情自然如常。

6、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釋】: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自】:漢·杜詩《乞退郡疏》:「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意即:這令臣內心難安,誠惶誠恐。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