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狼的成語典故
狼狽為奸、豺狼當道、狼狽不堪、狼吞虎咽、杯盤狼藉。
一、狼狽為奸
白話釋義: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比喻互相勾結做壞事。
朝代:清
作者:吳趼人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
翻譯:詩人好翁和畫匠互相勾結做壞事。
二、豺狼當道
白話釋義:比喻壞人當權。當(dāng)道:在路中間。
朝代:東漢
作者:史學家班固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
翻譯:豺狼橫行道,壞人當權,不應該再去問狐狸這類小人了。
三、狼狽不堪
白話釋義: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名教中人
出處:《好逑傳》:「又被他打得狼狽不堪。」
四、狼吞虎咽
白話釋義:狼吞虎咽
朝代:清
作者:李寶嘉
出處:《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五、杯盤狼藉
白話釋義:形容宴飲將畢或已畢,桌上杯盤碗筷等亂七八糟的樣子。狼藉(jí):雜亂的樣子。
朝代:清
作者:李綠園
出處:《歧路燈》第八十八回:「這杯盤狼藉;言語喧嘩。」
翻譯:酒杯、菜盤雜亂堆放著,吵吵鬧鬧的。
② 與狼有關的成語典故
關於狼的故事和成語1:狼子野心
楚國令尹子文,為人公正,執法廉明,楚國的官員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國當司馬,生個兒子叫越椒.這天,正逢越椒滿月,司馬府宴請賓客,一時熱鬧非凡,顯得喜氣洋洋.子文也應邀來到司馬府,看到侄子越椒後,大吃一驚,急忙找來子良,告訴他:「越椒這個孩子千萬不可留.他啼哭的聲音像狼嚎,長大以後必然是我們的禍害.諺語說:『狼崽雖小,卻有凶惡的本性.』這是條狼啊,你千萬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殺了.」
子良聽了這番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過了好一陣,才斷斷續續地說:「我是.是他的親生父親,怎能忍心親手殺.殺了他呢?」
子文一再勸說,子良終不肯聽從.
子文對此事十分憂慮,在他臨死的時候,把親信們叫到跟前告誡說:「千萬不能讓越椒掌權.一旦他得勢,你們就趕快逃命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子文死後,他的兒子斗般當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親做了司馬.公元前626年,越椒為奪取令尹職位,百般討好穆王,說盡斗般的壞話.楚穆王聽信了讒言,讓越椒當了令尹.後來,越椒趁楚穆王死後作亂,掌權後即殺害了斗般和子文生前的親信.越椒的「狼子野心」發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勢在必然的事.
狼子野心告訴人們大多數壞人就是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難以改變的.要警惕像狼一樣陰險狠毒的人
關於狼的故事和成語2:狼心狗肺
傳說戰國時,有個民間醫生,姓秦名越人,號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東劉碑東北面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屍首,象是剛死不久。
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壞。正在猶豫,忽然一隻狼從這里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屍首腔內;又見一隻狗亦從這里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屍首腔內,經過搶救,屍首活了。
猛地站起來抓住著扁鵲道:「盜賊,還我財務!」扁鵲說:「是我救你的命,怎麼還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拉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同去陽城見官。 陽城縣令姓白。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際,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後捉住,速將財物還他。」
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縣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他的內臟打開看看。」那人膽怯,不願意。扁鵲說:「看看我封的刀口也可。」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
縣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卻飄然而去…… 白縣令急忙追趕,直追到石淙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
縣令名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有心,一個沒有了肺。他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
③ 關於狼的故事和成語和典故
杯盤狼籍 杯盤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當道 豺狼當路 豺狼當塗 豺狼橫道 豺狼虎豹
豺狼野心 豺狼之吻 鴟視狼顧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鬼哭狼嚎 鬼吒狼嚎 鬼吒狼嚎 鬼抓狼嚎 虎狼之勢 虎穴狼巢 進退狼狽 拒虎進狼
拒狼進虎 狼狽不堪 狼狽萬狀 狼狽為奸 狼狽周章 狼奔豕突 狼奔鼠竄 狼奔鼠偷
狼奔兔脫 狼飡虎食 狼飡虎咽 狼餐虎噬 狼餐虎咽 狼吃襆頭 狼蟲虎豹 狼顧鴟張
狼顧鴟踤 狼顧狐疑 狼顧虎視 狼顧麕驚 狼顧鳶視 狼嗥狗叫 狼嗥鬼叫 狼嚎鬼叫
狼號鬼哭 狼艱狽蹶 狼猛蜂毒 狼前虎後 狼飧虎咽 狼貪虎視 狼貪鼠竊 狼突鴟張
狼突豕竄 狼吞虎餐 狼吞虎噬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煙大話 狼煙四起
狼眼鼠眉 狼羊同飼 狼子獸心 狼子野心 粒米狼戾 前門拒虎
後門進狼 前門去虎
後門進狼 前怕狼
後怕虎
驅羊戰狼 如狼牧羊 如狼如虎 如狼似虎 聲名狼藉 豕竄狼逋 豕突狼奔 使羊將狼
鼠竄狼奔 鼠心狼肺 貪污狼藉 梟視狼顧 羊狠狼貪 引虎拒狼 引狼拒虎 引狼入室
引狼自衛 鷹視狼步 鷹視狼顧 鷹睃狼顧 鷹摯狼食 贓賄狼籍 贓賄狼藉 贓穢狼藉
贓貨狼藉 贓私狼籍 贓私狼藉 贓污狼籍 贓污狼藉 臟污狼藉 鸇視狼顧 鷙狠狼戾
鷙擊狼噬
④ 關於狼的成語,諺語,故事,歇後語
一、成語
1、引狼入室
