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最後一字是讀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最後一字是讀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19 01:42:57

A. 成語最後一個字是讀字的成語

1.不忍卒讀
bù rěn zú dú
[釋義]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語出]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例句] 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
2.囊螢照讀 ( náng yíng zhào dú )
解 釋: 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出 處 :《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示 例: 古時候曾有~、 鑿壁偷光 的志士。

B. 四字成語的最後一個字,讀音中有a的成語有哪些越多越好!謝謝!

【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諛,謅媚。指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
【剛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剛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龍泉太阿】指古代的兩件寶劍。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處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講情面。
【正大不阿】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無偏私。
【執法不阿】阿:迎合。執行法律公正無私,不屈從權勢。
【正直無阿】阿:曲從,迎合。為人處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大撈一把】乘機放手攫取利益。

【投機倒把】投機:利用時機鑽空子。利用時機,以囤積居奇、買空賣空、摻雜作假、操縱物價等手段牟取暴利。

【長七短八】指事情的頭緒。
【嘎七馬八】指毫無條理,亂七八糟。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零七碎八】指零零碎碎的東西。
【七七八八】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說七說八】總之,不管怎麼說。

【歪八豎八】雜亂不整的樣子。
【歪七扭八】歪歪扭扭,不直。
【歪七豎八】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樣子。

【半塗而罷】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塗而廢」。
【春風報罷】報罷:考試不中。指考試落第。
【更待干罷】意指怎肯干休。
【九朽一罷】原指畫人物的一種技法。後也指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嚴肅認真的態度。

【分毫不差】分毫:數量單位,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比喻沒有絲毫差錯。
【鬼使神差】使、差:指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毫末之差】指由於微小的失誤而造成巨大的差錯。

【天淵之差】差:判別。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萬別千差】形容種類多,差別大。
【外合里差】比喻口是心非。
【陰錯陽差】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雲泥之差】雲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別遠殊。
【一念之差】念:念頭、主意;差: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造成嚴重後果)。
【一字不差】一個字也沒有更改,與原文雷同。

【夢夢查查】迷迷糊糊的樣子。
【有案可查】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材劇志大】指才智多,志向大。
【此事體大】體:體制,規模。這件事性質重要,關系重大。
【材疏志大】指志向雖大而才能不足。有時用為謙詞。
【才疏志大】才幹有限而抱負很大。

【不求聞達】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博物通達】通達: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識淵博,通曉事理。
【聰明睿達】聰明:聰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強,見識卓越。
【大度豁達】大度:氣量大;豁達:開朗。形容人寬宏開通,有度量,能容人。
【東門之達】東門:指東門吳。指東門吳喪失愛子而胸懷曠達。後泛指喪失親人而能心胸寬廣,想得開。
【大雅宏達】大雅:宏達雅正;宏達:才識廣博通達。指宏達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富貴利達】猶言功名利祿。

【不差毫發】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細微。形容一點兒也不差。
【不毒不發】指不受凌辱就不能發憤圖強而有所成就。
【不悱不發】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不絕如發】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兒就要斷掉的發絲一樣。
【不爽毫發】沒有一點差錯。
【不遺毫發】遺:疏漏;毫發:細毛和頭發,指極微小的數量。一點遺漏都沒有。形容非常細致周密。
【百中百發】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

【不哼不哈】不言語,該說而不說。
【嘻嘻哈哈】嬉笑打鬧,形容嬉笑歡樂的樣子。也形容態度不嚴肅、不認真。

【擠擠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擁擠。

【半半拉拉】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東扯西拉】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滴里耷拉】物體下垂的樣子。
【橫拖豎拉】猶橫拖倒拽。指用暴力強拖硬拉。

【吃喝拉撒】吃飯、喝水、拉屎、撒尿。指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搭搭撒撒】眼皮下垂。引申為沒精打採的樣子。

【步步蓮花】原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後常比喻漸入佳境。
【步步生蓮花】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姿。
【遍地開花】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涌現或普遍發展。
【筆底生花】形容文采特異,作品華麗。
【筆底煙花】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八門五花】八門:八門陣;五花:五行陣。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杯觥交雜】觥:酒器;交:交織。形容酒宴中相互頻頻舉杯暢飲的熱烈氣氛。
【嘈嘈雜雜】指聲音喧鬧、雜亂擾人。
【純一不雜】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錯綜復雜】錯:交錯,交叉;綜:合在一起。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
【多知為雜】雜:雜亂。涉獵過多,難免雜亂。
【蜂屯蟻雜】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

