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有關忘年交的成語典故

有關忘年交的成語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19 17:54:51

A. 古代關於友誼的成語典故

刎頸之交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白話故事
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
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邯鄲。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麼,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原文出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翻譯
廉頗說:「我身為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僅憑著口舌立了點功,位次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微賤之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並公開揚言說:「我見了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聽說了這話,不肯和他見面。相如每逢上朝時,常常推託有病,不願跟廉頗爭位次的先後,後來相如出門,望見廉頗,他就調轉車繞道迴避。
於是,相如的門客們都勸相如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眷家人來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現您和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公然說一些無禮的話,您卻害怕而躲避他,恐懼得太過分了。平常的人對此尚且會感到羞恥,何況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用,請讓我們走吧!
」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諸位看廉將軍的威風比秦王怎麼樣?」門客們回答說:「自然不如秦王。」相如說:「憑著秦王那樣的威風,可是我藺相如公開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們。我雖然無能,難道會單怕廉將軍嗎?但我想到,強暴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施加武力,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假如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同存。我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難放在前頭而把個人的仇怨放在後頭啊。」
後來廉頗聽到這話,就光著膀子背上荊條,由門客引導著到;藺相如府上賠罪,說:「我這粗野鄙賤的人,不知道將軍您竟寬容我到了這種地步啊!」
兩人終於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B. 忘年之交成語典故

  •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年輕的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不忘.《禰衡別傳》載其一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一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後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崆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禰衡所遺字也.
    年輕的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為作板書吊之,「時當行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為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年輕的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不羈.「見不如己者不與語」(《平原禰衡傳》),「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不上任何人.有人對他說:「何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嗎!」竟然視陳群與司馬朗為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中,誰最可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是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如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可以依違,無處可以投刺,懷中策文上的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鋒芒畢露,不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以是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不計較他的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他卻不齒曹操之為人,「疾惡之」,不但不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他的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他的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禰衡別傳》)只是因為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是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他.
    高自期許的禰衡,四顧茫然,發出深長的嘆息:誰可與游?在許都茫茫人海,他竟無所適從.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無人可以相儔;他覺得污穢滿眼,無處可以棲止;他覺得那裡沒有英雄,無人可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可以施展與顯揚.
    狂傲不羈的禰衡,在許都不但沒有交到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的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他.而他,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那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一次,將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他又珊珊遲到,於是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不遜,今因其後到,以不起報之.」及禰衡來到,見眾人皆坐不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不悲乎?」眾人的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一次遭到禰衡的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忼慨,知必為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京師貴游者」們容不下禰衡,「唯才是舉」的曹操容不下禰衡,「尚饒士人」的許都容不下的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到了荊州,有人說是他自己回去的:「衡知眾不悅,將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是曹操把他送回去的:「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的禰衡,黯然而歸.
    來到荊州的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但禰衡「恃才傲逸」的品性依然,「臧否過差」的言談依然,「見不如己者不與語」的輕慢依然.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孫盛《雜記》的曹操放過了他,「天性險急」(《禰衡別傳》)的劉表放過了他,但暴怒的黃祖沒有放過他,當禰衡回答黃祖俳優饒言時,黃祖以為罵己,「大怒,令伍伯將出,欲杖之而罵不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遲,凄愴流涕,無限悲痛與惋惜:「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不殺,大人奈何殺之?」 (《平原禰衡傳》)
    天才的禰衡被殺了,一個狂傲的身軀倒下了,一腔孤潔的鮮血染紅天地,智慧的星空中,他如流星滑過,歷史的長河,只留下一點晶瑩的淚痕,猶如一聲隱約的嘆息:有誰還能如禰衡,敢於鄙睨世間的權威與庸碌?有誰還能如禰衡,生命的風帆高掛孤傲任性的旗語?
    千年來,鸚鵡洲上,禰衡的墳頭,總是芳草萋萋,迷濛煙雨中,彷彿又見那孤清的身影,江風吹拂,宛然又聞那不屈的吟哦.

C. 關於友誼的成語及典故

關於「友誼」的成語及典故有:
1、高山流水
讀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管鮑之交
讀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釋義: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處:《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鮑叔也。」

3、刎頸之交
讀音:【wěn
jǐng
zhī
jiāo

釋義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出處

《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4、忘年之交
讀音:【wàng
nián
zhī
jiāo


釋義: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出處:《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5、

范張雞黍
讀音:【fàn
zhāng

shǔ】

釋義:范: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出處:《後漢書·範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6、八拜之交
讀音:【bā
bài
zhī
jiāo


