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不可能完成成語

形容不可能完成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22 08:34:48

❶ 表達「不可能」的成語有哪些

表達「不可能」的成語有:無稽之談 、天方夜譚 、白日說夢 、空中樓閣、海中撈月、煎水作冰。

❷ 不可能實現的成語

表示不可能實現的成語有:白日作夢、痴心妄想、痴人說夢、覆水難收、天方夜譚。
1、白日作夢
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白日做夢」。
出自:劉紹棠《狼煙》二十二:「金鑲玉走進艙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夢,自以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萬歲爺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縣令。』」
示例:他們有時間顧得上你么?你這不是明明白白的痴心妄想,白日作夢么?
2、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自: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只因蔡智庵有勸他代借五千銀子的一句話,雖未答應,在王慕善卻不能不痴心妄想。
示例: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五回:「誰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顛夢倒,分明是癩蛤蟆想著天鵝肉吃。」
3、痴人說夢
痴: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痴人說夢」現用來形容愚昧的人說荒誕的話。這和它原來的意思就不同了。
出自:馬南邨《燕山夜話·不要空喊讀書》:「當然這只不過是痴人說夢而已,決不會真有人做這樣的想法。」
示例:人生,猶如痴人說夢,而這其中,必有這許多如囈語般的際遇。
4、覆水難收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難以挽回。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通閨闥堅心燈火》:如此才人,足以快婚,爾女已是覆水難收,何不宛轉成就了他。
示例:「這件事你既然已經做錯了,覆水難收,也不要再耿耿於懷了,還是吸取教訓避免以後再犯吧。」
5、天方夜譚
天方夜譚意為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出自:張潔《沉重的翅膀》:「鄭子雲的話在他看來是書獃子的囈語,咬文嚼字、天方夜譚、理想主義。」
示例: 對於無家可歸的人而言,私人醫療純粹是天方夜譚。

❸ 形容「幾乎不可能」的成語

[吹網欲滿]對網吹氣,欲使之滿。比喻不可能。 [煎水作冰]比喻不可能的事。 [烏頭白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烏頭白,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敲冰求火]敲開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山童石爛]指山無草木,石頭腐爛。比喻不可能有的現象。 [鑽火得冰]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石爛江枯]直到石頭變土,江水乾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蹇人升天]比喻不可能之事。同「蹇人上天」。 [龜毛兔角]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蹇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系風捕景]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跡。亦作「系風捕影」。 [枯木生花]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蒸沙成飯]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白日作夢]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白日做夢」。 [蒸沙為飯]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同「蒸沙成飯」。 [枝末生根]樹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白天見鬼]比喻虛妄荒誕,不可能出現的事。同「白日見鬼」。 [卻行求前]指以倒退求前進,比喻方法不對,因而不可能達到目的。 [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戴盆望天]頭上頂著盆子看天。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願望不可能達到。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童牛角馬]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巢傾卵破]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倖存。 [巢傾卵覆]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倖存。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十目所視]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不可逾越]逾:越過。不可能超過或不可能越過。 [天粟馬角]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帶礪河山]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 [無以復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達到了極點。 [痴心妄想]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下愚不移]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一暴十寒]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❹ 形容不可能的成語

海市蜃樓、虛無縹緲、鏡花水月、夢幻泡影、一紙空文
一、海市蜃樓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釋】:蜃:大蛤。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台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五回:第五齣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回去,正扮出海市蜃樓,好不熱鬧。
二、虛無縹緲 [ xū wú piāo miǎo ]
【解釋】:虛無:空虛;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形容空虛渺茫。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五回:這都是虛無縹緲的事,那裡有甚麼神仙鬼怪!我卻向來不信這個。
三、鏡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解釋】:鏡里的花,水裡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後比喻虛幻的景象。
【出自】:何其芳《夢中道路》: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鏡花水月。
四、夢幻泡影 [ mèng huàn pào yǐng ]
【解釋】:佛教用語。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幻術、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後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
【出自】: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但聽得那長老將「夢幻泡影」四個字,已講得天花亂墜,大眾無不齊聲念佛。
五、一紙空文 [ yī zhǐ kōng wén ]
【解釋】:只是寫在紙上沒有兌現或不能兌現的東西。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十回:「活佛喇嘛毫無見識,一任外人播弄,徒憑袁總統一紙空文,豈即肯拱手聽命,就此安靜么?」

❺ 形容不可能的,成語

痴心妄想 [chī xīn wàng xiǎ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版打算。一心想著不可權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貶義
出 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時刻難過。」
例 句
不通過持之以恆的勤奮學習,就想上大學,這只能是~。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想入非非 胡思亂想
反義詞
切中事理

❻ 表示不可能實現的 成語

表示不可能實現的成語有:白日作夢、痴心妄想、痴人說夢、覆水難收、天方夜譚。
1、白日作夢
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白日做夢」。
出自:劉紹棠《狼煙》二十二:「金鑲玉走進艙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夢,自以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萬歲爺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縣令。』」
示例:他們有時間顧得上你么?你這不是明明白白的痴心妄想,白日作夢么?
2、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自: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只因蔡智庵有勸他代借五千銀子的一句話,雖未答應,在王慕善卻不能不痴心妄想。
示例: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五回:「誰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顛夢倒,分明是癩蛤蟆想著天鵝肉吃。」
3、痴人說夢
痴: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痴人說夢」現用來形容愚昧的人說荒誕的話。這和它原來的意思就不同了。
出自:馬南邨《燕山夜話·不要空喊讀書》:「當然這只不過是痴人說夢而已,決不會真有人做這樣的想法。」
示例:人生,猶如痴人說夢,而這其中,必有這許多如囈語般的際遇。
4、覆水難收
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難以挽回。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通閨闥堅心燈火》:如此才人,足以快婚,爾女已是覆水難收,何不宛轉成就了他。
示例:「這件事你既然已經做錯了,覆水難收,也不要再耿耿於懷了,還是吸取教訓避免以後再犯吧。」
5、天方夜譚
天方夜譚意為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出自:張潔《沉重的翅膀》:「鄭子雲的話在他看來是書獃子的囈語,咬文嚼字、天方夜譚、理想主義。」
示例: 對於無家可歸的人而言,私人醫療純粹是天方夜譚。

