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字面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典故

字面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0 00:29:06

⑴ 有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鰥寡孤獨
桌椅條凳
魑魅魍魎
琴瑟琵琶
摸爬滾打
閃展騰挪
望聞問切
花鳥魚蟲
狼蟲虎豹

⑵ 比較經典的四字成語,能找到典故,意思,寓意,越詳細越好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
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
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7.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裡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8.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2-25 13:29

9.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10南柯一夢
成語釋疑: 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成語故事: 淳於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在夢里,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後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並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里,淳於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後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於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這一切的不幸,讓淳於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裡,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於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一離開槐安國,淳於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於棼發現庭院里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
淳於棼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於是,他最後就歸隱道門了。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完)

11.班門弄斧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後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內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為只能是附庸風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12.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13.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14.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後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裡當書記。禰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後來,終於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於贊揚有才能的人

15.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6.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後,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17.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⑶ 四字意思相近成語

魑魅魍魎、

妖魔鬼怪、

豺狼虎豹、

江河湖泊、

筆墨紙硯、

樓台亭閣、

梅蘭竹菊、

金銀銅鐵

說學逗唱、

插科打諢、

⑷ 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

1: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2: 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3: 同歸於盡--玉石俱焚
4: 名列前茅--獨占鰲頭
5: 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6: 唇亡齒寒--休戚相關
7: 固執己見--一意孤行
8: 永垂不朽--萬古流芳
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 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12: 窮極無聊--心灰意冷
13: 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14: 百年不遇--千載難逢
15: 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16: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17: 出類拔萃--鶴立雞群
18: 白日做夢--痴心妄想
19: 五顏六色--五彩紛呈
20: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21: 口是心非--陽奉陰違
22: 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23: 十拿九穩--萬無一失
24: 千里迢迢--山遙路遠
25: 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28: 窮凶極惡--青面獠牙
29: 皮開肉綻--血肉模糊
30: 火燒火燎--心急如焚
31: 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32: 千人所指--眾矢之的
33: 一擲千金--揮霍無度
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35: 人雲亦雲--隨聲附和
36: 偷梁換柱--移花接木
37: 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38: 鳥盡弓藏--輔車相依
39: 唇亡齒寒--兔死狗烹
40: 百發百中--彈無虛發
41: 神氣活現--趾高氣揚
42: 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43: 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44: 休戚相關--息息相關
45: 破釜沉舟--義無反顧
46: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 同床異夢--貌合神離
50: 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51: 棄舊圖新--改邪歸正
52: 外強中干--色厲內荏
53: 你死我活--勢不兩立
54: 作繭自縛--固步自封
55: 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56: 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57: 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1: 窮本極源--尋根究底
2: 絞盡腦汁--殫精竭慮
3: 困獸猶斗--狗急跳牆
4: 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5: 名揚四海--天下聞名
6: 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7: 事必躬親--身體力行
8: 如坐針氈--坐立不安
9: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10: 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11: 目不轉睛--全神貫注
12: 世風日下--人心中古
13: 餘音裊裊--餘音繞梁
14: 神工鬼斧--匠心獨運
15: 寸步不離--形影相隨
16: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17: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18: 百讀不厭--膾炙人口
19: 弄巧成拙--節外生枝
20: 有備無患--未雨綢繆
21: 原形畢露--暴露無遺
22: 入木三分--鞭辟入裡
23: 免死狗烹--鳥盡弓藏
24: 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25: 譽滿天下--名垂青史
26: 口蜜腹劍--笑裡藏刀
27: 直截了當--開門見山
28: 流星趕月--風馳電掣
29: 朝思暮想--朝朝暮暮
30: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31: 疾惡如仇--剛正不阿
32: 自暴自棄--自吹自擂
33: 改天換地--扭轉乾坤
34: 相提並論--同日而語
35: 四分五裂--支離破碎
36: 知難而進--勇往直前
37: 華而不實--綉花枕頭
38: 捉雞罵狗--指桑罵槐
39: 截趾適屨--生搬硬套
40: 各自為政--勢不兩立
41: 鸞鳳和鳴--夫倡婦隨
42: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
43: 勞逸結合--一張一弛
44: 福星高照--時來運轉
45: 兩面三刀--陽奉陰違
46: 綉花枕頭--華而不實
47: 五體投地--心悅誠服
48: 遇難呈祥--逢凶化吉
49: 五顏六色--五彩紛呈
50: 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51: 趾高氣揚--自命不凡
52: 窮當益堅--自強不息
53: 一言九鼎--一言為定
54: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55: 痛不欲生--死去活來
56: 有的放矢--對症下葯
57: 忘乎所以--趾高氣揚

