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獨立的成語和諺語
A. 關於黃河的成語和諺語
流砥柱 鯉魚跳龍門 涇渭分明
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典故、釋義: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
鯉魚跳龍門
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典故、釋義: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出處:
《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例子:
涇渭分明
拼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典故、釋義:
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處:
《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例子:
~緣底事,元戎總未計恩仇。(林伯渠《和朱總出太行韻》)
不到黃河心不死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解釋〗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現在我們橫豎總不落好,索性給他一個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裡何嘗不明白呢?~罷哩! ★茅盾《清明前後》第四幕
跳到黃河洗不清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釋〗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麼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B. 關於家的成語、俗語、諺語
安家立業
【拼音】:ān jiā lì yè
【解釋】:安置家庭,創立基業或事業。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
【出處】:梁斌《漫談的創作(代序)》:「於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在關東挖參、淘金,積了一些錢,回來安家立業,准備報仇。」
【示例】:他想叫郭全海~,娶個好媳婦,讓他日子過得好,工作更安心。★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十三
【近義詞】:安土重遷、成家立業
【反義詞】:萍蹤浪跡、無家無業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多指在一地長期生活
安家落戶
【拼音】:ān jiā luò hù
【解釋】:安:安置;落戶:指定居。到一個新地方安家,長期居住。
【出處】:丁玲《杜晚香》:「我們決心在這里安家落戶。」
【示例】:想叫你父女倆,到龍潭街去~。★郭澄清《大刀記》第一章
【近義詞】:落地生根、安家立業、安營紮寨
【反義詞】:萍蹤浪跡、漂泊不定、流離失所
【歇後語】:兔子扒窩
【語法】:作謂語、賓語;可用於人或物
白手起家
【拼音】:bái shǒu qǐ jiā
【解釋】: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處】:《朱子語類》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榮顯。」
【示例】:你看,他發了多少財,~,靠的是誰?如今也忘了水源頭了,牆上的草,兩邊倒著呢。★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近義詞】:自力更生、成家立業
【反義詞】:根基深厚、寄人籬下
【歇後語】:石膏店裡的老闆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生活
成家立業
【拼音】:chéng jiā lì yiè
【解釋】:指男的結了婚,有職業,能獨立生活。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貨,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業者眾矣。」
【示例】:原來廉錦楓曾祖向居嶺南,因避南北朝之亂,逃至海外,就在君子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三回
【近義詞】:安家立業、家成業就
【反義詞】:傾家盪產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結婚組建家庭並建立事業
家醜不可外揚
【拼音】: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解釋】:家裡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化城鑒如何是各尚家風?』曰:『不欲說。『曰:『為甚如此?』曰:『家醜不外揚。』」
【示例】:~,倘若傳互外邊,被人恥笑,事已至此,且再作區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八
【近義詞】:家醜不可外談
【歇後語】:胳膊折了往袖裡藏
【語法】:作賓語、分句;指家庭不體面的事不應宣揚
清官難斷家務事
【拼音】:qīng guān nán àn jiā wù shì
【解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論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內部的事,外人很難搞清楚。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示例】:實是俗語說的『~』,此事正是公婆難斷床幃事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
【近義詞】:清官難斷家事
【語法】:作賓語、分句;指家務事情復雜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拼音】: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
【解釋】: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出處】:《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知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處世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拼音】: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
【解釋】:弊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於自謙。
【出處】: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拼音】: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解釋】: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近義詞】: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C. 1、關於黃河的俗語、成語、諺語(各五條)
關於黃河的俗語
1、天下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釋義:天下黃河流域富了寧夏地區,最富有的吳忠。
2、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釋義:平凡人聽了是是非非,就是黃河也黃河也捋不清楚。
3、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釋義: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
4、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釋義:黃河是黃色的,長城很長,英雄打仗在四方。
5、跳進黃河洗不清。
釋義: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
關於黃河的成語
1、河清海晏: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2、河不出圖:古代相傳每當聖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聖明之世。
3、俟河之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4、河山帶礪: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