釋義: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7、生死之交
讀音:【shēng

zhī
jiāo 】

釋義:同生共死的交誼。

出處: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D. 與朋友有關的成語典故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應該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兩個人友誼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2、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意思: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時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說他早年經營商業,後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斗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輔佐齊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規定士、農、工、商各行其業;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征」(見先秦租稅),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少時與管仲友善,曾一起經商。齊襄公亂政,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囚管仲,鮑叔牙知道管仲之賢,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於管仲之下,齊國因為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
「管鮑」,是指公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早年合夥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錢,分紅的時候卻拿很多錢。鮑叔牙毫不計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負擔大,還問管仲:「這些錢夠不夠?」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參軍作戰,臨陣卻逃跑了,鮑叔牙也沒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為牽掛家裡年老的母親。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都從政了。當時齊國朝政很亂,王子們為了避禍,紛紛逃到別的國家等待機會。管仲輔佐在魯國居住的王子糾,而鮑叔牙則在莒國侍奉另一個齊國王子小白。不久,齊國發生暴亂,國王被殺死,國家沒有了君主。王子糾和小白聽到消息,急忙動身往齊國趕,想搶奪王位。兩支隊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為了讓糾當上國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誰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帶上的掛鉤,沒有傷到小白。後來,小白當上了國王,歷史上稱為「齊桓公」。 齊桓公一當上國王,就讓魯國把王子糾殺死,把管仲囚禁起來。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丞相,幫助他治理國家。鮑叔牙卻認為自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他大力舉薦被囚禁在魯國的管仲。鮑叔牙說:「治理國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寬厚仁慈,忠實誠信,能制定規范的國家制度,還善於指揮軍隊。這都是我不具備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只能請管仲當丞相。」齊桓公不同意,他說:「管仲當初射我一箭,差點把我害死,我不殺他就算好了,怎麼還能讓他當丞相?」鮑叔牙馬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是不記仇的。更何況當時管仲是為王子糾效命。一個人能忠心為主人辦事,也一定能忠心地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稱霸天下,沒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齊桓公終於被鮑叔牙說服了,把管仲接回齊國。
管仲回到齊國,當了丞相,而鮑叔牙卻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鮑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國家,齊桓公成為諸侯王中的霸主。
鮑叔牙死後,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鮑叔牙對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嘆說:「當初,我輔佐的王子糾失敗了,別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卻甘願被囚困,鮑叔牙沒有恥笑我沒有氣節,他知道我是為了圖謀大業而不在乎一時之間的名聲。生養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系。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陳雷,即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後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雲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後十餘次向太守申請,張雲不批准。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一起到郡府就職。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變故,舉債負息錢數十萬,債主天天上門索討,小吏跪求暫緩,仍無法通融,欲訴諸官府,陳重得知後,便私下替他還債。小吏感恩戴德,登門拜謝,陳重若無其事地說:「這不是我做的,也許是與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償還的吧!」始終不談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個同事告假回鄉,忙中穿錯了別人的一條褲子回去。失主懷疑是陳重拿走,陳重也不置申辯,而去買了一條新褲賠償他。直到回鄉奔喪的同事歸來,才真相大白。
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理由,辭職一同還鄉。後來陳重復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為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後又被司徒徵召,官拜侍御史,卒於任上。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初時任郡府功曹,舉薦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雷義曾經救助過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使他減刑得以贍養一家老少。這個人為了感謝雷義的再造之恩,攢了兩斤黃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義堅辭不受。這個人沒法,只好趁雷義不在家時,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後,雷義修葺房屋,翻開屋頂,才發現那兩錠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過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無法退還。雷義便將這兩斤黃金交付縣曹,充入官庫。雷義任尚書侍郎時,有一同僚因犯事,當受處罰,雷義為他分擔責任,向上司上書申辯,願意自己獨擔罪責。同僚聞知,棄職進京自陳曲衷,請求為雷義贖罪。後順帝下詔,兩人皆免官,並免予刑事處分。
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准。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發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籲,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遍鄉里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跡,說道:膠和漆自認為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後來三府同時徵召兩人,雷義被任命為灌謁太守,讓他持節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不久雷義官拜侍御史,授南頓令,卒於任上。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後來範式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後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於是兩人約定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准備酒菜等待範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麼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範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范、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後才告別而去。
後來張劭得了病,非常嚴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視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說:「我和郅君章,都盡心和你交友,如果我們稱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誰還能算的上?」張劭說:「你們兩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陽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張劭不久就病死了。
範式忽然夢見了張劭,帶著黑色的帽子,穿著袍子,倉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遠回到黃泉之下。你沒有忘記我,怎麼能不來?」範式恍然睡醒,悲嘆落淚,於是穿著喪友的喪服,去趕張劭埋葬的那天,騎著馬趕去。還沒有到達那邊已經發喪了。到了墳穴,將要落下棺材,但是靈柩不肯進去。張劭的母親撫摸著棺材說:「張劭啊,難道你還有願望?」於是停下來埋葬。沒一會,就看見白車白馬,號哭而來。張劭的母親看到說:「這一定是范巨卿。」範式到了之後,弔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之落淚。範式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於是才前進了。範式於是住在墳墓旁便,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後才離開。

E. 有關友情的成語和典故

友情的成語 :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
刎頸之交、
肝膽相照、
親密無間、
志同道合、
推心置腹、
風雨同舟、
心心相印、
八拜之交、
情深似海、
道義之交、
深情厚意、
貧賤之交、
患難之交、
相視莫逆、
傾蓋如故、
心照神交、
情投意合、
義結金蘭、
生死之交、
忘年之交、
手足之情、
范張雞黍、
淡水交情、
桃花潭水、
情深潭水

