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的成語
⑴ 形容一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大成語
兵強馬壯
【近義】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舉世無雙
【反義】勢單力薄、手無寸鐵回、赤手空拳
【釋答義】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用例】時孔明~,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⑵ 描述戰鬥力的成語有哪些
兵強馬壯、兵微將寡、兵勇將猛、精兵強將、不戰而潰、弓折刀盡、兵強將勇、兵多將廣、所向披靡、
百戰百勝
1、兵強馬壯
讀音:[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釋義: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造句:這支球隊兵強馬壯,保證輸不了。
2、兵微將寡
讀音:[ bīng wēi jiàng guǎ ]
釋義:微、寡:少。 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出處:《三國志平話·張飛三出小沛》:「奈備兵微將寡,壕淺城低,有倒懸之急,累卵之危。」
造句:和阻擊的敵人相比,我們兵微將寡,請團長趕快派人支援。
3、兵勇將猛
讀音:[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
釋義:士兵勇敢,將帥勇猛。形容戰鬥力很強。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6回:「訴說宋江等兵勇將猛,折了五將,全軍覆沒,特來懇告元帥,借兵報仇。」
造句:八路軍兵勇將猛,活躍在抗戰的第一線。
4、精兵強將
讀音:[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
釋義: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鬥力很強的將士。
出處:《晉書·郗鑒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造句:這些曾經轉戰南北、身經百戰的精兵強將為發展祖國鋼鐵事業,今天又在這里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5、不戰而潰
讀音:[ bù zhàn ér kuì ]
釋義:形容毫無戰鬥力。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八回:「原伯喝令步卒開路,軍士都心慌膽落,不戰而潰。」
造句:東西兩門的守軍不戰而潰,紛紛舍下外城,跑進內城來。
6、弓折刀盡
讀音:[gōng zhé dāo jìn]
釋義:比喻戰鬥力沒有了,無法可想。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刀盡。」
造句: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弓折刀盡的地步了。
7、兵強將勇
讀音:[bīng qiáng àng yǒng]
釋義:兵力強盛,將領勇猛。形容軍力強大。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將勇兵強,打破了宛州、山南兩座城池。」
造句:夏利兵強將勇,而且准備充分,大軍行如風,坐如鍾,軍律嚴明,所到之處貧民鄉野秋毫無犯。
8、兵多將廣
讀音:[ bīng ō jiàng guǎng ]
釋義:兵將眾多。 形容軍隊人員多,兵力強大。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憑著俺這里兵多將廣,馬壯人強,量吳國姬光到的那裡,就怕著他哩?」
造句:小人覷探梁山泊兵多將廣,武藝高強,不可輕敵小覷。
9、所向披靡
讀音:[ suǒ xiàng pī mǐ ]
釋義: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出處:《梁書·蕭確傳》:「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造句:我軍英勇無敵,所向披靡,使敵人聞風喪膽。
10、百戰百勝
讀音:[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釋義:每戰必勝。 形容所向無敵。
出處:宋·蘇軾《留侯論》:「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
造句:人民軍隊因為有人民的支持,所以百戰百勝,所向無敵。
⑶ 形容戰鬥力的詞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兵強馬壯——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兵多將廣——兵將眾多。形容軍隊人員多,兵力強大。
精兵強將——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鬥力很強的將士。
兵強將勇——兵力強盛,將領勇猛。形容軍力強大。
孔武有力——孔:甚,很。勇武而有力量。
戰無不勝——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羽毛豐滿——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實力已強大。
人強馬壯——形容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所向無敵——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一往無前——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無往不利——所到之處,沒有不順利的。指處處行得通,辦得好。
無堅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
