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50字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1-02-22 05:52:25

1. 成語安步當車的故事簡介

安步當車
ānbùdàngchē
[釋義]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於貧賤自行其樂。
[語出]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正音] 安;不能讀作「àn」。當;不能讀作「dānɡ」。
[辨形] 步;不能寫作「不」。
[用法] 中性。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一般作謂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安」在此不是「安全、平安」的意思。
[例句]
①李老師上下班從不坐車;他風趣地說:「我這是~;自享其樂。\"
②我家離工廠不遠;上下班都是~。

[英譯] 。
[成語故事]
戰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進宮來。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階梯處,見宣王正 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行進。宣王見了很奇怪,就呼喚說: 「顏蜀,走過來!」 不料顏蜀還是一步不動,呼喚宣王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左右的大臣見顏蜀目無君主口出狂言,都 說:「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也叫大王過來, 怎麼行呢?」 顏蜀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 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權勢,還不如讓大 玉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他說:「到底是君王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蜀不假思索他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 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蜀神色自若他說:「當然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 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 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干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 個死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無言以對,滿臉不高興。大臣們忙來解圍:「顏蜀,過來! 顏蜀,過來!我們大王擁有千乘(一千輛戰本)之國,東西南北誰不 服?大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老百姓沒有不俯首聽命的。你們士人大卑了!」 顏蜀駁斥道:「你們說得不對!從前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多,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 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能以不務實事而成名於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宣王聽到這里,才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 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後您 就住在我這里,我保證您飲食有肉吃,出門必有車乘,您夫人和子女 個個會衣著華麗。」 顏蜀卻辭謝說:「玉,原來產於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 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 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 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 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平 安度日,並不比權貴差。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命我講話的 是您大王,而盡忠宣言的是我顏蜀。」 顏蜀說罷,向宣王拜了兩拜,就告辭前去。

2. 安步當車成語故事

有一天,齊宣王要來召見賢自士顏斶,就對他說:「顏斶,你過來。」沒想到顏斶竟然回了一句:「大王,你過來吧!」齊宣王聽了,頓時臉色發青,大怒的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是君王高貴呢?還是賢士高貴?」

顏斶從容的說:「自然是賢士高貴,這是有歷史為證的。從前秦國曾下令說:『凡是在賢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樹木的,一律處死刑。』又說:『能夠取得齊王首級的,將賞賜千金,並封他做官。』可見國王的頭還比不上賢士墓地的樹木呢!」

齊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好了,我不會怠慢你的,以後你可以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顏斶聽完,立刻辭別齊宣王說:「謝謝大王的厚愛。我本是布衣粗食慣了的人;安步可以當車,晚食可以當肉,我還是回家自食其力吧!」


(2)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50字擴展閱讀:

安步當車 [ ān bù dàng chē ]

釋義:慢慢地步行,就當作是坐車。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譯文:每天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中性,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

3.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

安步當車的抄成語故事是這樣的:襲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4. 安步當車成語故事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是這樣的: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版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權。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5. 課文安步當車成語故事優美句子

安步當車ānbùdàngchē
[釋義]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版。步:步行;當:代權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於貧賤自行其樂。
[語出]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正音] 安;不能讀作「àn」。當;不能讀作「dānɡ」。
[辨形] 步;不能寫作「不」。
[用法] 中性。形容輕松緩慢地行走。一般作謂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安」在此不是「安全、平安」的意思。
[例句]
①李老師上下班從不坐車;他風趣地說:「我這是~;自享其樂。\"

