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耕作勞苦的成語
『壹』 形容農民伯伯辛苦的成語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耕:翻鬆田土以版備播種。不種權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不誤農時】:不耽誤農作物的播種時節。
【刀耕火耨】:耨:除草。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
【耕耘樹藝】:耘:鋤草,樹:栽植;藝:播種。耕田、鋤草、植樹、播種。泛指各種農業生產勞動。
【火耕流種】:古代一種原始的耕種方式。先用火燒去雜草,然後引水播種。猶言火耕水耨。
【稼穡艱難】:稼穡:播種和收獲。指農事勞苦。
【開花結果】: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現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貳』 什麼詞語是形容(農民)長時間辛苦耕種的樣子
面朝黃土背朝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叄』 形容農民勞作辛苦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形容農民勞作辛苦的四字詞語有很多,比如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春種秋收、汗流浹背、勤勤懇懇、風塵碌碌、風餐露宿、寒耕熱耘、雨淋日炙、櫛風沐雨、炙膚皸足、億辛萬苦等。
詞語解析:
一、早出晚歸
【解釋】:早晨出動,晚上歸來。
【出自】: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孫犁《蘆花盪》
二、披星戴月
【解釋】: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出自】:經過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風塵奔波,到襄陽後一定要休息幾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
三、炙膚皸足
【解釋】:皮膚曬焦,足部凍裂。形容農民耕作的辛苦。
【出自】:明·宋濂《閱江樓記》:「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將桑行饁之勤。」
白話文:「農民有皮膚曬焦,足部凍裂的煩惱,農民婦女有採桑送飯的辛苦。」
四、寒耕熱耘
【解釋】:泛指農作辛苦。
【出自】:《孔子家語·屈節解》:「民寒耕熱耘,曾不得食。」
白話文:「農民農作辛苦,都沒時間吃飯。」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泛指做各種農活
五、汗流浹背
【解釋】:浹:濕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白話文:「我又不知道道歉,周勃汗流浹背,羞愧不能回答。」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滿身大汗
『肆』 描寫耕地的成語
寒耕暑耘
[ hán gēng shǔ yún ]
基本解釋
冬耕地,夏鋤草。泛指做各種農活。內
詳細解容釋
1. 【解釋】:冬耕地,夏鋤草。泛指做各種農活。
2. 【出自】:《管子·乘馬數》:「使農夫寒耕暑耘,力歸於上,女勤於纖微,而織歸於府。」
出處
《管子·乘馬數》:「使農夫寒耕暑耘,力歸於上,女勤於纖微,而織歸於府。」
『伍』 形容耕種的成語
刀耕火種dāogēnghuǒzhòng
[釋義]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版的農業耕作技術。也權作「火耨刀耕」。
[語出] 宋·陸游《雍熙請機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種;以今別是生涯地。」
[正音] 種;不能讀作「品種」的「zhǒnɡ」。
[近義] 火耨刀耕 刀耕火耨
[用法] 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陸』 什麼詞語是形容(農民)長時間辛苦耕種的樣子
面制朝黃土背朝天
面,即是臉,背就是後背,
這句話形象的表現了農民在地里干農活的時候,低著頭、彎著腰,臉朝著黃土,後背朝著天的形象,用來形容農民耕作的辛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讀 音】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出 處】先秦《擊壤歌》,中國歌曲之祖。《帝王世紀》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
【原 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釋 義】: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鑿井可以取水飲用,耕田勞作獲取食物;皇帝的力量大小與我有何關系。
【出 處辨 析】:
沈德潛在《古詩源》注釋說:「帝堯以前,近於荒渺。雖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偽撰,其事近誣。故以《擊壤歌》為始。」
【引 用】《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示 例】席匠鋪的人~,按節令耕種收打,按政策交售愛國糧,過著平平靜靜的生活。 ★《花城》1981年第6期 。
『柒』 形容勞苦的成語
任勞任怨、樂此不疲、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干勁沖天、不辭勞苦、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快馬加鞭、肝腦塗地、費盡心血、汗流浹背
『捌』 形容「耕耘」的成語有哪些
象耕鳥耘
寒耕暑耘
耕耘樹藝
寒耕暑耘
火耕水耨
朝耕暮耘
『玖』 形容耕地的成語有哪些
1.求田問舍
【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ě
【解釋】: 舍:房子。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介。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出處】: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2.田連仟佰
【拼音】: tián lián qiān mò
【解釋】: 仟佰:通「阡陌」。指田地廣袤,接連不斷。
【出處】: 漢·荀悅《漢書·食貨志》:「富者田連仟佰,貧者亡立錐之地。」
3.田有封洫
【拼音】: tián yǒu fēng xù
【解釋】: 田地有溝洫為界。比喻事物各有區別。
【出處】: 《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