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成語
Ⅰ 偃旗息鼓的成語典故
《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中記載:在一次戰斗中,蜀將黃忠殺死了曹專將夏侯淵,並奪取了戰屬略要地。曹操非常惱火,把米倉移到漢水旁的北山腳下,親率大軍向陽平關大舉進攻。黃忠、張著商議趁夜燒劫魏軍糧草。臨行前趙雲和他們約定了返回時間,過期不歸就帶兵出寨接應,正與曹操親自統率的部隊相遇。趙雲同曹軍廝殺起來,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救回了黃忠和張著。
曹操沒有善罷甘休,指揮大隊人馬追殺趙雲,直撲蜀營。趙雲的副將張翼見趙雲已退回本寨,後面追兵來勢兇猛,便要關閉寨門拒守。趙雲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准備放曹軍進來;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內外,然後自己單槍匹馬站在門口等候敵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門口,心想,寨門大開,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調頭後退的時候,蜀軍營里金鼓齊鳴,殺聲震天,飛箭如雨般向曹軍射擊。曹軍驚慌失措,奪路逃命,自相踐踏。趙雲趁勢奪了曹軍的糧草,殺死了曹軍大批兵馬,得勝回營。
Ⅱ 成語 偃旗息鼓 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偃旗息鼓,漢語來成語,出源自晉朝陳壽《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Ⅲ 偃旗息鼓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三國來時期,劉備派老將黃忠率兵去襲擊源曹操的糧草大軍,被曹操包圍,趙雲前去解圍,被曹操追殺。趙雲兵少勢弱,他敞開營門,偃旗息鼓,隻身站在營門口,曹操怕中計就撤退,被趙雲的士兵伏擊,趙雲趁機追擊,把曹軍打得大敗。
Ⅳ 成語偃旗息鼓主人公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基本釋義
偃:仰卧,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專原指行軍時隱蔽行屬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出
處
《三國志·趙雲傳》:「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而雲入營;更大門開;偃旗息鼓;公(曹操)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Ⅳ 瘋狂猜成語之偃旗息鼓的成語故事
你好:
成語偃旗息鼓的拼音是 yǎn qí xī gǔ
近義詞:銷聲匿跡
反義詞:大張旗鼓、重整旗鼓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斗爭等
解釋:偃:仰卧,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成語故事是:
《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中記載:在一次戰斗中,蜀將黃忠殺死了曹將夏侯淵,並奪取了戰略要地。曹操非常惱火,把米倉移到漢水旁的北山腳下,親率20萬大軍向陽平關大舉進攻。黃忠、張著商議趁夜燒劫魏軍糧草。臨行前趙雲和他們約定了返回時間,過期不歸就帶兵出寨接應,正與曹操親自統率的部隊相遇。趙雲同曹軍廝殺起來,把曹軍打得丟盔棄甲,救回了黃忠和張著。
曹操沒有善罷甘休,指揮大隊人馬追殺趙雲,直撲蜀營。趙雲的副將張翼見趙雲已退回本寨,後面追兵來勢兇猛,便要關閉寨門拒守。趙雲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准備放曹軍進來;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內外,然後自己單槍匹馬站在門口等候敵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門口,心想,寨門大開,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調頭後退的時候,蜀軍營里金鼓齊鳴,殺聲震天,飛箭如雨般向曹軍射擊。曹軍驚慌失措,奪路逃命,自相踐踏。趙雲趁勢奪了曹軍的糧草,殺死了曹軍大批兵馬,得勝回營。
Ⅵ 成語"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麼
這個成語中的“偃”字其實就是放倒的意思。“偃旗息鼓”這個成語源自於曹操與趙雲的之間的一場對戰。劉備與曹操為了爭奪漢中展開了一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戰爭,也就是“漢中之戰”。其中劉備這方派出了趙雲、張飛、黃忠等人,而曹操那方的出戰將領則包括夏侯淵、徐晃等人。該戰役前期劉備方不敵曹軍,從而處於劣勢。但是待進行至後期,戰爭局勢開始扭轉,曹軍開始失利。
曹操不肯就此罷休,於是一直在趙雲後面緊追不舍。趙雲見狀便制止副將關閉寨門、抵禦曹軍的舉動,隨後又下令寨中士兵偃旗息鼓,只下令讓弓弩手暗中埋伏。隨後追至寨門前的曹操見寨門打開,寨中亦十分安靜,因擔心有詐便不再前進。躲在寨中暗中觀察的趙雲見曹軍紛紛調頭後撤,於是便下令攻擊,原本十分安靜的蜀軍陣營剎那間變得金鼓齊鳴。突逢變故的曹軍短時大亂,最後死傷無數。
Ⅶ 偃旗息鼓的成語用法
褒,貶,中性均可。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事情中止或聲勢減弱。
Ⅷ 和偃旗息鼓相似的成語
鳴金收兵 [míng jīn shōu bīng]
基本釋義
用敲鑼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比喻戰斗暫時結束。
出 處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Ⅸ 偃旗息鼓的成語示例
1、《東周列國志》第三回:「遂麾軍直逼城下。城上偃旗息鼓,全無動靜。」
2、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三》:「現在見我偃旗息鼓,遁跡海濱,無從再來利用,就開始攻擊了。」
3、馮部前鋒,李鳴鍾、鹿鍾麟所部,偃旗息鼓,一晝夜行軍二百二十里,於二十二日晚到達北京,孫岳打開城門迎接。
4、一般人都樂於寬恕朋友,在朋友間通情達理,求同存異,而且也設身處地地為朋友著想,如果我們都能像晏君那樣把情侶作朋友去看待,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世界上的兩性「戰爭」從此將偃旗息鼓呢!
Ⅹ 成語「偃旗息鼓」的出處
出處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