5、河清雲慶:黃河水清,雲呈五彩.古人以為太平祥瑞的象徵。
關於黃河的諺語
1、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釋義:黃河水還有清澈的時候,難道人沒有走運的時候。
2、聖人出,黃河清。
釋義:聖人出來後,黃河水都變清了。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釋義:黃河的水從天上來,一直奔到海布不回來。
4、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釋義:看到黃河看不到其他的河流,從黛眉山回來不去不看其他的山。
5、黃河水清。
釋義: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3)形容獨立的成語和諺語擴展閱讀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D. 關於團隊精神狼的成語和諺語
卧薪嘗膽——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弱小時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
自知內之明——容狼也很想當獸王,但狼知道自己不是Tiger(老虎)。
順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
同進同退——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動物,你不會發現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
表裡如——狼也很想當一個善良的動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乾乾凈凈的吃掉每次獵物,而某些自認為是善良的動物卻總是在酒店飯莊裡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知己知彼——狼尊重每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
狼亦鍾情——公狼會在母狼懷孕後,一直保護母狼,直到小狼有獨立能力。
授狼以漁——狼會在小浪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當不成狼就只能當羊了。
自由可貴——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不顧尊嚴的向主人搖頭晃尾,因為狼知道絕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所以狼有時也會獨自哼哼自由歌。
E. 關於諺語的成語
關於諺語的成語
八仙過海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後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處: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俗諺口碑 俗:通俗。諺:諺語。口碑:指流傳的口頭俗語。廣泛流傳的通俗的諺語和俗語。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出處:晉·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出處:宋·辛棄疾《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亦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於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出處:《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志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韋昭註:「決,勾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眾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F. 關於雞的成語諺語和名言警句。
成語:實事求是 默默耕耘 與時俱進 一視同仁 一清二白 大義滅親 大公無私 義無反顧 正氣凜然 正直無私 剛正不阿 克己奉公 嚴於律己 兩袖清風 忍辱負重 奉公守法 表裡如一 斬釘截鐵 忠心耿耿 忠貞不渝 貧賤不移 高風亮節 涓滴歸公 虛懷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義 謙虛謹慎 廉潔奉公 豁達大度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襟懷坦白 高風亮節 嘆為觀止 萬民稱頌 光明磊落 歌功頌德 文質彬彬 堂堂正正 忠心耿耿 兢兢業業 一絲不苟 精益求精 名人科學格言 科學是講求實際的.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付出艱巨的勞動.——郭沫若,詩人、歷史學家 科學成就就是由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唯有長時期的積聚才能由點滴匯成大海. ——華羅庚,數學家 在歷史上,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明創造,都是由於發明者充分發揮了這種獨創精神. ——華羅庚,數學家 科學是人類的共同財富,而真正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豐富這個全人類都能受益的知識寶庫. ——科爾莫戈羅夫,俄國歷史學家 簡單的事情考慮得很復雜,可以發現新領域;把復雜的現象看得很簡單,可以發現新定律. ——牛頓,英國物理學家 有兩種人是在白白地勞動和無謂地努力:一種是積累了財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種是學會了科學而不去應用的人. ——薩迪,波斯詩人 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的規律或結論. ——達爾文 科學是使人的精神變得勇敢的最好途徑. ——布魯諾 人藉助於科學,就可糾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 想喝水時,彷彿能喝下整個海洋似的——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來,一共也只能喝兩杯罷了——這是科學. ——契柯夫 科學始終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個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一個問題. ——蕭伯納 優秀的科學家必定是某種程度的狂人. ——卡皮察 科學不能或者不願影響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稱作科學的. ——普朗克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學者屬於祖國. ——巴斯德 科學總是革命的、非正統的;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學在睡大覺時才不如此. ——薩爾頓 科學的永恆性就在於堅持不懈地尋求之中,科學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標而言,是永遠不可企及的. ——卡·馮·伯爾 諺語一、意志、干勁、科學態度(一) 1.有志者 事竟成. 2.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3.志在頂峰的人,不在半坡留連. 4.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識是力量. 5.沒有松柏性,難得雪中青. 6.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7.決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8.鷹飛高空雞守籠,兩者理想各不同. 9.鳥有翅膀,人有理想. 10.有志飄洋過海,無志寸步難行. 11.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12.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13.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15.好兒女志在四方. 16.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17.人若無志,純鐵無鋼. 18.沒有鐵杴挖洞難,沒有志氣進取難. 19.不怕知淺,就怕志短. 20.不怕百戰失利,就怕灰心喪氣. 21.