1: 鑿壁偷光--懸梁刺股
2: 一敗塗地--全軍覆沒
3: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4: 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5: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6: 一張一弛--勞逸結合
7: 無稽之談--流言蜚語
8: 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9: 再接再厲--精益求精
10: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11: 氣勢磅礴--排山倒海

⑸ 意思相近相同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妖魔鬼怪,
琴棋書畫,
筆墨紙硯
!這樣的

⑹ 四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四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四字詞語有琴棋書畫、筆墨紙硯、鳥獸魚蟲、鍋碗瓢盆、金銀銅鐵、江河湖海,油鹽醬醋、琴瑟琵琶、穿鑿附會、涵橋隧道、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漂泊流浪、錦羅綢緞、麻布尼絨、衣帽鞋襪、乖戾暴躁、敏銳聰穎、野蠻粗暴

1、基本釋義: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 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2、出 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於天文歷數,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3、近反義詞

近義詞 文房四藝

⑺ 求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及區別 謝謝

1.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處心積慮:處心,存心。積慮,積久考慮。早已版千方百計權地謀算。多含貶義。
2.趁火打劫:趁別人有危難時去撈好處。亦作「趁火搶劫」。//渾水摸魚:比喻乘混亂的機會攫取不正當利益。
3.心滿意足:心願滿足。亦作「心滿願足」。//稱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啟後:承,承接。啟,開創,引出。承接前人的,開創今後的。多用於事業、學問方面。亦作「承先啟後」。//承上啟下:接續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多用於寫作等)。
5.三五成群:三個五個結成一群。//成群結隊:聚集到一起,結成一群一夥。亦作「成群結伙」。
6.胡思亂想:不切實際地瞎想。亦作「胡思亂量」。//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實際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敗後積聚力量,重新行動。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來:卷土,人馬奔跑時揚起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新猛撲過來。
8.慘無人道:慘,殘酷狠毒。殘暴得滅絕人性。//慘絕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的。形容慘到極點。

⑻ 四字成語的意思和典故

掩耳盜鈴 本義為偷鍾的人怕別人聽見鍾聲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人的意思。
刻舟求劍比喻事物已發生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待問題。是《呂氏春秋·察今》呂不韋記述的一則寓言,說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等船到岸了下水去撈劍。卻什麼也找不到。

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葉公好龍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裡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綉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里,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裡。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卧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裡瞪著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後來,人們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⑼ 意思相近的四字詞語,意思差不多的成語

1: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2: 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3: 同歸於盡--玉石俱焚
4: 名列前茅--獨占鰲頭
5: 忘恩負義--恩將仇報
6: 唇亡齒寒--休戚相關
7: 固執己見--一意孤行
8: 永垂不朽--萬古流芳
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 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12: 窮極無聊--心灰意冷
13: 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14: 百年不遇--千載難逢
15: 明察秋毫--洞若觀火
16: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17: 出類拔萃--鶴立雞群
18: 白日做夢--痴心妄想
19: 五顏六色--五彩紛呈
20: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21: 口是心非--陽奉陰違
22: 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23: 十拿九穩--萬無一失
24: 千里迢迢--山遙路遠
25: 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28: 窮凶極惡--青面獠牙
29: 皮開肉綻--血肉模糊
30: 火燒火燎--心急如焚
31: 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32: 千人所指--眾矢之的
33: 一擲千金--揮霍無度
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勢
35: 人雲亦雲--隨聲附和
36: 偷梁換柱--移花接木
37: 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38: 鳥盡弓藏--輔車相依
39: 唇亡齒寒--兔死狗烹
40: 百發百中--彈無虛發
41: 神氣活現--趾高氣揚
42: 瞞天過海--聲東擊西
43: 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44: 休戚相關--息息相關
45: 破釜沉舟--義無反顧
46: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 同床異夢--貌合神離
50: 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⑽ 和故事重演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語

故技重演
gù jì chóng yǎn
[釋義]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語出] 《人民日報》1966.1.7:「所謂『停止轟炸』,這不過是約翰遜政府的故技重演。」
[近義] 故伎重演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