長驅直入——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勢不可當——當:抵擋。形容來勢十分迅猛,不能抵擋。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百萬雄師——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旗開得勝——剛一打開旗幟進入戰斗,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勢
⑷ 描述戰鬥力的成語
【不戰而潰】:bù zhàn ér kuì,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作謂語、定語;用於毫無戰鬥力。
【孤軍奮戰】:gū jūn fèn zhàn,奮戰:盡全力地戰斗。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斗爭。作謂語、賓語;指單獨作戰。
【精兵猛將】:jīng bīng měng jiàng,精:精銳;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鬥力很強的將士。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戰鬥力很強。
【人海戰術】:rén hǎi zhàn shù,以眾多人數來進行戰斗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靠人力做事。
【有生力量】:yǒu shēng lì liàng,①原指軍隊中的兵員和馬匹。亦泛指有戰鬥力的部隊。②指充滿活力的力量。作主語、賓語;泛指軍隊。
【精銳之師】:jīng ruì zhī shī,精銳:指軍隊裝備優良,戰鬥力強;師:軍隊。指戰斗能力很強的部隊。作賓語;指戰斗能力很強的部隊。
【兵強馬壯】: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作謂語、定語;形容軍隊等。
【裹血力戰】:guǒ xuè lì zhàn,猶言浴血奮戰。形容頑強地拚死戰斗。作謂語、定語;指頑強勇敢。
⑸ 形容軍隊戰鬥力強的成語
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辛棄疾: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只記得這幾個了
⑹ 形容軍事實力強大的詞
千軍萬馬:形容兵馬很多或聲勢浩大。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兵強馬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⑺ 形容戰鬥力的成語
【不戰而潰】來:bù zhàn ér kuì,潰:潰源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作謂語、定語;用於毫無戰鬥力。
【孤軍奮戰】:gū jūn fèn zhàn,奮戰:盡全力地戰斗。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也比喻一個人或一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斗爭。作謂語、賓語;指單獨作戰。
【精兵猛將】:jīng bīng měng jiàng,精:精銳;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鬥力很強的將士。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戰鬥力很強。
【人海戰術】:rén hǎi zhàn shù,以眾多人數來進行戰斗或解決問題的方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靠人力做事。
【有生力量】:yǒu shēng lì liàng,①原指軍隊中的兵員和馬匹。亦泛指有戰鬥力的部隊。②指充滿活力的力量。作主語、賓語;泛指軍隊。
【精銳之師】:jīng ruì zhī shī,精銳:指軍隊裝備優良,戰鬥力強;師:軍隊。指戰斗能力很強的部隊。作賓語;指戰斗能力很強的部隊。
【兵強馬壯】: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作謂語、定語;形容軍隊等。
⑻ 形容實力很強的詞語
【成語】: 兵強馬壯
【拼音】: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 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版軍隊實力強,富有戰斗權力。
【出處】: 《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舉例造句】: 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拼音代碼】: bqmz
【近義詞】: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舉世無雙
【反義詞】: 勢單力薄、手無寸鐵、赤手空拳
【歇後語】:
【燈謎】: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軍隊等
【英文】: well-trained army with strong soldiers and study horses
【故事】: 安重榮的父親是後唐振武巡邊指揮使,石敬瑭起兵太原,派副將張穎潛入振武,請安重榮舉兵協助。安重榮投奔石敬瑭,由於石敬瑭成為契丹的兒皇帝,安重榮得到吐蕃兵強馬壯的支持,自立為王,率軍進攻汴京,被晉軍所殺
⑼ 形容「軍隊戰鬥力強」的成語
金戈鐵馬[jīn gē tiě mǎ]
大動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身經百戰[shēn jīng bǎi zhàn]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勢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所向披靡[suǒ xiàng pī mǐ]
百戰百勝[bǎi zhàn bǎi shèng]
攻無不克[gōng wú bù kè]
銳不可當[ruì bù kě dāng]
所向無敵[suǒ xiàng wú dí]
⑽ 形容「軍隊」 成語有哪些
百萬雄師、兵多將廣、兵強馬壯、班師振旅、安營下寨、兵精糧足、哀兵必勝、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