管寧和華歆(xin)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倆成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得很和諧。

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去勞動,在菜地里鋤草。兩個人努力干著活,顧不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鋤好了一大片。

只見管寧抬起鋤頭,一鋤下去,「當」一下,碰到了一個硬東西。管寧好生奇怪,將鋤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過來。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個黃澄澄的東西閃閃發光。管寧定睛一看,是塊黃金,他就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是什麼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接著,他不再理會了,繼續鋤他的草。

「什麼?金子!」不遠處的華歆聽到這話,不由得心裡一動,趕緊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塊捧在手裡仔細端詳。

管寧見狀,一邊揮舞著手裡的鋤頭幹活,一邊責備華歆說:「錢財應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的。」

華歆聽了,口裡說:「這個道理我也懂。」手裡卻還捧著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麼也捨不得放下。後來,他實在被管寧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願地丟下金子回去幹活。可是他心裡還在惦記金子,幹活也沒有先前努力,還不住地唉聲嘆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麼,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中間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於是管寧和華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一位達官顯貴乘車從這里經過。一大隊隨從佩帶著武器、穿著統一的服裝前呼後擁地保衛著車子,威風凜凜。再看那車飾更是豪華:車身雕刻著精巧美麗的圖案,車上蒙著的車簾是用五綵綢緞製成,四周裝飾著金線,車頂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

管寧對於這些很不以為然,又回到原處捧起書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對外面的喧鬧完全充耳不聞,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華歆卻不是這樣,他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裡看不清楚,乾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著人群尾隨車隊細看。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嘆惋和失望。等到華歆回來以後,管寧就拿出刀子當著華歆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絕地宣布:「我們兩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應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奮斗目標上,一起追求、一起進步。如果沒有內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親熱,這樣的朋友是無法真正溝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義了

F. 有關交友的成語典故

1、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字叫公沙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深造。但是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麼多錢供他進入太學。於是,他到一家大戶家裡做舂米工人。而這位大戶叫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

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現公沙穆學識淵博,對事情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

2、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講到子祀、子興、子犁、子來四人交談說:「誰能以無為頭腦,以有為脊背,以死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為一體就可以成為朋友。」四人相視而笑,覺得莫逆於心,就相互結為好朋友。

3、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奏。剛彈琴時表現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鍾子期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樣高大。」過了一會兒,琴聲表現出了隨流水常進不懈的志向,鍾子期再一次說:「彈琴彈得真好啊!好像長江黃河一樣激盪。」

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破琴,拉斷弦,終身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為之彈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彈琴像這樣,賢德的人也這樣。即使是有賢德的人,如果不以禮相待,賢德的人如何盡忠呢?這就如同駕馭不好,良馬也不能跟隨他跑千里遠一樣。

4、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

曾經,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圍棚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通過管寧、華歆二人在鋤菜見金、見軒冕過門時的不同表現,顯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5、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汝南人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讀書後,同歸鄉里。範式對張劭說:「我兩年後回來,那時我將要去府上拜見尊親,再看看令郎令嬡。」與此同時兩人還約定了拜見的日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約定的日期將至。張劭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准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這么長的時間,你與他又相隔千里,你怎麼能那麼相信那約定的時間呀?」

張劭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母親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你們釀酒。」到了約定的這一天,範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G. 忘年之交的成語典故

忘年之交

發音 wàng nián zhī jiāo
釋義 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出處 《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示例 陳泰嘆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

H. 有關友誼的成語及故事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應該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兩個人友誼的典故
2、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意思: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3、膠膝之交–陳重雷義
陳雷,即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舍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後以「陳雷膠漆」比喻彼此友情極為深厚。元無名氏《鯁直張千替殺妻》楔子:「咱便似陳雷膠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離。」
4、雞黍之交–元伯巨卿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後來範式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後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於是兩人約定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准備酒菜等待範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麼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範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范、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後才告別而去。後來張劭不久就病死,但是靈柩不肯進,範式到了之後,弔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之落淚。範式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於是才前進了。範式於是住在墳墓旁便,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後才離開。

5、捨命之交–角哀伯桃
春秋時,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賢納士。天下之人聞其風而歸者,不可勝計。西羌積石山,有一賢士,姓左,雙名伯桃,勒亡父母,勉力攻書,養成濟世之才,學就安 民之業。年近四旬,因中國諸侯互相吞並,行仁政者少,恃強霸者多,未嘗出仕。後聞得楚元王慕仁好義,遍求賢土,乃攜書一囊,辭別鄉中鄰友,徑奔楚國而來。 迤儷來到雍地,時值隆冬,風雨交作。
6、刎頸之交–廉頗相如
關於「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的典故。
7、忘年之交—孔融、禰衡
忘年交,是指不拘年齡、職業、輩份,彼此推心置腹而結交為無話不談的摯友。
還有很多有關友誼的成語故事,就不賣弄了,呵呵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