❼ 形容不可能的成語

1、痴人說夢[ chī rén shuō mèng ]:原指對痴人說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借荒唐的想像胡言亂語。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三回:「子牙笑曰:『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痴人說夢。』」

❽ 形容不可能 成語

白日作夢 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白日做夢」。
出處:劉紹棠《狼煙》二十二:「金鑲玉走進艙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夢,自以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萬歲爺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縣令。』」
白天見鬼 比喻虛妄荒誕,不可能出現的事。同「白日見鬼」。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二九:「他太注意老二的無聊了,而始終以為老二的不敢到學校去是白天見鬼。」
不可逾越 逾:越過。不可能超過或不可能越過。
出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
巢傾卵覆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倖存。
出處:見「巢傾卵破」。
巢傾卵破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倖存。
出處:《後漢書·孔融傳》載:孔融被曹操逮捕時,有女七歲,子九歲,兩人正在下棋,安坐不動。左右問父被捕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意指父被害,自己也不得倖免。
痴心妄想 痴心:沉迷於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誕的打算。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出處: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五回:「誰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顛夢倒,分明是癩蛤蟆想著天鵝肉吃。」
吹網欲滿 對網吹氣,欲使之滿。比喻不可能。
出處: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佛印了元禪師》:「後世學者,漁獵文字語言,正如吹網欲滿,非禺即狂。」
帶礪河山 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如衣帶,泰山像磨刀石。這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舊時表示所封爵位傳之久遠。含有江山永固之義。
戴盆望天 頭上頂著盆子看天。比喻行為和目的相反,願望不可能達到。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亡家室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
龜毛兔角 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出處:晉·干寶《搜神記》卷六:「商紂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
煎水作冰 比喻不可能的事。
出處:《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蹇人上天 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出處:典出《後漢書·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謠曰:『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時隗初起兵於天水,後意稍廣,欲為天子,遂破滅。器少病蹇。」
蹇人升天 比喻不可能之事。同「蹇人上天」。
枯木生花 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出處:《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花於已枯之木。」
敲冰求火 敲開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出處:《大光明藏經》下卷:「敲冰求火,論功不遂。」
卻行求前 指以倒退求前進,比喻方法不對,因而不可能達到目的。
出處:語出《韓詩外傳》卷五:「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襲蹈其所以安存者,則無異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
山童石爛 指山無草木,石頭腐爛。比喻不可能有的現象。
十目所視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石爛江枯 直到石頭變土,江水乾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出處:《明史·雲南土司傳二·麓川》:「[王驥]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天粟馬角 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論》:「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
童牛角馬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出處:漢·揚雄《太玄經·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
無以復加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達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文公十七年》:「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敝邑有亡,無以加焉。」《漢書·王莽傳下》:「且令萬世之後無以復加也。」
系風捕景 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跡。亦作「系風捕影」。
下愚不移 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出處:《論語·陽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一暴十寒 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一曝十寒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
出處:《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緣木求魚 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蒸沙成飯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出處:《楞嚴經》:「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千百劫,只名熱沙。」
蒸沙為飯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同「蒸沙成飯」。
出處:明·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出:「清凈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鍾勤懺悔,怎免阿鼻。」
枝末生根 樹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出處: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起承轉收以詩……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蟲相銜成青竹蛇而何?兩間萬物之生,無有尻下出頭,枝末生根之理。」
炙冰使燥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乾燥。比喻事情辦不到。
出處:《抱朴子·刺驕》:「慾望蕭雍濟濟,後生有武,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
鑽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出處:唐·釋道世《法苑珠林》:「未見鑽火得冰,種豆得麥。」
烏頭白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烏頭白,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平兒說道:『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沒人倫的混賬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❾ 形容不可能的事情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可能的事情的成語有:

一、空中樓閣 [ kōng zhōng lóu gé ]

1.【解釋】:懸在半空中的閣樓。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空想。

2.【出自】:《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唐·宋之問《游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

3.【示例】: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

二、海市蜃樓 [ hǎi shì shèn lóu ]

1.【解釋】:蜃:大蛤。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台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

2.【出自】:《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隋唐遺事》:「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

3.【示例】:第五齣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熱鬧。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五回

三、鏡花水月 [ jìng huā shuǐ yuè ]

1.【解釋】:鏡里的花,水裡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後比喻虛幻的景象。

2.【出自】: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3.【示例】: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 ◎何其芳《夢中道路》

四、水中撈月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1.【解釋】: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2.【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3.【示例】:恰便似沙裡淘金,石中取火,~。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

五、海底撈針 [ hǎi dǐ lāo zhēn ]

1.【解釋】: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2.【出自】: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3.【示例】:一面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那尋一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❿ 用成語形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千載難逢 百年不遇 不可想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