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電很可怕的成語

形容電很可怕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21 17:19:26

① 形容恐怖的成語有什麼啊急用!!!!!!

1、惶恐不安
成語拼音:huáng kǒng bù ān
成語解釋: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得不得安寧。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2、白色恐怖
成語拼音:bái sè kǒng bù
成語解釋:白:慘白。指反動派殘酷鎮壓人民的恐怖氣氛。
成語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新文字》:「然而他們卻深知道新文字對於勞苦大眾有利,所以在彌漫著白色恐怖的地方,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殘的。」
3、驚恐萬狀
成語拼音: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成語解釋: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4、心驚膽戰
成語拼音:xīn jīng dǎn zhàn
成語解釋:形容內心極度驚懼恐慌。戰:發抖。
成語出處:元 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三折:「一個個氣昂昂性兒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軟,不由我不心驚膽戰。」
5、毛骨悚然
成語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成語解釋: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② 形容可怕的成語

毛骨悚然、
膽戰心驚、
戰戰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慄、
寒心酸鼻、
心有餘悸、
大驚失色、
魂飛魄散、
驚弓之鳥、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豎、
擔驚受怕、
誠惶誠恐、
驚恐萬狀、
怛然失色、
汗流浹背、
談虎色變、
恐慌萬狀、
駭人聽聞、
汗不敢出、
慄慄危懼、
張口結舌、
捻神捻鬼、
噤若寒蟬、
寒毛卓豎、
膽顫心驚
膽顫心驚
【解釋】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士女隨遷》:「生長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惶惶不安
【解釋】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誠惶誠恐
【解釋】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漢·杜詩《乞退郡疏》:「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大驚失色
【解釋】形容十分慌張,臉被嚇的變了顏色。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膽戰心寒
【解釋】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出處】《古今雜劇·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國破,常子是膽戰心寒。」

膽戰心驚
【解釋】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駭人聽聞
【解釋】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出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寒毛卓豎
【解釋】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出處】《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見者寒毛卓豎,舍利佛獨自安然。」

魂飛魄散
【解釋】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惶恐不安
【解釋】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驚愕失色
【解釋】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於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毛骨悚然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慄慄危懼
【解釋】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尚書·湯誥》:「慄慄危懼,若將隕於深淵。」

色若死灰
【解釋】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麼表情。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出處】《莊子·盜跖》:「目茫然無見,色若死灰。」

提心吊膽
【解釋】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七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肉顫心驚
【解釋】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1、怛然失色: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2、吳牛喘月: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3、望而生畏: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4、汗不敢出: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5、心驚膽戰: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6、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
7、惶惶不安: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8、鉗口撟舌:閉口翹舌。形容因驚訝害怕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9、驚恐萬狀: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10、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11、提心吊膽: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12、膽戰心寒: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13、魂飛魄散: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14、大驚失色: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15、畏敵如虎: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16、舌撟不下: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17、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18、色若死灰: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麼表情。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19、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20、肉跳心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21、談虎色變: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後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22、心喬意怯:謂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23、欺硬怕軟: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強硬的,害怕軟弱的。指吃硬不吃軟。
24、膽裂魂飛: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25、慄慄危懼: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26、膽顫心驚: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③ 形容閃電的可怕的成語

飆舉電至 飆:疾風、暴風。風起雲涌閃電到。形容聲勢猛烈。
出處:漢·桓寬《專鹽鐵論·世務屬》:「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飆舉電至。」
電掣風馳 形容像閃電刮風一樣迅速。
出處: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龍騰虎嘯,不足比其雄;電掣風馳,不足喻其疾。」
電掣星馳 如閃電和流星似的掠過。比喻迅疾。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十三妹]回頭向大家說聲請了,霎時間電掣星馳,不見蹤影。」

電光石火 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電閃雷鳴 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出處: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歷。」

④ 形容一個人可怕的成語有哪些

豹頭環眼:拼音是bào tóu huán yǎn,意思是指腦袋像豹子的頭一樣大,眼睛像環形,形容人長得面相威武或威武兇狠。

殘暴不仁:拼音是cán bào bù rén,意為兇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的意思。出自《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不仁,遂以嚴刑脅應。"