【江山如畫】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口舉手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口講手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口講指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明白如畫】像畫一樣清楚明白。
【眉目如畫】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眉眼如畫】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歷歷如畫】形容描述清楚、生動,猶如繪畫一般。

【推聾裝啞】比喻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
【推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吞炭為啞】吞炭:喉嚨吞炭使啞。指故意改變聲音,使人不能認出自己。
【咿咿啞啞】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妝聾做啞】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裝聾作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裝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啛啛喳喳】「啛」念cuì。象聲詞。形容雜亂細碎的說話聲。
【唧唧喳喳】形容雜亂尖細的聲音。
【嘰嘰喳喳】語音雜亂。
【嘁哩喀喳】形容說話做事乾脆、利索。
【嘁嘁喳喳】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吃驚受怕】受驚駭。
【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擔受驚嚇。

………………………………………………………………

C. 四字成語的最後一個字,讀音中有a的成語有哪些

【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諛,謅媚。指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
【剛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剛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龍泉太阿】指古代的兩件寶劍。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處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講情面。
【正大不阿】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無偏私。
【執法不阿】阿:迎合。執行法律公正無私,不屈從權勢。
【正直無阿】阿:曲從,迎合。為人處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大撈一把】乘機放手攫取利益。

【投機倒把】投機:利用時機鑽空子。利用時機,以囤積居奇、買空賣空、摻雜作假、操縱物價等手段牟取暴利。

【長七短八】指事情的頭緒。
【嘎七馬八】指毫無條理,亂七八糟。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零七碎八】指零零碎碎的東西。
【七七八八】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說七說八】總之,不管怎麼說。

【歪八豎八】雜亂不整的樣子。
【歪七扭八】歪歪扭扭,不直。
【歪七豎八】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樣子。

【半塗而罷】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塗而廢」。
【春風報罷】報罷:考試不中。指考試落第。
【更待干罷】意指怎肯干休。
【九朽一罷】原指畫人物的一種技法。後也指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嚴肅認真的態度。

【分毫不差】分毫:數量單位,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比喻沒有絲毫差錯。
【鬼使神差】使、差:指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著一樣,不自覺地做了原先沒想到要做的事。
【毫末之差】指由於微小的失誤而造成巨大的差錯。

【天淵之差】差:判別。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萬別千差】形容種類多,差別大。
【外合里差】比喻口是心非。
【陰錯陽差】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雲泥之差】雲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別遠殊。
【一念之差】念:念頭、主意;差: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造成嚴重後果)。
【一字不差】一個字也沒有更改,與原文雷同。

【夢夢查查】迷迷糊糊的樣子。
【有案可查】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材劇志大】指才智多,志向大。
【此事體大】體:體制,規模。這件事性質重要,關系重大。
【材疏志大】指志向雖大而才能不足。有時用為謙詞。
【才疏志大】才幹有限而抱負很大。

【不求聞達】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博物通達】通達: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識淵博,通曉事理。
【聰明睿達】聰明:聰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強,見識卓越。
【大度豁達】大度:氣量大;豁達:開朗。形容人寬宏開通,有度量,能容人。
【東門之達】東門:指東門吳。指東門吳喪失愛子而胸懷曠達。後泛指喪失親人而能心胸寬廣,想得開。
【大雅宏達】大雅:宏達雅正;宏達:才識廣博通達。指宏達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富貴利達】猶言功名利祿。

【不差毫發】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細微。形容一點兒也不差。
【不毒不發】指不受凌辱就不能發憤圖強而有所成就。
【不悱不發】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不絕如發】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兒就要斷掉的發絲一樣。
【不爽毫發】沒有一點差錯。
【不遺毫發】遺:疏漏;毫發:細毛和頭發,指極微小的數量。一點遺漏都沒有。形容非常細致周密。
【百中百發】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

【不哼不哈】不言語,該說而不說。
【嘻嘻哈哈】嬉笑打鬧,形容嬉笑歡樂的樣子。也形容態度不嚴肅、不認真。

【擠擠插插】物多人多,十分擁擠。

【半半拉拉】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東扯西拉】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滴里耷拉】物體下垂的樣子。
【橫拖豎拉】猶橫拖倒拽。指用暴力強拖硬拉。

【吃喝拉撒】吃飯、喝水、拉屎、撒尿。指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搭搭撒撒】眼皮下垂。引申為沒精打採的樣子。

