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不同的人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形容不同的人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2 08:59:34

A. 形容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用什麼成語

各有千秋、見仁見智、各執一詞、眾說紛紜、百家爭鳴
一、各有千秋 [ gè yǒu qiān qiū ]
【解釋】:千秋:千年,引伸為久遠。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出自】:茅盾《〈詩論〉管窺》:中國抒情詩與敘事詩一向同樣地發展,各有千秋的呵。
二、見仁見智 [ jiàn rén jiàn zhì ]
【解釋】: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自】:高陽《清宮外史》上:見仁見智,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
三、各執一詞 [ gè zhí yī cí ]
【解釋】: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翻譯】:兩人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定不下來。
四、眾說紛紜 [ zhòng shuō fēn yún ]
【解釋】: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翻譯】:君主沒有二心,我怎麼會不知道?但眾人議論紛紛,恐怕免不了秋天的扇子的損失。
五、百家爭鳴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解釋】: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出自】:郭沫若《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自春秋末年以來,中國的思想得到一個極大的開放,呈現出一個百家爭鳴的局面。

B. 形容跟其他人不一樣,與眾不同的,什麼詞或成語好

與眾不同
別具一格
獨樹一幟
標新立異
推陳出新
別開生面
別出一格

C. 形容「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成語有什麼

最優:

迥然不同、截然不同、迥然有異、非同一般、各有千秋、
不同專凡響、與眾不同、獨一不二、別屬具一格、因人而異。

想法不一樣:

各持己見
注音:gè chí jǐ jiàn
解釋:各:<副詞>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種屬性。持:抓住不放。見,見解,意見。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出處: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眾說紛紜
拼 音 zhòng shuō fēn yún
解 釋 紛紜:多而雜亂。人多嘴雜,各有各的說法,議論紛紛。
出 處 元·戴錶元《剡源集》第20卷:「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

各執一詞
拼 音 gè zhí yī cí
解釋: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莫衷一是
拼 音 mò zhōng yī shì
解釋:不能決定哪個是對的。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出自: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D. 表示不同的成語是什麼

各有千秋:【基本解釋】: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拼音讀法】:gè
yǒu
qiān
qiū
【使用舉例】:這兩篇文章寫得很好,描寫手法~。
【近義片語】:各有所長
【反義片語】:一無是處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歇後語】:南極壽星,太上老君

E. 什麼成語可以形容那些對不同的人說同樣的話的人

陰陽臉,兩頭蛇,二百五

F. 形容「和別人不同的另外的一類」用什麼成語

形容「和別人不同的另外的一類」的成語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卓爾不群、與眾不同、別樹一幟
1、獨樹一幟
讀音:dú shù yī zhì
釋義: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所以能獨樹一幟者,正為其不襲盛唐窠臼也。」
譯文:所以能夠獨樹一幟者,正是因為其不沿襲盛唐時的舊格式。
例句:這時候,凡是要獨樹一幟的,總打著憎惡「庸俗」的幌子。
2、別具一格
讀音:bié jù yī gé
釋義:比喻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出處:清·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譯文:詠見的贈詩,風格又另具一種獨特。
例句:這個畫家的人物畫拙中見巧,別具一格,別有韻味。
3、卓爾不群
讀音:zhuó ěr bù qún
釋義: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譯文:是指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和大眾一樣的,是與眾不同的人。
例句:她早期的成就預示了她日後卓爾不群。
4、與眾不同
讀音:yǔ zhòng bù tóng,
釋義:表示與其他人不一樣。
出處:東漢·王充《論衡》:「故富貴之家,役使奴童,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同者矣。」
譯文:富貴人家,役使奴才,養育牛馬,必然與其他人不一樣的。
例句: 從上車的那一刻起,篙子就顯得與眾不同。
5、別樹一幟
讀音:bié shù yī zhì
釋義:形容與眾不同,另成一家。
出處:清梁啟超《論支那宗教的改革》:「既受既受孔禮;退而別樹一幟。」
譯文:既然受孔禮的影響,退其次而與眾不同,另成一家。
例句: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構思奇特,色彩濃郁,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在唐詩中別樹一幟。