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為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像的麻煩。
出自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來屋裡窩,尋的蚰蜒鑽耳朵。」
2、狼狽為奸
拼音是láng bèi wéi jiān,狼和狽一同外出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自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二、諺語
1、狼怕打,燈怕吹,毒蛇怕石灰, 隱喻:任何事物都有弱點。
2、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噬,隱喻: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三、歇後語
1、羊群遇惡狼 —— 各散四方;
2、羊群里鑽進一隻狼 —— 一團混亂;
3、羊圈裡關狼 —— 自招災禍。
四、故事
1、東郭先生與狼
有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讀死書、死讀書,十分迂腐。一天,東郭先生趕著一頭毛驢,背著一口袋書,到一個叫「中山國」的地方去謀求官職。
突然,一隻帶傷的狼竄到他的面前,哀求說:「先生,我現在正被一位獵人追趕,獵人用箭射中了我,差點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裡,將來我會好好報答您的。」
東郭先生當然知道狼是害人的,但他看到這只受傷的狼很可憐,考慮了一下說:「我這樣做會得罪獵人的。不過,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辦法救你。」
說著,東郭先生讓狼蜷曲了四肢,然後用繩子把狼捆住,盡可能讓它的身體變得小些,以便裝進放書的口袋中去。
不一會兒,獵人追了上來,發現狼不見了,就問東郭先生:「你看見一隻狼沒有?它往哪裡跑了?」 東郭先生說:「我沒有看見狼,這里岔路多,狼也許從別的路上逃走了。」
獵人相信了東郭先生的話,朝別的方向追去了。 狼在書袋裡聽得獵人的騎馬聲遠去之後,就央求東郭先生說:「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讓我逃生吧。」
仁慈的東郭先生,經不起狼的花言巧語,把狼放了出來。不料,狼卻嗥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現在我餓極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讓我吃掉你吧。」
說著,狼就張牙舞爪地撲向東郭先生。東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裡不斷對狼喊著「忘恩負義」。
正在這時,有一位農民扛著鋤頭路過,東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講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負義要傷害自己的事,請農民評理。可是狼卻一口否定東郭先生救過它的命。
老農想了想說:「你們的話,我都不相信,這只口袋這么小,怎麼可能裝下一隻大狼呢。請再裝一下,讓我親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團,讓東郭先生重新用繩子捆起來,裝進了口袋裡。老農立即把口袋扎緊,對東郭先生說:「這種傷害人的野獸是不會改變本性的,你對狼講仁慈,簡直太糊塗了。」
說罷,掄起鋤頭,把狼打死了。東郭先生恍然大悟,非常感謝農民及時救了他的命。
2、獅子和狼
獅子的獵物被狗偷去一塊,獅子沒在意,狼看見了,以為獅子不怎麼厲害,便也去偷肉吃,結果被獅子吃掉了。
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常常算計別人的人,往往會自食其果。
⑤ 誰有關於狼的成語 故事 典故
杯盤狼藉 (bēi pán láng jí) 狼藉: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豺狼成性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象豺狼一樣凶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豺狼當道 (chái láng dāng dào) 當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豺狼之吻 (chái láng zhī wěn) 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 官虎吏狼 (guān hǔ lì láng)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貪暴。 鬼哭狼嚎 (guǐ kū láng háo)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狼狽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狼狽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狼奔豕突 (láng bēn shǐ tū) 豕:豬;突:猛沖。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狼貪虎視 (láng tān hǔ shì)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貪鼠竊 (láng tān shǔ qiè)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狼心狗行 (láng xīn gǒu xíng)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狼煙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狼眼鼠眉 (láng yǎn shǔ méi) 形容人相貌凶惡。 狼子野心 (láng zǐ yě xīn)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前怕狼,後怕虎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如狼牧羊 (rú láng mù yáng) 如同狼放養羊一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如狼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凶暴殘忍。 