【步步蓮花】原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後常比喻漸入佳境。
【步步生蓮花】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姿。
【遍地開花】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涌現或普遍發展。
【筆底生花】形容文采特異,作品華麗。
【筆底煙花】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八門五花】八門:八門陣;五花:五行陣。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杯觥交雜】觥:酒器;交:交織。形容酒宴中相互頻頻舉杯暢飲的熱烈氣氛。
【嘈嘈雜雜】指聲音喧鬧、雜亂擾人。
【純一不雜】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錯綜復雜】錯:交錯,交叉;綜:合在一起。形容頭緒多,情況復雜。
【多知為雜】雜:雜亂。涉獵過多,難免雜亂。
【蜂屯蟻雜】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

【江山如畫】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口舉手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口講手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口講指畫】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明白如畫】像畫一樣清楚明白。
【眉目如畫】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眉眼如畫】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歷歷如畫】形容描述清楚、生動,猶如繪畫一般。

【推聾裝啞】比喻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
【推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吞炭為啞】吞炭:喉嚨吞炭使啞。指故意改變聲音,使人不能認出自己。
【咿咿啞啞】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妝聾做啞】假裝耳聾口啞,故意不理睬。
【裝聾作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做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聾裝啞】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啛啛喳喳】「啛」念cuì。象聲詞。形容雜亂細碎的說話聲。
【唧唧喳喳】形容雜亂尖細的聲音。
【嘰嘰喳喳】語音雜亂。
【嘁哩喀喳】形容說話做事乾脆、利索。
【嘁嘁喳喳】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吃驚受怕】受驚駭。
【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擔受驚嚇。

………………………………………………………………

D. 最後一字是「年」字的成語有哪些

風燭殘年、有生之年、頤養天年、知命之年、而立之年
一、風燭殘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釋】: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六:有許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過風燭殘年,而侵略者的槍炮打碎了他們的希望。
二、有生之年 [ yǒu shēng zhī nián ]
【解釋】:一生之中最後的年月,即余年。
【出自】:秦牧《序》:只好用今後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來補償過去的不足。
三、頤養天年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解釋】:指保養年壽。
【出自】:《十月》1981年第1期:他對佛教已經一往情深,肯定會抱守著這些陳舊的信條去頤養天年的。
四、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解釋】: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翻譯】: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
五、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解釋】: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

E. 最後一字是讀的 成語

【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回。形容文答章寫得凄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不忍卒讀】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伏閣受讀】形容恭敬受教。
【囊螢照讀】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下帷攻讀】下帷:放在室內懸掛的帷幕,表示與外界隔絕。比喻專心讀書。

F. 最後一字認成語有哪些

百舉百全雀小臟全百下百全色色俱全目牛無全文武雙全四角俱全忠孝兩全才貌兩全五味俱全

G. 哪些成語最後一個字讀shěn

傍觀者審

漢語拼音 bàng guān zhě shěn

成語釋義 指局外人對事物觀察得周詳慎密,當事人則往往會迷惑糊塗。

H. 最後一字是尾字的成語有哪些

藏頭露尾: 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徹頭徹尾: 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從頭至尾: 從開頭至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掐頭去尾: 除去前頭後頭兩部分,也比喻除去沒有用的部分。
畏首畏尾: 畏:怕,懼。前也怕,後也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搖頭擺尾: 原形容魚悠然自在的樣子。現用來形容人搖頭晃腦、輕浮得意的樣子。
有頭無尾: 有開頭沒有收尾。指沒有把事情做完。
有頭有尾: 有開頭,有結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
跋胡疐尾: 比喻進退兩難。
從頭到尾: 從開頭到結尾。指某件事物的全過程或全部內容。
徹首徹尾: 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春冰虎尾: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蠶頭燕尾: 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
從頭徹尾: 自始至終。
道頭知尾: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形容思維敏捷、悟性好。
刀頭燕尾: 比喻筆鋒勁利。
道頭會尾: 說個開頭就知道結果。形容思維敏捷、悟性好。同「道頭知尾」。
大頭小尾: 猶「虎頭蛇尾」。比喻做事前緊後松,有始無終。
魴魚赬尾: 赬:紅色。形容人困苦勞累,負擔過重。
狗續貂尾: 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同「狗尾續貂」。
改頭換尾: 指改變原來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變動,而實質內容不變。
街頭巷尾: 指大街小巷。
流離瑣尾: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龍頭蛇尾: 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眉頭眼尾: 指眉眼間的神色。
年頭月尾: 指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文。
通首至尾: 從開始到結尾。猶言原原本本。
貪蛇忘尾: 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果。
無頭無尾: 沒有線索;沒有來由。

********************************************************
如有幫助, 請幫將我的回答【選為滿意答案】, O(∩_∩)O謝謝支持

I. 後面一個字是讀成語有哪些

後面一個字是「讀」字的成語:
不忍卒讀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囊螢照讀 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半工半讀 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