G. 哪個四字成語的意思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一起做同一件事

不考慮個人安危: 形容做事或考慮事不仔細周到。
顧盼自雄: 左看右看,自以為了不起:拜訪;茅廬。
不管不顧: 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
價增一顧: 原意是賣不出去的好馬,被伯樂看中了;顧,不能猶豫回顧。
置之不顧: 置,也指舉動莽撞,不顧別人,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孤苦失望的樣子: 看看前面: 顧:回頭看。來自後方的憂患。指在前進過程中,擔心後方發生問題: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形容忙亂或慌張的情景。
見兔顧犬: 看到了兔子。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顧犬補牢。
掉臂不顧。形容極端輕視。
顧左右而言他: 看著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全面照顧。
顧復之恩: 顧,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顧影自憐: 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迴避難以答復的問題: 統一籌劃..
不顧一切: 顧,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擺動著手臂: 指從整體的利益著想,使不遭受損害:顧惜,眷顧。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瞻前顧後。
奮不顧身: 比喻顧慮多。
草廬三顧: 顧;復,宜及時設法補救: 指對人不照料,頭也不回。形容毫無眷顧。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 比喻事情出了差錯。
統籌兼顧: 既照顧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顧到私人的利益。
長慮顧後: 從長遠考慮問題,又看看後面: 掉:擺動。什麼都不顧
不顧死活: 顧,就增加了十倍的價錢。
顧曲周郎。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義無反顧: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 奮勇向前左顧右盼:因有顧慮而不敢說或做。沒有什麼顧慮
三顧茅廬: 顧。
墮甑不顧。不顧自己的生命。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顧前不顧後:照管。放在那兒不管
自顧不暇: 光顧自己還來不及。指沒有力量再照顧別人: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比喻拚命
公私兼顧。
顧頭不顧尾: 形容做事或考慮事不仔細周到。
王顧左右而言他: 指離開話題。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東走西顧,洋洋得意的樣子
不屑一顧: 認為不值得一看:顧惜,眷顧,還來得及。
悍然不顧: 凶暴蠻橫,不顧一切。
後顧之憂。
無所顧忌:放著;之:代詞。
顧名思義:回頭看:反復。比喻父母養育的恩德。
顧此失彼: 顧了這個,丟了那個。後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比喻本來默默無聞,遇到賞.。
顧全大局..
內顧之憂: 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形容有內部的憂慮。
汲汲顧影: 惶惶然自顧其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 向左右兩邊看: 顧忌

H. 形容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用什麼成語

形容每個抄人的看法襲不一樣的成語:
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拼音:zhì
zhě
jiàn
zhì
,rén
zhě
jiàn
rén
釋義: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處:《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示例:俗話說: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所以我們對這些人的看法應該理解。
2、眾口難調
拼音:zhòngkǒunántiáo
釋義:
眾人的口味很難調配恰當。比喻難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調:調理;調配。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羊羹雖美;眾口難調。」
3、各執一詞
【拼音】:gè
zhí


【釋義】: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例句】:辯論會上,雙方~,爭執不下。

I. 形容「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用什麼成語

1、仁者見仁,智者見智【zhì zhě jiàn zhì ,ré zhě jiàn rén】

釋義: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處:《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2、眾口難調 【zhòngkǒunántiáo】

釋義: 眾人的口味很難調配恰當。比喻難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調:調理;調配。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羊羹雖美;眾口難調。」

3、各執一詞【gè zhí yī cí】

【釋義】: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九:「兩下各執一詞,難以定招。」

4、各執己見[ gè zhí jǐ jiàn ]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出自】: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5、各執所見[gè zhí suǒ jiàn]執:堅持。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J. 用一個成語形容每個人有不同的說法。

讀音

[ gè shū jǐ jiàn ]

意思

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出處

唐·李翱《李文權文集·陵廟日時朔祭議》:「先儒穿鑿,各伸己見,皆托古聖賢之名以信其語,故其所記各不同也。」

近義詞

言無不盡 言人人殊 眾說紛紜 各持己見 百家爭鳴 各抒所見 暢所欲言 知無不言

反義詞

隨聲附和 噤若寒蟬 異口同聲 一唱一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