聲名狼藉 (shēng míng láng jí)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使羊將狼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鼠竄狼奔 (shǔ cuàn láng bēn)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羊狠狼貪 (yáng hěn láng tān) 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後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引狼入室 (yǐn láng rù shì) 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內。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部1、狼狽為奸:源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據說狼和狽是一類動物。狼的前腿長,後腿短;狽則相反,前腿短,後腿長。狽每次出去都必須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後腿上才能行動,否則就會寸步難行。有一次,狼和狽走到一個人家的羊圈外面,雖然裡面有許多隻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堅固,於是它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讓狼騎在狽的脖子上,再由狽用兩條長的後腿直立起來,把狼馱得很高,然後,狼就用它兩條長長的前腳,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2、狼心狗肺」de由來 [size=4] 說起「狼心狗肺」來,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有個叫慈生的青年,為人正直、誠實。有一次,他打柴回來,半路上碰見一隻受傷的烏龜,便將它抱回家中精心飼養。數日後,烏龜傷好,為了報答慈生的養護之恩,送了能起死回生的寶珠給他。 這天,慈生上山打柴,在路上遇到一個心肺被掏空的屍體,屍體旁邊還有一條狼和一隻狗因爭食人的心肺而致死。慈生出於善心,便用砍刀剖開狼和狗的肚子,掏出狼心和狗肺置入屍體中。接著,用寶珠把這個人救活了。那人復活後,說自己叫壞水,對慈生千恩萬謝。 過了幾天,縣衙里來了幾位公差,將慈生押到了縣衙。原來是壞水為貪慈生手中的寶珠而買通縣令,稱慈生偷了他的東西。受了賄賂的縣官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將慈生痛打了一頓,搜出寶珠,將他趕出了縣衙。 慈生回家後躺在床上生氣,後悔不該救活這個沒良心的壞東西。夜裡,慈生做了一個夢,夢中送他寶珠的烏龜對他說:「皇上的女兒得了病,明天就貼榜招賢,你可借治病之機,奪回寶珠。」慈生說:「可我不會治病呀。」烏龜說:「這無妨,可用大棗7枚和7色絲線與寶珠同蒸煮,然後令其將棗一次服用,皇上女兒的病即可痊癒。」慈生說:「可是我的寶珠已被人奪去啦!」烏龜說:「只要你見了皇上說明葯方中的寶珠必須用你失去的那顆,皇上自有辦法幫你追回。」 第二天,城內果然貼出了招賢皇榜。慈生便依了夢中的啟示揭了皇榜,監榜人把慈生帶到了皇宮。皇上詢問慈生治病需要什麼葯材。慈生說:「要大棗7枚、7色絲線各一條與寶珠同蒸熟後食用大棗。」皇上聽後非常高興,便派人去辦理。慈生攔住皇上說:「皇上,一般寶珠不可,非要……」未等慈生說完,皇上便迫不及待地說:「宮里有的是上好寶珠,隨你擇用。」「不行!皇上的寶珠再好,非臣民的那顆不行!」「皇上!臣民的寶珠被一個長著狼心狗肺柳枝肋的人奪去了!」 慈生便將自己的失珠經過詳細地敘說了一遍。皇上即刻命人將那縣官和壞水押來治罪。縣官被革職為民。寶珠交還慈生為公主治病。壞水被押解下殿,剖腹驗看,果然是狼心狗肺柳枝肋。 從此,「狼心狗肺」一詞便流傳下來,比喻那些忘恩負義、心腸狠毒、做事兇殘的傢伙。
⑥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
狼狽為奸
源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據說狼和狽是一類動物。狼的前腿長,後腿短;狽則相反,前腿短,後腿長。狽每次出去都必須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後腿上才能行動,否則就會寸步難行。有一次,狼和狽走到一個人家的羊圈外面,雖然裡面有許多隻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堅固,於是它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讓狼騎在狽的脖子上,再由狽用兩條長的後腿直立起來,把狼馱得很高,然後,狼就用它兩條長長的前腳,攀住羊圈,把羊叼走。從此,人們用「狼狽為奸」來比喻互相勾結,共干壞事。
狼和狽,是兩種長相十分相似的野獸。同時,又是兩種都喜歡偷吃豬、羊的野獸。它們唯一不同的是狼的兩條前腳長,兩條後腳短;而狽卻是兩條前腳短,兩條後腳長。 這兩種野獸,經常一起去偷豬、羊等家畜。有一回,一隻狼和一隻狽共同來到一個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是羊圈的牆和門,都很高,狼和狽都不能爬去。 於是,它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先由狼騎到狽的脖子上,然後狽站起來,把狼抬高,再由狼越過羊圈把羊偷出來。 商量過後,狽就蹲下身來,狼爬到狽的身上。然後,狽用前腳抓住羊圈的門,慢慢伸直身子。狽伸直身子後,狼將腳抓住羊圈的門,慢慢伸直身子,把兩只長長的前腳伸進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來。 這樣偷羊的事,狼和狽經誠伙干。假如狼和狽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養羊的農民也會少很多損失。然而,狼和狽卻經常那樣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時候,顯得非常親密。
⑦ 有關狼的成語故事
拒虎進狼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狼號鬼哭 形容哭聲凄慘
狼心狗肺 形容心腸像狼和狗版一樣凶惡、權狠毒
狼子獸心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粒米狼戾 穀粒撒得滿地都是。形容糧食充盈
杯盤狼藉 狼藉:象狼窩里的草那樣散亂。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後桌面雜亂的樣子。
豺狼成性 象豺狼一樣凶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豺狼當道 當道:橫在道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豺狼之吻 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
鬼哭狼嚎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貪暴。
狼貪虎視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