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22.決心攀登高峰的人,總能找到道路.(亞洲諺語) 23.沒有目標的生活,就象沒有舵的船.(英國諺語) 24.人無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樣.(朝鮮諺語) 25.聰明人把希望寄託在事業上,糊塗人把希望寄託在幻想上.(阿拉伯諺語) 26.寧可折斷骨頭,不可背棄信念.(蒙古諺語) 27.通向崇高目標的道路,總是崎嶇艱難的.(朝鮮諺語) 28.摔倒七次,第八次站起來.(日本諺語) 29.山高不算高,人登山頂比山高.(越南諺語) 二、意志、干勁、科學態度(二) 1.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練. 2.鐵要打,人要練. 3.老天不負勤苦人. 4.藝高人膽大. 5.身經百戰,渾身是膽. 6.鋼不壓不成材. 7.有苦乾的精神,事情便成功了一半. 8.雨淋青鬆鬆更青,雪打紅梅梅更紅. 9.不經風雨不成材,不經高溫不成鋼. 10.鐵是打出來的,馬是騎出來的. 11.夜越黑珍珠越亮,天越冷梅花越香. 12.能力同肌肉一樣,鍛煉才能生長. 13.好馬要是三年不騎,會比驢子還笨. 14.牡丹花好看,可沒有菊花耐寒. 15.不經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日本諺語)
G. 給些名言,諺語,古詩,成語~~~~
名句歸類
勸學類: 作者 詩題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游 《冬夜讀書示字聿》
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四季類:
春天: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
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
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 《游園不值》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 《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秋天: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游 《示兒》
友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
思鄉類: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 白 《靜夜思》
節日類: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心情類:
悲傷:
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游 《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白帝城》
憂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格言、俗語、諺語、歇後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謙受益,滿招損。
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塹,長一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成語歸類:
描寫人的品質:
平易近人 寬宏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恆 鍥而不舍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廣益 舉一反三
描寫人物儀態、風貌:
憨態可掬 文質彬彬 風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鬥志昂揚 意氣風發 威風凜凜 容光煥發 神采奕奕
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促膝談心
前俯後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後繼 張牙舞爪
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 血濃於水
志同道合 風雨同舟 赤誠相待 肝膽相照 生死相依
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滴水穿石 發奮圖強 開卷有益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亡羊補牢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 雷厲風行 震耳欲聾 驚心動魄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 氣貫長虹 萬馬奔騰 如履平地
形容四季特點: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春華秋實
春風化雨 驕陽似火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濟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描寫山水美景:
錦綉河山 高聳入雲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鬱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
描寫日月風雲: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雲霧迷濛 風清月朗 春風化雨 暴風驟雨 風馳電掣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後繼 前俯後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後 舍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勝劣汰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戰兢兢 兢兢業業 沸沸揚揚
林林總總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盪盪 影影綽綽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渾渾噩噩
風風雨雨 風風火火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轟轟烈烈
朦朦朧朧 隱隱約約 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 挨挨擠擠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
AABC式:
芸芸眾生 咄咄逼人 頭頭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樂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
喋喋不休 循循善誘 鬱郁寡歡 彬彬有禮 亭亭玉立
錚錚鐵骨 飄飄欲仙 誇誇其談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莘莘學子 躍躍欲試 井井有條 綽綽有餘 楚楚可憐
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牆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人怕出名豬怕壯
成 語
[動物成語]
杯弓蛇影 狗急跳牆 瓮中捉鱉 兵荒馬亂 順手牽羊 蠅頭微利
噤若寒蟬 懸崖勒馬 混水摸魚 龍盤虎踞 包羅萬象 車水馬龍
九牛二虎 老態龍鍾
[數字成語]
一絲不苟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爭鳴 千山萬水 千辛萬苦
獨樹一幟 五體投地 十萬火急 十拿九穩 百聞不如一見
[含反義詞的成語]
天昏地暗 前因後果 生離死別 一無所有 改邪歸正 輕重緩急
博古通今 鋪天蓋地
[常用成語]
鴉雀無聲 雅俗共賞 言行一致 養尊處優 搖搖欲墜 一敗塗地
一帆風順 一見如故 一舉兩得 一蹶不振 一勞永逸 一落千丈
一毛不拔 一目瞭然 一暴十寒 一視同仁 一事無成 一網打盡
一意孤行 一針見血 一知半解 以卵擊石 以身作則 以牙還牙
易如反掌 異想天開 飲水思源 迎刃而解 應接不暇 優柔寡斷
游手好閑 有目共睹 有勇無謀 與日俱增 再接再厲 真知灼見
蒸蒸日上 執迷不悟 趾高氣揚 紙上談兵 志同道合 置之不理
忠言逆耳 裝聾作啞 自暴自棄 自力更生 自投羅網 自相矛盾
坐井觀天 坐享其成
歇 後 語
長衫子改夾襖——取長補短
吃了黃蓮吃甘草——先苦後甜
鼻子里插蔥——裝相(象)
