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甚於治療的成語是什麼
⑴ 表示預防的成語
杜漸防萌: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版時就預防權。
思患預防:想到會發生禍患,事先採取預防措施。
杜漸除微: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同「杜漸防萌」。
防萌杜漸: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
徙薪曲突: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指預防火災。後亦比喻先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⑵ 關於不讓醫生治療的四字成語
諱疾忌抄醫
huìjíjìyī
[釋義] 諱:忌諱;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願改正。
[語出]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勸);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正音] 諱;不能讀作「wěi」。
[辨形] 諱;不能寫作「誨」。
[近義] 文過飾非
[用法] 含貶義。用來比喻不認錯的人。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⑶ 做好預防,避免風險,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⑷ 關於治療的成語
治標不治本 治兵以信 振治病救人 治不忘亂 治一經,損一經
百治百效 不治生產 不治之症 反治其身
⑸ 形容預防的成語
防微杜漸不對,應該是 防患未然 有備無患
⑹ 表示治療的成語
妙手回春_網路抄漢語
妙手回春 [mià襲o shǒu huí chūn]
[解釋] 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將快死的人救活。指醫生醫術高明。
[出自]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
⑺ 「防病」勝於「治病」 講的是什麼故事
作為領導,必須明白防火比救火高明的道理。誰的功勞大,誰更有智慧,你一定要搞清楚。
有這樣一個寓言:有一戶人家的煙囪離房頂太近,他的鄰居對他說:「你家的煙囪離屋頂太近了,容易失火。你應該把煙囪建成彎曲的,使它遠離屋頂,另外也不要把柴草堆在煙囪下面,這都是隱患啊。」這戶人家不聽。後來,他家真的失火了,周圍的人都提著水來救火。火撲滅後,他感謝那些前來救火的人,卻忘了那個提醒他防火的人。這就是成語「曲突徙薪」的來歷,是《史記》講漢朝重臣霍光的故事時提到的。
還有一個故事,戰國時的魏文侯問名醫扁鵲說:「聽說你有兄弟三人,都在行醫,那麼你們當中,誰的醫術最為高明呢?」扁鵲回答說:「其實我的大哥醫術最為高明,他目光犀利,一眼就可以看出得病的徵兆,可以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先把它治癒,所以他的名聲並沒有外傳,只有我們自家人知道。二哥次之,他為人治病,可以把剛剛開始發作的小毛病治好,所以他的名聲也只在家鄉流傳,沒有傳播到太遠的地方。我其實是最差的,我治病的時候,一直要等到病毒已侵入了血脈的時候才能診斷得出,所以要使用猛葯,大動干戈,結果反而聲名遠播了。」魏文侯聽了,深有感悟,欽佩地說:「你的見解可真是高明啊!」
防病先於治病。扁鵲與魏文侯的一番對話,對這一觀點做出了生動鮮明的解釋。在扁鵲三兄弟之中,大哥的醫術最為高超,但正因為他的醫術高明到了在疾病尚未發作之前就將其根治的程度,從根本上杜絕了疾病對人的危害,反而不被一般民眾所理解,因而並沒有什麼名氣,真正有名的倒是三人之中醫術最低的扁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確是這樣,治病的高手和動手術的「一把刀」總是要比防疫的公共衛生醫生吃香。同樣是治病,如果醫生在病人病未發生時就做出預防,或是疾病始發時就及時救治,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這樣的話,哪怕醫術再高明,也不容易受人賞識;但若是當病人卧床不起,乃至病情危險時進行救治,病人盡管受盡了折磨,吃夠了苦頭,一旦治好,卻將會對醫生佩服得五體投地,視為再生父母,醫生也因此紅極一時了。
不僅是醫療治病方面是這樣,在別的方面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墨子的故事。
春秋時候,楚國要攻打宋國,墨子不遠千里跑到楚國,勸說楚王息兵。終於,墨子靠他的辯才說服楚王放棄了攻宋的計劃。墨子便起程回魯國。途經宋國時;適逢天降大雨,於是想到一個城門洞里避避雨。
「喂,干什麼的!」守門人大喊。
「我,我只是想避避雨。」墨子有些惶恐。
「走開,這里閑人莫入!」
宋國的大恩人墨子如喪家之犬,好不狼狽。
「做好事不求留名,否則就不是君子了。」墨子自我安慰道,然後走了。
墨子以不惜死的無畏精神,終於成功地阻止了楚王,使弱小的宋國避免了一場戰爭的災禍。而墨子主動為此所做的一切,宋國人竟茫然不知。假如他不去勸說楚王,而是等到楚國出兵以後,直接帶著他弟子幫助宋國打仗,我想,他的知名度一定更高,他會成為宋國的英雄人物。
墨子把一場兵禍消弭於無形之中,使宋國少死很多人,少花很多錢,這樣的功勞,不比浴血征戰要大嗎?作為領導,必須明白防火比救火高明的道理,你手下的人才,有的是防火型的,有的是救火型的。誰的功勞大,誰更有智慧,你一定要搞清楚。要給防火者以肯定和鼓勵,不要冷了他們的心。
⑻ 形容治療的成語
關於醫冶的成語
比較常見的有這些:
【飽病難醫】:因吃得太飽而生的病最難版醫治。也諷喻權富人的貪欲最難遏止。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病入骨隨】:骨隨:骨髓。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或事態嚴重無法挽救。
【病入骨髓】: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
【不可救葯】:葯: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葯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治之症】:醫治不好的病。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
【膏肓之疾】:指不可醫治的絕症。
⑼ ★成語謎語:預防疾病
謎面:預防疾病
謎目:打一成語
謎底:不虞之患
成語解釋:指沒有意料到的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