6. 成語故事50字30篇

成語故事字
成語故事50字(1):
畫餅充飢
曹操在征討張綉時軍隊飢渴難耐,這時曹操登上高山觀望聲稱前邊有梅林,渡過軍隊嘩變的危機,後人稱這次事情為畫餅充飢
成語故事50字(2):
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一天睡在乾柴上,每一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由www.anmeiwen.com整理]
成語故事50字(3):
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說盾最牢固,又說矛最銳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如何?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成語故事50字(4):
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途經江的人),把佩戴的劍掉進了江里。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本來的地方。
成語故事50字(5):
成語故事50字 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必須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最後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成語故事50字(6):
成語故事50字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之後,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先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樣也不像賊了。
成語故事50字(7):
成語故事50字 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之後,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但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之後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成語故事50字(8):
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創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乾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呼,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劉禪侍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成語故事50字(9):
成語:量力而為
故事:公元前712年,鄭庄公借口許庄公不聽周天子的命令,聯合齊、魯兩國消滅許國,在處置問題上齊歷公提議讓魯國管轄,魯隱公則提議讓鄭庄公管轄。鄭庄公量力而行將許國分成東西兩塊,東部由許庄公之弟許叔管,西邊交大夫公孫獲管轄。
成語故事50字(10):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許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以為很奇怪,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但願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成語故事50字(11):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舌戰群儒
東漢末年,劉表過世,劉琮投降曹操,情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齊前去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最後贊同聯劉抗曹
成語故事50字(12):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計劃領導20名門客前往完成這項任務,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國立刻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無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咱們今日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盡管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求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許發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
成語故事50字(13):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以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祥,我偏不這樣想,我們乾脆之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怎樣?」劉琨欣然贊同。於是他們每一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中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最後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完成了他報效國度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足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語故事50字(14):
成語故事50字 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十分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齊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十分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成語故事50字(15):
成語故事50字 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十分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資料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裡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十分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十分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我的一字師。
成語故事50字(16):
成語故事50字 守株待兔
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期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在地里幹活,忽然從遠處跑來一隻兔子,它十分慌張,一不留意就撞在樹樁上死了。農夫很高興,撿起這只死兔子回家美美地飽餐一頓。他想每一天都有這樣的好事就好了,於是他放下農具整天守在那顆樹下,一無所獲
成語故事50字(17):
成語故事50字 與虎謀皮
傳說周朝有人個性喜歡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狐狸就傳警報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羊呼叫同伴一齊藏到茂密的森林裡去了。結果他沒有製成一件皮袍,沒有辦成羊肉祭祀宴會
成語故事50字(18):
成語故事50字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最後擊敗秦軍
成語故事50字(19):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程門立雪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簡單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簡單找到了。」因此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奉養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身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後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一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成語故事50字(20):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懸梁刺骨
孫敬字文寶,十分喜愛學,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時,就用繩索把頭發系在樑上。之後成為當世大儒。
成語故事50字(21):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突然看見一隻兔子箭平常地飛馳過來,撞在棵大樹上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啥也沒等到。他卻不甘願,從此,每一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成語故事50字(22):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自相抵觸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歌頌他自我(的盾)說:「我這盾牌的牢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歌頌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銳利,關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時存在的。
成語故事50字(23):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我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我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復說:「我寧肯信任尺碼,也不信任自我的腳!」
成語故事50字(24):
成語古故事五十個字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十分喜好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方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好龍,就來到葉公家訪問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觀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匆忙躲起來。本來,葉公喜好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成語故事50字(25):
成語故事50字 完壁歸趙
戰國時代,趙王無意間得到了一塊寶玉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十分想要據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趙國,對趙王說秦國願意以十五個城與趙國交換這塊玉。趙王心裡十分捨不得,但是因為趙國國勢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興,就派兵攻打趙國。為了這件事,趙王傷透了腦筋。
大臣藺相如明白這件事以後,就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他心裡明白秦王雖然喜歡這塊玉,事實上根本不想用十五個城來交換。到了秦國後,藺相如就抱著和氏璧、大聲對秦王說:「如果大王您不顧信用,想要搶我手上這塊寶玉,我就一頭撞上皇宮里的柱子,相信寶玉必須會粉碎!」秦王聽了雖然很生氣,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壞寶,因此一點都不敢輕舉妄動。之後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時候,派人連夜把和氏璧送回去。秦王雖然惱怒,但是因為明白自我行事不夠光明正大,怕傳出去成為笑柄,只好把藺相如放了。
成語故事50字(26):
成語故事50字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但是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但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樣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光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明白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明白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故事50字(27):
成語故事50字 風聲鶴唳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聽到風聲或鶴叫聲,都以為是追兵
成語故事50字(28):
成語故事50字 紙上談兵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不少兵書,常常在人們面前談論作戰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住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誇誇其談,不能承擔重任。
有一次,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採用了修築壁壘堅守的方法。之後,趙王聽信了秦國散布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低檔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的計劃。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便用計先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後路,然後把趙軍團團包圍。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一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一下子盡被殲滅。
成語故事50字(29):
成語故事50字 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宋代理學大家。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我的學問,毅然放下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之後程顥死,他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一日,他和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肯離去。等程頤睜開眼睛時,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兩個人仍然站在那裡。
成語故事50字 韋編三絕
孔子到了晚年,喜歡讀《周易》。
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務必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齊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打開來。《周易》文字艱澀,資料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夾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是不滿意,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我就能夠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資料了。」
成語故事50字(30):
成語故事50字 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這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但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這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忙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7. 成語故事中安步當車主要內容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後來,人們就以「安步當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顯貴。

8. 成語故事安步當車

戰國時期,齊國有來位隱士名叫顏斶源(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9. 安步當車 成語故事

安步當車的成語故事是這樣的: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回他很有名,就召見答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10. 安步當車 成語故事

安步當車的故事:

【成語】: 安步當車
【拼音】: ān bù dàng chē
【解釋】: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故事】:
有一天,齊宣王要召見賢士顏斶,就對他說:「顏斶,你過來。」沒想到顏斶竟然回了一句:「大王,你過來吧!」齊宣王聽了,頓時臉色發青,大怒的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是君王高貴呢?還是賢士高貴?」顏斶從容的說:「自然是賢士高貴,這是有歷史為證的。從前秦國曾下令說:「凡是在賢士柳下惠的墓地上砍伐樹木的,一律處死刑。」又說:「能夠取得齊王首級的,將賞賜千金,並封他做官。」可見國王的頭還比不上賢士墓地的樹木呢!」齊宣王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好了,我不會怠慢你的,以後你可以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顏斶聽完,立刻辭別齊宣王說:「謝謝大王的厚愛。我本是布衣粗食慣了的人;安步可以當車,晚食可以當肉,我還是回家自食其力吧!」
這個故事是從「戰國策」的「齊策」寫出來的。「安步可以當車」便是慢慢步行,以代替乘車,也就是勤儉的意思。後人把「安步當車」引為成語,用來比喻人不貪求富貴,而能安於貧苦的意思。
另外,「晚食當肉」也是一句成語,它和「安步當車」一樣都是節儉的意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