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難不死的成語
A. 大難不死的詞語
《後漢書·左雄傳》:「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
又漸漸演變為:「大難不內死,必有後福。」容
這是一句鼓勵、祝福剛剛經歷磨難過的朋友事情。
也是一種期盼。經歷了大難不死就是福,也期望這種福的延續。
告訴人們,只要你活著,只要困難和災難不至於你死亡,無論災難大小、困難高低,只要你能體味,你都會珍惜生活,你也必然會因此感受到幸福,當然也就是必有後福了。
B.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算成語嗎
算成語
讀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近義詞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英文翻譯A disaster survived is a blessing in store.
成語解釋內:難:災禍。容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成語舉例:余華《活著》:「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想我的後半截該會越來越好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安慰人
成語結構:復句式
產生年代:現代
用典:
《後漢書·左雄傳》:「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
宋 范成大 《判命坡》詩:「微生敢列千金子,後福猶幾 萬石君 。」
張天翼 《兒女們》一:「唉,我本來還望享點後福哩!」
C. 形容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成語有哪些
形容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成語有:
1、劫後餘生
劫後餘生字面含意:劫,災難,經歷災難之後倖存下來的人。現在常用作成語。
出自:《文子·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 意思是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
示例:南京大屠殺劫後餘生者向來訪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
2、死裡逃生
意思是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倖免於死。
出自:·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半萬賊兵,卷浮雲片時掃凈,俺一家兒死裡逃生。」
示例:他從那場災難中死裡逃生,後來成長為一名英勇的戰士。
3、化險為夷
險:危險,艱難險阻;夷:平坦、平安。從險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
示例: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除夕遇險的一幕,自然又回憶起來,但我們這一次是化險為夷了,雖然費了一些周折。
4、逢凶化吉
遇到凶險轉化為吉祥、順利。這是帶有迷信的說法。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六回: 我今叩求皇天保佑,在監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
示例:我總能逢凶化吉。
5、絕處逢生
形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找到希望。
出自: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且說舒軍門這日在監里足足等到二更多天,方見手下人拿了煙具、鋪蓋進來,猶如絕處逢生,說不盡他那種苦惱情形。
示例:他在絕處逢生時,走出困境。
D. 找一個與『大難不死』之類相似的成語 必有後福就不需要了,總之是與大難不死之類相似的. 成語
劫後重生
E. 形容經歷大危險後倖存的成語是什麼
大難不死、劫後餘生、九死一生、絕處逢生、死裡逃生。
一、大難不死
白話釋義: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形容幸運地脫險。
朝代:元
作者:關漢卿
出處:·《裴度還帶》第三折:「夫人雲:皆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難不死,必有後程,準定發跡也。」
翻譯:夫人說:都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的命運。因此遇到大難不死,一定會有後來程,准確定發跡的。
二、劫後餘生
白話釋義:劫:災難;餘生:僥幸保全的生命。經歷災難以後倖存下來的生命。
朝代:清
作者:丘逢甲
出處:·《嶺雲海日樓詩鈔》:「歸飛越鳥戀南枝;劫後餘生嘆數奇。」
翻譯:回到飛越鳥留戀南枝;搶劫後我生感嘆命運不好
三、九死一生
白話釋義:形容經歷許多次危險而倖存下來。
朝代:戰國·楚
作者:屈原
出處:·《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唐·劉良註:「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翻譯:愛慕芳草是我內心的信念啊;雖九死也絕不悔恨停止。「唐.劉良註:「雖九死無一生;沒有值得後悔。
四、絕處逢生
白話釋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又得到了出路。
朝代:明
作者:馮夢龍
出處:·《喻世明言》:「喜得絕處逢生;遇著一個老者攜杖而來。」
翻譯:很高興得到絕處逢生;遇到一個老人拿著手杖而來
五、死裡逃生
白話釋義: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倖免於死。
朝代:宋元
作者:佚名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今日死裡逃生;夫妻再合;乃陰德積善之報也。」
翻譯:今天死裡逃生;夫妻兩一起;於是暗中德積累善行的回報的
F. 成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成語解釋: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內難而沒容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成語出處:宗璞《南渡記》第六章:「豈不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
成語繁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成語注音:ㄉㄚˋ ㄣㄢˋ ㄅㄨˋ ㄙㄧˇ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ㄈㄨ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八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安慰人。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G.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成語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專級,趕緊來編輯吧屬!
釋義:
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禍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用典:
《後漢書·左雄傳》:「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
宋 范成大 《判命坡》詩:「微生敢列千金子,後福猶幾 萬石君
H. 找一個與『大難不死』之類相似的成語
九死一生、驚心動魄;反正就是歷盡危險但是還活下來了。呵呵
I. 人在大難不死時的一句成語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成語解釋: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成語出處:宗璞《南渡記》第六章:「豈不聞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
成語繁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成語注音:ㄉㄚˋ ㄣㄢˋ ㄅㄨˋ ㄙㄧˇ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ㄈㄨ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八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安慰人。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J.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算成語嗎
不算成語,應該是俗語、俚語之類。
類似的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