殺氣騰騰:指殺伐之氣很盛,凶神惡煞的樣子。充滿了要殺人的兇狠氣勢。

面目猙獰:發音是miànmùzhēngníng 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磨牙鑿齒:拼音是 mó yá záo chǐ,意思是咬牙切齒,形容兇狠的樣子。

⑤ 形容很恐怖,很可怕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很恐怖,很copy可怕的成語有:毛骨悚然、膽戰心驚、戰戰兢兢、惶恐不安、不寒而慄、寒心酸鼻、心有餘悸等等等等。

⑥ 形容很可怕的成語

【兵凶戰危】:指戰事凶險可怕。

【惡夢初醒】:像從可怕的夢境中解脫出來一樣。形容災難過後,心存餘悸。

【蜂目豺聲】:眼睛象蜂,聲音象豺。形容人相貌凶惡,聲音可怕。

【鼓吻奮爪】:猶言張牙舞爪。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惡。

【寒氣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陰森可怕。

【苛政猛於虎】:政:政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面貌猙獰】:猙獰:樣子凶惡。形容面貌凶惡可怕。

【面目猙獰】:猙獰:面目凶惡。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怒容可掬】:掬:兩手捧取。形容一臉怒氣,讓人覺得可怕。

【人言可畏】:人言:別人的評論,指流言蜚語;畏:怕。指在背後的議論或誣蔑的話很可怕。

【肉顫心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肉跳神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肉跳心驚】:心裡吃驚,身上肉跳。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勢焰熏天】:形容勢力大,氣焰高,很可怕。

【視如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視為畏途】: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譚虎色變】:譚:同「談」;色:臉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望而卻步】: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後退縮。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陽秋可畏】:陽秋:原作「春秋」。《春秋》為古代寓褒貶、別善惡的編年體史書,這種有褒有貶秉筆直書的筆法,使有問題的人覺得可怕。

【張牙舞爪】: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凶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惡。

【猙獰面孔】:猙獰:樣子凶惡。形容面貌凶惡可怕。

【猙獰面貌】:猙獰:樣子凶惡。形容面貌凶惡可怕。

【猙獰面目】:猙獰:樣子凶惡。形容面貌凶惡可怕。

⑦ 形容很嚇人的成語

毛骨悚然máogǔsǒngrán
[釋義]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專發豎起;脊骨透寒。屬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語出] 唐·韓愈《送窮文》:「屏息潛聽;如聞音聲;……毛發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
[正音] 悚;不能讀作「sù」。
[辨形] 悚;不能寫作「忄傯」。
[近義] 不寒而慄 膽戰心驚
[反義] 鎮定自若 面無懼色
[用法] 一般用來形容看到、聽到或想到令人害怕或恐怖的事情時人的心理感受。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膽戰心驚」;都形容害怕、恐懼。但~語氣重;並可用來形容非常冷;「膽戰心驚」不用來形容冷;可表示內心的害怕和恐懼。
[例句] 黑夜一個人走在荒涼的原野上;忽而傳來什麼動物的叫聲;令人~。

⑧ 形容一個人非常嚇人的成語

毛骨悚然máogǔsǒngrán [釋義]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回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答驚駭。 [語出] 唐·韓愈《送窮文》:「屏息潛聽;如聞音聲;……毛發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 [正音] 悚;不能讀作「sù」。

⑨ 形容很恐怖,很可怕的成語。

形容很恐怖、很可怕的成語:
1、膽顫心驚
【拼音】: dǎn chàn xīn jīng
【解釋】: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士女隨遷》:「生長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舉例造句】: 所以,每有風聲,無不『談虎色變』,膽顫心驚。
2、魂飛魄散
【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
【解釋】: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舉例造句】: 猛然間一個人從身後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聲,二人唬得魂飛魄散。
3、心驚膽戰
【拼音】: xīn jīng dǎn zhàn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三折:「一個個氣昂昂性兒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軟,不由我不心驚膽戰。」
【舉例造句】: 霎時間,森林裡傳來讓人心驚膽戰的吼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