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周禮成語

周禮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26:44

1. 樂經禮記周禮尚書詩經瘋狂猜成語

詩書禮樂!!

2. 《樂經》,《禮記》,《儀禮》,《周禮》,《尚書》,《詩經》,猜四字成語是什麼

四書五復經

3. 樂經禮義,禮記,周禮尚書詩經打一成語

四書五經 [sì shū抄 wǔ jīng]
基本釋義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出 處
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4. 尚書 儀禮 樂禮 周禮 打一成語

知書達禮

zhī shū dá lǐ

【解釋】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出版處】元·無名氏《馮玉蘭》權第一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著出乖露醜遭談論。」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知書識禮、知書明理、通情達理


【反義詞】愚昧無知


【例句】老師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要~,全面發展。

5. 「樂經禮記周禮尚書詩經」猜一個成語

謎底是: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 [sì shū wǔ jīng]

基本釋義:

先秦典籍,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經典的合稱,是「六經」、「七經」、「九經」、「十二經」、「十三經」的一部分。

《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典籍概述: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五經」合稱「四書五經」。儒家的五種經典,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簡稱《詩》《書》《禮》《易》和《春秋》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設立五經博士,奠定了儒家經典的尊貴,包括經、傳兩部分。經的部分共六十四部,每部六爻。卦辭和爻辭共約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編定的。它不僅對於了解殷周時代的哲學思想、社會生活有極重要的意義,而且保存了一些相當罕見的商周史事材料。

一、《易》的傳,包括系辭、說卦等十個部分,舊時稱「十翼」,是孔子對《易經》的解讀。

二、《書》:又稱《尚書》,是我國上古時代王室誥命、誓辭和追述古代史跡的著作匯編。最初只泛稱為夏、商、周書,以後才稱為《尚書》。秦漢之際,《尚書》不顯於世,獨秦博士濟南伏生壁藏之書。漢初,伏生求得其書,存28篇,教授於齊魯之間。這部《尚書》以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故稱《今文尚書》。此外,漢代還有《古文尚書》,據說比《今文尚書》多出16篇。

三、《詩》:又稱《詩經》、《詩三百》。漢初傳授《詩》的有齊、魯、韓三家,都立於學官。毛公亦傳,未得立。後來,三家詩亡缺,毛詩獨傳,因此《詩》又稱存305篇,各篇時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陝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詩》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會風貌的珍貴材料。

四、《禮》:漢時指《儀禮》,後世指《禮記》。《儀禮》是春秋戰國時代一部禮儀制度的匯編。漢世所傳有戴德本、戴聖本和劉向《別錄》本。

《禮記》是西漢時人所編定的春秋時期儒家關於禮的闡釋,分為《小戴禮》和《大戴禮》兩種,戴聖所編4《小戴禮》,戴德所編85篇稱為《大戴禮》。還有一部《周官》記錄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禮」的范疇。「三禮」之中,後世以《禮記》流傳最廣,故一般以之作為《五經》。

五、《春秋》:又名《麟經》,是魯史。它按年、時、月、日記載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故名《春秋》。現存《春秋》從魯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記242年間史事。雖然文句簡短,但對當時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見為其作註解,流傳下來的有《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合成「春秋三傳」,其中以《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流傳最廣,是我國從古至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5]。

6. 追根溯源,出自《周禮》《儀禮》《禮記》的20個成語

【半途而廢】
語出《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塗:同「途」。意思是半路停下來再前進,比喻事情還沒有完成就停止下來。《論語·雍也篇》:「中道而廢」一語,與此同義。
【博聞強識】
語出《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識:記,也作「志」。指的是見聞廣博,記憶力強。《荀子·解蔽》:「傳曰:析辭而為察,言物而為辨,君子賤之;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此之謂也,為之無益於成也。」
【孤陋寡聞】
語出《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指的是學識淺陋貧乏,見聞陝隘閉塞。晉·葛洪《泡朴子·外篇·自敘》:「年十六,始讀《孝經》《論語》《詩》《易》,貧乏無以遠尋師友,孤陋寡聞,明淺思短,大義多所不通」。
【教學相長】
語出《禮記·學記》:「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指通過教授、學習,學生獲得進步,教師也得到提高,教和學相互促進。
【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磋,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嗟:招呼聲,相當於「喂」。後來用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
【特立獨行】
《禮記·儒行》:「儒有澡身浴德,……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指立身和行事不同於流俗,形容情操高尚,志趣純正,不隨波逐流。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二一·五慈觀閣記》:「古之仁人,將有為於也,必特立獨行,自行其志」。
【溫柔敦厚】
《禮記·經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唐·孔穎達疏:「溫,謂顏色溫潤;柔,謂情性和柔。《詩》依違諷諫,不指切事情,故雲溫柔敦厚是《詩》教也」。指溫和柔順,誠懇寬厚,多形容詩文的特點,後也用來形容人的氣質。宋·楊時《龜山集·二·荊州所聞》:「為文要有溫柔敦厚之氣。」
【先人後己】
《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則民作讓」。指先為別人著想,然後才想到自己。《三國志·許靖傳》:「自流宕以來,與群士相隨,每有患急,常先人後己,與九族中外同其飢寒」。
【心不在焉】
《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昧」。指思想不集中。唐·李翱《答韓侍郎書》:「如離婁與瞽夫偕行而同墜溝中,或以無目不見坑而墜,或以心不在行憂思之病而墜,所以墜則殊,其所以為墜則同也。天下皆離婁也,如瞽者鮮矣,則其墜者離婁也,心不在焉故也」。

7. 樂經禮記禮儀周禮尚書詩經打一成語

四書五來經 [sì shū wǔ jīng]
基本釋義
四書:亦稱自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出 處
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8. 成語玩命猜詩經周禮

四書五經
sì shū wǔ jīng
【解釋】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版《中庸》、《論權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出處】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儒家經典

【例句】君子是只讀~,做八股,非常規矩的。(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9. 樂經禮記儀禮周禮尚書詩經打一成語

如多能幫到來您,請採納,謝謝 最常見自的是第二種說法。 1,孔子六藝(也稱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2,儒學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學說,語出唐代韓愈《師說》: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3,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前三個是題材或詩經的風格分類,後三者是詩經的三種寫法) 4,漢字六書:指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轉注、假借、形聲。

10. 樂經禮記儀禮周禮尚書詩經猜成語

成語: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 [sì shū wǔ jīng]
[釋義]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內《中庸》、《論語》、《孟子》;五容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出處] 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