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大全女子無德就是財

成語大全女子無德就是財

發布時間: 2021-02-20 22:15:34

⑴ 「女子無才便是德」那「男子無財便是什麼」

辯證的去看:如果男的有才卻無財,那他就是一塊還未發光的金子。 如果男子無才且無財,那他不是小時候調皮不讀書就是沒有趕上好時候。 同情第二個,惋惜第一個。
那是古代的女子沒有社會地位才這樣說的。那時侯的男人認為女人應該為他們守在家中.為他們服務才說的。重男輕女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古時候的人們重男,認為女孩子不能繼承家業和血統,還有就是女孩子長大以後也是別人的。學再多的東西,到頭來是夫家受益。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女人懂得了知識就會想改變自已的命運,受三從四德。封建制度的逼害。還要忍受很多不如意的事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義的老話!這句老話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還包含了父權制文化對男女兩性的雙重價值標准和雙重道德標准,更緊要的,這還是一種封建統治的手段,即將女性的「德」與「無才」緊密聯系起來,以「德」為由,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將她們置於愚昧無知的境地,從而造成了中國女性上千年間「女憧憧,婦空空」的狀態,無論是未婚女子還是出嫁婦人,大都不知不識,頭腦空空,懵懵懂懂——以此來確保男權中心主義的統治地位及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 那時候人們認為男人擁有聰明才智可以成就事業,女人擁有聰明才智則非但不是好事,還是攪亂天下、釀成災難、禍國殃民的根源。是古時候人的想法,男人的心態。

成語女子吾才變是德

應該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
【拼音】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釋義】
1、傳統道德規范專認為婦女無屬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2、女子有才能,但對才能不宣揚、極謙虛。(以上是今人所解,實際古意應大概為:女子有才能,但不在丈夫面前顯露,而是表現得謙卑,柔順,這才是女子的德行所在。但對於現代的男子,也應該同樣做到不宣揚、集謙虛,「女子無才便是德」。丈夫不能因為妻子對你的尊重,而極盡霸權,失於尊重,應體現男子情懷,互相扶持關懷。)
【出處】清·張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辯)是才,女子無才便(辯)是德。』此語殊為未確。」

⑶ 聖人有句話說的好,女子有財便是德。

看來男子無財就無德啊

⑷ 為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成語是才疏學淺

才疏學淺
cáishūxuéqiǎn
[釋義]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語出] 《漢書·專谷永傳》:屬「臣材朽學淺;不通政事」。
[正音] 疏;不能讀作「sū」。
[辨形] 疏;不能寫作「梳」。
[近義] 略識之無 吳下阿蒙
[反義] 博學多才 真才實學

⑸ 女子無德便是才! 是 什麼意思咯 德又是指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女子如果沒有才學就是有品德。

德意思是:品德。

出自:張岱[明朝]《公祭祁夫人文》。

原句: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釋義: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這句話應是陳氏引錄「長者」輩所言。這句話雖在晚明才誕生,但早已根植。傳統的才德觀正是它的土壤。「德重於才」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國人對於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寧舍「才」而有「德」,故謂「男子有德便是才」。

至於女性,中國人向來就不重視她們的才學,而重視她們的「婦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現「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話。而這所謂「才」,廣義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於以往中國女性生活圈子較窄,沒有比詩詞歌賦更能顯示她們的「才」,故此「才」很多時候是狹義地指「文才」。

(5)成語大全女子無德就是財擴展閱讀:

李漁對此句的解析

清代著名才子李漁曾對這句話提出了看法:「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激憤之語,與伴君如伴虎類似。有人因為做官惹禍,所以告誡後人別做官,有人因為美女有才後惹了禍,所以鼓勵美女當文盲,僅此而已。

古人認為女子可以有才,但她不能顯露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在丈夫面前,她必須得讓丈夫來顯露才能,因為他是陽性的;而女子呢,她是陰性的,她是謙卑又有德能的,所以她不輕易地顯露才能,必須看上去就像無才一樣,那是她的德行。這叫什麼?這叫婦德,謙卑之德。

女子的天性就像大地一樣,那麼大地有什麼特點呢?從地上我們拿起來一捧土,這捧土它是能吃還是能喝還是能穿呢?都不能。沒有任何才華,最朴實的莫過於這捧土了。就像古代女子一樣,朴實無華,每天就知道刷鍋洗碗、料理家務、伺候老人、相夫教子。

她好像沒有任何特長,沒有任何才華。但是恰恰是這捧土,我們吃的糧食、菜,我們穿的衣服,這是棉花啊,都是從地裡面長出來的呀。

說明什麼呢?她沒有才華,但是她能夠讓她的子孫、讓她的丈夫變得非常有才華,她能養人,相夫教子,這一捧土雖然自身朴實無華,長養的卻都是最有才華的棟梁。根源就是偉大女性的婦德啊,那是她的天性。

李漁對以上解釋說法均提出了質疑:「我想欲言而彼默,我思靜而彼喧,所答非所問,所應非所求」,意思就是李漁想和自己妻妾說話的時候她卻沉默,他想靜靜的時候她卻大聲說話,和她聊天所答非問,所應非求。

這是李漁對姬妾滿堂卻都沒有文化品位的感嘆,無才的女子怎能相夫教子?李漁認為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是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目的找借口罷了。

⑹ 女子無才便是德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男權社會下男人打擊女人上進心的利器,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將女人鎖在深宅後院中過著無知的生活。

這句話其實是有著完整的出處的,並不是只有這么一句話,要聯合上下文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隋唐演義的第三十七回寫到:「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才何必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嘆為有才無德,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而在明末時,也有陳繼儒對這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說女子如果可以識字明理,深知大義,那麼可以稱之為賢德,但是這樣的女人卻不可多得,其他很多的都是被街面上流傳的話本小說挑動了邪心,做出了醜事,還不如不識字,還能安分的度日。這雖然有著要女人相夫教子的意思,又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對女子有才華的贊賞。

女人有才而不自傲,也從不對外炫耀,這本來是寫的是對女子的贊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卻被人斷章取義,而成了壓制女子才學的一種工具,畢竟老祖宗都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女人還多什麼書,做什麼學問呢?

而我們就被這種歪曲了的說法給影響了這么多年,後人都說老祖宗們歧視女子,可實際上卻是由於斷章取義而生生地毀了這么一句有深意的話。

⑺ 女子無財便是德是什麼意思

就是古代男人約束女人的一種說法,意思就是說女人沒有才華便是好的意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