冰天雪地發牢騷——冷言冷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名人名言
[惜時篇]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 ——蕭繹
思念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
時間給勤奮者以榮譽,給懶漢以恥辱。 ——高士其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 ——魯迅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志向篇]
沒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沒有動力的船,只能隨波逐流。 ——魏瓊
有志者,事竟成。 ——范曄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鞠躬盡粹,死而後已。 ——諸葛亮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而奮斗,是朝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 ——蘇步青
人生是短暫的,在短暫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對人類,對祖國和人民的貢獻。
——覃過振
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
[知識學問篇]
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左宗棠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 ——波爾克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 ——列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孔子
[品格篇]
正義是美德的最高榮譽。 ——西塞羅
為善者流芳百世,為惡者遺臭萬年。 ——程允升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著急。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冷靜、沉著。——狄更斯
古詩名句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近鄉情更法,不敢問來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既來之,則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觀棋不語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強者心怒於言,懦者必怒於色。
於患難見豪傑。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歇後語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對聯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西懸空寺空懸西山
蠶為天下蟲
鴻是江邊鳥
數字聯
萬瓦千磚 百日造成十字廟
一舟二櫓 三人遙過四通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長兩短
六合插地 七層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三個土頭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講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歇後聯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馬過木橋--蹄打鼓
雞啄銅盆--嘴敲鑼
開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節節甜
碧紗帳內坐佳人--煙籠芍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蘆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俏皮話加歇後語:按方抓葯--照辦 瘋子寫文章--怪話連篇 金蛋打鳥--貪小失大 和尚看花轎--下輩子 狗追鴨子--呱呱叫 瘋姑娘講笑話--嘻嘻哈哈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臉又不要命 網公共廁所扔炸彈--引起公糞(憤)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H. 跟態度有關的成語 諺語
哀矜懲創 哀矜:憐憫。憐憫又懲罰
出處:宋·蘇軾《刑賞忠孝之至論》:「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
哀死事生 哀:哀痛;事:侍奉。哀慟死者,侍奉生者
出處:西漢·司馬遷《吳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藹然可親 藹然:對人和善的樣子。形容態度和氣,使人願意接近。
出處:明·李開先《賀邑令賀洪濱獎異序》:「迄今才八閱月,絕從生之文法,除苛細之科條,雖若凜不可犯,而實藹然可親。」
愛憎分明 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
曖昧不明 曖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態度不明朗,關系不鮮明。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又把你姑娘一片俠腸,埋沒得曖昧不明,我安龍媒真真的愧悔無地!」
昂然而入 仰頭挺胸地走進來。形容態度傲慢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須臾,李恢昂然而入。」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徑直走進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樣子。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昂然直入。」
昂首天外 抬起頭望著天邊。形容態度傲慢,或做事脫離實際。
出處:清·歸庄《王大痴像贊》:「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痴。」
昂頭闊步 昂:仰,高抬。抬起頭邁開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備發或態度傲慢。參見「昂首闊步」。
出處:方誌敏《可愛的中國》:「他們昂頭闊步,帶著一種藐視中國人不屑與中國人為伍的神氣,總引起我心裡的憤憤不平。」
昂頭天外 昂:抬起。抬起頭望著天邊。形容態度傲慢或做事脫離實際。
出處:魯迅《書信集·致蕭軍、蕭紅》:「他們昂頭天外,評論之後,不知那裡去了。」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傲慢少禮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出處:《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傲慢無禮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出處:《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傲睨萬物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麼都瞧不起。
出處:宋·黃庭堅《豫章文集·卷二十六·跋俞秀老清老詩頌》:「清老往與余共學於漣水,其傲睨萬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哀」。
傲睨一切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麼都瞧不起。
出處:宋·黃庭堅《豫章文集·卷二十六·跋俞秀老清老詩頌》:「清老往與余共學於漣水,其傲睨萬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哀」。
I. 獨立的成語或詩句或歇後語。
自力更生zìlìgēngshēng
[釋義]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內比喻容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正音] 更;不能讀作「ɡènɡ」。
[辨形] 力;不能寫作「立」。
[近義] 自食其力 獨立自主
[反義] 仰人鼻息 寄人籬下
[用法] 含褒義。一般憑借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